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i As3+)染毒对家兔皮肤抗氧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砷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家兔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各梁毒组家兔经口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低(L)(0.075 mg·kg-1·w-1)、中低(ML)(0.15 mg·kg-1·w-1)、中高(MH)(0.375 mg·kg-1·w-1)、高(H)(0.75 mg·kg-1·w-1),对照组(C)饮用去离子水。采用自由饮水法染毒,根据动物日饮水量配制染毒水溶液,自由饮水染毒12 w。12 w后处死动物,取同一部位皮肤组织用2.5%戊二醛固定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取家兔背部皮肤组织进行匀浆,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测定尿液中砷形态代谢产物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家兔体质量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结果显示染毒组家兔皮肤角质层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Na As O2染毒剂量的增加,GSH-Px活力降低,GST活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中DMA、MMA的含量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机砷(i As3+、i As5+)与GSH-Px、GST无相关。GSH-Px与MMA呈负相关(r=-0.507,P<0.05),与DMA呈负相关(r=-0.562,P<0.05)。GST与MMA呈正相关(r=0.395,P<0.05),与DMA呈正相关(r=0.414,P<0.05)。结论砷的体内代谢过程和家兔皮肤组织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破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饮水砷暴露大鼠血砷、尿砷和组织砷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饮水砷暴露大鼠血砷、尿砷和各脏器组织中砷含量的分布。方法将32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自来水)组和低(50μg/L)、中(150μg/L)、高(450μg/L)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每只大鼠每日饮水消耗量约37 ml,连续染毒4周后,取尿样测定尿砷;并处死大鼠测定血砷及肝、肾、肺、心、脾、脑组织重量、脏器系数及砷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第2周时低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体重较高,第4周时中、高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体重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肝脏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肾、肺、心、脾、脑的脏器系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尿、脾、肾组织和高、中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心、肝、肺、脑组织砷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染砷浓度的增加,血砷、尿砷和各脏器组织中的砷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相同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不同脏器中的砷含量不同,脾组织中砷含量最高,脑组织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砷,尿砷与各脏器组织中砷含量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饮水砷暴露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均有砷蓄积,但分布并不均匀;血砷和尿砷含量均可一定程度反映砷在体内的负荷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亚砷酸钠和砷酸钠染毒对大鼠二氢尿嘧啶脱氢酶(NAD)含量的影响,寻找不同价态砷代谢的差异,为进一步阐明砷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饮用去离子水;第2~4组为染毒三价砷(iAS3+)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0.0、6.7、2.2 mg/kg体质量亚砷酸钠溶液;第5~7组为染毒五价砷(iAS5+)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0.0、6.7、2.2 mg/kg体质量砷酸钠溶液.各组大鼠于染毒第3个月末处死,采集血样,并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NAD含量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砷酸钠高剂量组的NAD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砷酸钠各剂量组间比较,高、中剂量组NAD含量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砷酸钠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的NAD含量均低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5).亚砷酸钠和砷酸钠对应剂量组比较,亚砷酸钠高剂量组的NAD含量高于砷酸钠高剂量组(P<0.05),而亚砷酸钠中剂量组的NAD含量低于砷酸钠中剂量组(P<0.05).结论 砷酸钠在高、中剂量染毒条件下分别表现为对NAD活性的抑制和促进,而亚砷酸钠对NAD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对NAD活性的影响不同可能与砷酸钠和亚砷酸钠在体内氧化还原代谢过程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不同价态染砷大鼠尿液中砷形态含量及比例的分析,寻找不同价态砷代谢和转轨间的差异,为进一步探讨砷代谢产物与砷中毒作用机制间的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7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7组,即对照组;亚砷酸钠高、中、低剂量组;砷酸钠高、中、低剂量组,70只大鼠分别经口摄入去离子水、亚砷酸钠和砷酸钠1个月后,采集各组大鼠尿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各组染砷大鼠尿液中砷形态的含量,并比较不同价态染砷组的构成比.结果 中剂量组,亚砷酸钠染毒大鼠尿液中iAs3+∶iAs5+∶DMA为36.1%∶3.0%∶60.8%;而砷酸钠染毒大鼠尿液中iAs3+∶iAs5+∶DMA为55.9%∶0.8%∶4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3,P<0.05).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价态无机砷的体内代谢和转轨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价态及剂量砷染毒对大鼠血清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PK)的影响,为阐明砷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70只,采用喂饲法染毒,暴露于不同价态无机砷.