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内注射吗啡和纳络酮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 多导睡眠描记术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 BLA注射吗啡可增加觉醒,减少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而阿片受体阻断剂纳络酮引起的作用则与之相反,并可完全阻断吗啡的作用。结论BLA应用外源性阿片受体激动剂抑制慢波睡眠,而阻断内源性阿片受体活动可促进慢波睡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杏仁核内微量注射环磷酸腺苷和腺苷三磷酸(ATP)的睡眠和觉醒的影响。方法:多导睡眠描记。结果:cAMP可减少觉醒(W),缩短入睡潜伏期(SWS1),增加慢波睡眠(SWS)和总睡眠时间(TST);ATP对睡眠无显著影响。结果:外源性cAMP可促进睡眠,抑制觉醒,杏仁核是睡眠-觉醒周期调节的重要部位。  相似文献   

3.
基底外侧杏仁核注射戊巴比妥钠对睡眠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内注射戊巴比妥钠对睡眠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多导睡眠描记术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 戊巴比妥钠引起觉醒减少,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增多,开野实验中踩格数和修饰行为减少,而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延长。结论 戊巴比妥钠作用于BLA可产生明显的促睡眠效应和镇静作用,BLA参与了睡眠和行为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慢波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海马CA1区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A)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运用立体定位技术进行海马微量注射,通过多导睡眠描记(PSG)观察大鼠睡眠的变化。结果NA引起慢波睡眠(SWS)和总睡眠时间(TST)增加,NA的B型受体阻断剂普奈洛尔减少SWS和TST,并可阻断NA的促睡眠效应;NA的仅型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对睡眠无影响,亦不能阻断NA的促睡眠效应。结论海马CA1区参与睡眠一觉醒的调节,海马中的NA通过B受体发挥其促进慢波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杏仁核在睡眠-觉醒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多层睡眠描记术(PSG)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 L-谷氨酸引起觉醒(W)增多、慢波睡眠(SWS)和总睡眠时间(TST)减少;注射海人酸后第1天引起失眠,第3天后W减少,SWS和TST增多,而快波睡眠无显著变化。结论 兴奋杏仁核神经元胞体可引起睡眠抑制,而损毁杏仁核神经元胞体则引起SWS增多。  相似文献   

6.
侧脑室注射cAMP和ATP对大鼠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运用多导睡眠描记(PSG)观察了Wistar大鼠侧脑室注射环磷酸腺苷(cAMP)和三磷酸腺苷(ATP)对睡眠的影响。cAMP可使觉醒(W)减少,深慢波睡眠(SWS_2)、慢波睡眠(SWS)和总睡眠时间(TST)增加,SWS_2潜伏期缩短而发作频率增加,SWS发作频率降低而发作持续时间延长,但cAMP的作用仅持续1h。ATP引起的睡眠变化出现较迟,直到第4h才引起W减少和TST增加。结果表明中枢运用外源性cAMP不仅减少觉醒和增加慢波睡眠,还使睡眠加深、睡眠质量改善;ATP也有明显的促睡眠效应。提示中枢cAMP和ATP参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兴奋和抑制海马神经元对慢波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兴奋和抑制海马神经元对慢波睡眠的影响。方法:多导睡眠描记(PSG)和海马微量注射。结果:双侧海马微量注射L-谷氨酸(L-Glu)和环磷酸腺苷(cAMP)引起慢波睡眠(SWS)和总睡眠时间(TST)增加,觉醒减少;海马微量注射γ-氨基丁酸(GABA)引起SWS和TST减少,觉醒增多。结论:海马参与慢波睡眠的调节,兴奋海马神经元可促进慢波睡眠,抑制海马神经元则抑制慢波睡眠,并且cAMP可能也参与了L-Glu对慢波睡眠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睡眠有3种成分:浅睡眠、慢波睡眠(slowwavesleep,SWS)和快眼动睡眠。提出催眠药物开发新构想,即SWS是最重要的睡眠成分,选择性增加深睡眠的催眠药物最重要,它将对改善失眠,辅助治疗焦虑症、抑郁症和痴呆症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年研究进展包括:(1)腹外侧视前区结节乳头体可能是睡眠觉醒的中枢发生部位。基底前脑吻端pGD2敏感性睡眠促进区参与睡眠调节;(2)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褪黑激素、pGD2、IL1和腺苷均可增加SWS。本系神经药理研究室关于SWS的研究工作包括:(1)建立起家兔和大鼠睡眠成分自动分析系统(autoanalysissleepingstagessystems,ASS);(2)利用ASS研究了免疫增强剂如转移因子、胞壁酰二肽、肿瘤坏死因子,以及5HT1A受体激动剂和5HT2受体拮抗剂对睡眠成分的影响;(3)探讨5HT1A受体、REM睡眠和5HT2受体间的关系。近十年睡眠调节的研究进展证明“构想”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提示,在中枢可能存在免疫增强TNF增多5HT更新率增加SWS途径。激动5HT1A自身受体与拮抗5HT2受体有类似效果,二者间有协同作用。开发选择性延长  相似文献   

9.
对24名男性青年观察口服葡萄糖后睡眠-觉醒周期的变化和血糖浓度的变化。口服110g 葡萄糖使异相睡眠减少,异相睡眠的潜伏期延长,而慢波睡眠及总睡眠时间无明显改变。给予葡萄糖后1小时血糖明显升高,3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葡萄糖对异相睡眠的影响可能与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炒枣仁煎剂灌胃对大鼠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炒枣仁煎剂给成年Wistar大鼠灌胃,记录睡眠脑电每天6h,灌胃前后各记录3d。结果发现灌胃后9只大鼠每天慢波睡眠深睡的平均时间明显增加( 116.3%,P<0.001),深睡的发作频率亦增加( 89.0%,P<0.001),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亦趋延长( 31.6%,P<0.05),慢波睡眠的脑电波幅度明显增大,频率变慢。每天总睡眠量增加( 26.0%,P<0.001),总睡眠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延长( 95.6%,P<0.001),但总睡眠的发作频率减少(-36.3%,P<0.001)。对慢波睡眠中的浅睡阶段和快波睡眠无明显影响。表明炒枣仁主要影响慢波睡眠的深睡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7.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肾膀胱的生理功能,叙述了中医学上3种肾膀胱病证水肿、淋证、关格的病因病机症状以及作者在临床上的治疗经验,并各附验案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