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肉瘤样变的病理和诊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至2010年收治的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伴肉瘤样变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病理和诊疗特点.结果 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40-63岁,4例因间歇性无痛全程肉眼血尿入院,1例因间歇性无痛终末肉眼血尿入院,膀胱镜均提示菜花样肿物,呈浸润性生长.3例行经尿道膀胱电切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膀胱全切加双侧输尿管皮肤造瘘术.术中所见与膀胱癌基本相同.术后病理肿瘤均由癌细胞和似肉瘤构象的肿瘤细胞2种结构组成,病理均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伴肉瘤样变,免疫组化有该病较特异性的表现.术后予以不同的化疗等.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伴肉瘤样变在膀胱恶性肿瘤中罕见,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方法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效佳,但其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诊断和治疗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Survivin分子信标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80例血尿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Survivin分子信标检测,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177例,非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03例.对7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Survivin分子信标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和73.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是90.4%(66 of 73).Survivin分子信标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分子信标是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比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有望成为一种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随访的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40岁以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与预后等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41例40岁以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青年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患者占同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总数的2.2%.41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5岁(17~40岁).初诊时以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者26例(63.4%),因尿痛发现者2例(4.9%),无症状而由于体检发现者13例(31.7%).肿瘤平均大小1.9 cm.肿瘤单发者33例(80.5%),多发者8例(19.5%).所有患者均采取TUR-BT术治疗.术后WHO病理分级:低级别尿路上皮癌38例(92.7%),高级别尿路上皮癌2例(4.9%),原位癌1例(2.4%).术后TNM病理分期:pTis 1例(2.4%),pTa 15例(36.6%),pT1 25例(61.0%).术后随访时间6~1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共有4例复发(9.8%),平均复发时间为12月(6~18月).随访过程中尚无死亡病例.结论 青年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肿瘤多数为单发,以低分级非浸润性肿瘤为主,恶性程度低,绝大多数可以通过TUR-BT治愈,术后复发率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的病理分级、分期和复发率均显著增加,其机制可能与基因层次上不同的致病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发前列腺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伴发前列腺腺癌的病理切片做常规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发病年龄55 ~79岁,平均年龄69.3岁.8例均有肉眼血尿,呈间歇性发作.5例有尿频、尿急、尿不尽情况,3例有进行性排尿困难.镜下见膀胱尿路上皮癌呈乳头状结构,可见乳头融合及多少不等的实性癌巢结构;前列腺腺癌由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腺体构成,腺上皮细胞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伴发前列腺腺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多发性原发癌,极易漏诊.当首诊为前列腺腺癌或膀胱癌时应考虑到两者合并存在的可能性,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urvivin分子信标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80例血尿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Survivin分子信标检测,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177例,非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103例。对7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Survivin分子信标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和73.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是90.4%(66 of 73)。Survivin分子信标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分子信标是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比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有望成为一种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随访的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临床上较为少见,占膀胱恶性肿瘤的不到5%[1],其病理类型复杂多样,术前难以明确诊断,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相比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自2009年至2015年共收治膀胱非尿路上皮癌患者3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患者基本资料 本组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61.0±12.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24例(77.4%),其他初诊症状还包括下尿路症状(LUTS)3例,镜下血尿2例,腰痛1例;体检发现1例.术前主要的辅助检查包括B超、盆腔CT、膀胱镜检+活检.膀胱多发病灶14个,单发17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腹膜外途径膀胱瓣肾盂吻合自体肾移植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总结自体肾移植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报道1例行全腹膜外途径膀胱瓣肾盂吻合自体肾移植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本例患者为64岁男性,1年前因右输尿管癌行根治性右肾输尿管切除术,现诊断左输尿管癌(G2,高级别)。为保留患者肾功能,同时考虑到常用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局限性,本中心创新性地为该患者行全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左肾切取、左输尿管切除、自体肾移植、膀胱瓣肾盂吻合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围术期并发症。术后1周肾功能即恢复至术前水平,随访期内肾功能正常,术后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未见局部肿瘤复发征象。结论:全腹膜外途径膀胱瓣肾盂吻合自体肾移植术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可行、有效的方法。本创新性术式较以往术式有一定优势,全腹膜外途径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等优势,且不增加肾热缺血时间;膀胱瓣肾盂吻合具有便于随访、发现早期病变及利于局部治疗等优势。通过本例特点分析及文献回顾,我们认为自体肾移植术对孤立肾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或双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来说,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其具有保留肾功能且能完全切除肿瘤等优点,但目前自体肾移植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缺乏长期随访和大样本研究,对术后肾功能及肿瘤复发的远期评估仍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膀胱原发性副神经节瘤实为罕见,仅占膀胱肿瘤0.5% 左右,占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 10%左右.近期我院诊治1例膀胱恶性副节瘤侵及前列腺病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2011-10-07因排尿困难2a,无痛肉眼血尿3d就诊.患者2a前排尿困难,伴尿频尿急尿路刺激症状.患者于我院就诊前1d见全程无痛肉眼血尿.门诊超声:膀胱占位,考虑膀胱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案.结果 19例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13例尿路上皮癌,2例低分化癌,3例输尿管息肉,1例输尿管结核. 