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低角垂直骨面型患者肌电特点,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共64例(低角28例、均角36例),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应用Wineeph8.0软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利用表面电极,采集肌电图信号,比较各组不同状态下咬肌、二腹肌前腹肌电特点。结果:(1)二腹肌前腹在下颌姿势位、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空咬)以及祭咬树脂垫(高度2mm)、小开颌、最大开口位及吞咽运动状态下,低角组肌电峰值均大于均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咬肌咀嚼运动时,低角组在闲口相、咬合接触相以及食物粉碎相肌电峰值均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口相、食物保持相、牙尖交错位,低角组咬肌肌电峰值有大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3)咬肌咀嚼运动时,低角组在开口相、食物保持相、牙尖交错位咀嚼周期时程小于对照组(P〈0.05)。闭口相、咬合接触相以及食物粉碎相时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低角垂直骨面型患者在二腹肌前腹、咬肌的肌肉电生理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高角开(牙合)青少年的咬肌肌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高角开[牙合]青少年咬肌在息止、紧咬、吞咽和咀嚼运动中的肌电活动特征。方法:应用肌电图仪测量20例高角开[牙合]青少年在上述状态下咬肌的肌电活动,并以同年龄段的20例均角正常覆[牙合]青少年作为对照。结果:在最大紧咬和吞咽时,高角开[牙合]组的咬肌肌电活动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且咬肌咀嚼周期总时程延长(P〈0.01),闭口相至食物粉碎相咬肌活动减弱(P〈0.01),出现较多的异常停顿。结论:不同下颌运动状态下,高角开[牙合]青少年与均角正常覆[牙合]青少年的咬肌肌电特征存在差异;提示颅面高角及开[牙合]对咬肌活动和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角开青少年咬肌在息止、紧咬、吞咽和咀嚼运动中的肌电活动特征。方法:应用肌电图仪测量20例高角开青少年在上述状态下咬肌的肌电活动,并以同年龄段的20例均角正常覆青少年作为对照。结果:在最大紧咬和吞咽时,高角开组的咬肌肌电活动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且咬肌咀嚼周期总时程延长(P<0.01),闭口相至食物粉碎相咬肌活动减弱(P<0.01),出现较多的异常停顿。结论:不同下颌运动状态下,高角开青少年与均角正常覆青少年的咬肌肌电特征存在差异;提示颅面高角及开对咬肌活动和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的肌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在姿势位,紧咬位及前后向运动及咀嚼运动中,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活动规律,以探讨该类错He畸形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美国Myotronic公司研制的K6-I型肌电仪及双极表面电极同步记录19名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上述各肌的肌电活动,并以同年龄段的1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①姿势位时,后缩组DA的肌电幅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前伸运动时,后缩组3组肌群的肌电活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后退运动时,后缩组MM、TA的肌电幅值均高于对照组;③ICP最大紧咬位及咀嚼运动中,后缩组MM低于对照组,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氏Ⅱ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与发育正常儿童相比,下颌后缩对升降颌肌活动能力不产生明显影响,但对其功能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咬肌肌电图分析偏侧咀嚼干预的效果。方法43例患者(男19人,女24人,平均年龄20.0±0.5岁)根据有无诱因和是否干预分为4组:去诱因不干预组(A0)、去诱因干预组(A1)、无诱因不干预组(B0)和无诱因干预组(B1)。用肌电图仪分别记录各组前后在下颌姿势位(MPP)、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时的咬肌肌电图,计算咬肌的活动不对称指数(ASMM),分析比较各组前后咬肌肌电活动的变化。结果(1)A0组在MPP、ICP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中ASMM去诱因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A1组干预后在MPP、ICP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中ASMM显著低于干预前;(3)B0组在咀嚼运动中实验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B1组干预后在MPP、ICP最大紧咬运动和咀嚼运动中ASMM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结论偏侧咀嚼无论有无诱因均应干预治疗,有诱因则在诱因去除后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畸形垂直颅面结构变化与嚼肌肌电活动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安氏Ⅱ1类错女大学生(高角8例、均角13例、低角10例)和5例正常均角型女大学生。用Keypoint四道数字化肌电图仪同步记录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嚼肌的肌电活动,比较嚼肌肌电活动差异。结果姿势位时,嚼肌肌电活动均无明显差别;最大紧咬位时安氏Ⅱ1类错均角组肌电活动低于正常(t=2.38,P<0.05),最大前伸位时安氏Ⅱ1类错均角组的嚼肌的肌电活动显著高于正常(t=2.51,P<0.05);最大紧咬位时安氏Ⅱ1类错高角组嚼肌的肌电幅值低于均角组和低角组(F=7.19,q=5.35、3.47,P<0.05);最大前伸位时安氏Ⅱ1类错高角组嚼肌肌电活动较低角组弱(F=9.83,q=4.78,P<0.05)。结论不同垂直颅面结构安氏Ⅱ1类错的嚼肌肌电活动有所不同;嚼肌的肌电活动与颅面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7.
