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制兔肠节段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与自由基清除剂抗损伤作用。分别测定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及内毒素含量变化;再灌往结束后,测定肠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并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缺血后血中各项生化指标轻度升高,再灌往后则明显升高,给予SOD+CAT能抑制再灌注阶段的损伤及内毒素吸收,但对缺血阶段无效.表明内毒素的吸收与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褪黑素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缺血-再灌注+溶媒组10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10mg/kg)组15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20mg/kg)组15只。观察肠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肠黏膜损伤程度,测定小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及血中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并测定小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 运用褪黑素明显降低了缺血-再灌注后组织中MDA水平的增加,同时褪黑素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OD、CAT的活力升高。组织学显示褪黑素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轻于缺血-再灌注组,血浆中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溶媒组。褪黑素治疗产生的这种变化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褪黑素通过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明显减轻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大鼠肝肠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肝肠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的损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分全肝缺血、肠缺血及肝肠联合缺血3组,分阻断前、阻断末(45min)、再灌注后0.5、2、6h共5个时间点,分别活杀5只大鼠取材,测定血浆及组织匀浆中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并观察血尿素氮、血淀粉酶及肌酸激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肝肠缺血再灌注后,各组血浆及肺、心、肾、胰组织中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血尿素氮、血淀粉酶及肌酸激酶混合性同工酶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肝肠联合缺血再灌注早期可引起机体其他脏器严重损伤;在相同热缺血时间内,肠缺血可能比肝脏缺血引起更大的其他重要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4.
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缺血/再灌注+褪黑素20mg/kg组(15只)。观察肠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肠黏膜损伤程度,测定血中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并测定小肠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和诱生型-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运用褪黑素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轻,MDA、NO、iNOS和D乳酸、内毒素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溶媒组,并呈剂量依赖效应。肠黏膜损伤程度与MDA、NO及D乳酸呈正相关。结论:运用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效应呈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的部分原因可能是褪黑素抑制了NO的过度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硫化氢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影响。 方法 将6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假手术)组、B(缺血-再灌注)组,C(缺血-再灌注+NaHS)组,D[缺血-再灌注+炔丙基甘氨酸(PPG)]组。经腹正中切口剖腹及游离肠系膜上动脉(SMA),钳夹B、C、D组大鼠SMA 60 min和再灌注120 min,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组在灌注前10 min向大鼠尾静脉注入100 μmol/kg NaHS后按1 mg/(kg·h)输注直到再灌注2 h,D组在缺血前10 min向腹腔注入PPG 50 mg/kg。检测血CRP、降钙素原、内毒素、H2S、TNF-α、IL-6、IL-8并进行血培养,测定回肠组织匀浆中H2S。 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的CRP、降钙素原、内毒素、TNF-α、IL-6、IL-8升高,H2S降低。与B组比较,C组的CRP、降钙素原、内毒素、TNF-α、IL-6、IL-8降低,H2S升高。与C组比较,D组CRP、降钙素原、内毒素、TNF-α、IL-6、IL-8升高,H2S降低(P<0.01)。B、C、D组分别有14、6、15例血标本培养出大肠杆菌。H2S与CRP、降钙素原、内毒素、TNF-α、IL-6、IL-8呈负相关。 结论 H2S降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炎症因子,改善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大黄素灌胃预处理组(c组)三组。A组仅开腹不夹闭血管,在术前2h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按1ml/100g(大鼠体重)灌胃。B组术前处理同A组,术中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在术前2h按20mg/kg的大黄素溶于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其余同B组。分别于灌胃前、缺血1h时经股静脉取血,再灌注1h后经下腔静脉采取血样。检测各组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的含量。结果血清中IFABP的含量在小肠缺血1h及再灌注1h后,B组和c组的含量明显高于A组,但C组与A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血清中TNF-α的水平在小肠缺血1h时,B组和C组高于A组,而在再灌注1h后,C组与B组相比明显下降。血清中内毒素水平在小肠缺血1h及再灌注1h后B组与A和C组相比升高,而C组与B组相比,C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致血IFABP、TNF-α、内毒素升高,大黄素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肝肠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肝肠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的损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分全肝缺血、肠缺血及肝肠联合缺血3组,分阻断前、阻断末(45 min)、再灌注后0.5、2、6 h共5个时间点,分别活杀5只大鼠取材,测定血浆及组织匀浆中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并观察血尿素氮、血淀粉酶及肌酸激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肝肠缺血再灌注后,各组血浆及肺、心、肾、胰组织中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血尿素氮、血淀粉酶及肌酸激酶混合性同工酶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肝肠联合缺血再灌注早期可引起机体其他脏器严重损伤;在相同热缺血时间内,肠缺血可能比肝脏缺血引起更大的其他重要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肝灵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右肾切除,左侧肾蒂夹闭45min后再灌60min。用益肝灵预防性治疗,检测并比较肾组织及血清中MDA及SOD的活性变化。结果益肝灵能明显押制缺血再灌所致的血及肾组织中MDA的升高和SOD的活性降低。结论益肝灵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川芎嗪(CXZ)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阻断肠系膜前动脉和加纱带结扎法制成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不同时期家兔给予SOD及CXZ后血中SOD,MDA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经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SOD及CXZ可显著降低家兔血液中MDA的含量,使血液中SOD活力增高,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升高;肠壁组织的光镜和电镜结果与血液学检查相吻合。结论:SOD及CXZ具有很强的抑制自由基生成和增强细胞抗自由基能力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其对家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洋金花总生物碱对动物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复制夹闭犬肠缺血模型。研究了中药洋金花总生物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后血液SOD活力、血液和肠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代谢终产物丙二醛(MDA)及其血乳酸等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洋金花总生物碱防治组的血液SOD活力较缺血组显著升高,而MDA(包括血液和小肠组织)及血乳酸含量较缺血组则明显降低。