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吗啡(M )、布比卡因(B)、布比卡因复合吗啡(MB)三组药物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血浆浓度与家兔胃肠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 健康家兔、雌雄不限、体重无差异(P>0 .0 5 ) ,喂少纤维饲料3d ,清水1d。随机分为4组,其中生理盐水组(S组) 7只,布比卡因组(0 .15 % )、吗啡加布比卡因组(0 .15 %布比卡因+0 .0 0 2 %吗啡)、吗啡组(0 .0 0 2 % )各为8只,经口插胃管注入美蓝2ml,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1ml/kg ,分离股静脉采血标本2ml。硬膜外穿刺置管接硬膜外镇痛泵(2ml/h)。术后1h、4h分别采血2ml。标本处理:加入EDTAK2、抑肽酶各30 μl处理的试管,37°C温浴15min ,离心15min(30 0 0r/min) ,采血清检测。4h点标本采集完毕后作疼痛评分,由耳缘静脉注入空气致死,打开腹腔,轻柔分离小肠,剪断,测量美蓝运动距离及幽门至回盲部距离。检测指标:镇痛评分、美蓝运动速率及不同时点的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结果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 ,P <0 .0 5者进一步采用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疼痛评分测定值比较MB组镇痛效果最好(P <0 .0 5 ) ,B组与M组镇痛效果较S组好(P <0 .0 5 ) ;B组、MB组与S组、M组美蓝运动速率测定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 ;各组组内血浆MOT测定值比较差异有无显著意义(P >0 .0 5 ) ;各组各时点VIP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MB组与B组对胃肠运动功能影响较小;MB组镇痛效果最佳,S组镇痛效果最差;家兔血清MOT、VIP浓度与硬膜外术后镇痛胃肠运动功能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的硬膜外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在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30例ASAⅠ~Ⅱ级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罗哌卡因组(R组,n=15)和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组(T组,n=15)。硬膜外穿刺部位均为L2-3间隙,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为2%利多卡因3 ml(试验量)+0.75%罗哌卡因10 ml,R组复合生理盐水1 ml,T组复合曲马多50 mg(1 ml)。于单次剂量麻醉期间对镇痛效果、运动阻滞及镇静程度予以分级评定,记录感觉阻滞达T12,T10及最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及辅助用药情况。结果:T组感觉阻滞达T12,T10及最高平面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 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和镇静程度二组无差异(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曲马多可以增强罗哌卡因的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和比较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曲马多用于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 (CEA)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6 0例ASAⅠ~Ⅱ级的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RM、RT 2组 ,每组 30例。手术结束时 ,RM组硬膜外注射负荷量 0 .2 %罗哌卡因 +1mg吗啡 +0 .3mg东莨菪碱共 5ml,然后接镇痛泵持续输注 0 .2 %罗哌卡因和 0 .0 0 5 %吗啡 ;RT组硬膜外注射负荷量为 0 .2 %罗哌卡因 +5 0mg曲马多 +0 .3mg东莨菪碱共 5ml,然后接镇痛泵持续输注 0 .2 %罗哌卡因和 0 .5 %曲马多 ;2组镇痛泵流速均为 2ml h ;记录使用镇痛泵后 30min及 1、4、8、2 4、4 8h各时间点VAS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 ,并观察恶心呕吐、尿潴留、出汗、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使用镇痛泵后各时段VAS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 2组间无明显差异 ,RM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RT组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曲马多用于术后CEA均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而复合曲马多并发症较少 ,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肖军章  韩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93-1194
目的:观察比较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与复合吗啡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妇科手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0.125%罗哌卡因复合0.6μg/ml舒芬太尼与复合0.06mg/ml吗啡的100ml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记录镇痛效果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两组在镇痛效果VAS评分上无差别(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舒芬太尼组低于吗啡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组合药液用于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应及其副作用的比较,找出镇痛效应强及并发症相对少的组合药液.方法通过1%的罗眼卡因分别复合曲马多和吗啡两种组合药液用于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比较,80例病人分为两组:1%的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组和1%的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组.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应无明显差异.而合吗啡组的副作用还较不合吗啡组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梁坤辉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45-747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在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需行下肢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分为3组,每组30例,均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A组采用地佐辛5.0 mg+罗哌卡因150 mg;B组采用吗啡5.0 mg+罗哌卡因150 mg;C组采用罗哌卡因150 mg。观察并记录各组病人术后4、8、24、48 h的镇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组与B组镇痛效果好,VAS评分在术后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方面,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同罗哌卡因联合吗啡均有良好的硬膜外镇痛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少,是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与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行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4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先在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罗哌卡因(Rop)2.5mg,加芬太尼20μg或布比卡因(Bup)2.5mg加芬太尼20μg后均留置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采用0.1%罗哌卡因或0.1%布比卡因,均与1.6μg·ml-1芬太尼混合液持续硬膜外输注5ml·h-1,自控镇痛3ml,锁定时间10min。结果两组镇痛效果良好,镇痛起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对产程、胎儿Apgar评分、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及催产素的使用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布比卡因组对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显著增高。