徐敏  杨连平  闫虹  韩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37-138
目的 探讨磨牙症对咬肌功能的影响以及咬肌肌电表现.方法 分别收集15例磨牙症患者和无磨牙症学生作为磨牙症组和正常组.应用同心针电极,观察并记录两组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牙时咬肌的肌电数据.对各组的峰值电位及不对称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磨牙症患者在最大紧咬牙时咬肌肌电幅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雅合病儿咬肌与颞肌前束在咀嚼运动时的肌电特征.②方法以38例安氏Ⅲ类错雅合病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择40例替牙期正常雅合儿童作对照组.采用四导联肌电图仪,测量错雅合组及对照组在下颌息止雅合位、正中雅合位大力咬合时、咀嚼(左侧)口香糖时的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电压.③结果在下颌息止雅合位,两组肌电电压相比无明显差异(t=0.026~1.123,P均>0.05);正中雅合位大力咬合时,错雅合组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电压均较对照组低(t=1.59~11.25,P均 <0.05).④结论替牙期安氏Ⅲ类错雅合病儿在咀嚼运动时,除息止雅合位外,咬肌、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与正常组儿童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Ⅲ类错不同垂直颅面结构的嚼肌肌电活动变化以及安氏Ⅲ类错的嚼肌肌电特征。方法选取安氏Ⅲ类错患者30例(高角12例,均角10例,低角8例),成人正常均角型患者12例,用Keypoint四道数字化肌电图仪同步记录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嚼肌的肌电活动,比较嚼肌肌电活动差异。结果安氏Ⅲ类错嚼肌的肌电值在各个功能位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在最大紧咬位时安氏Ⅲ类错均角组肌电活动显著低于正常(P<0.01),在姿势位、最大前伸位,安氏Ⅲ类错均角组嚼肌的肌电值高于正常组(P<0.05)。最大紧咬位时安氏Ⅲ类错高角组嚼肌的肌电幅值低于均角组和低角组(P<0.05);最大前伸位时安氏Ⅲ类错高角组嚼肌肌电活动较低角组弱(P<0.05)。结论安氏Ⅲ类错患者的咀嚼肌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嚼肌肌电异常。不同垂直颅面结构安氏Ⅲ类错的嚼肌肌电活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雅合病儿咬肌与颞肌前束在咀嚼运动时的肌电特征.②方法以38例安氏Ⅲ类错雅合病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择40例替牙期正常雅合儿童作对照组.采用四导联肌电图仪,测量错雅合组及对照组在下颌息止雅合位、正中雅合位大力咬合时、咀嚼(左侧)口香糖时的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电压.③结果在下颌息止雅合位,两组肌电电压相比无明显差异(t=0.026~1.123,P均>0.05);正中雅合位大力咬合时,错雅合组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电压均较对照组低(t=1.59~11.25,P均 <0.05).④结论替牙期安氏Ⅲ类错雅合病儿在咀嚼运动时,除息止雅合位外,咬肌、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与正常组儿童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与量化技术(VTIQ)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咬肌的厚度和弹性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五官科确诊的TMD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成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双侧咬肌均进行常规超声和VTIQ弹性成像检查,分别在双侧咬肌闭口和开口状态下检测咬肌厚度及中段剪切波速度(SWV)。比较各组内及各组间咬肌在闭口和开口状态下,左右侧咬肌厚度和SWV差异,同时分析咬肌在开口和闭口状态下,咬肌厚度与SWV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左侧咬肌、右侧咬肌、病例组健侧咬肌及患侧咬肌的厚度在开口状态均大于闭口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开口状态还是闭口状态,病例组患侧咬肌的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左侧咬肌、右侧咬肌及病例组健侧咬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侧咬肌、右侧咬肌及病例组健侧咬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侧咬肌、右侧咬肌、病例组健侧咬肌及患侧咬肌的SWV在开口状态均大于闭口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闭口状态,病例组患侧咬肌的SWV均大于对照组左侧咬肌、右侧咬肌及病例组健侧咬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侧咬肌、右侧咬肌及病例组健侧咬肌S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口状态,病例组