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m=20),全麻诱导时,A组、B组、C组分别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为0.3、0.5、0.7ng/mL的舒芬太尼2min后.均输注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全麻诱导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10min(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T1、T2、T4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结果】(1)A组T2时点MAP、HR比T。时点明显升高(P〈0.0S),C组T2、T3、T4时点MAP明显低于A组(P〈0.05),C组T2、T3时点HR明显低于A组(P〈0.05),C组L、T4时点MAP低于B组(P〈0.05);(2)A组T2时点血浆AD和NA浓度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5)、较B组高(P〈0.05)、较C组高(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5ng/mL复合异丙酚效应室浓度4μg/mL靶控输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m=20),全麻诱导时,A组、B组、C组分别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为0.3、0.5、0.7ng/mL的舒芬太尼2min后.均输注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全麻诱导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10min(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T1、T2、T4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结果】(1)A组T2时点MAP、HR比T。时点明显升高(P〈0.0S),C组T2、T3、T4时点MAP明显低于A组(P〈0.05),C组T2、T3时点HR明显低于A组(P〈0.05),C组L、T4时点MAP低于B组(P〈0.05);(2)A组T2时点血浆AD和NA浓度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5)、较B组高(P〈0.05)、较C组高(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5ng/mL复合异丙酚效应室浓度4μg/mL靶控输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进行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比较其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复合芬太尼2.0μg/Kg、Ⅱ组复合瑞芬太尼1.0ug/kg、Ⅲ组复合瑞芬太尼1.5μg/kg。持续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5分钟内最高的心血管反应数据。结果(1)插管后5分钟内Ⅰ组和Ⅱ组MAP、HR最高值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Ⅲ组与Ⅰ、Ⅱ组间插管后5分钟内MAP、HR最高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Ⅰ组和Ⅱ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抑制插管反应1.5μg/kg瑞芬太尼效果优于1.0μg/kg瑞芬太尼和2.0μg/kg芬太尼,并能减轻全麻诱导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相同的麻醉深度下观察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变化。方法老年全麻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尼组(SF组)诱导用舒芬太尼0.4μg/kg、瑞芬太尼组(RF组)用瑞芬太尼2μg/kg和芬太尼组(F组)用芬太尼3μg/kg。比较全麻诱导各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结果与全麻诱导前相比,3组在插管前MAP降低(P〈0.05),F组和RF组CI下降(P〈0.05),SF组CI无明显变化。F组SVRI升高(P〈0.05),SF组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RF组明显下降(P〈0.01)。插管后SF组和RF组SVRI升高(P〈0.05)。F组气管插管后肾上腺素浓度升高(P〈0.05),高于SF组和R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强于芬太尼,但是心血管稳定性方面舒芬太尼优于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适合于全麻气管插管时舒芬太尼的剂量。方法人选的90例ASAI-Ⅱ级、25-45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30):舒芬太尼剂量为0.2μg/kg(A组);剂量为0.3μg/kg(B组);剂量为0.35μg/kg(C组),静脉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μg/mL,行OAA/S评分。待OAA/S评分达到3分时给予维库溴胺和舒芬太尼,观察气管插管前后三组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值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T0相比,三组在T1、T2时的AAI值均降低(P〈0.01),C组在T1、T2时HR值、Sp02值均低于A组和B组(P〈0.01),A组在T2时MAP值均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当异丙酚靶控在3μg/mL,0-3μg/kg剂量的舒芬太尼在全麻气管插管时是安全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P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和S组(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P组联合使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S组联合使用七氟醚和瑞芬太尼.观察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T1)、气腹后20min(T2)、气腹解除后10min(T3)4个时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末CO2分压(PETCO2)、IOP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T0相比,T1、T2时点两组患者的MAP、HR均下降(P<0.05);各时点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MAP与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ETCO2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内与T0相比,T1、T2时点患者的IOP均有所上升(P<0.05),且T1、T2时点S组较P组IOP上升明显(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降低患者IOP的作用明显优于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简称依托咪酯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简称异丙酚组),采用静脉靶控输注系统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前后各1min、切皮后3min、探查后3min、病灶切除后3min以及气管导管拔除后3min等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心率(HR)值。结果气管插管前、后1min时点依托咪酯组SBP与DBP均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SBP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异丙酚组DBP、HR麻醉前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气管插管后1min两组患者SBP、DBP、HR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P〈0.01)。探查后3min,依托咪酯组SBP、DB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病灶切除后3min,依托咪酯组DB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能平稳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要经鼻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22例和对照组(C组)20例。两组气管插管操作前10min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2%利多卡因作鼻腔至气管的表面麻醉;R组快速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30s内注射完毕),再以0.1μg/(min·kg)持续静脉输注。记录给药、插管过程中的HR、MAP、SpO2、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患者对喉镜显露和气管插管操作反应评分。结果两组插管过程中SpO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较R组导管插入时及插管后1minMAP较低(P〈0.05);喉镜暴露声门时、导管插入时及插管后1minHR较低(P〈0.05);OAA/S评分、患者对喉镜显露和气管插管操作反应评分下降(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减轻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的插管反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刘建辉  童自国 《西部医学》2009,21(3):408-410
