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矢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对腰椎间孔狭窄(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证实的LFS矢状位MPR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LFS共32个椎间孔狭窄,均见椎间孔上下径及前后径减小,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周脂肪间隙狭小或消失,其内神经根受压情况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结论:MSCT矢状位MPR对LF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矢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对腰椎间孔狭窄(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证实的LFS矢状位MPR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LFS共32个椎间孔狭窄,均见椎间孔上下径及前后径减小,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周脂肪间隙狭小或消失,其内神经根受压情况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结论:MSCT矢状位MPR对LF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特点及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3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图像表现特征,并分析其椎间孔狭窄特点。结果 C5-C6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高,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低为C3-C4节段;1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比例最高,且在30-50岁人群中,1个节段和2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最为常见,而60岁以上人群3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机率较高(P0.05)。MSCT检查38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诊断符合率和椎间孔狭窄检出率分别为94.74%和97.56%,与手术病理学检查比较无差异(P0.05)。MSCT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表现为前缘和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且均呈不规则致密影,其中椎体后缘增生骨赘主要可呈现不同程度的正中椎管矢状径狭窄;颈椎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椎体后方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影;黄韧带肥厚其椎管后方椎板内缘可见明显高密度影。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可合并椎管狭窄,以椎体后缘致密影为其主要表现。存在许氏结节形成椎体4个,横突孔变窄椎体2个以及含有空气征椎体1个。结论 C5-C6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C4-C5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低为C3-C4节段。年龄越大患者其椎间孔狭窄机率和范围更大。MSCT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椎间孔狭窄检出率,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及任意角度的平行范围重建(PRR)对眶尖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眶尖区骨折患者的MSCT单独轴位、轴位+斜矢状位、轴位+冠状位,轴位+斜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MPR+PRR成像对眶尖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在轴位+MPR+PRR检出的58例眶尖骨折患者中,通过横断面图像、横断面+矢状面检出、横断面+冠状面检出、轴位+斜矢状位+冠状位分别检出31、35、44、47例;轴位+MPR+PRR成像总检出病灶455处,明显高于单独轴位、轴位+斜矢状位、轴位+冠状位,轴位+斜矢状位+冠状位检出的病变处,轴位+MPR+PRR成像与单独轴位、轴位+斜矢状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变定位更准确,可发现更细微的病变。结论:在眼外伤的诊断中,MSCT冠状位、矢状位、MPR+PRR是轴位图像必要的补充诊断方法,并且MPR+PRR在眼外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疑有眶尖骨折的患者,MPR+PRR应作为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对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3例经X线(DR)检查阴性而临床怀疑胫骨近端骨折的外伤患者进行膝关节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行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的MPR图像。结果 33例经多层螺旋CT重建MPR图像均确诊骨折。结论 MSCT的MPR图像对临床怀疑骨折而DR检查阴性的骨折病例能明确作出诊断,提高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SCT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技术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腰椎MSCT容积扫描,经后处理重建检出的腰椎峡部裂35例,分析其MPR、VR成像的CT表现,并与常规椎弓CT轴位像进行对照,评价对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MPR冠状面、经椎弓矢状面重建结合VR成像可清晰显示35例68处峡部裂;常规椎弓CT轴位像仅检出24例48处峡部裂,漏诊11例,漏诊率31%(11/35).与常规椎弓轴位比较,MPR结合VR图像重建对峡部裂特征以及裂隙骨赘、椎间孔狭窄、椎体滑脱、椎间盘后突的相关继发病变征象显示均有明显优势.结论 MPR、VR重建成像对峡部裂及其相关继发病变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是检出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理想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20例颈、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其中颈椎病变78例,腰椎病变42例.