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急诊科护士现状,制订分层级规范化培训计划,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常见急诊分诊急救程序、护患沟通技巧等,采用多种形式结合进行培训。比较实施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应急能力、抢救配合及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分层级规范化培训,急诊科护士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应急能力、抢救配合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明显提升( P <0.01或 P <0.05)。结论分层级规范化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  相似文献   

2.
罗艳  杨相梅 《医学教育探索》2014,(12):1239-1241
目的 探讨应用案例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促其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法 对我科普通病房共61名护士进行每日半小时案例分析培训。培训后通过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对案例分析培训的评价,同时对培训前后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护理部每月考核成绩、护理论文质量情况、护理不良事件数量进行比较。相关数据行t检验或r检验。结果 每日半小时案例分析实施后,大多数护理人员认为自身各项能力得到提高。培训后的病人满意度(t=-0.391)、护理部每月考核成绩(t=3.823)、护理论文质量(X^2=5.495)均有提升,而护理不良事件减少(X^2=6.441),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日半小时案例分析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提升病人满意度,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强化急救技术培训对提高社区医生急救水平的效果。方法将180例社区医生随机分为传统培训组和复训组,每组各90例。2组均采用理论授课、操作练习和情景模拟的培训方式,复训组于培训6个月后给予再培训。2组均于初次培训前,初次培训后即刻、3个月后及1年后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比较2组考核成绩,评价培训效果。结果2组培训前在急救理论、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创伤急救技术和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培训后即刻以上评分均较训前有显著提高,培训3个月后评分有所下降,培训1年后下降更多,但复训组评分较传统组高;2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培训1年后复训组急救知识和技能考核及格人数明显高于传统培训组(P <0.01)。结论社区医生的急救技术亟待提高,完善的复训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社区医生急救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医院设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护理门诊的效果及改进。方法设立PICC护理门诊,制定责任规范,完善坐诊制度,进行多科室合作及质量控制,比较PICC护理门诊患者(观察组)及护士长轮流坐诊的PICC置管患者(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3.90%,对照组为5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P<0.05)。结论设立PICC护理门诊能够明显提高PICC置管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下护理管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19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2012年5月-2013年12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救治的9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设为实验组,2010年9月-2012年4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救治的10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与一体化急救模式相适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调整急救中心的布局与设施、完善应急预案、规范抢救程序、注重抢救的时效性、优化人力资源、规范护理病历书写、定期组织学习法律知识等.对照组常规护理,未实施与一体化急救模式相适应的护理管理措施,通过回顾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院前反应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3.42±1.14)min比(5.68±1.34)min,P〈0.01)],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到60%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889±3366)元比(20448±4181)元,P〈0.05),救治成功率和救治满意度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9%比91.2%,97.9%比93.1%,P〈0.05)。结论利用急救一体化模式的优势,不断完善急救护理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科学的现代急救护理,提高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水平,提升了医院的综合急救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783名成年居民进行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居民急救电话和烧伤处理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9.4%(700/783)和93.9%(735/783),而心肺复苏术的知晓率较低,为16.5%(129/783)。53.8%(421/783)的被调查者完全没有接受过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43.4%(340/783)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渴望获得急救知识。按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分为本科以上、大专及本科、大专及本科以下3组,3组15项急救知识的总知晓率分别为65.8%、65.0%、40.7%,前2组明显高于大专及本科以下组(均P〈0.05)。结论:广州市居民急救知识知晓度亟待提高,应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教育提高居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sP)在创伤骨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比较教师扮演的SP教学组(SP组)与传统教学组(T组)的理论考试成绩、病例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并对教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5±9.5VS82.3±11.7,P〉0.05);但是SP组病例分析成绩(78.3±9.7)显著高于T组(65.3±7.7),P〈0.05;临床技能考核成绩SP组显著高于T组(85.6±9.4VS72.4±11.6,P〉0.0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与T组相比,大多数学员普遍对教师扮演的SP教学满意。结论教师扮演的SP应用于创伤骨科临床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和思维方法,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技能考核中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及在大专护生临床技能考核中应用标准化病人的可行性,明确运用标准化病人在大专护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级护理大专实习生4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名,实验组运用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方法,分析传统考核及标准化病人考核护生考核成绩护生满意度及教师对两组护生综合素质优良率的评价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实验组护生护理问诊、健康教育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病例分析操作技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考核成绩及考核方法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护生,P〈O.05,二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教师对护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对照组为41.7%、37.5%、50%、50%、29.2%;实验组为70.8%、75%、62.5%、70.8%、83.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sP适合大专护生临床技能考核,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大专护生临床技能考核是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技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健 《大家健康》2016,(2):209-210
