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全麻前沟通与宣教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60例年龄30~70岁择期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30)和全麻前沟通与宣教组(P组)(n=30).C组采用麻醉前常规谈话,P组在此基础上系统讲解全身麻醉和拔管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并在麻醉前再次告知患者麻醉苏醒期可能会出现的某些不适感,嘱其在苏醒期尽量配合麻醉医师的操作.两组麻醉诱导、术中维持用药及监测均相同.记录手术结束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RSS躁动评分,拔管后即刻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手术结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C组和P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P组的拔管时间较C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P组较C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前沟通与宣教能够有效预防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复苏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伍志超  王涵  袁卫国 《中外医疗》2012,31(29):135-136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手术患者6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与舒芬太尼组(S组)。B组(n=30)患者在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kg,S组(n=30)在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观察两2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患者苏醒期恶心呕吐、嗜睡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S组(P〈0.01);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也显著少于S组(P〈0.01)。结论布托啡诺(最大剂量不超过2mg)可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且无呼吸抑制,于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无痛导尿管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导尿管源性躁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新型一次性无痛导尿管对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患者导尿管源性躁动的防治效果.方法 200例全麻下行普通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100)在全麻诱导后用新型一次性无痛导尿管行导尿术,对照组(n=100)则用普通气囊导尿管行导尿术,比较2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因导尿管所致躁动的发生率、躁动程度及导管脱出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后者导尿管源性躁动发生率、躁动程度明显高于前者(P<0.01).结论 全麻诱导后置导尿管可显著增加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躁动程度,新型一次性无痛导尿管能有效预防苏醒期导尿管源性躁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全麻维持方式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01~2013-05间120例胃肠外科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四组,A组30例患者给予全凭静脉麻醉;B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手术结束前停止吸入麻醉药物时间在25 min以内;C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手术结束前停止吸入麻醉药物时间在25 min以上;D组全凭吸入麻醉,观察四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 通过四组的对比分析,四组的手术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A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6.7%,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36.7%,C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6.7%,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0.0%,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的高于A组和C组以及D组,且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χ2=7.23,χ2=7.23,χ2=6.26,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和全凭吸入麻醉以及予静吸复合麻醉,手术结束前停止吸入麻醉药物时间在25 min以上的麻醉方法均可行,能够有效的降低躁动,临床医师可以有效的依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选取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田松  魏巍 《当代医学》2012,18(10):12-13
目的通过强化对病人的麻醉诱导前告知后,探讨能否明显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00例ASAI~II级择期实施上腹部手术的全麻病人,所有病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前提前告知病人在手术结束后麻醉苏醒期的各种注意事项。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伦0.05mg/kg,芬太尼4ug/kg,维库溴铵0.12mg/kg,丙泊酚1.5mg/kg静注,麻醉维持采用氨氟醚吸入,间断追加芬太尼、维库溴铵。术毕待自主呼吸恢复后常规给予阿托品0.5mg、新斯的明1mg静注。病人全麻苏醒期根据Riker镇静、躁动评分法予以评分。结果 Riker镇静、躁动评分告知组为4.0分,非告知组为5.4分。结论强化麻醉诱导前告知后,明显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全麻诱导后置导尿管增加中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术前置导尿管对中老年患者在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术前置导尿管时机,提高医疗质量。方法100例胸外科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手术的中老年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50)在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术,实验组(n=50)在全麻诱导后行导尿术,比较2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均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中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后置导尿管可导致麻醉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明显增加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提高,术前置导尿管术宜在全麻诱导前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室行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心理情况等,在麻醉苏醒期实施细节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率等。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躁动的总发生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麻醉苏醒期恶心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呕吐、留置导尿管刺激征的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实施细节化护理,能有效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麻醉苏醒护理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于本院全麻状态下手术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73例和B组69例。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B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躁动程度及全麻静息期和苏醒期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结果:A组患者总躁动率为19.18%,明显低于B组的46.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820,P=0.0005);在全麻静息期,两组患者HR、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麻苏醒期,A组HR、SBP及DBP均优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针对性的麻醉苏醒护理措施在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好,躁动率低、心率和血压较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采取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麻醉前及苏醒期配合的效果。方法:6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前访视,测量记录患者术前1 d和麻醉诱导前血压、心率及麻醉苏醒期配合情况。心理干预组患者除常规术前访视外还给予心理干预:介绍麻醉、手术相关信息及麻醉苏醒期不适等。测量记录项目同对照组。结果:2组患者术前1 d血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麻醉诱导前血压和心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组麻醉诱导前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麻醉苏醒期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和焦虑程度,缓解紧张心理,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0.
