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确定复合右美托咪定时丙泊酚抑制病人置入喉罩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方法 择期全麻病人,性别不限,年龄20 ~ 60岁,体重指数20~ 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 μg/kg,输注时间10 min,随后靶控输注丙泊酚,初设血浆靶浓度3.0 μg/ml,当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与血浆浓度达平衡,BIS值达50~ 60时置入喉罩.根据是否发生喉罩置入反应确定下1例病人的异丙酚靶浓度,浓度梯度0.2 μg/ml.发生置入喉罩反应的标准为出现咳嗽、体动、喉痉挛或全身有意识的体动.计算复合右美托咪定时丙泊酚抑制病人置入喉罩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复合右美托咪定1.0 μg/kg时丙泊酚抑制病人置入喉罩反应的EC50及其95%CI为2.351(1.737~ 2.600) μg/ml.结论 复合右美托咪定1.0μg/kg时丙泊酚抑制病人置入喉罩反应的EC50为2.351 μg/m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的价值和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36例子宫肌瘤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8)和实验组(B组,n=18)。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辅助芬-氟合剂(1/2~1 U),以保证术中无痛、安静。术中局麻药为1.5%利多卡因和0.25%的卡因混合液。B组于开皮前硬膜外腔中注入氯胺酮0.3~0.6 mg·kg-1 ,加入试验剂量内。两组术后均连接PCEA装置。术后分别观察:①术后不同时间点(0.5、2、4、8、12和24 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②术后2 d内PCEA泵首次触发时间,PCEA泵记录的吗啡消耗量,有效触发次数/实际触发次数等;③术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结果:B组术后2 h VAS评分(12.1 mm)明显低于A组(18.9 mm),以后B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CEA泵首次触发平均时间A、B组分别为(117.78±29.91)min,(188.89±16.16)min,PCEA泵有效触发次数分别为(8.33±1.80)次及(4.44±0.88)次;术后2 d内PCEA泵所记录的吗啡用量分别为(1.67±0.36)mg及(0.89±0.18)m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A组恶心5例,呕吐6例,皮肤瘙痒3例;B组恶心2例,呕吐3例,皮肤瘙痒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硬膜外给予氯胺酮可提供良好超前镇痛效果,可达到满意的术后镇痛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LMA)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正压通气的可行性,并与气管内插管通气(TT)同类手术比较。方法选择小儿腹腔镜单纯阑尾炎手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喉罩组(LMA组)40例和气管插管组(TT组)40例,在相同药物诱导与维持麻醉下观察两组患儿在诱导前和LMA(TT′)置入前、后及拔除前及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数值,观察监测术中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并对苏醒情况及气道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LMA组在置入前后的HR、BP无明显差异(P0.05);TT组在插管前后的HR、BP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气道压力、SPO2、PETCO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苏醒时间、气道并发症方面比较,LMA组要优于TT组。结论 LMA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对气道损伤小,苏醒较快,在小儿麻醉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Arc基因与不同月龄大鼠记忆形成的关系,以探讨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对2月龄幼龄鼠和6月龄成年鼠进行定位航行训练和空间探索能力检测以判断其记忆形成情况,用RT-PCR检测海马Arc mRNA的表达量。结果幼龄鼠和成年鼠平均逃避潜伏期逐渐降低,第3d显著低于第1d(P〈0.05),尤其是幼龄鼠,表明其学习、记忆能力强,但其平均逃避潜伏期仍高于成年鼠,虽无显著性,但记忆能力已接近成年鼠,只是不稳定。幼龄鼠的穿越次数少于成年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也短于成年鼠,虽然差异不显著,但可说明其空间探索能力低,也进一步说明其记忆能力接近成年鼠。RT-PCR结果显示定位航行训练组海马Arc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成年鼠高于幼龄鼠。结论幼龄鼠瞬时记忆能力接近成年鼠,但形成稳定记忆的能力弱于成年鼠。Arc基因在幼龄鼠和成年鼠静息状态时无明显差别,但行为训练后在成年鼠海马的表达量高于幼龄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脾细胞IL-2和γ-IFN的影响。方法以Wistar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即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大豆皂甙给药组,3组动物分别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大豆皂甙(SS,10mg/kg)灌胃3个月,然后处死取脾脏进行脾体比、常规组织学染色观察,同时取脾细胞进行淋巴细胞转化率实验及白细胞介素2(IL-2)与白细胞介素18(γ-IFN)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和大豆皂甙治疗组的脾体比及脾脏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可使大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IL-2和γ-IFN水平明显降低(P〈0.01),大豆皂甙治疗组可使大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IL-2和γ-IFN水平升高(P〈0.01),而对照组和大豆皂甙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口服大豆皂甙能增强糖尿病大鼠脾脏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了解小同发育阶段影响记忆能力的基因的转录水平.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SD雄性2月龄和6月龄大鼠进行行为训练,记录大鼠在半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每天4次,共3d统计并分析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评估大鼠记忆形成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Arc蛋白的表达量,判断Arc与不同年龄大鼠学习能力的关系.