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粘蛋白MUC1表达和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分布的变化,探讨二者在膀胱癌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UC1和TID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和定位及MUC1在T-24细胞、BIU-87和耐药株BIU-87/A中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IU-87、耐药株BIU-87/A及T-24细胞在阿霉素、长春新碱、顺铂3种化疗药物作用48h后的凋亡率:结果MUC1在各期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均表达,表达模式各有特点,MUC1的染色分型同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01)。DC的数量同肿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05)。MUC1存BIU-87、T-24细胞膜、胞浆中均有浅棕色弱阳性表达,在BIU-87/A的胞膜、胞浆中均有深棕色强阳性表达,两者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BIU-87、T-24和BIU-87/A的自发凋亡率分别为1.15%、1.40%、0.90%,在阿霉素、长春新碱、顺铂3种化疗药物作用48h后.BIU-87的凋亡率分别为45.69%、47.70%、44.50%,T-24的凋亡率分别为43.79%、46.17%、44.50%,均有明显升高(P〈0.01),但两种细胞之间及3种化疗药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耐药株BIU-87/A在阿霉素、长春新碱作用48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19.88%、21.41%.均明显低于亲本细胞株BIU-87(P〈0.05)。结论MUC1的表达模式和TIDC数量的监测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指标。TIDC的减少可能是膀胱癌免疫逃逸和耐受的重要环节,肿瘤细胞表面高密度的MUC1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上皮特异性肿瘤蛋白MUC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中的表达,探讨尿液MUC1在膀胱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IRMA)检测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10例非膀胱泌尿系良性疾病及10例正常对照组尿液MUC1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组间、不同分期和分级患者、初发与复发患者及术前与术后患者尿液MUC1的差异。结果 膀胱肿瘤组患者尿液MUC1同各组尿液MUC1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膀胱肿瘤组中,不同分级、分期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发和复发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前与术后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尿液MUC1不能作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筛选指标,但可作为疗效评价、预后判断的指标。MUC1属肿瘤基因表型瘤标,组织学的高表达并不一定平行于血液和尿液,特异性肿瘤基因瘤标应该是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筛选指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阿维A及他扎罗汀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AnnexinV-PI法),S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浓度均为10-5mol/L的ATRA、阿维A及他扎罗汀能不同程度地诱导了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凋亡,其中阿维A作用最为显著,凋亡率13.42%,明显高于对照组、ATRA及他扎罗汀组(均P<0.05);其次为ATRA(5.03%,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他扎罗汀组,P<0.05)和他扎罗汀组(凋亡率2.88%)。3种维A酸亦使A375细胞Bax蛋白阳性表达增强而Bcl-2蛋白阳性表达减弱(P<0.05),其中阿维A作用最强,其次为ATRA和他扎罗汀。结论 维A酸促进A375细胞凋亡可能部分通过以线粒体为核心的凋亡途径。阿维A可能是防治黑色素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术前淋巴化疗对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癌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合凋亡变化,探讨淋巴化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Ⅱ-Ⅲ期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淋巴化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淋巴化疗组改良根治术前72h于瘤床或肿瘤周围注射表阿霉素-活性炭混悬液10mg,对照组注射表阿霉素水溶液10mg。用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检测腋窝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凋亡指数AI,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淋巴化疗组转移癌细胞AI平均为(9.5±2.7)%,对照组平均(3.8±1.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淋巴化疗组Bcl-2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升高(P<0.05),而Bax蛋白表达升高更明显(P<0.01),Bcl-2/Bax的比值下降。结论 淋巴化疗能诱导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内癌细胞凋亡增加,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Bcl-2/Bax蛋白的比值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紫杉醇、5-氟脲嘧啶(5-Fu)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效果。方法 采用ATP生物发光法检测肝癌细胞株的药物敏感性,以流式细胞术、形态学方法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 BEL-7402对紫杉醇高度敏感,对5-Fu低度敏感,抑制作用均存在剂量、时间效应。紫杉醇组3种浓度诱导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无药对照组(P<0.05),但低于5-Fu组(P<0.01);紫杉醇组细胞死亡率显著高于5-Fu组(P<0.05)。紫杉醇诱导凋亡率随药物浓度降低而增加,而5-Fu诱导凋亡率随药物浓度降低而降低。