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敏感度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4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45例斜视性弱视患者和35例正常儿童进行灵敏度对比分析。结果: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斜视性弱视组在各个空间频率敏感性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在各个空间频率敏感性均低斜视性弱视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弱视患儿弱视眼较非弱视眼灵敏度均下降,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灵敏度较斜视性弱视患儿低。  相似文献   

2.
屈光参差性弱视Brodmann17、18、19区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探索屈光参差性弱视对不同级别大脑视觉皮层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1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及8例正常志愿者枕叶视皮层兴趣区BOLD-fMRI数据,比较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弱视眼与对侧眼,及弱视眼屈光矫正前后皮层神经元活动范围的不同,并与正常组对比,分析其改变特点及机制.结果弱视眼皮层神经元的活动范围在Brodmann17、18、19区均明显小于对侧眼.弱视眼矫正屈光不正后皮层活动水平明显增高,激活范围明显增大.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正屈光不正可部分提高弱视眼所属视觉皮层的活动能力,但其应高级别纹周皮层、纹旁皮层及低级别纹状皮层仍存在明显的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的视觉诱发电位(VEP)与对比敏感度(CS)的特征性变化,并探讨2 种弱视不同的致病机制。方法 采用德国罗兰公司RETI scan 3.15 系统对20 例屈光参差性弱视、9 例斜视性弱视和18 例非弱视性儿童的双眼行VEP 和CS 检查,进行弱视眼、对侧眼及非弱视眼之间的对比研究。结果 与对侧眼或非弱视眼相比,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在高空间频率条件下潜时延长,而斜视性弱视眼在全空间频率条件下潜时延长。2 种弱视眼的振幅在低频时均下降。屈光参差性弱视对侧眼与非弱视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斜视性弱视对侧眼的潜时在低频下较非弱视眼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和对侧眼的CS 与非弱视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斜视性弱视眼表现为全空间频率上的CS 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对侧眼的CS 则优于非弱视眼。结论 本研究结果支持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拥有不同神经机制的观点。斜视性弱视的对侧眼并非“健眼”。VEP 与CS 检查对弱视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较屈光参差性和斜视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测量值.方法 回顾性病例资料研究,对107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轻度28例、中度53例、重度26例)、110例斜视性弱视患儿(轻度41例、中度46例、重度23例)、30例正常儿童对比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屈光参差性和斜视性弱视患儿,其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正常儿童;中、重度斜视性弱视患儿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斜视性弱视患儿中,随着弱视程度的加重,非弱视眼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有增加的趋势;未进行过遮盖治疗和已行遮盖治疗的弱视患儿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无差异.结论 弱视患儿通过双眼间异常相互作用使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下降.可能随着弱视程度的加重,斜视性弱视患儿的非弱视眼较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在双眼竞争中表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遮盖治疗不会引起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下降,也不是引起非弱视眼对比敏感度低于正常儿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三种空间频率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变化特征,探讨弱视的发生机理。方法:选取13.7'、27.5'及55.3'种方格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眼及对侧眼进行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研究。结果:(1)3种空间频率所有导致,弱视眼的P1潜伏期同正常组相比显著延迟;弱视眼的N1P1振幅在枕区导联降低。(2)P1潜伏期及N1P1振幅的分布不同于正常组。(3)地形图:枕区高电位活动不对称分布增多,以向右侧偏位为主,并出现半视野刺激样反应。(4)弱视对侧眼的P1潜伏期及N1P1振幅的异常主要发生在高空间频率。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的P和M通道可能都受到了视觉发育敏感期异常视觉经验的影响;左侧半球的视皮层或传导通路更易受到发育早期不正常的视觉经历的影响;弱视对侧眼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配合眼周穴位按摩对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影响.方法 弱视儿童117例(198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97只眼,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79眼,斜视性弱视4眼,屈光参差性弱视14眼)和中药组59例(101只眼,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84眼,斜视性弱视5眼,屈光参差性弱视12眼).对照组用1%阿托品滴眼液点眼后验光配镜,同时采用遮盖方法 及精细作业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 的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方(青皮、决明子、菊花、冰片、乳香、薄荷、枸杞子、红花、当归、密蒙花、丹参、菟丝子、熟地黄)离子导入并按摩眼部穴位.治疗6个月.结果 治疗前两组3种类型弱视P-VEP、P100波的波幅(P100-L)和潜伏期(P100-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P100-A增加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P100-L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配合按摩眼部穴位治疗儿童弱视能使P-VEP的P100波潜伏期缩短,振幅增高,是治疗弱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付姝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6):333-335
