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脑氧供取决于相对稳定和充足的脑血流,以此来维持正常的脑功能。在围术期进行脑血流监测可以防止缺血性或高灌注性脑损伤,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很多监测脑血流方法,各有优势以及局限性,尚无一种完美的监测手段。本文就目前围术期一些常用以及新出现的成人脑血流监测方法,结合其出现的时间、原理、临床应用进展以及相应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简称“脑计划”,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神经外科作为惟一能够直接接触到大脑的学科,在完成“脑计划”的工作中势必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神经外科功能区定位技术包括影像学技术和电生理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功能区定位技术相结合,有助于加快“脑计划”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血流的改变对脑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愿终止妊娠水囊引产胎龄4个月的胎儿脑组织移植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脑功能缺陷7例。6例行钻孔移植,基中1例先行侧脑室-腹腔分流,1例同时行颞肌贴敷;另1例行开颅移植同时行颅骨修补。每例移植胎脑组织8~12g。结果,5例临床症状当天即有改善。随访1年半~2年,3例癫痫停止发作;4例肌张力明显降低,肢体功能明显改善,智商提高38~51分,脑电图慢波减少,癲痫波消失,BAEP、VEP、SEP、MEP不同程度改善;1例临床症状稍有改善;2例无效。对疗效的机制,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科对CT诊断的20例腔隙梗塞病人作了临床分析。结果基本符合发病多在中年以后,男性占优势;多数有多年高血压史;临床主要为纯运动性偏瘫或感觉运动性卒中;CT发现病灶多位于基底节区;本病预后良好等国内规律。并对病因、病理及诊断标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以脑组织为原料,经匀浆,酶解,超滤等生产工艺研制备脑活素,并对脑活素成品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无菌,热原,毒性,过敏试验。对脑活素制备过程中的人员素质,洁净室的无菌要求,器械和器械的处理,操作工艺以及包装贮存等作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以脑组织为原料,经匀浆、酶解、超滤等生产工艺研究制备脑活素,并对脑活素成品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无菌、热原、毒性、过敏试验。对脑活素制备过程中的人员素质、洁净室的无菌要求、器械和器械的处理、操作工艺以及包装贮存等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大白鼠脑内单胺氧化酶内源性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完了大白鼠脑内单胺氧化酶内源性抑制剂(MAOI),并确定它存在于大白鼠脑105000g离心的上清液中。大白鼠被注射甲状腺素后MAOI含量明显增加。结果表明,MAOI分子量为28700,等电点为5.9,由68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含谷氨酸、天冬氨酸较多。  相似文献   