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CSE+PC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完善,比较低浓度布比卡因CSE+PCEA运动阻滞更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R组:0.18%罗哌卡因;F组:0.18%罗哌卡因+0.000 3%芬太尼;T组:0.18%罗哌卡因+0.5%曲马多.3组术毕均经硬膜外注入0.5%罗哌卡因6 ml,连接一次性微量泵进行硬膜外镇痛.监测术后不同时间的VAS疼痛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以及肛门排气时间,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结果 R组VAS评分明显高于F组和T组(P<0.05);F组和T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R组和T组(P<0.05);F组和T组镇痛总体满意度优良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 曲马多、芬太尼分别与罗哌卡因合用均可达到有效的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曲马多与罗哌卡因配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硬膜外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丁荷蓓 《吉林医学》2013,(25):5145-5147
目的:考察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或急诊剖宫产孕妇,行剖宫产产妇126例,随机为两组:罗哌卡因组60例和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组66例。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组术后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吗啡持续镇痛36 h,罗哌卡因组采用罗哌卡因续镇痛,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6 h内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后疼痛评分,并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以及肛门排气和下床时间。结果:在硬膜外镇痛开启时两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启后除SpO2外,收缩压和心率组内比较都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罗哌卡因组比,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组收缩压、心率显著降低。两组在硬膜外镇痛开启时,VAS和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启后两个组别的VAS和Bromage评分有所升高,与罗哌卡因组比,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组6~36 h的VAS和Bromage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组别病患术后宫缩、子宫复归、恶露量在正常范围。与罗哌卡因组比,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组术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经硬膜外腔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吗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几组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吗啡用于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下腹部以下的手术患者350例,按术后镇痛药液配方随机分为7组(N=50).A组,0.075%罗哌卡因 0.06mg/ml吗啡;B组,0.125%罗哌卡因 0.06mg/ml吗啡;C组0.125%罗哌卡因 0.08mg/ml吗啡;D组0.2%罗哌卡因 0.09mg/ml吗啡;E组0.2%罗哌卡因 0.08mg/ml吗啡;F组0.25%罗哌卡因 0.06mg/ml吗啡;G组0.25%罗哌卡因 0.08mg/ml吗啡;配成100ml药液中每组均加用氟哌啶醇5mg.负荷剂量为0.125%罗哌卡因 吗啡2mg 6ml,持续剂量为2ml/h,按压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5min.结果 (1)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E、F、G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2)A组患者按压次数或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1/D2)比值大于5的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罗哌卡因和吗啡用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Ramesay评分各组无差异性.(3)A、B、C三组肛门排气时间及Bromage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D、E、F、G四组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4)镇痛期间所有患者无呼吸抑制,但C、E、G三组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出现例数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0.125%罗哌卡因 0.06mg/ml吗啡 氟哌啶醇5mg复合配置镇痛效果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刘伟  肖占元  李立光 《黑龙江医学》2002,26(10):742-744
目的 比较硬膜外与静脉自控镇痛 (PCEA、PCI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 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硬膜外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和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CIA)组。PCEA组在手术结束时 ,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 (吗啡 1mg + 0 9%生理盐水至 5ml) ,然后连接镇痛泵在术后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 ,给药剂量每次吗啡 0 2mg ,锁定时间为 2 0min ;PCIA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负荷量 (吗啡 0 5~ 1mg)然后连接镇痛泵在术后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 ,给药剂量每次吗啡 1mg ,锁定时间为 5min。术后 4、8、12、2 4h进行观察 ,并记录吗啡用药量、疼痛评分 (VAPS)、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术后 2 4h用药总量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 ;术后疼痛评分PCIA组在术后 4、8、12h高于PCEA组 ;PCIA组术后镇静程度明显高于PCEA组 ;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明显高于PCEA组 ;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估PCEA组略高于PCIA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2组患者术后各时相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都在正常范围 ,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EA、PCIA均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减轻术后应激反应。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 ,且易发生明显镇静。对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2.
老年胃切除术病人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宁  杨光  林鹰 《黑龙江医学》2002,26(9):659-660
目的 比较老年人施行胃切除术用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ASAⅠ~Ⅱ级 ,年龄 >70岁 ,拟施胃切除手术的病人 30例 ,随机分成 2组 :A组 (n =15 ) ,常规全麻后 ,采用静脉内注射吗啡PCA进行术后镇痛 ;B组 (n =15 ) ,常规全麻后 ,采用硬膜外内注射布比卡因和芬太尼PCEA进行术后镇痛。分别观察术后 5d内 ,病人VAS评分 ,精神状态 ,胃肠道功能 ,心肺功能的情况。结果 B组术后前 2dVAS评分均低于A组 (P <0 0 5 ) ,病人精神状态良好 ,胃肠道及心肺功能未受明显影响。结论 老年人胃切除术后PCEA镇痛效果优于PCA镇痛。  相似文献   

13.