目的研究比较小剂量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患儿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五官科手术的惠儿,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芬太尼组),每组各30例。气管插管前采用盲法分别应用静脉注射异丙酚、维库溴铵、咪唑安定,以及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min、气管插管后2、5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均较诱导前下降(P〈0.05)。气管插管后2、5min时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使用瑞芬太尼可使患儿在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否减轻喉肿瘤患者气管切开及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并同时降低知晓发生率。方法择期喉肿瘤手术患者30例,年龄35~55岁,ASA为Ⅰ~Ⅱ级,喉阻塞为Ⅰ~Ⅱ度,随机分为氟芬合剂组(Ⅰ组)、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组(R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之前,Ⅰ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50μg·kg^-1,继之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输注。气管切开完成即将插管时,Ⅰ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R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1。(大于1min),记录局部浸润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成功即刻(T2)、麻醉诱导后2min(T3)的HR、MAP、SpO2;记录麻醉诱导时得普利麻的用量;记录气管切开过程中患者有无躁动、呛咳等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气管切开及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患者SpO2〈90%定义为呼吸抑制。结果与Tn比较,Ⅰ组T1时的MAP及HR无明显变化,T2时MAP及HR明显升高(P〈0.05),T3时MAP及HR明显降低(P〈0.05);R组T1及T2时MAP及HR无明显变化,T3时MAP与Tn比较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HR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T2时R组MAP及HR明显降低(P〈0.05),而T1时MAP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完成后麻醉诱导所需得普利麻量有显著差异(P〈0.01);与Ⅰ组比较,R组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能明显减轻气管切开及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知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史长喜  茆庆洪  李青 《海南医学》2013,24(22):3325-3327
目的 观察全麻诱导期间连续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Ⅲ级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诱导开始时,A、B、C、D四组分别以0.3μg/(kg·min)、0.4 μg/(kg·min)、0.5 μg/(kg· min)、0.6 μg/(kg· min)的速度输注瑞芬太尼,2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15 mg/kg,过1.5 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再过1.5 min后行气管插管,同时调整所有患者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为0.05 μg/(kg· min),并以4 μg/(kg·h)的速度输注异丙酚.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l min (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A组T1MAP和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2、T3MAP和HR与T0比较明显升高(P<0.05);B、C组T1MAP和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2、T3、T4MAP和HR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1MAP和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2、T3MAP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A、B、C组T1 MAP明显升高(P<0.05),A组T1HR明显升高(P<0.05);与A组和D组比较,B组和C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麻诱导期间连续输注瑞芬太尼5 min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当复合依托咪酯为0.15 mg/kg时,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以0.4~0.5 μg/(kgmin)为佳,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12.
瑞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晓萍  杨禄坤  王凤君 《河北医学》2011,17(8):1031-103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ASAⅠ级择期全麻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个剂量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胺0.1 mg/kg,A组予瑞芬太尼1μg/kg,B组予瑞芬太尼2μg/kg,C组予瑞芬太尼3μg/k...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期间丙泊酚不同给药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ASAⅠ~Ⅱ,分成三组:A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2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B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丙泊酚1 mg/kg,3 min后追加丙泊酚1 mg/kg行气管插管),C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3 min后静注丙泊酚2 mg/kg行气管插管)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 min、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 min、插管后3 min、插管后10 min监测MAP、HR、SPO2.结果:在麻醉诱导期间,A组MAP和HR变化幅度最大、B组变化幅度次之,C组变化幅度最小,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内随访三组患者均无诱导或手术期间术中知晓.结论:C组丙泊酚诱导给药方法可以明显减少MAP和HR波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是一种较好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4.
