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肝脏疾患,临床上多见的为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三种,我国以甲型、乙型为多,甲型肝炎发病率最高。甲型肝炎病毒(HAV)属肠道微小病毒科RNA病毒,人及非人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狨猴可感染HAV,在我国证明短尾猴(红西猴)和恒河猴也易感,HAV可在体  相似文献   

2.
韦明  李均伦 《广西医学》1989,11(5):294-298
黑猩猩是目前唯一公认的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敏感并能产生类似人类乙型肝炎病变的动物。对于数量较大,饲养管理较方便,价格较低廉的称猴能否感染HBV,国内外学者进行过某些探索,但仔家报道不一。已有报道称猴属中的恒河猴、红面猴、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报道应用HBsAg健康携带者的血液,经纯化留下直径为22nm小球形颗粒(即HBsAg),用甲醛灭活制成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以预防乙型肝炎。按VIO专家小组建议,在疫苗制成后宜用对(?)肝炎病毒(HBV)敏感的灵长类动物作试(?)。据报道某些灵长类如狨猴(marmoset)亦能接受感染,而恒河猴之类则难以感染。最适宜的动物为黑猩猩(chimpanzee)。以后发现长臂猿(gibbon)也有类似的敏感性。猩猩来源困难。我国云南、海南岛等地有长臂猿,但捕获的很少。本文报告白掌长臂猿(Hrlobates lar  相似文献   

4.
人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成年树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尚无理想的感染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动物模型可供实验研究之用。虽然曾在黑猩猩、长臂猿、翠猴、狒狒和恒河猴等多种非人灵长之类中发现自然感染的例子,并能在黑猩猩、恒河猴和平顶猴等实现人工感染,其中在黑猩猩的实验感染成功率高,接种后感染指标存在持续时间较长,但此种动物难以获得,更不可能复制  相似文献   

5.
猴免疫缺陷病毒急性及慢性感染淋巴结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急性及慢性感染猴淋巴结的病理改变,以掌握评价抗艾滋病药物、疫苗及免疫调节剂疗效指标,并探索猴艾滋病毒感染及猴艾滋病(SIV/SAIDS)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SIVmax病毒急性及慢性感染恒河猴40只,先后分别在不同时间作淋巴结活检68例次及尸检死亡猴7只的淋巴结,对淋巴结进行病理常规切片、染色、光镜检查。【结果】淋巴结的病理变化可分为3个型:(1)增生型(感染后3~6或9个月);(2)退化型(感染后6~12或14个月);(3)耗竭型(11个月以上及部分中途死亡猴)。猴SIV感染的淋巴结病变与人HIV/AIDS的淋巴结的病变比较,两者的病变极为相似。【结论】猴SIV感染淋巴结病变的3个型可以作为猴艾滋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观察指标,SIV感染猴模型可以作为抗艾滋病药物、疫苗和免疫调节剂的疗效评价的动物模型和研究艾滋病发病机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毒株经静脉及直肠途径感染中国恒河猴后的生物学特性和症状表现,并比较由感染途径不同导致的差异,为该模型系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SIVmac239毒株经静脉感染19只中国恒河猴,经直肠感染6只中国恒河猴,观察至感染后232或168d,比较其抗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特异性抗体滴度、CD4 T细胞数量、血浆病毒载量、淋巴结病理改变以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所有猴均出现SIV抗体阳转。在静脉感染猴,感染后10d检测到SIV特异的IgM,而直肠感染猴始终未能检测到。在感染后168d,静脉感染猴的SIV特异性IgG的平均水平较直肠感染猴高10倍。在观察期内,直肠感染组的CD4 T细胞数下降不如静脉感染组显著。所有猴的血浆SIV载量均在感染后10~14d达到高峰(107拷贝/ml左右),约2个月后降至平台期(103~106拷贝/ml)。2只静脉感染猴及1只直肠感染猴在感染后150~210d死于猴免疫缺陷综合征,呈快速进展型改变。结论SIVmac239毒株静脉及直肠感染接种中国恒河猴,均可建立慢性的SIV感染,其特征与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的改变相似,均可以作为良好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动物模型,尤其有助于预防性或治疗性AIDS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引起的一种通常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的罕见的病毒性疾病。该病毒于1958年首先在哥本哈根的绿猴中发现,因此称之为猴痘病毒”。猴痘主要在动物中流行,偶尔也可以感染人类,导致人与人之间传播。1970年首次报道人类感染猴痘,1996年首次  相似文献   

8.
袁平戈 《肝博士》2006,(2):22-23
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 后,HBV感染者血清中可检出HBV 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 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和乙型肝炎核  相似文献   

