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价值和检查时机状况。方法:此研究中所研讨的160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接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患者均接受胶囊内镜诊治,按照检查时机和出血形式进行分组研讨,分析各组检查时机不同,所检出的阳性率和检出率状况。结果:160例患者共检出118例病变,占比为73.75%,阴性共42例,占比为26.25%,阳性可疑共39例,疑诊率为24.38%。按照显性、隐性出血分组讨论,从两组阳性率和检出率上来看,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各检查时机来看,四组各检查时机的检出率有逐步降低趋势,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率最高为A组,和B组、C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出血D组检出阳性率和检出率均比E组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治中,检出病变率较高,最高检出时机在显性停止出血后2周内,隐性出血其大便隐血为阳性的两周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价值及检查时机.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04月我院158名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变检出情况,根据出血表现形式及检查时机不同分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不同检查时机的检出率及阳性率.结果:158名OGIB患者中检出病变117例,检出率74.05%,阳性80例,阳性率50.63%.显性出血组的阳性率与隐性出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显性出血组的检出率随出血停止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阳性率于出血停止后3d至2周最高(P<0.05).隐性出血组2周内大便隐血阳性组检出率及阳性率均高于大便隐血阴性组(P<0.05).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显性出血停止后3d至2周,隐性出血大便隐血阳性2周内阳性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胶囊内镜与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对疑诊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按检查方式将疑诊小肠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即胶囊内镜检查组,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组,分析统计各组病变检出情况,计算检出率,阳性率。同时分析部分病例进行胶囊内镜结合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病变一致率。结果胶囊内镜组检出率89.1%(49/55),阳性率60%(33/55);双气囊内镜组检出率76.9%(103/134),阳性率69.4%(93/1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行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9例患者中,发现胶囊内镜假阴性率为11.1%(1/9),胶囊内镜阳性结果经小肠镜证实率为62.5%(5/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穿孔、过敏、胶囊滞留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与阳性率,在本试验中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的结合可提高小肠病变的检出,在临床实践中,可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容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DVCT)诊断隐匿性消化道出血(OGIB)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130例OGIB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和DVCT检查。与胶囊内镜比较,评估DVCT对OGIB的病灶检出率、病因检出率,评估两组不同病变类型、不同出血类型患者检出率。结果①DVCT组病因检出率高于CE组(P0.05);两组病灶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DVCT组血管畸形病因检出率高于CE组(P0.05);其他各病变类型病因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活动性出血、隐性出血病因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CT组既往显性出血者病因检出率高于CE组(P0.05)。结论 DVCT可用于诊断OGIB,其病因检出率高于CE。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MOM智能胶囊内镜系统(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及慢性腹痛、腹胀、腹泻等患者共111例,所有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均行胃镜、肠镜及腹部CT检查,未发现可解释疾病的病因。分析胶囊内镜胃内运行时间、小肠运行时间及胶囊内镜对各类症状组检出疾病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结果 111例患者检查过程中无明显不适及并发症,全小肠检查成功率96.4%(107/111),胶囊内镜在胃内运行时间平均为(41±18)min,在小肠内运行时间平均为(292±88)min。总病变检出率为82.9%(92/111),诊断符合率为50.5%(56/111),其中OGIB组病变检出率95.5%(42/44),诊断符合率为68.2%(30/44),慢性腹痛组病变检出率为78.3%(36/46),诊断符合率为39.1%(18/46),慢性腹胀组病变检出率为81.8%(9/11),诊断符合率为27.3%(3/11),慢性腹泻病组变检出率为50%(5/10),诊断符合率为20%(2/10)。OGIB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率高、安全、无创伤。可作为小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尤其是OGIB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陈银芸  廖江涛  吴娟 《中外医疗》2014,(12):187-18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常规内镜检查阴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胃肠镜检查阴性患者65例均行M2A胶囊内镜检查系统行消化道检查,评价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结果全部65例患者共行胶囊内镜检查65次,检查成功61次,成功率为93.8%;急性大量出血患者检查成功率为85.0%(17/20),慢性显性出血组检查成功率为97.8%(44/4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中胶囊内镜病变检出率为88.5%(54/61),假阴性率为16.4%(10/61);急性大量出血患者检查阳性率为82.4%(14/17),慢性显性出血检查阳性率为84.1%(37/4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或慢性出血,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和病变检出率均较高,可作为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重庆市急救中心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 OGIB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检查时机的不同分为急诊组和非急诊组,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比较。