动物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正常对照组(C);亚砷酸钠低 (AL)、中 (AM)、高 (AH) 剂量组;砷酸钠低 (BL)、中 (BM)、高 (BH) 剂量组.大鼠饲养至第3个月末,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大鼠在不同价态及剂量砷染毒后血清PK活性变化.结果 血清PK活性在亚砷酸钠和砷酸钠高剂量组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砷酸钠和砷酸钠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亚砷酸钠和砷酸钠与对照组比较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价态高剂量无机砷染毒,可导致PK活性降低,并且机制不完全相同.PK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影响砷代谢及其毒作用的重要环节,低剂量染砷未见PK活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氟、砷及氟砷联合作用对肝、脑、肾损害的机理。方法 用高氟、高砷、高氟高砷饲料分别饲养小鼠 12mo ,分别检测肝、脑、肾的LPO和GSH含量和SOD及GSH Px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氟组、砷组及氟砷联合组GSH含量均显著降低 ;各组SOD活力显著降低 ;除脑组织GSH PX降低不明显外 ,其余各组均显著降低。结论 氟、砷及氟砷联合作用均可使小鼠肝、脑、肾LPO增强 ,抗氧化能力降低 ,而且发现氟砷联合拮抗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价态和剂量的NaAsO2(iAs3+)和Na2HAsO4(iAs5+)染毒对大鼠脏器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探讨砷毒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 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iAs3+低(AL)2、中(AM)、高(AH)剂量组,iAs5+低(BL)、中(BM)、高(BH)剂量组,共7个组.高、中、低染毒剂量为20.0 mg/kg、6.67 mg/kg、2.33 mg/kg、.采用自由饮水法染毒,根据每组每周平均体重调整水中受试物的浓度,连续染毒90 d.处死动物,取肝、脑、肾,组织进行匀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λ=412 nm)测定肝、肾、脑中GSH-Px的活力.结果 各组大鼠肝脏、脑和肾脏中GSH-Px活力不全相同(P<0.01),各实验组GSH-Px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均不同(P<0.05);AH组低于AL组相应脏器中GSH-Px的活力(P<0.01);脑组织中BH组GSH-Px的活力低于BL组(P<0.01),iAs3+组和iAs5+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s3+或iAs5+染毒后大鼠脏器中抗氧化酶活力均降低,破坏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导致机体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原代大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高剂量EGb对照组(C160组)、缺氧/复氧组(H/R组)、低剂量EGb组(EGb40组)、中剂量EGb组(EGb80组)、高剂量EGb组(EGb160组).采用四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的MDA含量、SOD活力、GSH与GSSG含量,并计算GSH/GSSG比值以及GSH/GSSG氧化还原电势(Eh(GSH/GSSG)).结果 与Con组相比,H/R组的MDA含量、Eh(GSH/GSSG)升高(P<0.01),细胞活力、GSH/GSSG值及SOD活力降低(P<0.01).EGb40、EGb80和EGb160组的MDA含量、Eh(GSH/GSSG)较H/R组降低(P<0.01),细胞活力、GSH/GSSG值及SOD活力升高(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 EGb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应激能力,EGb预处理可明显衰减H/R心肌细胞所受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温脑汤对脑缺血大鼠保护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温脑汤对大鼠脑缺血模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含量及脑指数、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同时腹腔注射硝普纳的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测定血清中SOD、MDA、NO、GSH的含量及脑指数、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中MDA、NO含量明显升高,SOD、GSH含量明显降低,脑指数、脑组织含水量均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温脑汤大、中剂量可使脑缺血大鼠血清MDA、NO含量明显降低,SOD、GSH含量明显升高,脑指数、脑组织含水量均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脑汤可减少自由基,诱导SOD、GSH生成,具有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亚砷酸钠染毒对大鼠肝脏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5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记录尿砷含量以及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情况。结果 低、中、高剂量组的尿砷含量均大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50,P<0.01),且随着亚砷酸钠剂量的增大,尿砷的含量也随着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的肝脏重量下降明显,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6,P<0.05)。电镜下观察,低剂量组肝细胞细胞核异形,中、高剂量组出现细胞核畸形,肝细胞灶性坏死。结论 亚慢性饮水砷暴露会造成肝脏超微结构变化,且随着亚砷酸钠剂量的增加,肝脏的病理变化也随之加重。同时,SD大鼠尿砷含量增高,肝脏重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曹立 《医学综述》2014,20(17):3161-3163
