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84-87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甲状腺结节变化方面,治疗组结节最长直径、结节体积及结节体积缩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SH、FT3、FT4等甲状腺功能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7.2%)(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优先选择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细节护理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8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94)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结节体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平均结节体积缩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病人64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结果本研究中全部64例病人的甲状腺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意外发生。实验组病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手术疤痕,并发症以及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39例共58枚结节,观察甲状腺结节的消融情况、微波消融后结节体积缩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9例共58枚结节均行微波消融,一次性完全消融54枚,完全消融率93.1%,4枚再次消融后达完全消融。随访6个月后所有结节体积均较术前缩小,其中25例患者治愈,8例结节体积缩小率>50%,4例25%~50%,2例<25%。术后轻度短暂声音嘶哑2例,患侧牙龈及肩部疼痛者4例,无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安全、有效、微创、美观,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利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随访3个月,就患者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FT3、FT4、TSH等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良性结节可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不但能帮助患者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缩小病灶,且安全有效,能够尽早恢复患者甲状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经皮热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与监测下经皮穿刺微波、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南京康友Thy-ablation型冷循环微波针及德国Celon-ProBreath单针双极式射频电极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病变104例(共289枚结节),观察治疗后的近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结果 289枚结节均达到完全灭活,部分结节消融后获得了病理诊断结果,光镜下显示消融区为无滤泡结构的坏死物质;消融后第3~6个月随访观察发现结节缩小率达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仅1枚结节需要二次消融。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射频原位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效果确切,创伤微小,操作简便,恢复迅速,可于门诊实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射频消融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难治性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难治性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研究组给予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略低于对照组的26.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相比,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细菌性肝脓肿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良性结节经皮热消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50枚甲状腺良性结节(包括腺瘤和增生),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后行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评价消融区的坏死和萎缩程度,以及消融术相关的副作用及并发症。结果 50枚甲状腺结节消融后经超声造影检测显示全部丧失血供,且消融区范围完全覆盖原结节大小;超声随访检查发现消融区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其中完全消失者6枚(12%),结节直径缩小超过1/2者32枚(64%),结节直径缩小低于1/2者12枚(24%)。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颈部皮肤烫伤、气管和食管损伤、喉返神经损伤、颈部肌肉损伤导致的颈部外形改变和运动障碍。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经皮热消融治疗安全性高,创伤小,可控性强,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潜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方法对甲状腺肿瘤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进行甲状腺肿瘤疾病治疗的患者共计25例的患者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回顾法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收集,随后为患者进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以治疗患者的甲状腺肿瘤疾病。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基本护理情况进行记录,并记录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状况。结果通过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方法,全部25名患者的甲状腺肿瘤都实现了消融,术后30-37d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临床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仅为血肿、咳嗽等,全部患者在术后病情均恢复良好,无显著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方法对甲状腺肿瘤的消融具有显著疗效,并且手术并发症少,适用于临床甲状腺肿瘤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微波消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人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17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对比2组术前、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年龄、病程差异、结节数、TSH、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S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1),F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且对照组病人TSH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 < 0.01),FT3和FT4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 < 0.01)。