患侧咬肌的SWV均大于对照组左侧咬肌、右侧咬肌及病例组健侧咬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健侧咬肌的SWV均大于对照组左侧咬肌、右侧咬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侧咬肌、右侧咬肌S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口和闭口状态下,病例组患侧、健侧和对照组左侧、右侧的咬肌厚度与SWV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MD患者患侧咬肌厚度增加,硬度增加;VTIQ可客观地评价TMD患者咬肌的硬度,提供咬肌量化弹性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分析天然牙列、全颌种植固定修复以及全口义齿患者的咀嚼肌肌电活动特征。方法:测量并记录实验对象的双侧咬肌(masseter muscle,MM)、颞肌(temporal muscle,TA)在下颌姿势位、最大自主紧咬、习惯性咀嚼时的肌电值,并利用获得的连续肌电值的平均值进行标准化,计算咀嚼肌的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s)、活动指数(activity index,Ac)、转矩指数(torque coefficient,Tc),并比较天然牙组、种植组以及全口义齿组之间的指标差异。结果:在下颌姿势位时,3组组间颞肌、咬肌肌电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种植组的左侧咬肌活性与天然牙列相似均显著低于全口义齿组(P<0.05),而全口义齿组的左侧颞肌、右侧咬肌则分别于天然牙列组及种植组对应的咀嚼肌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其下颌转动趋势显著高于种植组与天然牙组(Tc:P<0.05)。在最大自主紧咬以及咀嚼运动中,3组均表现出对称的咀嚼肌活动,种植组表现出与天然牙列相似的咀嚼运动模式即TA>MM(Ac<0)。在咀嚼不同质地食物时,种植组与天然牙组咀嚼肌肌电值增加显著(P<0.05),但3组组间肌电变化值无显著差异。结论:无牙颌种植固定重建患者咀嚼运动模式以及协调性与天然牙列相似,可作为良好的修复功能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夜磨牙者平衡侧干扰对肌电的影响。方法对50例夜磨牙者及30例对照者平衡侧干扰进行检查,同时测每位受试者姿势位及牙尖交错位时双侧颞肌前束、颞肌后束、嚼肌及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结果夜磨牙者干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衡侧升颌肌牙尖交错位紧咬电位值明显低于非平衡侧,姿势位电位值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夜磨牙症与干扰之间有一定联系;干扰可引起升颌肌牙尖交错位紧咬电位值降低;但对姿势位电位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对成人安氏Ⅱ1分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治疗前的锥形束CT(CBCT)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切牙牙槽骨的高度和厚度,探讨成人安氏Ⅱ1分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牙槽骨高度及厚度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临床上此类错牙合的诊断、矫治及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筛选CBCT,将测试对象分成高、均、低角3组,每组20例,应用Invivo 5 软件进行测量,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牙槽骨高度及厚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成人安氏Ⅱ1分类错牙合牙槽骨高度和厚度与垂直骨面型之间存在相关性。(2)成人安氏Ⅱ1分类切牙牙槽骨厚度,高角组最薄,低角组最厚。(3)成人安氏Ⅱ1分类切牙牙槽骨高度,高角组最高,低角组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咬肌(Masseter muscle,MM)为对照,研究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过程中咬合力和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肌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scanIII咬合记录仪和BioEMG III肌电图仪,同步记录25名健康受试者SCM和MM的肌电值,分析不同咬合力水平下肌电值与自主最大紧咬(Maximal voluntary clenching,MVC)时肌电值的比值的变化。结果:MVC时,咬合力、SCM及MM肌电值双侧之间无明显差异,SCM肌电幅值约为MM的(9.13±4.77)%~(10.23±6.47)%,SCM及MM的肌电比值在达到最大咬合力的75%之前均呈逐渐增高趋势,但从该水平至MVC时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自主最大紧咬过程中SCM表现出与MM同步的先升高后降低的肌电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安氏骨性Ⅱ类1分类与骨性Ⅰ类青少年在正中颌位的最大紧咬位时,颞肌前份及嚼肌浅层肌电值有无差异。方法选取年龄为10-15岁的女性口腔错[牙合]畸形患者,其中Ⅱ类1分类为22例,骨性Ⅰ类为30例,分别测试在正中颌位紧咬合板时颞肌前份及浅层嚼肌的肌电值。