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大鼠肝细胞在单层贴壁、胶原凝胶包埋和聚球体三种培养方式下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及β-萘黄酮(BNF)对酶的诱导作用,考察组织化培养大鼠肝细胞的药物代谢能力。方法:大鼠肝细胞经三种培养方式培养一定时间后,分别加入非那西丁和7-羟基香豆素(7-H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葡萄糖化7-羟基香豆素(7-HC GLUC)和硫酸化7-羟基香豆素(7-HC SULF)的浓度,分别用于表征Ⅰ、Ⅱ相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以BNF作为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剂,分别考察它对Ⅰ、Ⅱ相药物代谢酶的诱导情况。结果:单层贴壁培养肝细胞Ⅰ相药物代谢酶活性在第5天已检测不到,Ⅱ相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在第7天已低于检测下限。在胶原凝胶包埋和聚球体两种培养方式下,大鼠肝细胞的Ⅰ和Ⅱ相酶活性在第7天还能保持初始值的32%~50%,且肝细胞聚球体的对乙酰氨基酚生成速率到第7天仍维持第1天的96%。肝细胞培养1~3d,肝细胞聚球体培养Ⅰ相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比单层贴壁培养高2.7~3.9倍(P〈0.01,P〈0.05)。BNF处理后,三种培养模型的Ⅰ相酶的活性都有2.5倍左右的提高(P〈0.05),而Ⅱ相酶的活性增加并不明显。结论:在保持药物代谢酶活性方面,肝细胞的胶原凝胶包埋和聚球体培养方式比单层贴壁培养方式更优,可能成为研究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更合适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2.
人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Cs)诱导生成的肝细胞为研究肝细胞分化分子机制、肝病细胞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且诱导生成的肝细胞为新药开发、体外研究药物代谢、药物的肝脏毒性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细胞来源,有望成为肝细胞移植和生物型人工肝的理想种子细胞来源。但目前ESCs/i PSCs向肝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仍存在诱导效率不高及功能较弱等问题,成为诱导来源肝细胞用于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加强药学领域中药物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杨华 《中外医疗》2011,30(32):177+179-177,179
药物代谢学是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分支学科,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药物代谢的途径、稳定性、由代谢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参与代谢的酶及动力学参数等问题的研究,对药物的治疗效果与毒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高效低毒的药品。随着药物代谢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涉及面越来越广泛,从药学基础研究、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基因组学,从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到新药研制、指导药物设计与结构修饰,以及个体化治疗用药指导、体内药物生物转化途径与代谢物研究、药物吸收转运、药物代谢的调节与代谢作用机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目前,药物代谢研究资料已成为世界范围新药申请注册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4.
肝脏是人体代谢、生物转化的重要器官。肝脏疾病临床、药物代谢以及药效药性评价等医药研究都需要一个肝脏的体外模型作为研究平台。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人胚胎肝细胞是构建肝脏体外研究模型的较理想材料。随着肝脏临床及基础研究的日益深入,对胚胎肝细胞体外模型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主要对人胚胎肝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冻存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药物发现过程中,药代动力学研究成本高、耗时长,已成为制约新药开发速度和成功的瓶颈。因此,有必要在药物发现过程的早期阶段进行代谢稳定性检测,及早淘汰代谢性质不良的化合物。随着组合化学和高通量药理活性筛选技术的发展,在药物发现早期阶段进行高通量代谢稳定性检测的需求日渐迫切,本文综述了新药筛选过程中代谢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王馨雪  宓芳霞  陈达华  叶桦 《浙江医学》2022,44(20):2221-222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以肝细胞显著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一系列严重肝病事件。适当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对于阻止NAFLD的进展至关重要,目前,NAFLD的一线治疗主要包括饮食干预和增加体育活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其中对于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仍未达到疾病缓解的肥胖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减肥手术。NAFLD治疗药物的开发在过去的10年中蓬勃发展,主要针对代谢综合征和肝脏损伤,常见药物有抗氧化剂、代谢修饰剂、抗纤维化药物等,但是目前尚未有批准的药物治疗方案。此外,针对NAFLD不同发病机制的各种新型靶向药物也相继进入临床试验。本文就近年来NAFLD治疗现状和新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猪肝细胞的功能和形态,探讨一种三维拟生态培养网片用于猪肝细胞培养的可行性。方法两步法分离乳猪肝细胞,接种于培养网片进行培养,观察培养基中各项生化指标、白蛋白以及培养装置进出口氧分压差的变化,分析安定清除率和尿素合成率的变化,观察肝细胞在培养网片中的形态特征。结果以培养时间分组,分为0、2、4、6、8h组,各组培养基中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浓度(TBIL)以及培养装置进出口氧分压差的均数无明显差异(P>0.05);以不同时间段分组,分为0-2、2-4、4-6、6-8h组,尿素氮合成率和安定清除率均保持较高水平,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培养结束时可观察到网片中肝细胞生长的典型形态特征。肝细胞在培养网片中的培养密度达到了108/ml以上。结论生长在培养网片中的肝细胞保持了稳定的生化活性、良好的物质转化代谢能力和生物合成能力、典型的细胞生理代谢特点和生长形态学特征,该培养网片实现了肝细胞的高密度和高活性培养。今后可进一步探讨以此培养网片为基础构建一种新的肝细胞培养系统,以及其应用于生物人工肝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部分药物经体内代谢转化为无活性产物排出体外,部分药物经药物代谢酶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和反应性代谢产物,其中反应性代谢产物可与肝细胞内大分子共价结合,通过不同的机制造成药物诱导的器官损伤。