9.
严重缺血或低氧常引起细胞和组织损伤。近年的研究表明,预先短暂缺血或轻度低氧可激发或动员机体内在防护能力,对随后的严重缺血或缺氧产生强大防御和保护作用。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C)是1986年Murry在心肌缺血研究中首先发现并提出,是指通过亚致死性的短暂的缺血过程,诱导组织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免受或减轻再次发生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0.
抑郁与脑血流量和葡萄糖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发生脑机制的研究 ,人们首先注意的是脑结构与抑郁的关系 ,并确定了某些脑区与抑郁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1,2 ] ,而这些研究是假定抑郁患者与正常人之间没有系统解剖结构差异的前提下 ,用标准图谱来解释研究结果。现在我们知道这种假设是不正确的。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 ,功能性脑成像如磁共振成像 (MRI)、正电子扫描技术(PET)等已被用于抑郁的病理心理机制及生理学基础的研究。研究发现 ,血流量与葡萄糖代谢率更能从神经功能上解释抑郁的脑机制 ,并且相比较更为敏感[3 ,4] 。本文分别从安静状态、任务刺激状态和对治疗的监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手术适应证。方法:用国产HB~Ⅲ型脑立体定向仪手术冶疗43例病灶位于脑功能区及脑深部的病例。结果:43例全部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血肿清除28例,死亡4例;双侧脑室引流2例,死亡1例;排脓3例,死亡2例;排液5例,无死亡;脑积水分流5例,无死亡。总病死7例,病死率16.2%。结论:脑立体定向特别适应于高龄和危急重病人的抢救,主要适用于脑深部和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手术创伤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肿胀的病因、CT表现与近期预后的关系,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对近期预后的评估。资料与方法 对本院1996年—1999年资料完整的32例弥漫性脑肿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弥漫性脑肿胀分别由外伤(25例)、一氧化碳中毒(2例)、酒精中毒(3例)和动脉硬化脑干出血等引发。CT表现主要为脑室、脑池缩小或闭塞,以侧脑室和侧裂池最敏感。其次为三脑室,可有脑沟浅平,脑质密度无明显降低,有的还增高。部分病例灰白质界限不清。可有中线结构移位。可合并其他颅脑病变。本病死亡率高,本组32例有14例发病后4天内死亡,其中以环池和鞍上池缩小闭塞者死亡率最高,其次为脑沟浅平。有合并症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者,其中以合并脑挫裂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死亡率最高,其次为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13.
脑保护     
长期以来,只要是讲复苏技术,人们常常把心、肺、脑三者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专家书上讲的只是心、肺复苏技术,而没有标准的权威的脑复苏论述。就现阶段而言,还没有一种确切有效和标准的技术、程序使脑受损的出现意识障碍的病人很快苏醒。因此,本人认为,不如把心、肺、脑复苏称做心、肺复苏和脑保护。  相似文献   

14.
科技的进步让人们对大到宇宙小到微观粒子的世界有深入的认识,但是人类对自身大脑的精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了解甚少。为此,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并开展“脑研究计划”,简称“脑计划”,以提高对人类大脑的认知,并寻求治疗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的方法。本文对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及我国开展的“脑计划”进行综述,分别介绍各个国家和地区“脑计划”的研究方向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介绍正在开展的“齐鲁脑计划”。“脑计划”的开展有利于推动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脑计划”的实施需要更深入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顺行性脑灌注与逆行性脑灌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顺行性脑灌注和逆行性脑灌注这两种技术不仅应用于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累及主动脉弓部的疾病中,还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大血管创伤、巨大颅内动脉瘤手术以及侵及心脏、大血管的肿瘤切除等手术中。一直以来,它们的优缺点都受到广泛关注和探讨,本综述就这两者的不同情况做一对比。  相似文献   

16.
脑分水岭梗塞(简称WS)是指梗塞发生在两条主要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其致病因素和临床表现都不同于脑血栓和脑梗塞。本文对47例WS的CT和临床进行了分析,根据CT可分型为前WS、后WS、前后WS,皮质下WS(又分四型)。其病因认为与低血压、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微栓塞有关。WS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于病变损害部位和程度,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脑康胶囊在治疗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大鼠脑含水量、脑指数及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观察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论益脑康胶囊具有减轻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静脉或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后临床症状明显,但CT表现甚不典型,以前对此病认识不足,且易漏诊或误诊,笔者对2000年至2005年5月经影像学诊断的28例脑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凯  陈富嫦 《广东医学》1996,17(6):364-365
分析9例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征象。4例血栓于上矢状窦,4例于横窦,3例于乙状窦,2例于颈内静脉,2例大于脑上静脉,MRI可显示直接征象;静脉窦流空效应消失,静脉窦内出现各期信号不同的血栓。间接征象。显示脑水肿,梗塞及出血等。1例经治疗后复查2次,可见血栓逐渐缩小及静脉窦内重新出现流空效应。  相似文献   

20.
凌霄 《右江医学》1995,23(1):17-18
脑活素含有各种必要氨基酸,是一种改善脑代谢的药物。用其联合治疗CAS34例,并设对照组30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症状、体征、脑血流图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故初步认为该药联合治疗CAS在近期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