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4例HCC组织及14例正常肝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情况,研究这2个因子与HCC临床病理学资料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HIF-1α、VEGF蛋白在HCC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CC组织中HIF-1α蛋白与VEGF 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HIF-1α、VEGF的表达与HCC、病理学分级、AFP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P<0.05).结论:HCC组织中HIF-1α、VEGF呈过量表达.肝癌组织中HIF-1α、VEGF表达可反映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肝癌浸润转移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ZEB-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ZEB-1在62例HCC组织、48例相应癌旁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ZEB-1在HCC组织及癌旁肝硬化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5%(58/62)和83.3(40/48).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ZEB-1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癌旁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ZEB-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无发生转移、有无门脉癌栓及有无术后复发等因素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血清AFP水平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ZEB-1的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有可能参与HCC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而促进肝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凝血酶(Thromb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55例HCC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中Thrombin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CC组织中Thrombin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5),而且Thrombin和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 =0.333,P<0.05).HCC组织中Thrombin的表达与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VEGF的表达与包膜完整性有关(P<0.05).Thrombin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Thrombin和VEGF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相关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 法观察75 例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 肿瘤相关基因产物Her-2、P170、VEGF、突变型P53 蛋白、Ki-67、Top-Ⅱα的表达情况;用CD34 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其与肿瘤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pa 和Kruskal-Wallis 法分别检验Ki-67、Top-Ⅱα对肿瘤细胞增殖程度的检验效果和不同分化程度组肿瘤MVD 的差异.结果 Her-2、P170、VEGF 和突变型P53 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7%、51.2%、36% 和48.8% ;Ki-67、Top-Ⅱ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 和83.7%,两者对胆管癌细胞增殖程度的检验效果一致性较好(P=0.001) ;高分化腺癌与中、低分化腺癌组MVD 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而中、低分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7).结论 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与肝门部胆管癌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指标;Ki-67 与Top-Ⅱα对肿瘤增殖程度的检测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62例肝细胞性肝癌(HCC)15例肝硬化及10例正常肝脏PTEN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10例正常肝组织中PTEN蛋白均为阳性表达. HCC中PTEN 蛋白的阳性率69.4%(43/62),明显低于肝硬化组(93.3%)及正常肝组织组(100%)(P<0.01).PTEN蛋白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肝细胞性肝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1%(21/28)、71.4%(15/21)和53.8%(7/13),肝细胞性肝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组织分化及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肝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有无合并肝硬化无关(P>0.05).结论 PTEN表达缺失在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PTEN蛋白表达有助于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核增殖抗原(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死亡组(n=38)和存活组(n=112).分别取每例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1份,采用SP法检测VEGF及Ki-67水平.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VEGF及Ki-67阳性表达水平;分析VEGF和Ki-67阳性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癌组织VEGF与Ki-67阳性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癌组织VEGF和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存活组(P<0.05);癌组织VEGF和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Ki-67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癌组织VEGF与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NSCLC患者中,癌组织中VEGF与Ki-67表达水平较高,且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27例)、转移性肝癌组织(11例)及癌旁正常组织(38例)中VEGF蛋白表达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上述3组肝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VEGF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及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VE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77.8%)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转移性肝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36.4%)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肿瘤直径≥5 cm者VEGF表达升高者所占比例(85.7%)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 cm者;2年内复发者肝组织VEGF表达升高者所占比例(87.5%)显著高于1年内复发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且VEGF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MCP-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表达的状况,分析其与肿瘤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制作包含36例非肿瘤肝疾病和109例肝细胞性肝癌(HCC)肿瘤及癌旁组织的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MCP-1,VEGF,CD68的表达情况;运用CD34标记肿瘤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MCP-1在HCC,癌旁和非肿瘤肝疾病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4%、67.0%和44.4%.HCC中MCP1与VEGF(r=0.233,P=0.015)和微血管密度(MVD,r=0.234,P=O.014)均有相关性,MCP-1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的病理分期亦有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数目,分化,肝硬化和预后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CP-1通过诱导VEGF的表达增强促进HCC血管新生,但MCP-1不能作为提示HCC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yndecan-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肿瘤转移、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了syndecan-1在30例HCC原发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内转移灶的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凶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CD34-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原发灶和肝内转移灶的表达,及Ki-67在原发灶的表达.结果 与HCC癌旁组织相比,syndecan-1在原发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增高,syndecan-1在肝内转移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x2 =25.62,P<0.001).在HCC原发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强度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386,P<0.05).在肝内转移灶中,syndecan-1表达强度与CD34-MVD呈正相关(r=0.370,P<0.05).结论 HCC组织syndecan-1表达可能影响肿瘤转移、增殖和血管生成,提示syndecan-1在HCC生长和转移中的特殊作用可能为HCC有效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Jun结合蛋白(JAB1)在肝癌细胞(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76例HCC及癌旁组织,10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的临床病理档案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AB1蛋白质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相比较.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JAB1蛋白质表达的阳性率(68.8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8.72%)(P<0.001)和血管瘤旁肝组织(34.36%)(P<0.001).JAB1的表达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血清AFP值及转移有关(P=0.000,P=0.015及P=0.000),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等无关.HCC组织中Ki67表达的阳性率为41.4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11%(P<0.1301)和血管瘤旁肝组织2.01%(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HCC组织中JAB1蛋白质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6192,P<0.001).结论 JAB1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显著高于非癌肝组织,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JAB1可作为HCC细胞增生程度的潜在临床病理标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常用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并对其发展历史、作用及特点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13.