结果戴用咬合板时Ⅱ类1分类错[牙合]与个别正常[牙合]颞肌和嚼肌的均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尚不能通过颞肌前份和嚼肌浅层的肌电值对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进行诊断。对于肌功能状态与面颌形态的关系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人安氏Ⅱ1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颏部软组织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安氏Ⅱ1类错矜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分高角组34例、均角组34例、低角组34例,每组男女各17例,共计102例,年龄18 ~31岁,平均(22.84±3.78)岁.选取矫治前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在软组织颏部形态上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垂直骨面型对软组织颏部的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差异主要在于高角组.颏唇沟深度(Bs-LLPos)从高角组到低角组依次增加,尤其是高角组的颏唇沟深度明显小于其他两组;颏部长度(LL-Pos)自高角至低角组逐渐降低,高角组颏部长度相对较长,低角组相对较短;高角组颏唇角(LL-Bs-Pos)、下颌颏角(Bs-Pos-Mes)相对较大;均角组E-LL、E-Bs、E-Pos、E-Mes及软组织颏部厚度相对于高、低角组较大.所有测试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骨性分类患者中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不同垂直骨面型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的颏部软组织形态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患者在最大张闭口运动中的下颌运动特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2级在校本科学生进行偏侧咀嚼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偏侧咀嚼者30名,双侧咀嚼者30名。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electrognathography,EGN)和咀嚼肌表面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同步检测技术,比较偏侧咀嚼和双侧咀嚼人群在大开口运动中的运动轨迹和肌电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偏侧咀嚼组左二腹肌前腹(left anterior digastric muscle,LDA)、右二腹肌前腹(right anterior digastric muscle,RDA)平均肌电峰值(the average electromyogram peak,Amp)低于双侧咀嚼组(P<0.05)。偏侧咀嚼组在大张口运动时开闭口轨迹多数分离,开口型与与双侧咀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侧咀嚼组张闭口运动时垂直向和矢状向位移明显低于双侧咀嚼组(P<0.01)。咬肌Amp与右侧方位移呈正相关。结论:最大张口运动中偏侧咀嚼组LDA,RDA,左咬肌的Amp降低;开口型多数偏向工作侧,50%的人群开闭口轨迹分离,开口度减小;偏侧咀嚼导致肌肉性能改变的同时引起运动轨迹的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安氏Ⅱ1分类错高角骨面型组与正常组X线头影测量的分析,观察比较安氏Ⅱ1分类高角型错的颅面特征,探讨安氏Ⅱ1分类错高角骨面型的颅面特征及在正畸治疗中控制侧重点,为安氏Ⅱ1分类错高角骨面型的临床诊断与矫治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恒牙初期正常60例和安氏Ⅱ1分类高角错42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对颅面41个测量项目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对各测量项目的均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安氏Ⅱ1分类错高角组颅底的曲度增大,颅前基底向前上旋转;上、下颌骨较颅底的矢状向关系均显后缩,且下颌后缩更为明显;上颌后牙槽高度U6-PP(mm)减小;下颌后牙槽高度L6-PP(mm)增加;上前牙唇倾,下前牙直立,上下切牙间角与正常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恒牙初期安氏Ⅱ1分类高角型错患者颅面结构具有显著特点,临床中应根据其特点做出正确的诊断设计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96-599
目的:分析磨牙症患者的清醒状态下颌运动特征。方法:利用肌电图仪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KG)同步记录的方法,观察和分析正常牙合组(n=11)与磨牙症组(n=11)的咀嚼肌表面肌电图(s EMG)与下颌运动轨迹。结果:与正常牙合组相比,磨牙症组的左侧咬肌肌电幅值在下颌姿势位(MPP)和下颌后退接触位(RCP),右侧咬肌在RCP,以及左侧二腹肌前腹肌电幅值在MPP和双侧咀嚼运动时,均显著降低(P<0.05),但下颌运动轨迹参数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牙症患者在清醒状态的下颌运动仍处于生理状态,但其咀嚼系统可能发生了功能性损害而呈现不对称性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