结果76例 OGIB 患者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发现病变48例,病变总检出率为63.15%。急诊组病变检出率为73.68%(28/38),明显高于非急诊组的病变检出率52.63%(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 OGIB 患者,急诊胶囊内镜病变检出率更高,条件允许时,对 OGIB 患者应尽早行胶囊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胡静  许建明  蔡轶  吴娟  时晨  马晓菡 《安徽医学》2016,37(8):995-998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不同检查时机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诊断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6年9月至2015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入组157例OGIB患者,按开始出现消化道出血至胶囊内镜检查时间将其分为出血开始3 d内接受检查患者(A组)及出血开始3 d后接受检查患者(B组)。比较两组患者胶囊内镜诊断率及后续治疗干预间的差异。结果 共有157例OGIB患者(男性83例,女性74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总体阳性率为89.2%,血管畸形为最主要的阳性发现(32.5%)。A组患者阳性率为94.2%,B组患者阳性率仅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输血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较早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可能提供更多诊断信息,并因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减少输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因怀疑小肠病变出血患者45例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判定阳性结果的可靠性.统计分析受检者一般资料、出血类型和检查结果,并通过电话追踪或门诊等对其进行随访研究,分析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患者再出血和再检查情况.结果 共纳入怀疑小肠出血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45例.检出率为95.5%(43/45),阳性率为64.4%(29/45).在明确出血原因与小肠病变相关的阳性组中,血管发育异常为最主要的病因,占34.5%(10/29),其次为小肠间质瘤24.1%(7/29).胶囊内镜阳性组随访中再出血率为41.6%,非阳性组为1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有较高的检出率和阳性率,非阳性结果预示再出血风险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北京市三级医院小肠疾病诊治现状以及小肠内镜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北京市29家三级医院小肠疾病诊治设备的装备情况、胶囊内镜和气囊电子小肠镜应用、指南掌握和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诊治流程等。结果北京市29家三级医院中,24家(82.8%)配备胶囊内镜,12家(41.4%)配备了气囊电子小肠镜,中位装备时间5~6年。胶囊内镜中位年诊治例数50~100例,无效检查率达1%~3%;气囊电子小肠镜中位年诊治例数小于50例,无效检查率达3%~5%;两种小肠内镜严重合并症发生率<1%,整体阳性率50%~60%。各胶囊内镜阳性率与该院年诊治例数呈正相关(r=0.542,P=0.005)。仅有半数受访者掌握小肠疾病诊治指南,20.7%受访者从未参加相关继续教育项目。受访医生是否从事小肠内镜相关工作影响对首诊阴性OGIB病人的进一步诊治策略(χ2=3.898,P=0.048)。结论北京市三级医院胶囊内镜普及率高于气囊电子小肠镜,两者安全性较高,整体阳性率50%~60%。医生对指南规范掌握不足,需要加强继续教育,OGIB诊治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1.
翟晓刚  郑强  程小宾  赵军舰 《广西医学》2014,(11):1661-1663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在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需行胶囊内镜检查的OGIB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检查前行肠道清洁,对照组常规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观察组在检查前30 min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10 mg。对比两组胶囊内镜胃内转运时间、小肠内转运时间、体内工作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胶囊内镜图片评分。结果观察组胶囊内镜胃内转运时间(26.7±12.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60.3±20.4)min(P<0.05);两组胶囊内镜小肠内转运时间、体内工作时间、图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77.5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12%(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胶囊内镜均自然排出体外。结论在胶囊内镜诊断OGIB中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可明显缩短胶囊内镜在胃内转运时间,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安全性较好,对胶囊小肠内转运时间及体内工作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胶囊内镜检查的最常见入选指征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大样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中胶囊内镜的检查结果以探讨胶囊内镜在其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2月间因OGIB入选我院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共215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出血类型及检查结果。 结果共纳入OGIB患者215例,其中男性111例,女性104例,平均年龄54.2&#177;19.1(3~87)岁,共143例(67.1%)获阳性结果。根据出血类型分为显性出血者197例,隐性出血者18例,组间平均年龄、病程和检查次数及阳性诊断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其次为小肠克罗恩病和小肠恶性肿瘤。 结论胶囊内镜在OGIB患者中阳性诊断率为67.1%,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组间阳性发现率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3.
