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运用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反应时不同的两组被试在冲突监测任务下大脑血氧反应的差异,探讨大脑冲突监测功能的神经机制.方法 选取28名本校在校学生作为健康被试,其中男性16名,女性12名,年龄17~20(18.79±0.55)岁.运用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采集被试Stroop任务下大脑的血氧浓度变化量.根据他们在Stroop任务中的反应时分为快组和慢组,每组14名.通过nirsLA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比两组被试大脑血氧反应的差异,并计算被试行为学指标与其大脑血氧浓度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 Stroop任务主要激活的脑区位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和额极区.相比慢组,Stroop任务下快组的脱氧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显著降低(P<0.05),主要位于左侧DLPFC和额极区.同时,Ch4通道Hb的浓度变化值与被试反应时呈现正相关关系(r=0.422 3,P=0.025 2).结论 实验结果验证了DLPFC在冲突监测功能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发现左侧额极区的Hb浓度变化可以作为反映大脑冲突监测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可视化肝脏横断面解剖与MR影像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数字化可视人体肝脏薄层横断面结构形态学信息,为人体肝脏断层影像学的识别与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横断面图像进行解剖形态学观察,与其相对应的MR图像对照研究,并完成计算机三维重建.结果在可视化肝脏横断面与其相对应的MR图像上,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主支的走行分布特点,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空间结构特征,并明确肝内管道主支在肝脏横断面的最佳显示平面.结论通过对肝脏横断面解剖结构的探讨,可视化肝脏能够完整而精确地反映出该区域复杂的解剖学结构特点,为肝脏疾病的影像定性诊断及影像辅助定位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医学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临床医学诊断与治疗的核心支撑技术。然而,对于各种医学成像设备所获取的图像,庞大的数据量给图像存储与传输带来了巨大压力,并严重制约着医学图像的后续应用。随着医学成像设备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所获取的图像数据量必将持续膨胀。因此,必须利用有效的压缩技术对其进行压缩。无损压缩能够完全保持原始医学图像的所有信息,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广泛的接受。本文对医学图像无损压缩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卒中早期手指被动运动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及BOLD-fMRI技术观察卒中早期手指被动运动时大脑半球相关区域血氧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1.5 T MR成像系统对6名早期卒中患者进行BOLD-fMRI及扩散张量成像,采用手指被动屈伸运动作为fMRI的刺激任务.结果在锥体束中断时,卒中早期健手运动时激活双侧SMC区,患手运动可激活对侧半球后顶叶皮层及同侧SMC区;锥体束较完整时健手运动时激活对侧SMC区,患手运动激活双侧SMC区、双侧后顶叶皮层.结论卒中早期可能发生运动功能通路的重构,但锥体束不同损伤情况下运动功能恢复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DTI与fMRI联合应用将是监测和研究脑卒中后恢复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探讨其在颅脑创伤的伤情判断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1例临床典型颅脑减速伤患者的颅脑CT影像资料,结合致伤病史及临床资料,总结归纳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结果颅脑减速伤损伤的主要特点为:撞击部位头皮损伤、颅盖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挫裂伤,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颅底骨折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以撞击部位多见,硬膜下血肿以对冲部位多见,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位于脑底部及脑挫裂伤区;额、颞叶严重对冲伤是常见颅脑减速伤的重要特征。结论根据颅脑减速伤的损伤特点,结合致伤病史或颅脑CT表现,可为临床颅脑减速伤伤情的快速判断与救治、CT扫描及诊断、创伤事故原因的评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测大鼠脊髓毛细血管密度的增龄变化,为脊髓微特征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动用墨汗明胶灌注、生物体视学计数等方法观察不同月龄大鼠脊髓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同月龄组在 脊髓各节段间毛细血管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脊髓同节段中灰质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白质(P〈0.01),灰质中前角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后角(P〈0.01),白质中各部分毛细血管「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随月龄增加,脊髓  相似文献   
7.
人脑皮质脊髓束三维概率图及其可重复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DTI成像及纤维概率追踪显示技术探索人脑皮质脊髓束的三维空间形态及个体变异,确定皮质脊髓束的空间位置,为皮质脊髓束功能解剖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选择15例健康自愿者进行3T MRI扫描,获取T1和DTI图像(12个方向, b=1000 s/mm2).应用FSL软件FDT工具包处理数据并完成全脑白质纤维概率追踪,在彩色FA图上根据不同纤维方向轮廓勾画出皮质脊髓束的轮廓(在大脑脚以及内囊后肢的蓝色区域),将其作为ROI进行纤维概率追踪得到皮质脊髓束概率图.将各受试者T1图像配准到ICBM152-T1模板,然后根据其配准参数文件将各个体皮质脊髓束转换到标准空间,定量分析皮质脊髓束的可重复性及个体变异 .结果 皮质脊髓束在MNI标准空间中的空间分布广,左侧皮质脊髓束X坐标为-58 到 1, Y坐标为 20 到 -56,Z坐标为 -20 到 80; 右侧皮质脊髓束X坐标为 2 到 54,Y坐标为12到-51, Z坐标为 -20 到 76.皮质脊髓束可重复性在内囊处最高,右侧皮质脊髓束可重复性高于左侧,但无显著性差异.左侧皮质脊髓束平均体积 (57 416.67±1944.56)mm3,右侧平均体积(54 421.58±1232.43)mm3.结论 应用 DTI成像及纤维概率追踪显示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分析皮质脊髓束的三维形态及空间坐标,为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和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定位提供直观可信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颞骨内部结构众多而精细 ,位置重叠 ,方向各异 ,是人体最复杂的解剖区域之一。由于断面切片技术的限制 ,迄今为止仍缺乏与 HRCT、MRI扫描图像相对应的薄层断层解剖资料。在 CT、MRI等二维图像上难于反映颞骨内各结构的空间关系 ,根据二维影像来想象各结构的空间关系 ,往往难于形成准确的印象。本实验采用生物塑化技术 (plastination) ,在横断、冠状及矢状位三个方位上 ,将人体颞骨制作成片间距 1.5 mm、厚度 1.2 mm的薄层断面标本 ,分别在肉眼及显微镜下对各层进行观测记录 ;利用我们与清华大学开发的计算机三维重建系统。在 SGI工作…  相似文献   
9.
颈前入路相关结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颈前入路相关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选取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第3颈椎上缘至第7颈椎下缘的连续薄层断面图像。运用3D—DOCTOR软件,在计算机上分割重建该手术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并立体显示。结果:成功重建并立体显示第3~7颈椎、椎间盘、脊髓、颈神经、椎动脉、颈长肌、喉(气管)、咽(食管)、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和胸锁乳突肌等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建立了颈前入路相关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论:在颈部三维可视化模型基础上,参照颈前入路手术步骤可逐层显示该手术相关的重要结构.为该手术的术前训练和模拟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喉中间腔区域的薄层横断面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中国可视化人体有关喉中间腔区域横断面的形态学资料,并为临床上对喉的影像识别与诊断和喉的外科治疗提供薄层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从首例中国可视人数据集中提取喉的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断层图像,并观察该区域的解剖结构。结果与结论 断层图像上能清晰显示出软骨、肌、韧带、间隙等解剖结构形态及其相互的毗邻关系;软骨的不对称性骨化、环杓关节的不对称性运动等现象常在正常人群中出现,不一定是某种疾病引起的;并提出了喉中间腔区域内的结构在横断层上的最佳显示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