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CRT)对扩张型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左室机械重构疗效差别。 方法 入选21 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组(13 例)和缺血型心肌病组(8 例)。所有 患者均符合CRT 指南的I 类适应证。分别观察CRT 术后6、12 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左室收缩内 径、左室舒张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二尖瓣反流面积的变化。结果 ①扩张型心肌病 组CRT 术后6 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容积,二尖瓣反流 面积较术前减少(P <0.05),术后12 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和收 缩末容积,左房内径较术前减小(P <0.05);②缺血性心肌病组术后12 个月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P <0.05); ③扩张型心肌病组CRT 术后6 个月二尖瓣反流面积的变化量大于缺血性心肌病组(P <0.05),射血分数增加 量大于缺血性心肌病(P <0.05),术后12 个月扩张型心肌病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容积的变化 量大于缺血性心肌病组(P <0.05)。结论 CRT 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室逆重构效果优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缺血性心肌病(ICM)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永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因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70例患者,经诊断分为DCM组和ICM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超声心电图指标、各瓣膜返流状况。结果 DCM组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房收缩末内径(LA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E峰)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舒张晚期峰值(E/A)均较IC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存在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返流情况,且DCM组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返流情况较ICM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心电图显示ICM与DCM在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脏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超声心电图可为临床诊断鉴别ICM与DCM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93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方法:采用GEvivit S6和西门子G6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超声心动图观察测量各房室腔大小,室壁运动,测量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经、左室射血分数等.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缺血性心肌病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创新》2015,(29):77-79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3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9例为对照组,均给予实时三维超声及二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室功能参数。结果:研究组的左、右室每搏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左、右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而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则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的二维和三维条件下心室收缩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维和三维条件下测量的左、右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性(r=0.65、0.67,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可准确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右心室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测量法(2DSE)评估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收缩功能的差异。方法对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0±14.6)岁及44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52±16.9)岁的左房间隔部、游离壁及顶部的纵向应变进行标准多普勒超声及2DSE测量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左室容积,射血分数,二尖瓣返流面积及二尖瓣返流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房主动排空量及排空分数较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明显减少。扩张型心肌病左房各测量部位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也低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结论二维应变超声测量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房功能异常有较好的评价作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缺血性心肌病相比,左房收缩期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6.
傅涛  李洁  郭晋爱  荆忱  陈杰  陈宏 《北京医学》2010,32(11):906-909
目的评价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心功能I~IV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5例,分为A、B两组。A组(治疗组)66例,予富马酸比索洛尔2.5~5mg/d和常规缺血性心肌病治疗;B组(对照组)59例,仅予常规缺血性心肌病药物治疗。在治疗开始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心率、血压、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胸比率、肾功能以及心肌标志物的检查。结果两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和59.32%,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率、血压、心胸比率在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监测肾脏功能和心肌标志物水平,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效果明显,能够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使左室容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心率和血压得到改善,心胸比率下降,降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猝死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例经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ultrasound cardiogram,UCG)诊断为HCM的患者,进行MRI检查,采用MASS专用心功能分析软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和射血分数等参数.比较UCG和MRI诊断HCM的作用.结果MRI和UCG在检测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时,两者结果一致.结论MRI能较全面的了解心脏的解剖和功能,对诊断HCM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尔硫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50例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组,两组患者均常规抗心衰、抗凝药物治疗,治疗组26例加服地尔硫30mg每日2次8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结果地尔硫使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心胸比例缩小,病死率降低。结论长期应用地尔硫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a(PPAR—a)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彩超结合临床资料明确诊断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心功能I级24例,Ⅱ级25例,Ⅲ级25例,Ⅳ级23例,选择冠脉造影正常、心功能正常的25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离周围血淋巴细胞,以ELISA法测定其淋巴细胞膜中的PPAR—a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内径大小(LVD)、舒张末容积(EDV)及射血分数(EF),比较PPAR—a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关系。结果: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PPAR—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41.65±8.92)pg/mLVS(55.32±6.89)pg/mI。)];相关分析显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PPAR—a的表达水平与左室内径、舒张末容积呈负相关(一一0.535,r一一0.672,P均〈0.01),与纽约心功能分级和EF值无明显相关。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a的表达下调,左室重构愈明显PPAR—a的表达下调越显著;PPAR—a的表达与纽约心功能分级和心脏射血分数无关,PPAR—d可能具有抗心肌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观察美多心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缺血性心脏病病人12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8例,射血分数均低于45%,心功能分级Ⅱ ̄Ⅳ级,连续服用美多心安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射血分数(EF)、左室宿短率(Fs)和用动态心电图记录24小时平均心率(HR)。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LVEDD、EF、FS和HR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  相似文献   

11.
