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56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用于封堵术前患者的筛选,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随访。结果:①54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超声检查显示VSD最大直径为9.7mm,最小为2.6mm,平均4.89±0.92mm,术中X线左心室造影显示分别为10.8mm、2.0mm,平均5.22±0.91mm,超声测值与造影测值间无明显差异;VSD残端距主动脉瓣距离:超声测值小于X线测值(3.13±1.32mmvs5.84±1.71mm),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封堵术后即刻超声检查可见5例存在残余分流,其中2例1周后残余分流消失,2例1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另1例6个月后虽仍有少量残余分流,但分流速度小于200cm/s,且未见溶血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复查示左室内径明显缩小及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P<0.05)。结论:超声检查有利于术前选择合适的VSD封堵术患者,术中引导封堵器的放置,术后检测有无残余分流,对了解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彩超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平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2):85-85,10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彩超)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及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ASD、14例PDA及25例VSD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治疗,经胸壁彩超获取图像。术前、术中及术后第2天、3个月及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房、室间隔及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各瓣膜的活动,心脏大小及肺动脉内的变化。结果:本组49例先心病患者均成功封堵。ASD封堵术后立即彩超观察,封堵器均位置正常,固定良好,对二尖瓣活动和上、下腔静脉及右肺上静脉均无影响,半年后,均无残余分流,右心大小缩至正常范围;PDA封堵术后立即彩超观察分流消失,封堵器均位置正常,固定良好,左肺动脉及主动脉弓降部无明显狭窄,半年后,均无残余分流,左心及肺动脉内径恢复正常范围;VSD封堵术后立即彩超观察,室间隔处过隔血流消失,封堵器均位置正常,固定良好,不影响三尖瓣及主动脉瓣的活动,不影响左、右室流出道血流,半年后,均无残余分流,左心大小缩至正常范围。结论:彩超在先心病封堵术中对术前筛选患者,选择封堵器的大小,术后检测有无残余分流,对心脏血流动力学评价及疗效的观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引导国产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VSD)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36例VSD患者于大血管短轴切面、胸骨旁心尖五腔切面及非标准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观察VSD的大小及形态。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36例单纯膜部或膜周部VSD患者,超声测量VSD大小(舒张期)1.2mm~18mm(7.5±5.8)mm,封堵器大小4mm~22mm(8.5±3.7)mm,封堵术后,CDFI显示99%(33例)无残余分流,0.08%(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左房、左室及肺动脉明显缩小。结论: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对膜部或膜周型VSD能准确放置,对术前病例选择,封堵术指征的选择,术后残余分流的检测,血流动力学的评价以及随访观察等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心内隧道法手术纠治右室双出口(DORV)合并主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VSD)的经验。方法:对12例DORV并主动脉瓣下VSD病人采用心室内隧道法纠治,其中艾森门格型7例,法乐四联症(TOF)型5例。体外循环下行心室内隧道修复,经右心室切口用涤纶补片做内隧道将左室血通过VSD引至主动脉,根据病人情况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结果:早期TOF型1例病人死于低心排综合征,余11例均恢复良好,超声心动图示心室内隧道通畅,无残余分流。结论:心室内隧道法是纠治DORV并主动脉瓣下VSD的满意术式。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室缺)修补术中预防残余漏的措施及超声检查对残余漏预后的评价。②方法 对不同类型室缺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对室缺修补术后残余漏的病人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进行定期随访。③结果 早期的32 例室缺修补术有7 例出现残余漏,近期手术43 例仅1 例出现残余漏,另有4 例病人院外手术出现残余漏。随访 12 例病人中,残余漏处分流频谱最大速度< 2m /s 的5 例180d 内自愈,> 2m /s 的7 例随访 3年均未愈。④结论 区别对待室缺修补术中不同情况是预防残余漏有效方法;残余漏处分流频谱最大速度(2m /s)可以作为判断残余漏能否自愈的一个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TCD检测60例急性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第1、3、7天的大脑前、中、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峰值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结果 脑血管痉挛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血管痉挛组与非血管痉挛组的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06,P〈0.05),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X^2=18.54,P〈0.01),PI是评估预后最敏感的指标,PI〉I.8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是早期评估急性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介入封堵VSD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SD并拟行经导管封堵治疗的患者,在封堵术前先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多切面测量VSD的部位、大小、距主动脉瓣厦三尖瓣瓣膜的距离等。术中实时监控封堵器安置的过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封堵器周边有无残余分流。术后定期检查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结果175例VSD患者在超声心动图的引导监控下成功地进行了封堵。封堵术后即刻见19例患者残存少量缝隙分流,2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返流。随访1个月~3年,19例有残余分流患者中11例消失;未见封堵器秽位、脱落。结论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安全、简便的检测方法,对于VSD封堵术前的病例筛选、术中监控及术后随访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斌  王东文  张利  张剑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584-586