闫诺  杨程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12):1011-10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合并Ⅰ级高血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和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2Ⅱ级高血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和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20.7μg·kg-1·h-1持续泵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注。术中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肌肉松弛药选用罗库溴铵,采用乌拉地尔辅助控制血压。分别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手术切皮时(T4)、拔出气管导管前(T5)及拔出气管导管后1 min(T6)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乌拉地尔、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观察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T3时的HR、MAP与T2比较明显升高(P<0.05),T6时的MAP、HR与T5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T1与T0、T2与T1、T4与T3、T5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时的MAP、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10.7μg·kg-1·h-1持续泵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注。术中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肌肉松弛药选用罗库溴铵,采用乌拉地尔辅助控制血压。分别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手术切皮时(T4)、拔出气管导管前(T5)及拔出气管导管后1 min(T6)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乌拉地尔、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观察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T3时的HR、MAP与T2比较明显升高(P<0.05),T6时的MAP、HR与T5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T1与T0、T2与T1、T4与T3、T5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时的MAP、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1T6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T4、T5、T6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MAP、HR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及乌拉地尔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停止给药后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气管导管时呛咳、拔管后躁动及术后寒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时,围麻醉期可维持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能明显减少麻醉用药量,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外孕术中不同血浆浓度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方法30例ASAⅠ~Ⅱ级急诊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不同血浆浓度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每组10例。A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2.5μg/ml与8ng/ml,B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3μg/ml与6ng/ml,C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3.5μg/ml与4ng/ml。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即刻、CO2气腹时、CO2气腹后5min、气腹后15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MAP、HR。以停麻药的时间为零点计时,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3组患者插管前的MAP、HR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插管后至拔管时各时间点的MAP、HR与插管前的无差异。拔管后5min的MAP、HR与麻醉诱导前无差异。A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最短,且术后苏醒质量评分最佳。B组次之,C组最长(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适用于腹腔镜宫外孕手术,低浓度的丙泊酚复合高浓度的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好,苏醒快、质量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即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C组),每组30例。术中在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及镜检后5min各时点监测HR、MAP、SpO2等。记录镇静起效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镜检满意度、术中知晓、胃镜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在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及镜检后5min各时点HR明显减慢(P〈0.05),A组在胃镜经咽时、镜检时HR明显增快(P〈0.05)。B组MAP较A组和C组明显降低(P〈0.05)。检查过程中A组和B组低血压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高(P〈0.05)。A组和B组注药时静脉疼痛及术后头晕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高(P〈0.05)。A组肢体扭动和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和C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胃镜检查中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镇静,起效时间快、定向力恢复时间短、镜检满意度高、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费用更低、副作用少,且镇静效果增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剖宫产术不适宜常规椎管内麻醉的孕妇151例,分为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5),观察组给予异丙酚1.5 mg.kg-1、瑞芬太尼1.0μg.kg-1、阿曲库胺0.8 mg.kg-1,缓慢静脉推注,术中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泵入维持;对照组给予丙泊酚1.5 mg.kg-1、芬太尼1.0~2.0μg.kg-1、阿曲库胺0.8 mg.kg-1,缓慢静脉推注,术中以丙泊酚靶控泵入和间断静脉推注芬太尼维持;2组均面罩给氧3 min后气管插管,比较2组产妇术中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及2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诱导时、诱导后3 min、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MAP与术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MAP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诱导时、胎儿娩出时产妇心率较术前加快(P<0.05),诱导后3 min、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心率与术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诱导时、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心率较术前加快(P<0.05)。对照组在胎儿娩出时和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的MAP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在诱导时、胎儿娩出时和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的心率明显快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5 min时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产妇,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实施全身麻醉,对产妇的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同时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remifentanil)不同输注速率对乳癌根治手术患者全麻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HRV及BIS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在全麻维持期间的适宜输注速率。方法:选择20例全麻病人,年龄在32~66岁之间,无明显心血管疾病及重要脏器病变。全麻诱导药物为咪唑安定、瑞芬太尼、异丙酚、罗库溴胺。全麻维持为静吸复合麻醉,静脉药物采用瑞芬太尼,剂量从0.05μg/(kg·min)开始,以0.05μg/(kg·min)依次递加输注速率,每一速率维持10min,直至达到0.5μg/(kg·min),全程复合1.0MAC异氟醚吸入,间断追加维库溴胺维持肌松。记录术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各种速率维持10min后及停止泵注后10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变异性(HRV、LF/HF)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结果:全麻维持期间,瑞芬太尼输注大于0.2μg/(kg·min)后,随着输注速率的增加,血压、心率及LF/HF均为规律性下降,HRV呈不规则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泵注后心率、血压显著升高。麻醉诱导后BIS即快速下降,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瑞芬太尼输注速度无明显关联,诱导后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癌根治手术全麻维持期间,持续吸入1.0MAC异氟醚时,微量泵恒速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既可达到有效的镇痛,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