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西地那非(SIL)对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患者行瓣膜置换术中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1月RHD合并PH行瓣膜置换术、术中经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30 mmHg的患者纳入研究。符合上述条件28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SIL治疗组)14例,对照组14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Swan-Ganz漂浮导管置入后,经鼻饲SIL100mg(辉瑞公司生产的万艾可);对照组14例,生理盐水对照。连续记录两组给药前(T0)及给药后20 min(T1)、40 min(T2)、60 min(T3)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测给药前、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前、ECC及手术结束时的肺顺应性(CL)及氧合指数(OI)变化,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降低mPAP、有创平均桡动脉压(mAP)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CC开始前及结束时,实验组肺顺应性(C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氧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CC瓣膜置换手术中,西地那非能高选择地降低此类患者肺动脉压力,并能改善肺功能,产生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在行瓣膜置换术中,西地那非(SIL)降低肺动脉压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本院2007年6月至11月RHD合并PH行瓣膜置换术、术中经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I30 mmH9的患者纳入研究.符合上述条件28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SIL治疗组)14例,对照组l4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SwanGanz漂浮导管置入后,经鼻饲SILl00mg;对照组l4例,同法用牛理盐水对照.连续记录2组给药前(T0)及给药后20min(T1)、40min(T2)、60min(T3)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2、6、16h采集患者桡动脉血.测血清CK-MB、cTn-T,观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mPAP/有创平均桡动脉压(mAP)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主动脉开放后2h的cK-MB及开放后16h的cTn-T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CPB心脏手术中,西地那非能高选择降低此类患者肺动脉压力.并有显著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口服西地那非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经右心导管检查证实平均肺动脉压(MPAP)≥45 mmHg的42例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31.2±16.1)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SD组)22例,室间隔缺损(VSD组)1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8例。所有患者术前2~3周开始口服西地那非,每次0.5 mg/kg,3次/d,观察并比较服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术后待循环稳定后继续用药,其中19例患者麻醉诱导后放置漂浮导管,比较这些患者术后服药后0.5、1、4、24 h的MPAP、平均动脉压(MAP)、MPAP/MAP、心脏指数(C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变化趋势。结果 42例患者术前服药(17.51±7.29)d后复查心脏彩超,肺动脉收缩压(SPAP)为(80.13±15.41)mmHg,较服药前[(87.71±14.68)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放置漂浮导管的患者,术后服药后0.5、1、4、24 h监测MPAP、PVRI,均较服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仅服药后0.5 h较服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RI、CI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AP/MAP服药后持续下降,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存活,术后随访2~20个月,无晚期死亡。结论围手术期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先心病引起的重度肺动脉高压疗效明确、安全而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tion,PAH)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影响先心病外科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西地那非治疗CHD合并PA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心内左向右分流、平均肺动脉平均压〉25mmHg的CHD患者,给予西地那非口服,一次20mg,每6小时一次,对比用药前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平均压力的变化。结果西地那非连续使用5d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结论在CHD合并PAH的治疗中,西地那非可以特异地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其使用方便,可为CHD合并PAH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陈宏琼 《黑龙江医学》2014,(11):1287-1288
目的 对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78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新生儿患儿的肺动脉压(PAP)、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患儿的体循环动脉压及心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纠正新生儿低氧症.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与西地那非联合应用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P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动脉内径(PA)、肺动脉压(PAP)、心脏射血分数(EF)、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6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上述指标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观察组出现2例轻微头晕,未影响疗程。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用于PAH的治疗可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功能及心功能.增强患者活动能力,同时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较为轻微。  相似文献   