鉴别这些反应性代谢产物对于设计候选新药的毒性控制以及临床用药非常重要,本综述概述了反应性代谢产物的分类、其引起的药物毒性以及目前高通量搜索和鉴定反应性代谢产物等相关实验进展,讨论了处理反应性代谢产物的策略及本领域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种改良的大鼠原代肝细胞培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体培养的大鼠肝细胞在药物代谢,药物毒理学,致癌作用,肝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普遍[1].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方法很多,大致分为非酶法和酶法.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药研究开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国外研制的新药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血液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生物技术药物和内分泌/代谢药物等.国内上市的新药大多是进口或合资企业的产品,自己生产的医药产品以老药为主,不多的新药也大多是仿制的,中药产业的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在新药研究开发方面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化条件差以及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国内的制药行业应通过战略重组,实现规模经营,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技术开发实力和市场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聚焦药物代谢相关的各种数据库和文献,对细菌来源与人源药物代谢酶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比较数据库中细菌与人源药物代谢酶收录信息的异同。结果发现细菌来源药物代谢酶比人源药物代谢酶要多很多(9 703 vs 964),但是细菌来源药物代谢酶的数量相较于BRENDA数据库中细菌酶的总体数量却少很多(9 703 vs 20 835 235)。这说明细菌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可能被大大地低估,需要进行深入的系统性研究。本文总结了目前研究肠道菌群影响药物代谢的进展及不足,提出研究思路,即通过人工智能对肠道细菌来源蛋白是否具有药物代谢的能力进行预测,用基因编辑与体内外实验等方法进行生物学功能的验证,并建立注释功能完善的肠道菌群与药物代谢相关数据库,为如何深入挖掘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多数药物味道苦涩、口感刺激,导致患者顺应性差,其不良气味严重影响药物治疗效率。一款药物的成功研发不仅应满足有效性、稳定性、安全性、均一性、经济性的五大质量特征,同时患者对不良气味药物的顺应性也不容忽视。味觉掩蔽技术针对不同性质药物进行掩味,其发展对改善药物口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传统掩味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并介绍了新型掩味技术如熔融制粒、热熔挤出、3D打印、药物复合物制备、苦味抑制剂的掩味机制和适用范围。针对药物掩味效果阐述体外评测方法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体外溶出、味觉指纹分析技术以及体内评测手段如动物、人体口尝在掩味效果领域的应用,并提出BP神经网络评价预测模型对药物口感评测的新策略,以期为今后药物掩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口服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国内外文献中有关口服缓释制剂体外溶出度测定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体内评价的相关方法、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选择尽可能接近体内环境的试验方法,建立较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对口服缓释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测定多肽药物体内代谢关键水解酶的高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确定通用的体外酶解反应条件为:pH 7.8或9.0,缓冲体系为0.01 mol/L PBS或50 mmol/L Tris缓冲液,实现对多肽药物关键水解酶的统一高通量体外检测。利用该方法对多肽药物普兰林肽的关键水解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肽释放相关酶5和二肽基肽酶4对普兰林肽的水解作用最强,与微量热泳动分析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分析多肽药物的关键水解酶,为优化多肽药物的酶稳定性提供方法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合成脂蛋白是生物药物、化学药物和造影剂等的有效靶向递送载体,它们具有极小的粒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合适的半衰期和脂蛋白受体的特异性结合能力,与传统的天然脂蛋白相比,既保留了其原有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又在药物递送方面展现出优良特性。本文介绍了合成脂蛋白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合成脂蛋白的制备方法、体内外应用以及脂蛋白作为纳米药物载体应用受限的解决方法,对合成脂蛋白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人类肺癌、胃癌和肝癌细胞斑马鱼异种移植模型,分别评价5种临床常用抗癌药的体内敏感性。方法分别建立斑马鱼肺癌A549、胃癌SGC-7901和肝癌Hep G2异种移植模型,顺铂、紫杉醇、长春瑞滨、恩度和贝伐单抗设计3个剂量分别处理斑马鱼肺癌A549移植模型,紫杉醇、伊立替康、羟基脲、顺铂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设计3个浓度或剂量分别处理斑马鱼胃癌SGC-7901移植模型,阿霉素、吉西他滨、羟基脲、顺铂和5-氟尿嘧啶设计3个浓度或剂量分别处理斑马鱼肝癌Hep G2移植模型。实验结束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体内肿瘤定量图像分析,计算药物对斑马鱼体内肿瘤生长抑制率,通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分析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受试的抗肿瘤药物在斑马鱼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中均有效,并且基本都呈剂量依赖性。在抗肺癌A549药敏试验中,药效从高到低分别为贝伐单抗(65%)顺铂(55%)长春瑞滨(40%)恩度(39%)紫杉醇(27%);在抗胃癌SGC-7901药敏试验中,药效从高到底分别为羟基脲(46%)5-FU(31%)=伊立替康(31%)紫杉醇(26%)顺铂(24%);在抗肝癌Hep G2药敏试验中,药效从高到底分别为顺铂(64%)羟基脲(56%)吉西他滨(46%)阿霉素(45%)5-FU(38%)。结论斑马鱼肿瘤异种移植模型适合用于抗癌药体内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7.