结论肉眼血尿、腰痛和肾积水是本病三大临床特征,联合应用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CT、膀胱镜、输尿管镜及尿脱落细胞等多项检查可提高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原发性输尿管肿瘤中输尿管癌多见,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良性息肉考虑行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较合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22例新发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复发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肿瘤分级、数目及直径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有相关性,其中肿瘤分级与术后复发显著相关.结论 高龄、高级别、多发肿瘤以及直径>3.0 cm肿瘤更容易复发,其中级别的高低是影响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以膀胱癌的发病率最高.患者90%为尿路上皮癌,而首诊为膀胱癌的患者中,55% ~ 60%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低级别尿路上皮癌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而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对于术后并发症的消除和预防肿瘤复发有着理想的疗效.仅就中西医结合临床膀胱肿瘤观察与护理1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伴下尿路症状的病因及对策。方法:对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仍存在下尿路症状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26例中膀胱功能障碍16例,单纯下尿路梗阻9例,尿道括约肌损伤1例。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仍存在下尿路症状的主要原因为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和梗阻解除不全,尿动力学检查对分析其原因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其重要的治疗方式及解决患者尿路梗阻的有效方法。然而, 术后仍可能发生下尿路刺激症状、感染、血尿及膀胱颈挛缩等严重并发症, 极大影响手术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列腺增生术后创面修复的优劣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 深入探究创面修复的影响因素并加以干预, 将是减少前列腺增生术后并发症的全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医学》2017,(6):497-498
目的探讨经腹腔行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UT-UC)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揭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4-02—2016-05间诊治的16例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围手术期参数,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管的拔除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如膀胱、手术区域肿瘤复发的情况。结果术中术后未发生胃肠损伤、大出血、肺炎等并发症。平均随访16(8~22)个月,其中1例术后出现因膀胱肿瘤复发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 urethral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ur,TURBT)。其他患者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经腹腔行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并下腹部小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电切术后远期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前列腺电切术后因并发症再入院患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因并发症再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患者中有残留腺体增生32例(31.37%),膀胱颈挛缩22例(21.57%),尿道狭窄18例(17.65%),血尿15例(14.71%),附睾炎6例(5.88%),尿路感染4例(3.92%),前列腺癌3例(2.94%),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2例(1.96%).所有患者经相应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残留腺体增生、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血尿是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再入院的主要并发症.治疗其远期并发症应针对病因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操作体会.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于2010年3-10月间应用达芬奇S机器人外科系统辅助腹腔镜行下尿路手术4例,其中3例前列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双U形回肠代膀胱术.结果 3例前列腺癌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0~270 min(包括体位摆放及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到位的时间共45 min),术中失血量为300~800 mL,输血0~400 mL.术后无1例发生尿漏,术后第5天拔除左侧引流管,第6天拔除右侧引流管.术后1周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0.17 ng/mL.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可自行排尿,排尿控制良好.1例膀胱癌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30 min,其中全膀胱切除的时间为165 min,原位膀胱术的时间为120 min.术中失血量为800 mL,输血300 mL.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第10天拔除双侧输尿导管,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可自行排尿,排尿控制良好.结论 达芬奇S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下尿路手术的创伤更小,更适用于高龄、高危前列腺癌等下尿路肿瘤患者,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手术方法,但须充分关注手术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 经治疗和护理,病人达到主诉疼痛减轻或无疼痛;尿路通畅没有膀胱痉挛发生;血尿颜色逐渐减轻至消失;尿管拔除后能正常排尿;术后体温正常,无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院 1997~ 2 0 0 0年共收治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癌 3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性 ,81岁。 9年前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结节样增生。 3个月前出现排尿困难、无痛性间断肉眼血尿。例 2 ,男性 ,73岁。 5年前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结节样增生。术后轻度尿频、尿急 ,1个月前症状加重 ,出现急性尿潴留。给于导尿后出现肉眼血尿。例 3,男性 ,72岁。 4年前行经尿道电切术 (TURP) ,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 1个月前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以上 3例病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  相似文献   

19.
完全腹腔镜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12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在我院接受完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肾盂癌8例,输尿管癌4例,其中2例输尿管癌突入膀胱内。术中采用70°健侧卧位,建立人工气腹,置5枚套管,首先在肾周筋膜外行患侧肾切除,再游离输尿管至膀胱,其中肾盂癌或输尿管癌未侵入膀胱病例切开部分逼尿肌,将输尿管开口及部分膀胱黏膜拉出膀胱壁外,Hem-o-lock夹毕切断;输尿管癌侵入膀胱病例术前膀胱内保留灌注100 mL稀释后的50 mg羟基喜树碱,切开膀胱前将灌注液自导尿管放出,沿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周围2 cm环形切除膀胱壁及输尿管开口处肿瘤,2-0可吸收线缝合膀胱。结果该组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50~200 min,平均170 min;术中出血80~150 mL,平均95 mL;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9 d,平均7 d,术后病理均为尿路上皮癌。8例患者术后辅以4次GC方案全身化疗。术后随访2~30个月,1例术后7个月因膀胱内肿瘤复发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其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完全腹腔镜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满意,同时具有创伤小、不需要术中更换体位、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刘某,男性,71岁,住院号960723,因尿闭6小时入院,经检查诊断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老年痴呆症。入院后即行导尿,由于前列腺压迫,尿管插入困难,经尿扩张器引导插入气囊导尿管,插管后3天内尿液正常,第4天下午尿管流出血尿,即抽空气囊,拔除尿管,见拔出的尿管壁附满血迹,因尿管拔出病人不能自行排尿,再次导尿不能插入,即行膀胱造瘘,引流出血尿,予膀胱冲洗,止血,抗炎等处理,血尿渐停止,尿液转清亮。2讨论2.1原因分析2.1.1前列腺增生患者,因其尿道狭窄,插管困难,若强行插人极易损伤尿道粘膜产生血尿,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