结果 随着入水次数的增加,2月龄和6月龄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逐渐缩短(P<0.05或P<0.01),2月龄大鼠每天每次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比6月龄大鼠长;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2月龄大鼠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或P<0.001),6月龄大鼠停留时间也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至第2天、第3天6月龄大鼠停留时间已趋于稳定.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训练大鼠海马的Arc表达量高于未接受行为训练的对照组大鼠,且接受行为训练的6月龄大鼠Arc表达量高于2月龄大鼠.结论 6月龄大鼠形成记忆能力较强,较快形成长期记忆.不同月龄大鼠Arc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81岁,体重65kg,因左股骨颈骨折,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左侧全髋置换术。术前检查,患者意识谈漠,于5年前患脑梗死,治疗后仍遗留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听诊两下肺呼吸音较粗,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160/100mmHg(1mmHg=0.133kPa),未系统治疗,心率900次/min,心电图无明显异常。术前肌内注射0.5mg阿托品,入室后监测血压130/90mmHg,平均动脉压103mmHg,心电监测无明显异常,脉搏90次/min,Sp02100%。麻醉诱导用药:咪达唑仑3mg、芬太尼0.15mg、依托咪酯12mg、维库溴铵6mg静脉推注,纯氧去氮后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行控制呼吸,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12次/min。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改良气管导管固定法在预防颅脑手术中气管导管脱落的效果。方法:颅脑手术中,A组使用传统的双胶布进行固定,B组采用改良气管导管固定法固定气管导管。A组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B组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比较A、B两组中气管导管脱落例数。结果:A组1 463例患者手术中有16例出现气管导管脱落,B组487例中未出现了气管导管脱落。统计学分析表明,B组气管导管脱落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气管导管固定法固定气管导管可有效预防颅脑手术中气管导管脱落。  相似文献   
9.
氯胺酮超前镇痛对术后自控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氯胺酮超前镇痛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45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行全子宫切除术,随机分为3组,即Ⅰ组:对照组,术前不施行超前镇痛;Ⅱ组: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入氯胺酮0.2 mg•kg-1;Ⅲ组:切皮前30 min将氯胺酮30 mg加入实验剂量(2%利多卡因4或5 mL)中注入硬膜外腔。3组术后均连接Graseby9300镇痛泵行患者自控硬腺外镇痛(PCEA),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因加50 mg•L-1吗啡。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天晨抽取静脉血,采用改良荧光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并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视觉模拟(VAS)评分、镇痛泵首次触发时间、吗啡消耗量、有效触发次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 结果:从术后4 h至48 h 3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升高,Ⅰ、Ⅱ、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Ⅱ、Ⅲ两组PCEA泵首次触发时间明显延长,镇痛期内按压次数、吗啡总消耗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Ⅰ组术后E及NE水平均高于术前,Ⅱ、Ⅲ组术后第1天E、NE水平均高于术前,第2天E、NE水平与术前无差别,与Ⅰ组术后第2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经硬膜外腔或静脉途径行超前镇痛能减轻下腹部手术术后儿茶酚胺和皮质醇的增高反应,提高患者自控镇痛效果,减轻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巨大甲状腺肿所致的困难气道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管插管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巨大甲状腺肿致气管受压移位或变形患者3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n=15)和丙泊酚组(n=15)。右旋美托咪定组先给予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定1.0 μg.kg-1,输注超过10 min后以 0.4 μg.kg-1.h-1持续泵人。丙泊酚组先缓慢给予丙泊酚2.0 mg.kg-1,后以5~8 mg.?kg-1.h-1持续泵人。对插管条件进行评估分级;观察患者在插管过程中的反应,如咳嗽分级和患者插管时的舒适度;记录麻醉前(T0)、Rassay评分为4时(T1)、气管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及插管后3 min(T4) 5个时间点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记录阿托品和多巴胺的用量以及低氧血症和呼吸抑制等。结果:2组均成功完成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插管。右旋美托咪定组患者在插管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自主呼吸,无气道梗阻发生,均能按照指令配合气管插管。丙泊酚组有6例(40.0%)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11例(73.3%)不能按指令配合气管插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美托咪定组有12例声门开放,3例声门活动;丙泊酚组有7例声门开放,6例声门活动;右旋美托咪定组较丙泊酚组提供较好的插管条件(P<0.05)。在整个插管过程中没有反应或只是轻微的面部表情者,右旋美托咪定组有12例,丙泊酚组有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美托咪定组患者在T1和T2时刻心率下降更为明显。插管后T3、T4时刻2组患者心率均加快,但右旋美托咪定组患者心率加快不显著,与丙泊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过程中右旋美托咪定组未出现低氧血症和气道梗阻,而丙泊酚组3例出现低氧血症,6例出现气道梗阻。结论:在处理巨大甲状腺肿所致的困难气道时,与丙泊酚比较,右旋美托咪定耐受性好,患者呼吸通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