氯胺酮超前镇痛对术后自控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氯胺酮超前镇痛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45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行全子宫切除术,随机分为3组,即Ⅰ组:对照组,术前不施行超前镇痛;Ⅱ组: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入氯胺酮0.2 mg•kg-1;Ⅲ组:切皮前30 min将氯胺酮30 mg加入实验剂量(2%利多卡因4或5 mL)中注入硬膜外腔。3组术后均连接Graseby9300镇痛泵行患者自控硬腺外镇痛(PCEA),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因加50 mg•L-1吗啡。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天晨抽取静脉血,采用改良荧光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并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视觉模拟(VAS)评分、镇痛泵首次触发时间、吗啡消耗量、有效触发次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 结果:从术后4 h至48 h 3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升高,Ⅰ、Ⅱ、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Ⅱ、Ⅲ两组PCEA泵首次触发时间明显延长,镇痛期内按压次数、吗啡总消耗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Ⅰ组术后E及NE水平均高于术前,Ⅱ、Ⅲ组术后第1天E、NE水平均高于术前,第2天E、NE水平与术前无差别,与Ⅰ组术后第2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经硬膜外腔或静脉途径行超前镇痛能减轻下腹部手术术后儿茶酚胺和皮质醇的增高反应,提高患者自控镇痛效果,减轻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赵晶  姚敬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7-28,32
目的:探讨肝胆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胆手术患者218例,按术后镇痛方式分为3组:A组(n=75)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n=70)硬膜外镇痛(PCEA);C组(n=73)对照组。观察住院期间胃肠道功能(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镇痛情况。结果:C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均早于A组和B组(P0.01),排便时间早于A组(P0.05);A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晚于B组(P0.01);C组患者术后静息、活动和咳嗽时的VAS评分均高于A、B组(P0.01)。结论:术后PCEA和PCIA均能提供完善镇痛,PCEA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术后病人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应及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5组,Ⅰ~Ⅲ组病人术后应用不同药物配方和剂量的PCEA,Ⅳ、Ⅴ组病人术后无镇痛,记录其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对于上腹部手术,术后 PCEA联合用吗啡和布比卡因效果较好;对于下腹部手术,术后单用布比卡因PCEA即可。全部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无显著延长。结论 对于60岁以下的病人,术后适量吗啡、布比卡因PCEA效果好,不延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吗啡与布比卡因配伍用于不同间隙硬膜外麻醉术后持续镇痛时 ,尿潴留的发生与穿刺间隙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SAI~II级择期胆囊切除患者 30例 (T组 )与下肢骨折内固定患者 30例 (L组 )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穿刺点分别在T8~ 9和L2~ 3 间隙。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药物为吗啡 3mg、布比卡因 15 0mg、氟哌利多 3mg加生理盐水配至 10 0ml,首次剂量 4ml后 ,以 2ml/h持续给药 ,维持 4 8h。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和尿潴留的发生。结果 两组镇痛均满意。L组发生尿潴留 2 2例 ,T组 11例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吗啡与布比卡因用于胸段和腰段硬膜外腔术后镇痛 ,效果均满意 ,但腰段并发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比胸段高。提示腰段硬膜外术后镇痛术前需插导尿管。  相似文献   

17.
丁哌卡因、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技术,与传统肌注止痛药比较,观察160例(ASAⅠ~Ⅱ级)腹部术后患者48小时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n=80),接受全身性阿片类药物止痛;观察组(n=80),用自控镇痛泵向硬膜外注入0.15%丁哌卡因+0.01%吗啡。结果对照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1),48小时VAS评分波动较大。结论PCEA明显优于肌注止痛法,其镇痛效果持续稳定,用药量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术后镇痛药吗啡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用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关系及吗啡PCIA用药剂量的最佳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通过对6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术后镇痛(PCA)的对比研究,探索术后患者持续静脉镇痛(PCIA)与持续硬膜外镇痛(PCEA)的用药剂量差别、血药浓度差别、副作用的防治。结果PCIA组与PCEA组均达满意镇痛,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未出现成癌性。在VAs评分接近时,PCIA组吗啡血药浓度明显高于PCEA组。结论吗啡在持续静脉与硬膜外镇痛效应相同时血浆吗啡浓度差异明显,吗啡在短期行PCIA或PCEA均安全有效,药物成癌发生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术后镇痛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对168例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分别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和传统肌注阿片类药物镇痛,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肌注阿片类药物镇痛术后并发症为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术后并发症少于肌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