7.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琳 《四川医学》2014,(9):1195-1197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PPHN患者32例,根据有无使用西地那非分成2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治疗,西地那非管喂给药,0.5-1mg/(kg·次),6-8h1次,每次用药前后30min监测血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3d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的变化,肺动脉平均压(PAMP)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3d,治疗组肺动脉平均压(PAMP)、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O2、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8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结论 口服西地那非治疗PPHN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血氧饱和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野百合碱(MCT)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H组)和干预组(S组)。H组及S组一次注射MCT60mg/b制作肺动脉高压模型,4周后,S组大鼠灌喂西地那非25mg/kg·d^-12周。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体循环平均动脉压(mPA)、右心室肥厚、肺小动脉管壁增厚指标和血浆中cGMP浓度。结果:S组mPAP明显低于H组(P〈0.01),3组循环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右心室游离壁(RV)与左心室+室间隔(LV+s)的重量比和肺小动脉平均血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S组均明显低于H组(P〈0.01),而血管腔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VA)(%)高于H组(P〈0.01)。S组肺小动脉管壁及管腔狭窄较H组显著减轻,心肌细胞的显微结构比H组好转。S组cGMP浓度显著高于H组(P〈0.01)。结论:西地那非扩张肺血管和逆转肺血管重构,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右心室重构,但西地那非不影响体循环动脉压,可能与血浆中cGMP浓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严重肺动脉高压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对赤峰市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40例应用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术后体外循环停止后置管测定肺动脉压力仍超过桡动脉置管测定外周动脉压50以上,术后第一日鼻饲枸橼酸西地那非,初始剂量为0.5mg/kg,随后每6小时增加0.5mg/kg,最大剂量为2 mg/kg。对患儿肺动脉压、体动脉压、Pa O2、Pa CO2、呼吸机吸入氧浓度的变化等指标进行观察,并于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用三尖瓣返流法测定肺动脉压力。结果应用枸橼酸西地那非达最大剂量(2 mg/kg)于术后1小时以后,患儿Pa O2上升,肺动脉压下降,体动脉血压未见明显变化。应用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的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停用NO后肺动脉高压均未出现反跳现象。所有患儿出院后1个月复查均未出现停药后肺动脉压力反弹。结论 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严重肺动脉高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吸入伊洛前列腺素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术中应用的反应。方法予17例患者(室间隔缺损12例,房间隔缺损5例)全麻后15分钟,吸入20μg伊洛前列腺素,测量麻醉前后、吸药后即刻、15分钟及30分钟的肺动脉和桡动脉压并取各部位血测值。结果吸药后即刻肺动脉平均压及全肺阻力较吸氧前明显降低(P〈0.001),而左心排血指数未见明显变化(P=0.244),术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在术中使用雾化吸入的伊洛前列腺素可以安全、有效地在短时间内选择性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力及肺循环阻力,而对体循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NT-proBNP与肺动脉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与肺动脉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在先心病门诊就诊筛选出的120例先心病患儿依据彩超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肺动脉压正常组,n=60,PASP〈20 mm Hg)和实验组(肺动脉高压组,n=60),肺动脉高压组根据彩超检测脉动脉压结果分为A组(PASP 20-30 mm Hg),B组(PASP 30-50 mm Hg),C组(PASP〉50 mm Hg),分别检测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浆NT-proBNP含量明显小于实验组(t=25,P〈0.01);先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随着肺动脉压升高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t检验,P〈0.01)。结论 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NT-proBNP是升高的,NT-proBNP与肺动脉压存在相关性,NT-proBNP可作为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评价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70例,均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将患儿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西地那非组(n=37)和对照组(n=33),2组患儿年龄、肺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均在强心、利尿基础上,西地那非组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每次0.5 mg/kg,每4小时1次);对照组给予外周静脉前列腺素E1维持[5 ng/(kg.min),6~8 h/d]。2组均用药7~10 d,比较用药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压(BP)、动脉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西地那非组患儿治疗7~10 d后肺动脉压降低[(74.6±9.8)mmHg vs(58.3±7.7)mmHg,P<0.05]、动脉氧分压升高[(76.6±7.6)mmHg vs(88.3±5.8)mmHg,P<0.05]、血氧饱和度增加[(89.3±2.4)%vs(94.6±3.4)%,P<0.05],而对体循环血压无明显影响[(92.8±12.3)%vs(93.3±15.6)%,P>0.05],治疗后西地那非组与治疗前相比肺循环改善,而且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地那非能有效减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肺动脉压力,增加手术矫正心脏畸形的安全性,且给药方便、价格便宜,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损伤及预后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8月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于PCI前2小时顿服辛伐他汀80mg,对照组及实验组术后均口服辛伐他汀40mg/qd。观察院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术后3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2组心肌损伤及炎性标志物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实验组术后24小时CK-MB、TNT-HSST、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与术后8小时两组CK-M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vs18.1%,P=0.044)。