目的探讨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25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预后进行电话随访,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RR=2.012,P=0.006)、转移症状(RR=1.964,P=0.038)、合并症(RR=1.359,P=0.010)和全雄激素阻断(RR=0.960,P=0.023)4个因素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结论Gleason评分、转移症状、合并症、全雄激素阻断是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应根据这些因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术后残余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是心脏外科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开胸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手术和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然而这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经胸壁穿刺微创封堵术是一种治疗残余VSD的新技术,该术式既避免了因胸腔粘连导致再次体外循环下开胸手术难度增大的风险,又避免了辐射暴露风险,同时操作路径直面缺损,易于术中操控.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壁穿刺治疗CHD术后残余V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并接受经胸壁穿刺微创封堵术的25例患者.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观察残余VSD的位置、大小、形态,VSD与三尖瓣、主动脉瓣的距离并确定穿刺点位置及进针方向.术中在TEE引导下建立输送轨道及释放封堵器,术后即刻经TEE全面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形态、有无残余分流,有无主动脉瓣反流及流出道梗阻等情况,若发现封堵器释放位置不满意或残余分流存在立即进行调整.术后3~5 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通过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观察封堵器的位置有无移位、心室水平有无残余分流、瓣膜关闭情况以及有无其他并发症来评价手术效果;通过心室大小及心功能评价心室重构情况;通过复查心电图了解患者是否发生心律失常.结果:在25例接受经TEE引导下的经胸壁穿刺VSD封堵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除1例右室双出口和1例法洛四联症术后残余VSD患者因缺损直径过大且形态不规则,多次尝试后仍有残余分流,改开胸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手术外,余23例(92.0%)均封堵成功.共使用23个封堵器(直径5~10 mm).其中17例选用膜部对称型VSD封堵器,1例选用小腰大边型VSD封堵器,5例选用偏心型VSD封堵器.封堵治疗后即刻行TEE,结果显示封堵器位置正常,塑性好,无残余分流,无心包填塞,无血栓形成或流出道梗阻;2例患者有少量心包积液;所有患者无新发瓣膜反流.23例患者随访3~48个月,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新发瓣膜反流,未见封堵器移位、脱落或血栓形成等.1例在随访中发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壁穿刺微创封堵术对CHD术后残余VSD的治疗安全且有效,该术式拓宽了CHD微创治疗的适应证,完善了CHD微创治疗技术体系.超声心动图可为手术提供精确的诊断、全程引导及效果评价,对手术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和患者经导管封堵术后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VSD100例,成功施行VSD封堵术的患者99例。于术前、术后48h、术后1、3、6个月、1年,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定其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后1个月组及以后各组较术前组左房、左室内径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组及以后各组较术前组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二尖瓣口血流速度、肺动脉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介入封堵术不仅可有效根治先天性解剖畸形,而且早期迅速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左心几何构型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IM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EICU的符合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合并SIMD患者87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心脏超声,随访28 d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56例)和存活组(31例)。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11,95%CI(1.001,1.022)〕、平均动脉压〔HR=0.985,95%CI(0.975,0.996)〕、心率〔HR=1.012,95%CI(1.004,1.02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HR=1.010,95%CI(1.009,1.023)〕、新发心律失常〔HR=1.875,95%CI(1.415,2.686)〕为SIM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og-rank检验显示,年龄≤65岁SIMD患者生存率高于>65岁者(χ2=4.973,P=0.027),平均动脉压>65 mm Hg SIMD患者生存率高于≤65 mm Hg者(χ2=8.040,P=0.005),心率≤104次/min SIMD患者生存率高于>104次/min者(χ2=10.725,P=0.001),NT-proBNP水平≤1 972 μg/L SIMD患者生存率高于>1 972 μg/L者(χ2=11.426,P=0.001),未新发心律失常SIMD患者生存率高于新发心律失常者(χ2=6.524,P=0.011)。