砷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砷及砷化合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范围非常广,伴随而来的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砷污染问题及越来越多的急性、慢性砷中毒事件。砷一般通过污染水源和空气进入人体内,导致多个脏器的损伤。无机砷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的人类致癌物之一,长期暴露于无机砷环境中可引起多系统与器官的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对无机砷毒性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该文仅对其在人体内的代谢形式、浓度效应、毒性的可能机制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连南县非砷污染区居民发、尿砷含量,确定了发、尿砷对照值。同时采用尿比重和康肌酐含量校正尿液的稀释度,提出了比重校正和肌酐校正的尿砷对照值。并进一步验证了校正液的稀释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查清土默特左旗高砷村庄分布及居民的砷中毒患病情况。方法生活饮用水砷浓度测定采用二乙氨二硫代甲酸银光光度法,居民砷中毒病情调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进行。结果352个自然村生活饮用水砷浓度>0.05mg/L的有66个自然村,超标率为18.75%,涉及人口50995人;居民病情调查人数11507人,砷中毒病例3046人,患病率26.47%,其中以皮肤色素脱失表现为主,其次是皮肤角化,且有随水砷浓度和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结论土默特左旗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现状依然很严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查清鄂尔多斯市高砷村庄分布及居民的砷中毒患病情况。方法生活饮用水砷浓度测定采用二乙氨二硫代甲酸银光光度法,居民砷中毒病情调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进行。结果本次共调查22个自然村,采集水样247份,水砷含量大于0.05mg/L的有2份,超标率为0.8%,涉及一个自然村。最高水砷含量为0.07mg/L。未发现砷中毒患者。结论鄂尔多斯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调查工作需要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例地方性慢性砷中毒(ECA)患者16份砷角化症皮损活检标本及其S100+细胞的变化。方法:石蜡切片,HE染色,抗S100蛋白抗体为一抗,LBAB法显示S100+细胞在皮损内的变化。结果:病理所见有良性角化症标本3份,癌前角化症标本(光线性角化)5份,恶性角化症标本(鲍温病,鳞癌)8份。表皮S100+郎格罕氏细胞(LC)在良性角化和癌前角化时增多,在恶性角化时减少,并有形态学改变。癌前病变者真皮S100+细胞数目多于良性角化,鲍温病真皮浸润区S100+细胞与鳞癌相比显著增多。结论:展示了砷角化症癌变成鳞癌的各期皮损,S100+LC在ECA皮损的变化符合临床非砷性相同病变时OKT+6LC的变化,砷可使S100+LC受损,并导致多发性皮肤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饮水型砷暴露地区人群皮肤损害的剂量-反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认暴露人群的皮肤症状特征以及与暴露量的关系.方法:选择饮水型砷暴露病区村民125人及对照村村民48人,进行饮水砷含量测定及问诊和皮肤病诊查.结果:砷暴露地区水井中平均砷含量158.3 μ g/l,最高浓度为197.26 μ g/l;对照村水井中未检出超标砷含量.砷暴露村民中皮肤病患病率45.6%,70%以上的病人年龄分布在40岁以上;对照村村民皮肤病患病率12.5%,年龄分布在30~50岁范围.调整性别和年龄后,皮肤病患病率随饮水砷浓度的增高而上升.水砷浓度在51~150 μ gg/L组和150 μ g/L以上组的患病率分别为24.3%(0R=9.97,95%CI:1.54-64.47)及46.2%(0R=10.21,95%CI:2.71-38.51);另外,在调整性别、年龄和砷暴露水平后,与饮水时间低于5年组相比,饮水时间高于5年或更长的分组中,皮肤病患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0R=1.00,95%CI:0.06-15.99,OR=1.00,95%CI:0.10-9.83).结论:砷中毒皮肤损害与饮水中的砷暴露水平有相关性,与饮水时间的相关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燃用高砷煤引起慢性砷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贵州某地区因误采煤用高砷煤引起慢性砷中毒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42个村民组中造成199个慢性砷中毒。空气和食物是引起慢性砷中毒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不同价态形态砷与砷中毒患者病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砷中毒患者血样与尿样进行砷价态形态、肝肾功等指标的检测,初步探索砷不同价态形态与患者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150例新疆奎屯农七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山西省山阴县等地对照组及患者的血样与尿样,分别检测样品中总砷、As(Ⅲ)(三价无机砷)、DMA(二甲基砷酸盐)、MMA(一甲基砷酸盐)的浓度,以及患者皮肤损害、相关酶和肝肾功的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于重度砷中毒患者,iAsⅢ、MMA和DMA的浓度与GST0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NP20(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51的浓度密切相关;其中MMA与PNP51之间呈正相关,r值为0.72334,P<0.01;iAsⅢ和DMA与PNP51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496和0.56569,P<0.05;而iAsⅢ和DMA与GST01之间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r分别为-0.42833和-0.47226,P<0.05;iAsⅢ和DMA与AS3MT(砷甲基转移酶)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329和-0.65320,P<0.05。iAsⅢ、MMA和DMA含量则表现出与皮肤损害包括色素缺失、色素减少及皮肤角化的弱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弱,r为0.32389,P<0.05。Logistic有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AsⅢ、DMA、MMA的回归系数β在α=0.05水平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砷不同价态形态与患者病情程度相关,主要表现为影响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52例亚急性砷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与尿砷值的关系。方法对砷污染饮用水致亚急性砷中毒452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饮用水的砷含量分别为3.19mg/L和3.26Ing/L,分别超标318倍和325倍;452例初检尿砷值为0.24~11.2mg/L[(1.41±1.52)mg/L];中毒患者出现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分别为389、249和359例;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和尿常规异常分别为237、98、76、91和140例;心电图异常106例。全组452例均诊断为亚急性砷中毒,其中轻、中、重度中毒分别为370、74和8例;中毒患者尿砷含量与受损的器官数及诊断分级呈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r=0.552,r=0.678,P均〈0.01)。结论尿砷值可作为亚急性砷中毒诊断及分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