目的分析单眼弱视患儿临床基本治愈前后立体视锐度(SA)的变化,探讨单眼弱视类型、程度、初诊年龄及双眼单视功能训练对建立SA的影响。方法测量129例临床基本治愈的单眼弱视患儿治疗前后SA。结果单眼弱视患儿基本治愈前后正常SA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屈光参差性弱视组疗效最好,单纯斜视组疗效最差,两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轻、中度弱视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度弱视组疗效与轻中度弱视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不同年龄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屈光参差性弱视组经双眼单视功能训练组与未训练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斜视性弱视组经双眼单视功能训练组与未训练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单眼弱视患儿基本治愈后SA得到明显改善。2)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及部分斜视并屈光参差性弱视基本治愈患儿易于建立良好的SA。3)重度屈光参差性、单纯斜视性弱视基本治愈患儿难以建立正常SA。4)初诊年龄愈小愈有利于正常SA建立。5)双眼单视功能训练有利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基本治愈后SA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多焦视网膜电图方法对两种弱视眼治疗前后的视网膜功能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弱视眼视网膜功能的状况,为临床弱视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敏感的检查指标。方法:选择本院确诊为斜视性弱视30例(30眼),屈光参差性弱视30例(30眼),使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RG,mfERG)方法检测60例弱视儿童。对治疗前后、两种不同弱视的mfERG峰值振幅密度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mfERG第一环与第二环峰值振幅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环至第五环峰值振幅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类型的斜视治疗前后各环峰值振幅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在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存在明显的特征性改变;两种不同类型的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的异常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客观评估单眼先天性上睑下垂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5~3岁先天性单眼上睑下垂患儿51名,排除斜视、屈光参差性或严重屈光不正,分别检测双眼30′、15′、7′空间频率刺激下的图形视诱发电位.结果 在各频率患眼P100振幅均显著低于健眼(t值分别为3.15、2.81和4.02,P值分别为0.02、0.03和0.01),只在7'高频刺激下患眼潜伏期比健眼明显延长(t=-2.96,P=0.03);在15′和7′频率时重度下垂患眼均较中度下垂患眼P100潜伏期显著延长(t值分别为-3.46、-5.02,P值分别为0.02、<0.01),且振幅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3.04、4.12,P值分别为0.03、0.01).结论 单眼先天性上睑下垂可引起与屈光或斜视无关的视功能损害,尤其重度下垂患眼,3岁以下患儿可以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和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技术观察弱视视放射的发育状况,从视放射整体功能的角度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对8例屈光参差性弱视组、1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数据采集,比较弱视组与对照组视放射、弱视组同侧视放射与对侧视放射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视放射纤维束数量和纤维体素值.结果 弱视组弱视眼侧视放射与对侧视放射FA值、ADC值及纤维束数量、纤维体素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弱视组视放射FA值、纤维体素值降低(P<0.05),弱视组视放射后半部的体素值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视放射前半部分体素值没有明显改变.ADC值、纤维束数量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DTI及DTT技术发现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放射纤维致密性、完整性与方向一致性下降,视放射纤维投射异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育不良,但是并没有发生形态学上改变.  相似文献   

11.
袁平  尹兰琼  陈晓 《中外医疗》2012,31(11):15-16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斜视性弱视儿童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性变化,为临床治疗儿童斜视性弱视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斜视性弱视患者50例(内斜眼30眼,外斜眼20眼),并和正常人50名(50眼)相比较,采用多焦电生理仪器RETI分析,选用CRTCombs刺激图形,刺激方式为Pattern-LT。结果 (1)斜视性弱视组的N1-P1波振幅密度的平均取值和P1波潜伏期的平均值分别为颞侧>鼻侧、颞侧<鼻侧;正常组儿童2个波段的上述两值结果同斜视性弱视组。在P1波潜伏期平均值上弱视组和正常组存在显著性差异。(2)弱视的程度和弱视患者波形的异常程度之间没有关联,波形异常程度上外斜性弱视小于内斜性弱视。(3)正常组儿童的N1-P1波振幅密度和P1波潜伏期的平均值均比斜视性弱视患者有所升高,离心度降低此种现象呈上升趋势。视功能的评价依据为振幅密度,内斜视弱视眼的表现比外斜视弱视眼更差。结论斜视性弱视儿童的mfVEP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该现象表明弱视眼的发病机制包括视网膜和视皮层两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弱视患儿立体视训练联合综合疗法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立体视觉变化。方法将65例130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66眼,采用立体视训练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64眼,予以综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1年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眼视力均明显提高。治疗后两组间立体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同类型弱视患者经治疗后,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立体视觉恢复最好(P<0.01),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立体视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斜视性弱视例数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立体视训练联合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立体视恢复有较好的疗效,立体视可以作为检测弱视眼视力好转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弱视的色觉损害以及颜色视觉诱发电位对弱视早期诊断和评价弱视儿童视功能的临床价值,探讨正常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颜色视觉诱发电位的表现和差异。【方法】 应用同亮度不同颜色棋盘格的刺激,比较正常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颜色视觉诱发电位。【结果】 受试者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儿童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组。①三组儿童组内比较发现:除绿/灰刺激后产生的P1波潜伏期比其它颜色刺激延长之外;其它颜色刺激产生的P1潜伏期两两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种颜色刺激产生的P1-N2振幅在各组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正常组和屈光不正组儿童在蓝/灰(P = 0.004)和蓝/黄刺激(P = 0.01)后的P1潜伏期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其它颜色刺激后的P1潜伏期没有显著差别;在红/灰刺激(P = 0.007)后的P1-N2振幅有显著差别,而其它颜色刺激后的P1-N2振幅没有显著差别。③正常组和屈光参差组儿童在蓝/灰(P = 0.02)和蓝/黄刺激(P = 0.01)后的P1潜伏期有显著差别,而其它颜色刺激后的P1潜伏期没有显著差别;正常组和屈光参差组儿童在红/灰(P = 0.005)和黑/白刺激(P = 0.009)后的P1-N2振幅有显著差别,而其它颜色刺激后的P1-N2振幅没有显著差别。④屈光不正组和屈光参差组儿童在各种不同颜色刺激后,两组之间的P1潜伏期及P1-N2没有显著差异 (P值均大于0.05)。【结论】 正常眼和弱视眼的颜色视觉诱发电位存在差异,而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之间则不存在差异颜色视觉诱发电位可能有助于弱视的早期诊断和视功能评价  相似文献   

14.