谭立军 《医学综述》2014,(2):364-36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297例,给予Given公司生产的无线胶囊内镜吞服,以吞服后8 h为检查时间。观察胶囊内镜通过消化道的时间、胶囊回收率、不同性质出血患者检出阳性率及检出阳性患者的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胶囊在消化道通过时间胃内约为25 min,小肠约为270 min。共有204例(68.69%)患者在结束检查时内镜顺利通过回盲瓣到达结肠,另外93例(31.31%)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未完全通过小肠。显性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阳性率为86.93%,与隐性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阳性率(7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者小肠动静脉畸形检出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者(P<0.05),而且女性小肠动静脉畸形检出率显著多于男性(P<0.05),年龄≥50岁者肠克罗恩病检出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者(P<0.05)。结论使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而且无创伤,安全性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2A胶囊内镜检查系统对90例经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结果:9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进行92次胶囊内镜检查,检查成功率为94.57%(87/92),其中急性大量出血组检查成功率为84.0%(21/25),慢性显性出血组检查成功率为98.51%(66/67),两者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检查成功的患者中,胶囊内镜的病变检出率为85.06%,假阴性率17.24%。急性大量出血组病变检出率80.95%,假阴性率23.81%;慢性显性出血组病变检出率86.36%,假阴性率15.15%,经χ^2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小肠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对官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宫颈环型电切术(LEEP)后病理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阴道镜、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400例患者宫颈病变的筛查结果.结果 巴氏涂片灵敏度64.9%,特异度85.4%,假阴性率35.1%,假阳性率14.6%;TCT灵敏度77.8%,特异度80.7%,假阴性率22.2%,假阳性率19.3%;阴道镜灵敏度92.5%,特异度74.3%,假阴性率7.5%,假阳性率25.7%;阴道镜诊断不足19例(8.2%),诊断过度54例(23.2%);细胞学联合阴道镜灵敏度92.9%,特异度64.1%,假阴性率7.1%,假阳性率35.9%.巴氏涂片与TCT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和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P<0.05).结论 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是较为理想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阴道镜诊断官颈病变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尚无法代替LEEP.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宫颈环型电切术(LEEP)后病理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阴道镜、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400例患者宫颈病变的筛查结果。结果巴氏涂片灵敏度64.9%,特异度85.4%,假阴性率35.1%,假阳性率14.6%;TCT灵敏度77.8%,特异度80.7%,假阴性率22.2%,假阳性率19.3%;阴道镜灵敏度92.5%,特异度74.3%,假阴性率7.5%,假阳性率25.7%;阴道镜诊断不足19例(8.2%),诊断过度54例(23.2%);细胞学联合阴道镜灵敏度92.9%,特异度64.1%,假阴性率7.1%,假阳性率35.9%。巴氏涂片与TCT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和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P<0.05)。结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是较为理想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尚无法代替LEE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回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在疑诊克罗恩病中的诊断率,探讨回结肠镜及胶囊内镜在疑诊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疑诊克罗恩病且先后行回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并比较回结肠镜、小肠胶囊内镜及两种方法联合运用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统计不同症状患者回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对克罗恩病的诊断率.结果 共133例疑诊克罗恩病患者纳入本研究,随访发现16例确诊为克罗恩病,117例排除克罗恩病.回结肠镜和小肠胶囊内镜及两者联合运用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回结肠镜为81.25%、76.92%;小肠胶囊内镜为62.50%、92.31%;联合运用为87.50%、73.50%.根据症状将患者分为腹痛组、腹泻组、腹痛+腹泻组,3组患者的回结肠镜的诊断率分别为25.64%、32.79%、30.30%;小肠胶囊内镜的诊断率分别为10.26%、9.8%、27.27%.腹泻组患者回结肠镜较小肠胶囊内镜的诊断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79% vs.9.8%,P=0.003).结论 回结肠镜对克罗恩病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可作为疑诊克罗恩病的主要筛查方法.小肠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有助于排除克罗恩病.回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对疑诊克罗恩病的准确性均不高,克罗恩病的诊断不能仅凭回结肠镜及小肠胶囊内镜等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秋琳 《微创医学》2014,(6):714-71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52例疑诊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并总结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50例患者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检查成功率为96.2%。2例胶囊滞留,经外科手术取出。共发现小肠病变31例,阳性率59.6%。其中,可疑肿物2例、血管性出血2例、溃疡或多发黏膜糜烂14例、寄生虫6例、小肠淋巴滤泡增生3例、小肠憩室1例,新鲜出血影响视野观察3例。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高,安全性好,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胶囊内镜检查的426例患者的疑诊小肠疾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胶囊内镜体内运行时间、通过幽门和小肠时间、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和病变检出率。结果426例患者以住院患者为主(65.96%),其中1例(0.23%)因肠道准备差未能完成检查,12例(2.82%)滞留于胃腔,经胃镜引导至小肠。其中1例(0.23%)出现胶囊滞留,转至外科行手术治疗。全小肠检查成功率为99.53%,小肠疾病检出率为60.56%。检出的小肠病变以非特异性炎症为主,占35.44%。其对腹痛、小肠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胶囊内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肠疾病检查手段,尤其是对腹痛、小肠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35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354例患者因黑便或便血就诊.其中152例接受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202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结果 双气囊小肠镜病变检出率为82.24%(125/152),胶囊内镜病变检出率为71.78%(145/202).双气囊小肠镜组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P<0.05).双气囊小肠镜组病因诊断准确率(85.1%)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31.2%)(P<0.01).除2例患者未完成胶囊内镜外,其余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并发症,也未出现麻醉并发症或麻醉意外.结论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诊断价值,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但双气囊小肠镜组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率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