结论 年龄、心率、NT-proBNP、新发心律失常为SIM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平均动脉压为其保护因素;PCT等炎性因子尚不能作为SIM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D-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990年1月-2012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行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的LD-SCLC患者119例,其中39例患者术前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诊断为SCLC,作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组(A组);80例患者术前未获得明确病理,作为直接手术组(B组)。A组行2个周期的足叶乙甙加顺铂化疗,每21 d为1个周期,1个月后全面复查进行疗效评估,身体状况可以耐受手术者予以手术切除,术后1个月继续予以足叶乙甙加顺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B组直接行手术切除,术后1个月予以足叶乙甙加顺铂方案化疗6个周期。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19例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吸烟指数、手术方式、肿瘤位置者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治疗方式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NM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LD-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组中TNM分期Ⅰ期7例,Ⅱ期19例,Ⅲ期13例;B组分别为9、39、32例。Ⅰ期患者中,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838);Ⅱ期患者中,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4,P=0.298);Ⅲ期患者中,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6,P=0.015)。45例Ⅲ期患者中,不同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位置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吸烟指数、治疗方式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治疗方式是影响Ⅲ期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A组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者26例,稳定(SD)者13例,缓解率为66.7%(26/39)。CR+PR者与SD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9,P=0.038)。A组Ⅲ期者中达到CR+PR 7例,SD 6例,CR+PR者与SD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2,P=0.029)。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于Ⅰ期和Ⅱ期LD-SCLC患者预后没有明显影响,而对于Ⅲ期LD-SCLC患者可以提高其术后生存率,并且经过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达到CR+PR的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行经导管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患者23例,年龄5~52岁,平均(31±17)岁,男性16例,女性7例,应用UCG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了解VSD的位置、大小、缺损残端与主动脉右冠瓣间距离;术中UCG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术后进行UCG复查,了解封堵器的形态、位置情况、各瓣膜返流情况、VSD有无残余分流。结果 23例VSD患者中,术前UCG提示:17例为膜周型VSD,其中7例合并膜部瘤;5例为嵴内型VSD;1例为心肌梗死后室间隔心尖段穿孔。术前UCG测量:VSD平均直径为4~9mm,平均5.9mm;与主动脉瓣右冠瓣间距离为1~5mm,平均3.5mm。术中左室造影测量显示:VSD平均直径为2~9mm,平均5.3mm。23例VSD患者中,有21例成功进行VSD封堵术。术中UCG发现残余分流2例(分流束分别约1mm、5mm)、轻度主动脉瓣返流1例、三尖瓣脱垂并中度返流1例,术后UCG复查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能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封堵术前、术中、术后观测,是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重要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罗俊  唐炯  蔡琳  王伟  彭瑛  程亚沙  何川  邓晓琦  熊峰  燕纯伯 《西部医学》2007,19(3):379-380,382
目的评价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2例VSD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7-40岁),其中伴膜部瘤者有1例,VSD直径(3.5-8.9mm)。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X线影像指导下,经鞘管应用合适的国产Amplatzer封堵伞进行封堵,术后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疗效。结果在对患者1年的随访中,除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外,余未见残余分流,瓣膜反流程度无加重。结论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VSD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安全,近期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高玉海  魏云海  蔡炜龙  魏强  韩书文 《浙江医学》2021,43(22):2407-2410