所有患者经MSCT扫描,分别行MPR、MIP、VRT、SSD三维重建图像,分析不同重建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MPR使用简便,可从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角度的斜位重建同样高质量的优秀图像,较好地显示颈椎钩突增生、椎间盘病变、椎管狭窄、椎管内改变及椎体边缘性骨质增生,对颈椎间孔的显示亦有一定价值;VRT及MIP可从不同角度观察颈椎间孔变窄及腰椎弓峡部骨质状况、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效果类似大体标本;SSD在显示脊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方面效果好,与VRT效果相当;MIP、VRT及SSD均无法评价椎间盘病变及椎管内改变.结论:MSCT各种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退行性病变检查中各有优势,综合应用以上各种重建方法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脊柱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改良的颈椎斜位X线片测量方法测得动态颈神经根管矢状径,确定对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指导意义的X线片测量指标。方法:选取100名成年人动态颈椎斜位X线片,应用ACR-2000i型计算机影像系统行颈椎侧位、双斜位、过屈过伸斜位X线投照。测得椎间孔矢状径(a),同一椎体下缘斜位矢状径(b),并计算神经根管率(a/b)。结果:颈椎动态神经根管率的均数:中立位0.37;过屈位0.45;过伸位0.35。标准差为0.06。颈椎动态神经根管比率的95%理想值范围底限为0.30。结论:动态颈神经根管矢状径率≤0.30时应考虑有颈神经根管狭窄;动态颈神经根管矢状径率,是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和敏感指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退行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脊柱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12 0例颈、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 ,其中颈椎病变 78例 ,腰椎病变 4 2例。所有患者经 MSCT扫描 ,分别行 MPR、MIP、VRT、SSD三维重建图像 ,分析不同重建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MPR使用简便 ,可从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角度的斜位重建同样高质量的优秀图像 ,较好地显示颈椎钩突增生、椎间盘病变、椎管狭窄、椎管内改变及椎体边缘性骨质增生 ,对颈椎间孔的显示亦有一定价值 ;VRT及 MIP可从不同角度观察颈椎间孔变窄及腰椎弓峡部骨质状况、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效果类似大体标本 ;SSD在显示脊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方面效果好 ,与 VRT效果相当 ;MIP、VRT及 SSD均无法评价椎间盘病变及椎管内改变。结论 :MSCT各种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退行性病变检查中各有优势 ,综合应用以上各种重建方法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脊柱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MPR矢状位重建图像技术在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影像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MS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分析椎体骨折分布情况及不同类型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显示率,观察胸腰椎压缩骨折的MSCT影像特征。结果 96例患者骨折椎体114例,范围为T12-L5椎体,其中以T12-L1椎体最多(75.44%);MS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灵敏度75.00%、准确度73.96%明显高于X线检查60.00%、64.58%(P0.05),特异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PR重建中矢状位对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显示率90.91%较冠状位69.42%、横断面64.46%高(P0.05);MPR矢状位重建图像显示骨折整体,立体感强,能很好地显示椎管变形、椎管内碎骨片。结论 MSCT扫描及MPR矢状位重建图像技术对胸腰椎压缩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 sprial CT,MSCT)在肠套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证实的成人肠套叠12例的 MSCT 检查的原始资料,将轴位图像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对肠套叠诊断及原发疾病的诊断能力进行分析,探讨肠套叠的CT表现,提高肠套叠病因诊断的能力.结果 12例经手术证实的肠套叠,11原发疾病,利用MSCT及MPR多方位观察正确诊断12例,其中原发疾病9例,6例定性(良恶性)诊断.结论 MSCT及MPR对成人肠套叠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并且对原发疾病有较高的发现率,对于鉴别良恶怀的诊断有较高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平面重建(MPR)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MSCT及MPR资料。结果MSCT对肿瘤侵犯不同部位的诊断符合率为89.66%~100%,MSCT轴位结合MPR图像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为91.38%。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结合MPR图像可以更完整地提供喉癌及其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脑脓肿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后,运用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planareconstruction,MPR)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成像,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位于顶叶5例,额叶3例,颞叶18例,枕叶2例,小脑半球3例,丘脑1例;平扫显示患处呈低密度影,增强环状强化25例,结节状强化4例,不规则强化3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脑脓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颈椎X射线侧位片上,分析椎板矢状径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CS)病例中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符合标准的颈椎X线片401张.以Pavlov-Torg指数小于或等于0.75为诊断标准,将此401张颈椎X线片分为非DCS组和DCS组.