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腰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临床上传统方法用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的手术方法解除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症状。随着椎间盘镜手术系统的引进,微创手术的进展,临床上广泛采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的方法来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2.
甘先民  张寿  郭祥 《海南医学》2005,16(4):22-23
目的 探讨应用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及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MED椎间盘镜切除技术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X光机准确定位,仅做1.8~2.0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置入固定盘手术通道及内窥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脱出的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必要时清理和扩大神经根管。结果 本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随访3个月~2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可1例。结论 经脊柱后路椎间盘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技术先进,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颈椎手术的麻醉及其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辉  陈绍洋  熊利泽  徐新智  熊东方 《医学争鸣》2002,23(15):1438-1438
0 引言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外伤、颈椎结核及肿瘤等各种颈椎病变,均可因脊髓受压迫出现肢体感觉减退、运动障碍,严重者造成高位截瘫;因病变部位出血、水肿压迫延髓生命中枢,可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手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度头后仰可致颈髓压迫、损伤更严重;术中压迫、牵拉或损伤脊髓及神经根,会引起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因此,对这类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及监护,有其特殊性. 我们总结报告我院近期实施的36例这类手术麻醉和管理体会.  相似文献   

4.
颈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患 ,可以压迫神经根、脊髓 ,引起相应症状 ,其中少数合并后纵韧带骨化 (O PLL) ,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1 997年 4月至 2 0 0 3年 2月 ,作者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合并OPLL 6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4 2~ 71岁 ,平均 5 4 .7岁 ;病程 6~ 1 9个月 ,平均 1 4 .3个月。术前常规检查 ,查颈椎正位、侧位X线片 ,过伸、过屈侧位CT、MRI,均排除神经内科及周围神经疾病。 3例并高血压 ,药物控制在正常范围 ,4例并高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年龄23~65岁,平均41.7岁,病史2个月至7年,平均3年。全椎板切除从硬膜一侧摘除髓核者6例,从硬膜两侧摘除髓核者7例,切开硬脊膜经硬膜腔摘除髓核者12例,另3例开窗摘除髓核。随访1~3年,平均1.5年,手术优良率89%,作者认为手术应从开窗开始,视情逐渐扩大,显露困难者应切开硬膜取出髓核,勉强牵拉可损伤马尾及神经根,本组即有2例。  相似文献   

6.
韩兴凤  李美杏 《微创医学》2012,7(3):325-326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诊断明确、症状和体征典型的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急诊行微创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同时行减压及颈椎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而不是先行保守治疗,才能及时解除颈髓受压,最大限度地恢复脊髓功能[1]。颈椎后路内窥镜辅助下侧方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管减压术是在术中将内窥镜代替显微镜,行颈椎后路侧方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7.
MED—Ⅱ型椎间盘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系统。该系统在患部做一约1.5cm小切口,沿切口放入一个带有微手术摄录像系统的小导管,微摄录像机将病变区组织高清晰度地放大64倍并投射到电视监视器上。医生通过仅有1.5cm管径的导管直接松解粘连神经,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咬除肥厚的黄韧带和钙化的后纵韧带,直接摘除突出和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从而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式,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本院脊柱外科自2002年1月~2007年6月共有46例创伤性上颈椎不稳患者,其中寰椎骨折合并寰椎横韧带损伤11例,寰椎横韧带损伤4例,陈旧性寰枢关节旋转性脱位1例,齿状突骨折20例,Hangman骨折10例;MRI示有脊髓受压表现者1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即予颅环弓牵引,完善术前准备后分别予前路齿状突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或C2/3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路Atlas钛缆内固定术、Apofix内固定术、Magerl内固定术、侧块钉板固定术或枕颈融合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未出现脊髓损伤、椎动脉破裂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得到6~36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现象,未发现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征象,无明显颈椎畸形遗留。全部病例均获骨折愈合或骨性融合。结论恰当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基础,而手术的目的是获得上颈椎最大限度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2例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其中新鲜损伤25例,陈旧性损伤7例,采用持续颅骨牵引,经前路或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后均无脊髓损伤加重,神经根症状获得改善;骨折脱位完全复位;随访3~12(7.8±0.3)个月,植骨完全融合,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应持续颅骨牵引预防继发性脊髓损伤;手术应以前路手术为基础,达到减压、复位、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及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的治疗目的 ;对于术前不能复位的患者,应首先应用后路手术解除后路阻碍复位因素,协助前路手术时复位骨折.  相似文献   

