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肿瘤学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扶绥县是全国肝癌高发区之一。1978~82年年均标化死亡率为56.53/10万。其中一些肝大、肝病患者和肝癌高发家庭的肝癌发病率更高为331.3/10万。HBsAg携带者为649.35/10万。因此,我们在1976年底开始对上述高危险人群进行药物预防。经过三年的随访观察,发现左旋咪唑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于1981年6月开始,在该县八个高发大队(年均死亡率为92.25~103.54/10万)重新设计,再次进行实验研究。现经三年的随访复查,说明左旋咪唑确有降低肝癌发病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扶绥县肝癌高发区高危险人群口服左旋咪唑预防肝癌的第二次实验研究结果。实验组1657人,口服左旋咪唑,连服三年;对照组1151人,口服安慰剂,服法与实验组完全相同。三年效果观察发现:肝癌发生率在实验组为2.41‰,对照组则高达16.51‰,为实验组的6.85倍。表明左旋咪唑有降低肝癌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裂头蚴病的治疗,除手术摘除蚴体或整个结节,或局部酒精注射杀死虫体外,文献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的报告。我院从1964~1978年收治的裂头蚴病患者中,部份病人采用手术治疗有困难者,曾采用阿的平(Atabrine Hydrochloride)治疗,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见另文)。现将我们做的阿的平杀灭裂头蚴的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历史前瞻性调查方法,调查分析扶绥县六十年代农作物改变十年后,1974-1984年人群肝癌发病率的变化.根据农作物改变程度不同情况,分为四类地区统计分析;结果,旱地改为水田超过一倍及原水田地区的肝癌死亡率明显下降.线性显著性检验(P<0.01),另两类旱地作物地区肝癌死亡率基本未改变.提示改变主粮产量结构,减少玉米食用量可以起到预防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近20年来黄曲霉毒素B_1(AFB_1)与扶绥肝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扶绥县的气候特点适宜黄曲霉菌的生长和产毒,(2)8697份粮油食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是AFB_1的重污染区;(3)AFB_1的污染水平及居民的AFB_1摄入量与肝癌死亡率有高度相关;(4)AFB_1摄入量与肝癌死亡率有剂量—反应关系;(5)10年前瞻性研究结果,高摄毒组居民患肝癌的危险性是低摄毒组居民的4.3倍。作者认为,AFB_1是扶绥肝癌高发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减少和消除这一因素的影响,对控制和降低当地居民肝癌的发病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霉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抗菌药,其过敏反应可致严重休克。但临床上青霉素肌注引起昏厥多数并非由于过敏所致,也不能由皮肤试验所预测。因临床上发生率较高,其表现症状与青霉素过敏休克颇相类似,容易造成误诊,使病人失去应用一种有效药物的机会,值得注意加以区别。凡出现这种昏厥的,继续使用青毒素并非禁忌。本文报告根据广西田林县农忠鲁、赵爱芳医师观察收集的青霉素注射反应病例10名及提出的问题,我院儿科、耳鼻喉科、内科、皮肤科、病理生理教研组有关同志进行了专题讨论,研究了鉴别诊断和发病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农医师等提出的问题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的,他们的材料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病毒性乙型肝炎是威胁人类较严重且普遍的一种疾病。自1965年 Blumberg 发现“澳抗”与乙型肝炎的关系以来,国外一些研究工作者,采用 HBsAg 阳性者的血清,经纯化,灭活制备成乙型肝炎疫苗应用于猩猩及人类,初步证明安全有效。目前,为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应及安全性,一些学者又进一步研制多肽和佐剂疫苗。国内北京医学院最早应用 HBsAg 阳性的献血员血清提纯制成灭活乙型肝炎疫苗,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试用,以及在部分人群中使用,也证明安全有效。鉴于本地区肝癌发病率高,又由于乙型肝炎与肝癌发病关系密切,广西医学院与北京医医院附属人民医院协作,按附属人民医院的方法制成纯化灭活的乙型肝炎疫苗,于1979年元月开始,进行了两批500人的现场试用,经过一年的近期效果观察,也证明安全,无严重反应,接种后抗—HBs 的阳性率为40%。为了提高疫苗的抗原效应,1979年下半年我们通过协作,按北京医学院创用方法,再一次制成加佐剂的乙型肝炎疫苗,经实验室鉴定证明安全并符合要求后,于1980年元月开始进行现场应用,现将结果初步总结报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单因素和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配合相结合的统计分析技术,进一步对广西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病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抗—HBc、10年前吃玉米占口粮比例和微量元素Se/Cu比值是广西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三大重要致病因素,而10年前饮用塘沟水、肝癌或肝病家族史、5年前肝病史是次要或辅助的致癌因子。综合本研究结果提示:广西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黄曲霉毒素摄入、乙型肝炎感染、饮用污染塘水三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有协同致肝癌作用.根据8353例肝癌高发人群(男性,30~59岁)的HBsAg携带者(RIA法)的三年前瞻性观察,HBsAg( )组的肝癌发病率高达1260.66/10万,HBsAg(-)组仅28.62/10万,CRR为44.04,标化相对危险性(SRR)为45.91.结合黄曲霉毒素摄入量共同分析,RR随着HBsAg携带情况和玉米食用量(代替AFB_1摄入情况)的增加呈梯度上升.根据两因素特异发病率和特异危险的分析,该两因素呈相乘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来自广西肝癌高发区的204例散发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研究的结果显示,非甲非乙型肝炎占47例(23%),乙型肝炎占92例(45%),甲型肝炎占63例(31%),巨细胞病毒感染占2例(1%),对2例所有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均阴性的非甲非乙肝炎患者做了快速免疫电镜检查,结果在其中1例发现27nm病毒样颗粒。同时发现,有25%的急性非甲非肝炎转变成慢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所有非甲非乙肝炎患者中,21.9%病前6个月内有经皮注射史,12.5%曾接触过病毒性黄疸肝炎病人,而65.6%找不到任何明确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