收集就诊及治疗的弱视患者104例,通过弱视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0.8,两眼视力相差≤2行.根据弱视类型分为屈光不正组(34例)、屈光参差组(36例)和斜视组(34例);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51例)和重度组(23例);根据首诊年龄分为≤7岁组(81例)和>7岁组(23例);根据弱视情况分为单眼弱视组(69例)和双眼弱视组(35例).采用Titmus立体图对其进行立体视锐度的检测,比较不同组别立体视锐度的差异.屈光不正组、屈光参差组和斜视组之间立体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94,P<0.05),屈光不正组立体视功能恢复较好,屈光参差组和斜视组立体视功能恢复较差;不同弱视程度患者立体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55,P<0.05),轻度组及中度组立体视功能恢复较好,重度组立体视功能恢复较差;不同首诊年龄立体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263,P<0.05),患者首诊年龄≤7岁比>7岁立体视功能好;双眼弱视组及单眼弱视组的立体视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不同首诊年龄的弱视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视力可以达到正常人水平,但是并未同步建立起正常的立体视功能,仍然需要进行针对完善双眼视功能的训练,因此立体视功能检测应作为弱视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弱视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0-15岁弱视儿童62例(90眼),运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并观察治疗效果与年龄、弱视类型及弱视程度的关系。结果按年龄分组,10-12岁组50眼,基本痊愈35眼(70.00%),13-15岁40眼,基本痊愈22眼(5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弱视之间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P〈0.01)。结论大龄弱视儿童,只要坚持治疗,大部分治疗有效。其疗效与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已治愈弱视患儿与正常视力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VEP), 寻求一种客观评价儿童视功能及预测弱视疗效的手段, 并且进一步观察影响P-VEP的相关因素, 为进一步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60例 8~12岁经正规弱视治疗后弱视治愈儿童分为单眼弱视治愈组(40人, 弱视治愈眼40只, 而另眼为相对正常眼40只)及双眼弱视治愈组(20人40只眼)。20例视力正常的同龄儿童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P-VEP的潜伏期和振幅, 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影响P-VEP的相关因素。结果: 3组双眼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弱视治愈组及双眼弱视治愈组的弱视眼P100 波较正常组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其中单眼弱视治愈组弱视眼明显低于双眼弱视治愈组。单眼弱视治愈组的相对正常眼P100 波较正常组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 而与双眼弱视治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自身弱视眼比较P100 波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弱视眼P100 潜伏期的主要相关因素是初治矫正视力、初治年龄及屈光度。结论: 通过弱视治疗, 虽然患儿视力恢复正常, 但弱视眼及相对正常眼的视功能仍未恢复正常;初治矫正视力、初治年龄及屈光度对患儿视力及视功能恢复均有重要影响;仅针对增加视力的传统弱视治疗对于提高双眼视功能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选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245例,440眼。结果:治愈高,轻度83.87%,中度59.08%,重度29.55%,中心注视型78.26%,非中心注视型42.86%,屈光不正性71.47%,屈光参差性50.00%,斜视性26.00%,形觉剥夺性及先生性弱视治愈率0。总治愈率61.14%,结论:弱视的疗效与弱视的程度,类型,注视性质及年龄有关,弱视程度越轻效果越好,尤以屈光不正性疗效最好,中心注视型者优于非中心注视型者,在弱视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对较小患儿家长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视知觉学习与传统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2006-06~2009-08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弱视儿童中选择年龄4~7岁,治疗时间均为1年的弱视患者共17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传统治疗方法组92例179眼,视知觉学习治疗组80例156眼.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x2检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种方法对于治疗轻度弱视患者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x^2=0.007,P〉0.05);对于中、重度弱视患者,视知觉学习治疗弱视的疗效优于传统弱视治疗方法(x^2=8.529,P〈0.01;x^2=6.430,P〈0.05).结论 视知觉学习治疗中、重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弱视治疗方法,具有"个性化治疗"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