提示:洋金花总生物碱对动物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壳寡糖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方法制作轻度和重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重度缺血再灌注组、轻度缺血再灌注组、壳寡糖对轻度及重度缺血再灌注干预组。再灌注后用Ch iu氏评分法观察肠黏膜的损伤情况,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与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小肠黏膜组织的SIgA水平。结果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形态学损伤明显,血清中反应肠损伤的DAO以及肠组织匀浆中MDA及MPO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肠黏膜组织的SIgA水平明显下降,运用壳寡糖预处理的轻度及重度I/R组以上变化均较相同I/R时间模型组减轻。结论壳寡糖对大鼠轻度和重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中性粒细胞聚集与活化以及增强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肠缺血一再灌流损伤的机理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但其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本实验通过大鼠肠缺血—再灌流模型,观察血中内毒素及氧自由基的变化,探讨内毒素和氧自由基在肠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与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与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设立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45min和90min组,检测不同时点血浆NO浓度、肠组织一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组化染色光密度及肠管病理损伤程度。结果伴随肠缺血再灌注进程,各组大鼠Chiu病理评分及iNOS免疫组化染色光密度值依次升高,且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287.13,62.484,P均小于0.01。而血浆NO含量则是在再灌注后才呈现渐增趋势,F=38.667,P<0.01。结论肠组织中iNOS表达在缺血期即被激活,由iNOS催化合成的NO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基本以致损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大黄对肠缺血再灌注(L/R)诱发的肠粘膜屏障损伤及机体炎症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I/R及治疗3组,检测各组动物肠组织SOD、血TXA2及内毒素水平,并观察细菌培养结果、脏器指标及生存率。结果肠L/R后肠组织内SOD耗损,血TXA2水平升高并伴有严重的内毒素血症及菌血症;预先以大黄治疗可使肠内SOD耗损减少,血TXA2水平明显下降,同时细茵、内毒素易位减少,脏器功能指标改善,动物致伤24h生存率提高40%。结论大黄可减轻大鼠肠K/R后肠粘膜屏障破坏,并进一步对炎症反应所介导的器官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肠缺血-再灌注期肠道细胞凋亡及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变化及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肠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钙超载、氧自由基与细胞凋亡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和开放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30min、60min后3h或72h再灌注或给维拉帕米后缺血-再灌注,行HE及TVNEL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和细胞凋亡;比色法做小肠组织XO活性测定。设假手术组(不夹闭血管)为对照。结果:(1)肠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现象,尤以缺血60min再灌注3h组最为明显;(2)小肠组织XO的活性在缺血30min再灌注3h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该组中细胞凋亡与组织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3)在缺血30min再灌注3h组,维拉帕米治疗组与实验组比较,XO活性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缺血60min再灌注3h组,维拉帕米治疗组与实验组比较,细胞凋亡百分数与组织学评分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4)在各组缺血后再灌注72h,未发现有迟发性肠坏死发生。结论:肠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组织可发生细胞凋亡,其在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小肠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SOD)、肠组织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清中和肠组织中的NO、肠组织中MPO活性及外周红细胞SOD活性。结果异丙酚治疗组(Ⅲ组)肠组织和血清中NO明显降低(P<0.01),肠组织中的MPO显著降低(P<0.01)。缺血再灌注组(Ⅱ组)、Ⅲ组外周红细胞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Ⅰ组)(P<0.01),但Ⅲ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增高于Ⅱ组(P<0.01)。结论异丙酚可显著降低肠缺血再灌注后NO和MPO水平,增加SOD活性,具有抗氧化作用,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对于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9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11组:假手术组(sham)、肠缺血45 min再灌注15 min组(I45R15)、I45R30、I45R60、I45R180、I45R360、和相应时间点的leptin(0.2 mg/kg)治疗组,每组9只.检测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并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肠缺血再灌注组血清中TNF-α随着时间变化显著升高,IL-10水平也高于假手术组(P<0.05),病理显示肠道明显损伤;与肠缺血再灌注组相比,Leptin治疗后血清中的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小肠组织损伤明显减轻(P<0.05).结论:Leptin可通过下调血清中TNF-α、上调IL-10水平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肠道的局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ICAM-1在大鼠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组。于再灌注后1h、3h、6h取血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并切取胰腺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ICAM-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移植组胰腺组织损伤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血淀粉酶升高,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直接相关;而对照组胰腺组织损伤不明显.血淀粉酶不升高。(2)移植组各时段ICAM-1均表达,且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对照组ICAM-1不表达。结论 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以及释放出各种蛋白酶和活性因子.是导致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直接原因。ICAM-1参与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夹闭大白鼠右髂总动脉造成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检测不同缺血时期及再灌注后血中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再灌注后血中MDA浓度明显高缺血期(P<0.05)。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提示骨骼肌组织的损害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再灌注1h后其损害程度明显重于缺血期,对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氧自由基对肢体微循环的损害,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胆必清颗粒对兔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必清颗粒对兔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胆必清用药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时间60 min)技术复制肠道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家兔血浆内毒素及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酶(MPO)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小肠、肺的病理变化。结果:制模后家兔血浆内毒素及组织中的MDA及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胆必清颗粒组内毒素及组织中的MDA及MPO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胆必清颗粒组小肠及肺的病理学变化明显优于模型组。结论:胆必清颗粒对兔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