凌红日 《吉林医学》2014,(13):2755-2756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洋地黄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曲美他嗪药物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者显著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LVEF值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明显缩小(P<0.05)。结论:对于扩张型心肌患者群来说,曲美他嗪有利于其心功能的改善,并能够逆转心室重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秋芳 《安徽医学》2012,33(7):863-865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2组均常规给予强心、利尿、补钾及扩血管等综合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美托洛尔12.5~50 mg,2次/d,厄贝沙坦80~150 mg,1次/d。2组疗程平均治疗16~2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心率(HR)、血压(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6.32%。且观察组的患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LVEF、LVEDD、LVESD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6只充血性心力衰竭犬模型行心脏减容手术减小左心室容积,观察缓解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只犬均行右心室快速起搏建立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4周后检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测定确认模型合格。在非体外循环下施行左心室折叠术以减小左室容积,术中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以及经食管内超声心动指导并确认减容程度。结果 除1例术中死亡无法完成监测全部指标外,其余指标均提示心功明显改善。中心静脉压、平均肺动脉压、肺楔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收缩压明显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减少。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显著提高。结论 非体外循环心脏减容术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的外科手术方法。近期效果满意,但远期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优势与机制。方法将80例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各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舒张末径内径和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都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药物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能提高治疗疗效,其机制的发挥可能与改善心脏学指标与血液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诊断川崎病患儿30例心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探讨川崎病(KD)患儿的心功能障碍,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DI检测川崎病患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包括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速E峰和舒张晚期快速充盈峰速A峰),计算E/A值;TDI检测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收缩峰值速度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并取平均值,计算e/a、E/e值,判断心功能,20例同期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患儿心功能减低,以舒张功能减低为主。比较KD组与正常对照组,LVED升高(P<0.05),LVEF无差异(P>0.05),E/A值显著降低(P<0.01);TDI显像结果,S峰及e峰显著降低(P<0.01),a峰升高(P<0.05),e/a值显著降低(P<0.01),E/e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KD急性期存在心功能减低,且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较左室收缩功能减低明显,TDI检测能较好反应KD患儿左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的左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DCM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Ve)及舒张晚期血流速度(Va);应用2D-STI技术测量D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收缩期纵向峰速度、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结果 DCM患者的LAD、LVESV及LVEDV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LVE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Ve/Va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CM患者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纵向峰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尖段的后壁、下壁及侧壁收缩期纵向峰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前壁及室间隔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从心底往心尖方向观察,收缩期纵向峰速度呈递减趋势。结论 2D-STI技术能准确、全面的分析左心室局部心肌长轴运动的峰速度、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对评价DCM患者的左心室局部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Cs)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炎症状态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8例DCM患者分为DCM+PVCs组(128例)以及DCM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结果 DCM+PVCs组hs-CRP水平(4.21±2.39mg/L),DCM组(3.75±2.25mg/L),两组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CM+PVCs组与DCM组相比,NYHA分级更高(3.02±0.62级vs 2.68±0.66级,P<0.05),NT-proBNP浓度≥1800pg/m l者更多(105/128 vs 37/60,P<0.01),LVEDD更大(65.65±7.82mm vs 59.63±11.34mm,P<0.01),LVEF更低(34.32%±6.79%vs 38.02%±7.55%,P<0.05)。结论 DCM伴发PVCs患者比无PVCs患者心功能分级更高,左心室功能更差,提示临床应足够重视PVCs的诊断和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冉丛恺 《四川医学》2013,(10):1585-1586
目的 探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对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5例,经二位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和目测半定量室壁运动记分法分为普通运动减弱组(34例)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组(31例).通过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腔收缩功能、无心脏事件累计生存率等预后的差异.结果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组的收缩功能比普通运动严重,射血分数(32±5)%:(37±6)%,左室内径缩短率<25%,左室舒张期末内径(73±5):(67±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左心室部分切除术治疗晚期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五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左心室部分切除术(PLV)治疗5例晚期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的初步经验。方法 1998年4对8月,对5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接受PLC治疗,年龄 42-53岁,术前心功能Ⅲ级3例,Ⅳ级2例,均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其中1例合并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在体外循环,冷血灌注,心脏停搏下手术。切除左心室心肌重量41.3-53g。均同时行二尖瓣环缩术,1例行三尖瓣环缩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