观察组病人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1%,对照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对甲状腺功能的保护要优于传统手术治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是可以替代传统手术治疗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pere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PMWA)肝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探讨并发症类型及治疗措施.方法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171例患者274个结节,最大径0.9-5.7cm,平均(2.3±0.9)cm.肝细胞癌143例234个结节,肝转移癌16例25个结节.肝内胆管细胞癌12例15个结节.对≤1.7cm结节单点消融,>1.7cm者采用多点消融.治疗后规律性随访2-26个月,随访期间以原治疗病灶区域内或周边增强影像出现新发病变为局部肿瘤进展.结果 对171例274个结节行微波消融治疗,单个病灶治疗平均时间为(474.0±228.0)s.PMWA后1个月行增强CT、超声造影或MRI检查显示261个结节内部或边缘无增强表现,达完全消融,13个结节内部或边缘有增强,未达完全消融,技术有效率为95.3%(261/274).经2-26个月随访,局部肿瘤进展率8.8%(24/274).术后较严重并发症为1.1%(3/274),包括肝脓肿1例(抗感染和置管引流后治愈),1例为胆囊壁水肿、轻度增厚;另1例为治疗区下方相邻处肝边缘感染性病变.无与微波治疗重度损伤及相关死亡.结论 PMWA时采取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重视附加方法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后近期消融区内组织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寻找消融区病理评估的适宜时间。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后即刻及术后1、3、6、12个月复诊时接受消融区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评估的患者60例共69个消融区,活组织检查标本取自各消融区的中央域和边缘域。采取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消融区细胞形态、组织结构表现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表达程度。结果 消融术后即刻和1、3、6、12个月活组织检查分别成功取材69、12、19、25和13个消融区。消融术后即刻69个(100.00%)消融区的中央域和边缘域均无坏死,仅为凝固变性;1个月时9个(75.00%)中央域及9个(75.00%)边缘域呈现完全坏死;3个月时16个(84.21%)中央域及15个(78.95%)边缘域呈现完全坏死;6个月及12个月时所有(100.00%)中央域及边缘域均完全坏死。结论 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后其组织病理表现具有经时演变的特点。消融术后即刻消融区组织仅为凝固性变性,尚未发生坏死;随时间推移消融区组织发生坏死,坏死的程度与范围渐进趋于完全,且无区域间差异。提示微波消融对甲状腺结节的可靠疗效源于细胞的完全坏死。此外,术后6个月时消融区细胞全部即已达到完全坏死,提示消融后若对消融区进行病理学评估,第6个月是适宜的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杠杆撬离法”预防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过程中热损伤并发症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34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其中174例采用“液体隔离带法”预防热损伤,即“液体隔离带”组;另174例采用“杠杆撬离法”预防热损伤,即“杠杆撬离法”组,术后随访1~12月,观察严重并发症的发率及结节残留发生率。结果 34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微波消融治疗,手术严重并发症均为声音改变,其中“液体隔离带”组3例,发生率为1.7%“;杠杆撬离法”组4例,发生率为2.3%,两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12月,“液体隔离带”组17例结节边缘有少量残留组织,残留发生率为9.8%“;杠杆撬离法”组19例结节边缘有少量残留组织,残留发生率为10.9%,两组间结节残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杠杆撬离法”是预防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过程热损伤并发症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前的风险分级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甲状腺结节的毗邻关系,术前将结节消融风险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4级。记录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结节残留发生率。结果 5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低、中、高和极高风险组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88%、2.41%和6.78%,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低、中、高和极高风险组的结节残留发生率分别为1.59%、6.14%、14.43%和71.19%,其中低风险与中风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风险、中风险组与高风险、极高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甲状腺结节术前风险分级有助于术中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后结节残留发生率的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后消融区出现液化性坏死的可能原因及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3 480枚甲状腺结节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术后消融区液化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方法与结果。结果 3 480枚甲状腺结节中,18枚(0.52%)微波消融术后消融区出现液化性坏死。18枚(100.00%)甲状腺结节术前最大长径均≥ 2.5 cm,位置均紧邻甲状腺包膜,术中均采用热阻断血流法,液化性坏死发生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比例均在正常范围。18例术后消融区发生液化性坏死的患者均临床痊愈,其中2例口服抗炎药即自行消散,消融区局部未作处理;10例行手术切开清除消融区液化性坏死物,14~26 d后切口愈合(2例颈部皮肤形成明显瘢痕);6例行超声引导下扩开消融针穿刺窦道引流,10~20 d后液化坏死物消散,皮下窦道愈合,颈部均无瘢痕形成。16例患者行液化坏死物标本细菌培养,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术后消融区凝固性坏死组织液化是一种无菌性过程,可能与结节体积大、位置贴近包膜、热阻断血流有关,"液化与吸收失平衡"假说或许为探索其潜在机制提供线索;超声引导下扩开穿刺窦道可成功引流坏死物并避免颈部皮肤形成瘢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经峡部和经侧颈部路径微波消融甲状腺内后象限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甲状腺内后象限良性结节142枚,其中,经峡部组83枚,经侧颈部组59枚,比较两组消融手术的麻醉剂用量、隔离带液体用量、治疗时间、术中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症状评分、美容评分、治疗成功率及结节体积缩小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麻醉剂用量,隔离带液体用量,治疗时间,术中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1、3、6、12个月症状评分,美容评分,术后1、3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及治疗成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侧颈部组术后6、12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均明显大于经峡部组(P<0.05)。 结论: 对于甲状腺内后象限良性结节可以考虑经侧颈部进针路径进行微波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移动消融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1例共72个结节,结节平均直径3.0±1.4cm。按照消融方式分为固定针消融组(n=39)和移动消融组(n=33),比较两组消融手术参数、消融范围及缩小率的差异。结果移动消融组消融单位体积用时较固定消融组短(P〈0.01),完全消融率高于固定消融组(P=0.044)。随访1~12个月移动消融组结节各阶段体积缩小率均高于固定消融组,其中3~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移动消融技术疗效确切,见效快,较固定消融技术对甲状腺良性病变治疗的效率高,且消融范围更适形、更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