9.
近日,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对外发布了“接种天花疫苗以预防猴痘病毒感染”的临时性指南,建议参加猴痘暴发流行调研以及与护理受感染个体和动物相关的所有人员应接种天花疫苗以避免感染猴痘病毒。此外,CDC还建议那些曾与被确诊的猴痘感染病例或动物关系密切或亲密接触者也应接种天花疫苗;这些人可在暴露猴痘病例后的14天内接种疫苗。但田于天花疫苗并未获准用作猴痘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以往,仅证明狨猴和黑猩猩对人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易感,但我国无此种珍、稀、贵的动物.猕猴来源较易,但迄今未被病毒学和血清学证明对甲型肝炎病毒易感.我们于1979年开始研究我国产的猕猴属中的红面猴(Macaca speciosa)对人甲型肝炎病毒的易感性,结果证明,红面猴对人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是易感的,并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血清中除HBcAg不易检出外,其他五项均可在血清中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12.
灵长类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1],但是动物携带的病原体,给研究者带来许多麻烦,为了解猴子病毒感染情况,本实验室已经做过猴麻疹,B病毒,猴痘,艾滋病等的调查[2],国内对人乙型肝炎,病毒自然感染的资料很少,而人工感染猕猴即乙肝模型的研究较多[3、4],但结果均不理想。对此,本文对三十地区猕猴和一个地区食蟹猴对人乙肝病毒自然感染情况作了调查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猴疱疹病毒(B病毒)是猕猴属动物的α-疱疹病毒,与人的单纯疱疹病毒(HSV)密切相关。猕猴的B病毒自然感染很象人HSV感染,首先在口腔或生殖道感染,然后出现血清阳性反应,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B病毒的严重性在于偶而可由猴染给人后引起致命的上行性脑脊髓炎。近年来在佛罗里达Pensacola(1984)和密执安州Kalamazoo(1989)发生的B病毒传染于人的事例,使人们对这种罕见但又重要的疾病提高了警惕。限制这种B病毒对动物管理  相似文献   

14.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病对哺乳类物,尤其是对灵长类动物危害极大.恒河猴因患结核病的死亡率仅次于细菌性痢疾.据报导,猿猴结核病的菌型分类为:人型,居首位,约占73%,牛型,占26%,禽型,仅占1%.由此可见,人型结核杆菌对恒河猴的威胁最大.生活在山林区的恒河猴,很少感染结核病,而经常活动(觅食)在村庄附近的恒河猴则增多了感染结核病的机会.在动物园内的观赏猴、感染结核病的机会更多.  相似文献   

15.
戊型肝炎既往称为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胖炎,或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Reyes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该病毒的基因克隆,并命名为戊型肝炎(HE)。病原学 1983年Balayan等首先用免疫电镜(IEM)从个名实验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志愿者粪便中,发现27~30nm病毒样颗粒,并实验感染食蟹猴成功。此后,Bradley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地区,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平均约10%(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亿人),全国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达60%(约有6亿多人已被乙肝病毒感染过)。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引起  相似文献   

17.
选用1~3岁龄的国产恒河猴(Macaca mulatta)22只(其中有2只作为对照)进行了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简称HEV)的实验感染.第一代感染两批动物:第一批感染4只,有3只发病,第二批感染4只全部发病.而后用第二批感染猴的粪便和肝脏悬液作为第一代,又连续进行传代实验。第二代传代选用的4只猴也全部发病.用肝悬液传代的1只猴也发病.第三代传代选用7只猴,有5只猴发病其中有1只猴(M-34号)是用第二代传代猴的胆汁感染的.所有发病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一般高于正常值的3~6倍,最高可达10倍左右。肝活检可见肝细胞炎症和坏死。猴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电镜(IEM)检测可见到直径为27~32nm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8.
猴腺病毒(simian adenovirus,SAdV)是猴类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常在病毒之一,可引起肺炎、咽炎、肠胃炎、结膜炎等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主要感染猕猴、非洲绿猴、黑猩猩和狒狒等[1]属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有学者认为SAdV感染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1],也有报道认为其种间交叉传播在非人灵长类中可能普遍发生,是动物传染病似的感染[2、3]。SAdV是否感染人类尚未见报道,但已从猴的分泌物中发现了可能和人腺病毒(humanadenovirus,HAdV)发生重组的新型腺病毒[4]。SAdV与HAdV亲缘关系很近,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也相似,是人腺病毒研究的理想模型。目前已经制定了研发猴腺病毒模型的目标,用于研究感染机制,促进腺病毒基因治疗和疫苗开发进程[3]。但猴腺病毒自然感染流行情况的研究依然很少。本文将就SAdV的发现与分类、生物学特性、感染特点及检测方法做一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陆忠华 《肝博士》2013,(4):11-12
大部分人终身携带病毒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而无肝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正常的慢性感染者,是慢性HBV感染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近年来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9岁普通人群HBsAg携带率为  相似文献   

20.
B病毒,也称猴疱疹病毒,以猕猴为自然宿主,主要包括:恒河猴、食蟹猴、日本猴、红尾猴、短尾猴和西藏猴等。猴感染B病毒后可引起牙龈炎、结膜炎和口腔及生殖器官感染,之后可转为慢性感染。猴之间的传播主要以密切接触、抓咬和性活动为主,人、猴及其他哺乳动物感染后,常常呈致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