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胆囊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并探讨HIF-1α在判断胆囊癌治疗效果及预测胆囊癌复发转移方面的价值。方法 :采用慢病毒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进行转染,干扰该细胞系中HIF-1α的表达,得到HIF-1α表达不受干扰的胆囊癌细胞系(GBC-SD-NC)和HIF-1α表达受干扰的胆囊癌细胞系GBC-SD-HIF。通过将两组细胞系裸鼠鼠尾静脉注射建立胆囊癌血行转移模型,检测两组细胞在小鼠肺部形成转移瘤的能力。结果 :GBC-SD-NC组裸鼠肺部转移瘤数量、大小都比GBC-SD-HIF组高,GBC-SD-NC组转移瘤的平均数量显著多于GBC-SD-HIF组。结论 :干扰胆囊癌细胞中HIF-1α的表达,可以显著减低胆囊癌细胞系GBC-SD的血行肺转移能力。说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胆囊癌侵袭转移中存在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经验及教训.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损伤类型、手术时机及方式、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参照Bismuthi-Strasberg分型标准.A型2例、C型1例均行局部缝扎或修补.D型4例,分别行胆管修补、或T管引流、ERCP+ENBD术.E1型3例,2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其中1例术后出现胆漏、腹水,PTC提示吻合口断裂,经腹腔引流3个月后行肝肠吻合术;另1例行胆肠吻合术.其余E2型5例,E3型2例,E4型1例均行胆肠吻合术.结论 明确病理损伤的类型是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的前提,根据患者的表现及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修复方案,注重手术方法及细节,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为10例胆囊良性疾病合并CTPV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于术前经彩色多谱勒超声、CT及DSA检查明确合并CTPV;1例患者术中发生大量出血,中转开腹证实合并CTPV并门静脉右支纵行劈裂损伤。结果:7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5~130 min,平均(60±15)min;术中出血量5~100 ml,平均(65±25)ml。术后1例发生毛细胆管漏,余者均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平均住院(3.2±1.0)d。结论:术前明确诊断,术中仔细辨别变性迂曲血管,必要时行预防性缝扎止血,解剖困难时及时中转开腹,为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患者行LC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 duodenectomy,PD)目前仍足胰头癌、总胆管下段癌、壶腹部及部分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首选的手术方法.但其各种手术相关并发症高达28%~38% [1,2],许多因素均可能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产生影响.在此,对我科近年来施行的52例PD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IF-1α蛋白在48例胰腺癌组织和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HIF-1α蛋白在48例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1%(25/48),而在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未见表达,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体积(P=0.015)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21),与预后呈负相关(10.4%vs 4.0%,P=0.027);而与胰腺癌的部位、病理分级等无关(P>0.05)。结论:HIF-1α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胰腺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 duodenectomy,PD)目前仍是胰头癌、总胆管下段癌、壶腹部及部分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首选的手术方法,但其各种手术相关并发症高达28%~38%[1-2]。胰瘘是PD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可引起局部感染、出血而危及生  相似文献   
8.
吴武军  杜立学  张煜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1906-1908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中Hp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pa在胆囊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胆囊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3.2%,23.6%和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pa的表达增高与肿瘤分期晚(P=0.007),淋巴结转移(P=0.040)以及肿瘤浸润深度(P=0.016)密切相关。高表达Hpa的患者3年生存率较低表达患者明显降低(20.8%VS50.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pa的表达不是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pa在胆囊癌中表达增高,并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Hpa的表达增高可以部分解释胆囊癌富于浸润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92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置入术。根据胆道梗阻狭窄的不同部位和狭窄的程度采用相应的放置方式。结果:92例患者中,91例胆道支架成功放置,其中12例放置双支架,支架扩张良好,引流通畅,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术后死亡2例,胆道出血3例,腹水渗漏6例,胆漏2例,支架移位1例,胆管炎9例,胆道再阻塞11例。结论对不能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创伤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15例在胆道探查术中发生胆道下端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为术中发现,行胆总管T形管引流并十二指肠侧后腹膜间隙引流,平均住院16d,均痊愈;6例为术后发现,4例再次手术引流,住院8—12周痊愈,2例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胆道穿通伤于术中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充分引流,可获痊愈;术后早期发现,施以有效引流也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