信息支持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0)在接受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一般健康指导的基础上,于访视时及麻醉诱导前还接受手术室护士提供的与留置尿管相关的信息支持,对照组(n=30)只接受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一般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在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术前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可明显减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行全麻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诱因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和躁动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基础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苏醒值均明显高于基础值,但组间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5.804、3.083、7.033,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2研究组发生苏醒期躁动者有6例(15.0%),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30.0%),X2=5.827,P0.05,差异显著。结论:麻醉苏醒期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利于保证麻醉的顺利进行和围手术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行全麻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予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n =57)、观察组(n =58)。参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总结分析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是13.8%,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29.8%;t =4.343,P <0.05)。结论:切口疼痛、尿管不适、手术体位、药物作用、气管导管刺激等是导致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中,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明显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维持麻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的情况,探讨七氟醚麻醉的优势。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74例,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维持麻醉,n=37)和S组(七氟醚维持麻醉,n=37)。记录术毕苏醒时间、躁动例数及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等指标。结果:术毕呼吸恢复时间、咽喉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术后躁动评分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语言有反应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后5m in、1h伤口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h、24h伤口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和丙泊酚均能很好地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但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后意识恢复快,镇痛作用强,更适合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全麻维持方式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胃肠外科手术患者160例,相同麻醉方案诱导后,分为4组(每组40例),A组全凭静脉麻醉;B1和B2组静吸复合麻醉,B1组手术结束前停止吸入麻药时间≤25min,B2组手术结束前停止吸入麻药时间>25min;C组全凭吸入麻醉(术毕间断吸除机械无效腔气体)。记录手术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4组手术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98和0.870,P>0.05)。4组躁动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24,P<0.001),其中B1组躁动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P<0.008)。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全凭吸入麻醉及静吸复合麻醉、停止吸入麻药到手术结束时间>25min者躁动发生率低,麻醉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维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与丙泊酚联合应用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耳鼻喉科全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以异氟醚+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全麻;B组采用高乌甲素+丙泊酚+低浓度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在手术结束前30min停异氟醚改用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术毕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糖值。结果:两组的麻醉过程均平稳,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苏醒期应激水平的增高比B组明显(P<0.05)。结论:高乌甲素与丙泊酚复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张久越  李小燕 《北京医学》2011,33(10):838+842-838,842
全麻患者拔管期发生心血管反应的潜在危险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引起心血管反应的主要因素是麻醉减浅后疼痛刺激,苏醒时拔管、吸痰及气管黏膜的刺激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性增加,血浆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血压剧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管对成年男性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男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在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术,实验组(n=45)在全麻诱导后行导尿术,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血压(BP)及心率(HR)的变化,以及苏醒期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气管导管拔除即刻、拔除后5min、10min及15min时的SBP、DBP及HR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成年男性患者全麻诱导后密置导尿管可导致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急剧升高、以及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的明显增加,导尿管留置宜在全麻诱导前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比较静脉全麻和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腔镜手术中患者苏醒期恢复情况及麻醉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成A、B 2组(n=30),A组患者接受静吸复合麻醉方式,B组患者采用静脉全麻方式。结果接受静吸复合麻醉的A组患者苏醒时间显著短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A组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B组的5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静脉全麻,静吸复合麻醉的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时间短,苏醒期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其全麻苏醒期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要全麻进行手术,按照不同的麻醉给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微泵注入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用一样的方式注入右美托咪定,对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VAS评分都比对照组要低,P0.05,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其全麻苏醒期的躁动情况能够得到显著地缓解,还能够使手术后的疼痛情况减缓。  相似文献   

20.
曲马多在老年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曲马多和硝酸甘油联合应用对老年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5~75岁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和T组(试验组)各40例,均行上腹部手术,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围手术期均用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在手术结束前10 min,T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5 mg•kg-1,C组作为空白对照,同时两组均减浅麻醉,术后清醒拔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围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并发症。 结果:在围拔管期,T组患者血压、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明显低于C组(P<0.05);T组患者苏醒后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寒颤、躁动者明显减少(P<0.05);而苏醒速度和程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曲马多和硝酸甘油复合应用能通过抑制交感张力而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不影响全麻后呼吸恢复和苏醒。在本试验的推荐剂量和给药方式下,曲马多和硝酸甘油复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抑制老年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及拔管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