聚乙二醇化蛋白质(pegylated protein,PEG-蛋白质)是延长蛋白质类药物半衰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延缓蛋白的排泄,提高其抗酶解的能力,增加其溶解性与稳定性,以及降低其免疫原性,可显著延长蛋白质类药物体内的生物活性,从而改善蛋白质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性质。由于方法学上的限制,PEG-蛋白质类药物的代谢、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极具挑战,但众多的文献资料表明,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分子的体内代谢与安全性已经确立,无需过度担心PEG-蛋白质类药物的安全性。将从PEG-蛋白质体内组织分布与排泄研究方法、PEG的代谢与安全性和PEG-蛋白质类药物动物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3方面介绍和评述PEG-蛋白药物的体内代谢与安全性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胰岛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本研究以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G-PLA)为高分子载体材料、磷脂s75为脂质材料、Eudragit L100为肠溶材料制备口服胰岛素肠溶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INS-NPs L100),并对其体内外性能进行评价。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胰岛素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INS-NPs),以包封率、粒径和释药行为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处方进行优化;将最优INS-NPs与肠溶材料Eudragit® L100混合制备成INS-NPs L100,并对其形态、体外释放及健康大鼠灌胃后的降血糖作用进行评价。以最优处方制备的INS-NPs包封率为(62.18±4.51)%,平均粒径为(225.2±94.3)nm,多分散系数为0.191±0.068,Zeta电位为-(14.84±1.26)mV。包裹肠溶材料后所制备的INS-NPs L100,在pH 1.0盐酸溶液中2 h累积释放量为8.01%,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6 h累积释放量为67.31%。将所制备的INS-NPs L100经口给予健康大鼠(38 IU/kg)后,具有明显的持续降血糖作用,3.5 h时血糖浓度可降至初始值的76%。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制备的INS-NPs L100可有效减缓胰岛素在胃液中的释放速度,提高蛋白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为多肽、蛋白类药物口服给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合成叶酸-白蛋白靶向材料,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蛋白包覆阳离子脂质纳米载体(BSA-cNLCs)和叶酸-白蛋白包覆阳离子脂质纳米载体(FA-BSA-cNLCs)。对两者粒径、外观、包封率、载药量、体外细胞摄取、血液和肿瘤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BSA-cNLCs和FA-BSA-cNLCs粒径分别为81.4和79.8 nm,Zeta电位分别为+5.12和+3.74 mV,透射电镜照片表明两者均为圆整的类球形结构。两者紫杉醇包封率都大于97%,载药量在3.7%左右。体外细胞试验证实,高表达叶酸受体的SKOV3对FA-BSA-cNLCs的摄取显著高于BSA-cNLCs,说明FA-BSA-cNLCs对SKOV3具有明显的靶向性。血液及肿瘤药代动力学显示两者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无明显差异,证实表面修饰叶酸不影响制剂的体内行为。药效学试验显示,BSA-cNLCs和FA-BSA-cNLCs抑瘤率分别为72.08%和80.75%。可见FA-BSA-cNLCs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内外抗肿瘤疗效,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Clinical trial results of phag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show a low to moderate efficacy, and the variation in infection clearance between subjects within studies is often large. Phage therapy is complicated and introduces many additional components of variance as compared to antibiotic treatment. A large part of the variation is due to in vivo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being virtually unknown, but also to a lack of standardisation. This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great variation of phages, bacteria, and infections, which results in different experiments or trials being impossible to compare, and difficulties in estimating important parameter values in a quantitative and reproducible way. The limitations of phage therapy will have to be recognised and future research focussed on optimising infection clearance rates by e.g. selecting phages, bacteria, and target bacterial infections where the prospects of high efficacy can be anticipated, and by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new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in vivo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cesses and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