结论 紫杉醇可抑制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5-Fu抑癌以诱导细胞凋亡为主,紫杉醇则以引起细胞坏死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酪氨酸激酶1(JAK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JAK1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qPCR检测mRNA表达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在喉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根据免疫组化评分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喉鳞癌组织JAK1mRNA明显增高,P<0.01;与癌旁组织相比,喉鳞癌组织JAK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JAK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 JAK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在喉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ABCG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韬  方针强  周锋  叶钢 《重庆医学》2009,38(23):2954-2956
目的 探讨干细胞标志物ABCG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其中Ⅰ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10例)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BCG2蛋白的表达,显微镜观察并对相关图片进行光密度分析.结果 ABCG2阳性表达定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和胞膜,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中均检测到ABCG2蛋白的表达,而在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全为阴性,光密度分析提示其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 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干细胞标志物ABCG2的表达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肾细胞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57.1%,癌旁及正常组织不表达;肾细胞癌VEGF阳性表达率为61.9%,与癌旁及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癌转移患者与无癌转移者HIF-1α、VEGF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Kappa=0.41,P<0.01)。结论 HIF-1α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VEGF有相关性,有望成为判断肾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HIF-1α是VEGF表达的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KBV200多药耐药细胞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探讨PKC的表达上调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KBV200细胞分对照组和佛波酯(PMA)组,PMA组应用200nmol/L的PMA预孵育细胞,而对照组不用。32P掺入法测定多药耐药KBV200细胞株的PKC活性,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PKC各亚型表达和亚细胞分布。用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性。结果 PMA预孵育可提高KBV200细胞的PKC总活性和膜组分PKC活性,降低浆组分PKC活性(P<0.01)。PMA预孵育使膜组分PKCα表达增加,浆组分PKCα表达降低,膜组分PKCβ无明显变化,浆组分PKCβ的表达稍增强。PMA可升高长春新碱、阿霉素对KBV200细胞的IC50值(P<0.01)。结论 PMA使KBV200细胞耐药性增加,可能与PKC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针对人端粒酶RNA(hTR) 及其催化亚基(hTERT) 的小干扰RNA (siRNA) 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BIU-87端粒酶活性及其增殖的影响. 方法 根据人TR mRNA和TERT mRNA的序列,分别设计合成3对不同的且能干扰TR和TERT基因表达的siRNA(TR-siRNA, TERT-siRNA),通过脂质体法将其转染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TR、TERT mRNA 表达,TRAP-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 结果 3对TERT-siRNA和3对TR-siRNA中,pRNAT-TERT-Ⅲ和pRNAT-TR-Ⅲ可以特异性抑制BIU-87细胞株中TERT和TR表达(分别减少67%和41%,P<0.05),且BIU-87细胞株的生长和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 结论 TR-siRNA和TERT-siRNA能特异且高效阻断各自基因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进而抑制BIU-8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叶钢  罗顺文  江永浩  张荣贵  刘为池 《重庆医学》2004,33(10):1522-1524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腺苷激酶基因(HSVtk)联合丙氧鸟苷(ganciclovir, GCV)对人膀胱癌细胞(BIU87)的旁观杀伤作用,探讨旁观者效应产生的机制.方法将携带HSVtk基因的细胞BIU87-TK与BIU87混合培养,观测HSVtk/GCV系统的旁观者效应.染料划痕标记观察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RT-PCR 检测连接蛋白Connexin26 (Cx26) mRNA表达.同时观测维甲酸对缝隙连接和旁观者效应的影响.结果当BIU87-TK占40%时,共培养细胞对GCV的杀伤敏感性接近60%,显示出旁观者效应.大量细胞凋亡.划痕实验见染料传至临近细胞,RT-PCR 检测出Cx26mRNA表达(0.15).维甲酸处理后,染料传递至更多细胞,Cx26mRNA表达增加到0.34, HSVtk/GCV的旁观者效应随之提高.结论 HSVtk/GCV对人膀胱癌细胞具有旁观杀伤作用,其机理与细胞间缝隙连接和凋亡有关.维甲酸能增强细Cx26表达和缝隙连接功能,提高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人膀胱癌细胞株耐药机制,应用阿霉素(ADM)、足叶乙甙(VP-16)低浓度持续递增法,在体外持续培养10个月,逐步诱导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获得具有多重抗药性的BIU-87/A、BIU-87/V细胞。通过检测抗癌药物50%抑制率剂量,BIU-87/A、BIU-87/V细胞分别对ADM、VP-16的耐药程度较亲本细胞提高57.42倍、5.44倍。两种耐药株显示了相似的耐药谱,均对ADM、VP-16、长春新碱和阿糖胞苷等药物产生耐药性,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耐药性增强,但对丝裂霉素C、噻替哌和顺铂仍保持敏感性。