实验组、对照组服药后30天两组均有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PCI治疗的老年AMI患者术前短期辛伐他汀负荷剂量能减少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造成的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降低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P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所有患者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及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动脉宽度(P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肺动脉压(SPAP)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PA、SPAP降低,LVEF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PAP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活量预计值(VC%)、动脉氧分压(PaO2)及6min步行距离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VC%、PaO2及6min步行距离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VC%、PaO2及6min步行距离显著高=F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AH可有效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波生坦治疗先天性体-肺分流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的变化及封堵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心内科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行封堵术的先天性体-肺分流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PAPm≥25mmHg)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治疗组(术前、后口服波生坦)30例,与对照组(术前、后未口服任何降低肺动脉压药物)30例,口服波生坦满6月后(术前3个月及术后3个月)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WHO心功能分级,右室收缩压,6min步行试验(6WMD)的变化,肝损害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1)6MWD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右室收缩压改善率的比数比(OR)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3)WHO心功能分级改善率的OR值为2.18(95%CI为1.06~3.1,P〈0.05);(4)肝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合并OR值为1.72(95%CI为0.86~4.61,P〈0.05).结论波生坦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和改善心功能,提高先天性体-肺分流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封堵术后的运动耐力,可明显缓解病情恶化.肝损害可能是其主要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治疗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5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56例,其中男11例,女45例,年龄(31±11)岁。给予西地那非25 mg口服,3次/d,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患者6 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指数、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常规和血生化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6 min步行距离由(352±80)m增加至(396±78)m;差值为(44±70)m(P〈0.01);肺动脉平均压降低(6±14)mm Hg、肺血管阻力降低(490±232)dyn/(s.cm5)(均P〈0.01)。心输出量增加(1.1±0.2)L/min(P〈0.01),心指数增加(0.7±0.1)L/(min.m2)(P〈0.01)。且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国际化标准比值、天冬氨酸转氨酶指标亦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西地那非治疗可显著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50例CHD合并PAH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P的下降程度、PaO2及氧合指数的上升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地那非治疗CHD合并PAH,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西地那非25 mg每日3次口服,观察治疗前和服药12周后的6 min步行距离、右室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等。结果治疗12周后,除病情恶化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与基线值比较,6 min步行距离(P〈0.01)增大,右心导管测定右室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均有下降(P〈0.01)。结论西地那非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有肯定的长期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先天性心脏病疾病,同时患有肺高压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地那非药物进行治疗,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高压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病人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0例,对比组病人采取传统方式实施治疗,实验组病人则在采取传统方式实施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西地那非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病人在采取传统方式实施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西地那非药物治疗后,病人在氧合指数、体动脉压、血氧分压、心脏指标及肺动脉压方面分别为(261.3±40.5)、(79.6±5.9)mmHg、(83.7±3.3)mmHg、(3.9±1.6)L/(min·m2和(33.2±15.3)mmHg,对比组病人在以上方面分别为(228.5±39.7)、(85.1±8.8)mmHg、(65.6±2.8)mmHg、(2.9±0.8)L/(min·m2和(53.5±17.8)mmHg,实验组病人在以上指标上明显好于对比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疾病,同时患有肺高压疾病病人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地那非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能显著的提升病人的心脏机能,极大的降低病人的肺动脉压力,提升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测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选择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前均评价心功能及监测动脉血气、右室压(R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合并给予参麦注射液50ml/d,稀释后ivgtt,疗程2周;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各组前后的变化。结果 ①参麦组心力衰竭纠正有效率和动脉血气改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参麦组试验前后比较,右室压(P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③参麦组试验前后比较,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纠正心力衰竭、降低肺动脉及右心室压力、改善血液流变和动脉血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