测量C3~C6节段关节突关节后缘至棘突椎板线的距离(简称椎板矢状径),比较两组间椎板矢状径的差异,随后使用相同方法分别比较不同性别病例的椎板矢状径差异.结果 C3~C6节段非DCS组椎板矢状径分别为(5.23±0.93)、(5.55±0.94)、(5.64±0.97)和(5.12±0.84)mm,DCS组分别为(3.87士1.11)、(3.66±1.00)、(3.77±0.92)和(2.99士0.72)mm,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性别之间椎板矢状径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患者C3~C6节段椎板矢状径较正常人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多层螺旋CT(MSCT)轴位扫描结合冠状面多平面重组(MPR)与矢状面MPR图像在诊断胸部骨折患者中应用。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胸部骨折的35例患者的常规轴位CT图像、冠状面MPR及矢状面MPR图像,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观察胸骨骨折类型及检出率,胸骨骨折患者胸部创伤的检查。结果 35胸骨骨折患者中,斜形骨折7例、横断骨折27例、粉碎性骨折3例、错位性骨折11例、无错位性骨折23例、错位性横断骨折10例、无错位性横断骨折20例。常规轴位CT检出胸骨骨折25例,检出率为71.43%;斜形骨折、横断骨折、无错位性骨折、无错位性横断骨折均有漏诊,结合冠状面MPR图像,可避免斜形骨折的漏诊;矢状面MPR可清楚的检查出各种骨折类型,检出率均为100%。常规轴位CT发现患者并发椎体骨折6例、多发肋骨骨折19例、锁骨骨折4例,胸腔积液20例,胸骨后纵隔血肿9例,胸骨后纵隔气肿3例,肺挫伤18例。结合冠状面MPR及矢状面MPR图像后,另发现胸骨后纵隔血肿7例(常规轴位CT漏诊)。结论 MSCT轴位扫描结合冠状面MPR与矢状面MPR图像可有效提高多种骨折类型的检出率,尤其是矢状面MPR可避免横断骨折、无错位性骨折、无错位性横断骨折的漏诊,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在腰椎崩裂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18例腰椎崩裂的轴位及多平面重建CT表现。结果多平面重建(MPR)矢状面图像和轴位对18例31处椎弓崩裂均显示良好,轴位对裂隙骨赘、骨痂、纤维组织增生,椎间盘病变等征象显示清晰,正中矢状面重建对椎体滑脱,椎体撕裂或骨赘后突显示良好。结论MSCT的轴位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腰椎椎弓崩裂及其所引起的相关改变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有利于临床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曾令斌  王宸 《现代医学》2013,(6):367-372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潜式减压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0例诊断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资料,均测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CT各项指标,包括L3/4、L4/5间隙潜式减压侧椎管面积、硬膜囊的横截面积、椎管矢状径、潜式减压侧的侧隐窝矢径、侧隐窝角度、椎间孔上下径、椎间孔矢状径及椎间孔面积;同时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手术前后各项CT测量结果及ODI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后各项影像学指标测量显示,术后L3/4间隙椎管面积(潜式减压侧)及硬膜囊面积平均扩大率分别为129%和66.5%,L4/5间隙椎管面积及硬膜囊面积平均扩大率分别为115%和51.3%,可见术后椎管面积、硬膜囊面积、椎管矢状径与术前对比均有明显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L3/4间隙侧隐窝矢状径平均增加2.40 mm,侧隐窝角度平均增加14.5°;L4/5间隙侧隐窝矢状径平均增加2.48 mm,侧隐窝角度平均增加13.9°;术后L3/4间隙椎间孔矢状径平均增加2.44 mm,椎间孔面积平均加大了60.12 mm2;术后L4/5间隙椎间孔矢状径平均增加1.75 mm,椎间孔面积平均加大了58.91 mm2。结果显示侧隐窝矢状径、侧隐窝角度、椎间孔矢状径及椎间孔面积较术前均有相应增加,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椎间孔上下径测量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ODI评分有明显改变,较术前平均降低了43%,临床腰腿痛症状缓解明显,行走能力得到改善。结论:单侧入路潜式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可行,术后复查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欧阳华忠  马建春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163-163,194
目的 探讨CR与MSCT对枢椎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CR及MSCT检查确诊为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CR检查检出枢椎齿状突骨折28例(占77.0%);MSCT轴位像上检出30例(占83.3%),MPR图像检出34例(占94.4%),MSCT轴位图像结合MPR图像检出骨折100%.结论 MSCT轴扫与MPR技术的的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使用CR或MSCT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SCT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技术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腰椎MSCT容积扫描,经后处理重建检出的腰椎峡部裂35例,分析其MPR、VR成像的CT表现,并与常规椎弓CT轴位像进行对照,评价对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MPR冠状面、经椎弓矢状面重建结合VR成像可清晰显示35例68处峡部裂;常规椎弓CT轴位像仅检出24例48处峡部裂,漏诊11例,漏诊率31%(11/35)。与常规椎弓轴位比较,MPR结合VR图像重建对峡部裂特征以及裂隙骨赘、椎间孔狭窄、椎体滑脱、椎间盘后突的相关继发病变征象显示均有明显优势。结论MPR、VR重建成像对峡部裂及其相关继发病变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是检出峡部裂及其继发病变的理想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SCT及3D重建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8例腰痛患者经CT序列扫描诊断为椎弓峡部裂24例患者行螺旋CT扫描及3D重建,图像由2位放射科有经验医生共同评估。结果:24例患者均得到良好图像,椎弓峡部裂诊断明确。24例患者中2例患者腰4椎峡部裂,22例患者腰5椎峡部裂,占91%。24患者均表现为椎管前后径增宽,椎管变形,局部椎间小关节增生硬化,6例患者伴有椎间小关节内真空现象。结论:MSCT及3D重建可以简单、快速、准确诊断腰椎峡部裂;骨窗2D—MPR及薄层MIP近矢状位重建是诊断腰椎峡部裂首选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