结果表明BIU-87/A、BIU-87/V细胞具有多重抗药性(MDR)表型,为不同药物诱导人膀胱移行细胞癌MDR机制和筛选抗药性逆转剂提供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人肿瘤MUC1/Y全长基因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MUC1/Y并观察 pEGFP MUC1/Y在 BIU 87细胞中表达以用于进一步生物学功能及肿瘤生物学治疗的研究。方法: 取新鲜膀胱肿瘤组织提取总RNA,采用随机引物进行反转录,将特异引物扩增的MUC1/Y全长 PCR产物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C1,测序鉴定后命名为 pEGFP MUC1/Y,用脂质体转染膀胱肿瘤细胞BIU 87,以 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构建质粒含人MUC1/Y全长cDNA编码序列, Western Blot检测和转染实验,表明构建的 pEGFP MUC1/Y基因在BIU 87真核细胞中表达,其绿色荧光蛋白瞬时表达率为 20%。结论:人肿瘤 MUC1/Y全长cDNA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MUC1/Y 构建成功,可用于肿瘤生物学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Arsenic trioxide (As,O, ) is the major effectivecomponent of Pishuang. Because of its toxic and sideeffects, it was not widely used in clinic for a lOng period. In addition, it was believed that arsenic compound could result in chromosome abnormality, 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Tet)逆转人膀胱癌耐阿霉素细胞株BIU-87/ADM的凋亡抗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膀胱癌耐药株和敏感株分为对照组、粉防己碱组、阿霉素组和阿霉素联合粉防己碱组(n=6),其中阿霉素药物作用浓度为1.5 μg/ml,粉防己碱为1 μg/ml.应用AO/EB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技术检测细胞凋亡,JC-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诱导BIU-87细胞对羟基喜树碱(HCPT)产生耐药,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交叉耐药,观察维拉帕米(VPM)逆转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用间隙给药法诱导BIU-87细胞对HCPT产生耐药,MTT法测定交叉耐药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Bcl-2和生存素Survivin,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VPM逆转耐药性的效果.结果耐药诱导5个月,BIU-87/HCPT细胞对HCPT、长春新碱(VCR)、丝列霉素(MMC)和顺铂(CDDP)的耐药性均有提高,其中HCPT为55倍,VCR为26.88倍,而对阿霉素(ADM)耐药性提高不明显.经检测P-gp和MRP1均为++,Bcl-2和Survivin均为+++.VPM逆转耐药性有一定效果.结论BIU-87/HCPT细胞具有多药耐药性,对VCR的耐药指数最大,VPM能逆转其耐药性,但逆转效率低于文献报道,这些结果都可能与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复杂和BIU-87/HCPT细胞的Bcl-2与Survivin的表达量比P-gp与MRP1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生存素-ASODN)对化疗药多西紫杉醇(泰索帝)诱导膀胱癌细胞系BIU8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已构建成功的生存素-ASODN真核表达载体pcDNA3-SWas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膀胱癌细胞系BIU87,并筛选转染成功的阳性克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其生存素mRNA表达;锥虫蓝拒染法观察生存素-ASODN与泰索帝联合应用对BIU87细胞生存的影响;细胞计数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试验测定转染细胞对泰索帝敏感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DNA断裂情况;核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的细胞核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生存素-ASODN真核表达载体pcDNA3-SWas的BIU87-SVVas细胞生存素mRNA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增殖明显受抑,与转染pcDNA3空载体BIU87-neo细胞、未转染载体的BIU87细胞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琼脂糖凝胶电泳,BIU87-SVVa8细胞可见到DNA梯形条带,而其他对照组未见到;与BIU87-neo、BIU87细胞相比,BIU87-SVVas细胞的细胞核呈致密浓染;加入泰索帝的BIU87-SVVas细胞组的凋亡率大幅度增加。结论生存素-ASODN可促进泰索帝诱导BIUg7细胞凋亡及增加其对泰索帝的敏感性,为膀胱癌的生物学治疗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人膀胱癌细胞BIU-87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膀胱癌细胞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l-2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ax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但Bax/Bcl-2 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人膀胱癌细胞BIU-87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l-2表达水平的下降、Bax/Bcl-2比值的上升.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相关调控蛋白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热疗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87(BIU-87)膀胱癌细胞凋亡及对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和观察不同浓度榄香烯与热疗单独或联合对BIU-87膀胱癌细胞作用结果;Westernblotting检测榄香烯(40mg/L)与热疗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BIU膀胱癌细胞24h后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榄香烯联合热疗处理后BIU-87细胞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不同浓度的榄香烯组、热疗组和榄香烯联合热疗组作用于人BIU-87膀胱癌细胞24h均可使细胞凋亡率增加,但榄香烯联合热疗组的作用显著强于前两者;凋亡率增加的同时下调了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榄香烯联合热疗可诱导人BIU-87膀胱癌细胞凋亡,且过程中下调了p-Akt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