目的:对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过敏性鼻炎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综合组予以综合护理,且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有效率(92.5%)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75.0%)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综合组患者的满意度(95.0%)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8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好,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根据是否接受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培训将学生分为培训组和非培训组,对两组学生进行突发事件基础知识储备、应急识别、现场调查以及事件处理等能力知识点的问卷调查,并对这些应急能力的综合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培训组在基础知识储备中对突发事件分级的应答正确率高于非培训组(P〈0.05);在应急识别以及安全防护各项能力的考察中,培训组的应答正确率均高于未培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现场调查能力考察中,除疾病分布调查中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的应答正确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培训组其余指标均高于非培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处置能力考察中,除对疫点消毒处理知识点的应答正确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培训组其余指标均高于非培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组学生各项应急能力综合评分高于未培训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现有培训方法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1.
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其对临床效果及疾病康复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预测患者依从性状况并找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对依从性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依从性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等系列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特定疾病的依从 性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最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评刊之感     
欣逢《中国医院》创刊6周年、公开发行两周年之际,谈点评刊之感,以兹庆贺、纪念。 从2001年7月起,我有幸担任本刊评刊员,真诚感谢给我这一“老有所学”机会,期期通读,收获甚丰。24期,千篇文章(含动态、短讯),颇有走进没设课桌的动态医院管理大学之感。《中国医院》杂志突出特点,一是政策性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对医院改革发展,乃至整个卫生改革发展的部署,传递信息,答疑释惑;二是科学性强,理论阐述,经验介绍,感悟体会,都遵循经济社会规律和医学科学规律;三是权威性高,政府官员,学会领导,院士、博士专家,优秀院长、主任,国内国际名士,均为本刊撰稿。本刊对医院管理者和卫生管理者及时而良好的指导作用,已为业内人士所公认和赞许。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使病变诊断定量计算更为简便。方法本文拟在T2测量方面借助Matlab进行测算,依据T2的数学表达式特征,采用单双指数曲线拟合法、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三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Origin9.0软件评估,数值波动双指数拟合最小、最稳定;最小二乘法较大;单指数拟合最大。但最小二乘法和单指数拟合地更快。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测出横向弛豫时间T2的值。  相似文献   

16.
国外医院患者入院过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明  陈洁 《中国医院》2012,16(2):77-78
合理有效的做好患者人院安排是医院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简单介绍了国外医院的入院过程,并提出改进患者人院过程应准确的记录患者信息、有效的使用各种技术、以及最优化医院的资源等策略,以期为中国医院患者入院以及挂号过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国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板(SCI-E)数据库2006-2016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应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国际ITP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及主题分布情况,重点对目前ITP的国际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期刊论文936篇,2006-2015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量呈稳固上升趋势;研究主要分布于东亚、欧洲及北美洲地区,文献发文排名靠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和英国;论文产出最多的机构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模型、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幽门螺杆菌根除、系统评价、T淋巴细胞增殖为研究热点;大剂量地塞米松、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反应等高频关鍵词为最新研究方向.结论;本文明确了ITP主题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地域分布,以及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可以为我国ITP科研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高血压头颈痛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葛根素治疗)、对照组42例(β体阻滞剂治疗)。结果:5天内总的症状消失率治疗组82.4%,对照组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的停药反跳率分别为8.8%和42.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峡谷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疗效优于β受体阻滞剂而且稳定,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对少阴病篇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认为 :“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是少阴寒化证的脉证提纲 ;四逆汤是治疗少阴阳虚阴盛证的主方 ,并对“急温之”等进行了说明 ;指出真武汤证 82条中“仍恶寒”是表未解 ,真武汤证两条体现了《伤寒论》方证辨证一方多证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