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停聚脉道,气血运行失常,脉道结构因而改变甚则闭塞不通,引起所支配脏腑失去气血濡养的一系列疾病称为"脉病"."毛脉合精"是脉通行气血、濡养脏腑官窍的重要前提,"毛脉失和"是脉病发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论述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结合《黄帝内经》相关条文,拓展"毛脉合精"理论内涵,论证了其结构应包括皮毛、腠理、分肉、三焦等,功能应包含通行营卫、津液和调、津血渗化等核心内容;其次,在"毛脉合精"基础上结合玄府学说,论证了玄府通利是"毛脉合精"的重要条件;最后,探讨在"毛脉失和"的影响下,脉病痰瘀证之痰浊、痰结、痰瘀病机演变过程,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脉病理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宝珍 《中国病案》2007,8(4):25-25
病案作为重要的医学信息源,不仅可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宝贵资料,而且在法律、保险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判定医务人员和医疗活动有无医疗过错等方面是一个最具法律效力的书证。为确保病案质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病案质量监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任何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流变和盛衰,都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消费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古代小说从产生时的“不登大雅之堂”到逐渐成为人们文学消费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消费需求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中国古代戏剧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但由于其自身形式的局限,戏剧的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萎缩,戏剧走向衰微。从文学消费角度看中国古代小说与戏剧的盛衰趋势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词义教学是词汇教学的核心。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简单罗列词义。强调词的字面意义。而忽视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主要通过翻译和对比的方法进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探讨更有效的词义教学方法。采取讨论词义理解与语境的关系。及以语境理论和深层认知优势为指导的情景法和推断法进行词义教学,认为词义的理解与语境密切相关,依据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义。语境理论指导下的情景法和推断法发挥了深层认知的优势。是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考察知母皂苷元(SAR)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及茜素红染色法观察SAR对MC3T3-E1细胞增殖、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分别采用皮质骨来源破骨细胞分离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两种方法培养破骨细胞,利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细胞计数及骨吸收陷窝计数来观察不同浓度SAR对成熟破骨细胞活性及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质量浓度SAR(0.01,0.1,1 μg/mL)对MC3T3-E1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P<0.01);处于快速增殖的MC3T3-E1细胞给药处理后各组间ALP活性未见明显差异,但对于增殖晚期MC3T3-E1细胞,不同浓度SAR均可使ALP活性增高,其中1 μg/mL组效应最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连续给药处理细胞15 d,SAR各组矿化结节形成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多趋势。此外,各浓度SAR对成熟破骨细胞数量及骨吸收能力均无明显影响,但均能抑制骨髓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结论: SAR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成熟;SAR对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从而减少破骨细胞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李力  张大志 《中国病案》2008,9(4):33-35
传统纸质病案的数字化是整个医院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针对病案数字化采集和管理的需求特点,介绍了一个实用的病案影像存储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实现了对扫描得到的病案影像的存储、传输、浏览、打印和管理。且有界面友好、可靠性高、易于现有医疗信息系统集成等特点。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际使用,该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发挥了病案在医、教、研方面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小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探讨术后高凝状态原因。方法 以四氯化碳所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9组:P组为术前对照组;a、b、c、d组行部分大网膜切除术,相应于术后第3、7、14、21天采血检测;A、B、C、D组行脾切除术,也于术后第3、7、14、21天采血检测。检测项目包括:D-二聚体浓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PAgT)、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浓度等。结果 ①脾切除术组D-二聚体含量术后即显著上升,至术后第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至术后第21天仍未见下降;②脾切除术组血小板计数、GMP-140含量术后长时间维持在高水平,至术后第21天仍显著高于术前和对照组,而PAgT手术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鼠脾切除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持续增多和功能活跃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