目的探讨术前白蛋白(ALB)-Hb评分预测Ⅱ~Ⅲ期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190例Ⅱ~Ⅲ期CR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R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ALB-Hb评分与单独Hb、ALB水平预测CRC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术前ALB-Hb评分0分103例,1分56例,2分31例。不同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组织学分化的患者ALB-Hb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B-Hb评分(HR=1.912)、TNM分期(HR=0.086)是Ⅱ~Ⅲ期CRC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均P<0.05)。ALB-Hb评分预测CRC患者预后的AUC为0.684,高于单独Hb、ALB水平的0.626、0.652。结论术前ALB-Hb评分越高,提示患者预后越差;其预测效能优于单独ALB或Hb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戊二醛固定的自体心包补片在修补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中的效果。方法 403例婴幼儿VSD患者均采用戊二醛固定的自体心包补片进行修补。结果无一例患儿出现术后溶血、感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形成动脉瘤样膨出。29例患者出现残余分流,随访时间1.5个月~2年,其中26例患者残余分流消失,3例患者残余分流未愈合但无需再次手术。残余分流率在各年龄段、各类型VS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二醛固定的自体心包是修补婴幼儿简单VSD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microRNA-107(miRNA-107)的表达对阴茎保留的阴茎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阴茎保留术的早期阴茎癌患者34例。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数据,并对临床参数进行Cox单变量分析及多变量分析,分析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婚姻状况、吸烟史、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肿瘤原发部位及miRNA-107表达。结果:miRNA-107的表达与组织病理分级相关(χ2=3.948,P=0.047),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较高(HR=5.537,P=0.007)和miRNA-107高表达(HR=7.651,P=0.001)的阴茎保留患者预后较差;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iRNA-107高表达(HR=10.391,P=0.003)的阴茎保留患者预后较差。结论:miRNA-107是阴茎保留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可作为阴茎保留术预后的重要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至2011年12月186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的病例资料,分析76例室间隔残余分流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预后。结果:室间隔残余分流的发生率4.08%,4例再次手术治疗,68例于1年后自然愈合,另4例漏口缩小,不需再次手术。结论:成熟的外科技术、良好的术野暴露及丰富的手术经验是预防VSD术后残余分流的主要因素,残余分流大多可自然愈合,再次手术应严格把握指征。  相似文献   

19.
王影  都鹏飞 《安徽医学》2018,39(9):1075-1078
目的 探讨介入封堵术对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75例CH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房间隔缺损(ASD)患儿24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2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27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患儿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介入封堵术后,VSD患儿的右心室内径(RV)、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内径(LV)、肺动脉压(PAP)、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PV)、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MV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MVA)较术前减小,ASD患儿的RV、PAP、三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TVE)、三尖瓣口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TVA)、PV及PDA患儿的LA、LV、MVE、MVA、AV、PAP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患儿的TVE、TVA、AV,ASD患儿的LA、LV、MVE、MVA、AV及PDA患儿的TVE、TVA、PV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封堵术可以显著改善儿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总胆红素比值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 月-2015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152 例相关临床数据。Log-Rank 检验与生存有关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Cox 回归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总胆红素(P =0.045)、前白蛋白/ 总胆红素比值(P =0.000)和肝性脑病(P =0.026)为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提示肝性脑病[HR=1.218,(95%CI:1.021,1.434)P =0.041]和前白蛋白/ 总胆红素比值[HR=0.712,(95%CI:0.609,0.853)P =0.000]是肝衰竭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前白蛋白/ 总胆红素比值>17.2 的患者预后好于前白蛋白/ 总胆红素比值≤17.2 的患者(P =0.000)。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总胆红素比值是肝衰竭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肝衰竭患者的预后预测具有良好的临床判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