10.
经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MED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方法:采用MED椎间盘镜切除术技术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臂X光机引导准确定位,仅做1.6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放入固定盘手术通道及内窥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脱出的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必要时清理和扩大神经根通道[1]。结果:本组治疗腰椎间盘脱出20例,随访3个月~10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可1例。结论:经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腰间盘摘除术,技术先进,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1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组)19例,后路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P组)12例。采用JOA评分比较两组术后疗效,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5.9%,P组为64.8%,两组间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两种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氧加胶原酶盘内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突出椎间盘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射三氧.10~20ml,浓度为609g/ml,然后注入胶原酶6001200U。术后24h、1周、1个月、3个月随访。结果治疗后24h、1周、1、3个月优良率分别为90.0%(36/40例)、90.0%(36/40例)、92.5%(37/40例)、95%(38/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均不低于95%(38/40例)。结论三氧加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操作方便、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脊神经的走行及分布,简述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解剖和临床表现阐述脊神经受压的神经定位诊断,为临床定位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部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式选择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1990年收治并随访脊髓型颈椎病155例,其中行椎板切除减压术26例,“单开门”椎管成形术18例,用切骨刀、刮匙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57例,用气动磨钻行前路扩大开窗减压植骨术54例。术式选择:①2个节段以内的颈椎间盘脱出行前路手术;②3个节段以上突出物不超过1/3椎管矢状径者行后路手术;③突出小于1/3矢状径且合并椎管狭窄者行后路手术;④突出超过1/3矢状径合并椎管狭窄者,应行2次手术,并依颈髓受压情况选择先行前路或后路手术。⑤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者适于后路手术。用气动磨钻的扩大开窗减压优于用切骨刀、刮匙的椎间盘切除。“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疗效优于椎板减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期后路手术用于治疗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6例,术前行X线、MRI以及CT检查,并以早期后路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30例患者神经功能为I~Ⅱ级,患者临床评分明显改善,一次骨融合率为97.2%(35/36);并发症发生率为13.7%。结论对颈椎过伸伤伴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早期后路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后路椎间盘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技术改进及处理要点。方法:采用MED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侧隐窝减压、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13例,随访3~12个月,疗效评定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合理选择患者,配合应用改良工具,MED技术可用于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精准、微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间盘镜(MED)手术治疗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患者,在持硬膜外麻醉下,床旁C臂机定住,MED下行推板间隙开窗,摘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通过调整手术通道以及采用特殊器械对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进行有限切除,对侧隐窝、神经根管潜行扩大,对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并对病人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平均住院9.7天,平均手术出血量58毫升,平均手术时间73分钟。术后65例得到随访,按Nakai标准,优5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5.4%。结论该术式较常规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性与稳定性,适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相同节段侧隐窝狭窄症。  相似文献   

19.
修海军 《河北医学》2012,18(4):464-466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椎管狭窄合并巨大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接受该术式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8例,年龄56-74岁,平均60,4岁.结果:本组25例患者经3、6、24月的随访,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3.5%,74.4%,76.5%,术后行X线,MRI复查,内固定无松动,颈髓压迫解除,恢复了圆柱形状.结论: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椎管狭窄合并巨大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能充分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优点:缩短治疗周期,消除了二次手术的痛苦,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分析二者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和MRI特征,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检出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51例,侧方型20例,膨出型12例;MRI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检出率、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二者对侧方型和膨出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MRI对硬膜囊受压、神经根受压受压的检出率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脊髓变形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CT检查相比,MRI对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囊受压和神经根受压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将二者结合,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