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肺腺癌的明确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Ⅰ期肺腺癌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AIS 7例,MIA 71例,浸润性腺癌112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自病理诊断为起点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15年4月,结局事件为死亡。采用xTAG液相芯片法检测EGFR基因18~21号外显子的基因突变。结果 AIS、MIA、浸润性腺癌患者性别、TNM分期、肿瘤直径及发病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MIA患者5年生存率为100.0%,浸润性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1,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HR=0.084,95%CI(0.018,0.391)〕、TNM分期〔HR=2.528,95%CI(1.081,5.911)〕及EGFR基因突变〔HR=3.025,95%CI(1.279,7.157)〕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IS、MIA患者预后较好,吸烟、TNM分期及EGFR基因突变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国际新分类系统有助于肺腺癌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李红  段萍  汪俐杉  银文杰 《西部医学》2018,30(10):1531-1534
【摘要】目的 探讨肺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和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的高分辨CT形态学特征,与周围血管位置变化关系。方法〓选取1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IS和MIA患者,分为AIS组(48例)和MIA组(79例),总结患者术前胸部的高分辨CT图像特征及术后的病理学资料,并分析其组间差异。结果 两组术前肺部小结节病灶的大小、密度及是否有血管穿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小结节最大直径平均值为(91±08)mm,MIA组的最大值径为(96±11)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中小结节密度不均,呈混合性磨玻璃结节(mixed ground glass nodule,mGGN)有10例,占208%,MIA组mGGN为31例,占3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组中结节周围有血管穿行的有13例,占333%, MIA组中结节周围血管穿行的有41例,占5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部小结节的高分辨CT形态学特征可以对AIS及MIA这两种病理亚型进行预判断,可为患者提供手术方案及预后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表现为肺混杂密度磨玻璃结节(MGGN)的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薄层CT影像学特征,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0例肺腺癌患者,包含216个MGGN,分为微浸润性腺癌(MIA)组(n=107)和浸润性腺癌(IAC)组(n=109)。比较2组影像学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浸润性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影像学特征的诊断效能。结果:MIA组与IAC组在边界清楚、分叶征、结节CT值、磨玻璃成分直径、实性成分直径、结节直径等影像学特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边界清楚(OR=0.063,95%CI=0.008~0.507,P=0.009)、分叶征(OR=0.383,95%CI=0.147~0.993,P= 0.048)为提示其浸润性的危险因素,结节CT值(OR=1.007,95%CI=1.001~1.014,P=0.029)、磨玻璃成分CT值(OR=1.007,95%CI=1.001~1.013,P=0.030)、实性成分直径(OR=337.004,95%CI=17.431~6515.579,P<0.001)、结节直径(OR=3.528,95%CI=1.146~10.862,P=0.028)越大,MGGN病理证实为IAC的可能性更大。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边界清楚、分叶征的敏感度为9.35%、58.88%,特异度为97.85%、59.63%,曲线下面积为0.536、0.593;结节CT值、磨玻璃成分CT值、实性成分直径、结节直径的诊断截断值为-408 Hu、-496 Hu、0.4 cm、1.1 cm;敏感度为77.57%、86.92%、89.72%、57.94%;特异度为84.40%、71.56%、99.08%、82.57%;曲线下面积为0.881、0.835、0.954、0.756。结论:在MGGN患者中,MIA组边界清楚更少,有更少的分叶征,更小的实性成分直径(≤4 mm)和结节直径(≤11 mm),更低的结节CT值(≤-408 Hu)和磨玻璃成分CT值(≤-496 Hu)。薄层CT影像学特征能为表现为MGGN的MIA和IAC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肺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水平变化与多层螺旋CT(MSCT)征象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142例,采用Goodman-KruskalGamma方法分析术后不同病理类型肺腺癌组织的Ki-67表达情况,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Ki-67表达与MSCT征象的相关性。结果肺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浸润腺癌(IAC)]呈正相关(G=0.976,P<0.01)。Ki-67的表达程度与MSCT征象(密度、直径、分叶征、毛刺征)均呈高度或中度正相关(r=0.734、0.664、0.539、0.521,均P<0.01),而与胸膜凹陷征呈弱正相关(r=0.3,P<0.05),与空泡征无相关性(r=0.142,P>0.05)。结论肺腺癌的恶性程度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同时肿瘤的MSCT征象与Ki-67表达有一定相关性,综合分析肺肿瘤MSCT影像学特征,可对Ki-67表达水平具有潜在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宋嘉文  续力云  黄燕燕  乐涵波 《浙江医学》2021,43(9):964-966,970
目的分析影响浸润性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舟山医院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浸润性肺腺癌的患者368例,按随访截至时间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71例)和存活组(297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所有患者术后5年生存曲线,并采用字2检验对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患者术后生存有关的变量,纳入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判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Ki-67、肿瘤病理亚型、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指数、肿瘤大小均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呈显著相关(均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91.1%)明显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病理亚型中,以微乳头为主的肺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以附壁生长为主的患者(P<0.05)。而肿瘤类型为周围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中央型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Ki-67指数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浸润性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且高Ki-67指数与死亡的风险呈正相关(P<0.01)。而肿瘤大小、肿瘤类型以及肿瘤病理亚型与浸润性肺腺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较高的Ki-67指数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浸润性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期肺腺癌的超高分辨率CT(ultra-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UHRCT)表现,探讨UHRCT鉴别肺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与微浸润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直径小于2 cm的早期肺腺癌结节(AIS 67个,MIA 62个)的UHRCT表现,分析和比较AIS与MIA在结节的形状、边缘、密度、直径、内部实性成分直径、血管异常、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以及是否多发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结节在形状、边缘、密度、直径、实性成分直径和密度、肺静脉异常、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征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常表现为较小的圆形或类圆形的纯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MIA常为较大、边缘毛刺、实性成分直径大于5 mm 的混合GGN,并常伴肺静脉异常、支气管扩张和胸膜凹陷征。结论  UHRCT能显示早期肺腺癌的形态学特征,有助于鉴别肺AIS与MIA。  相似文献   

7.
陈颖  林文毅  张凌  王和 《西部医学》2017,29(9):1250-1254
【摘要】目的 探讨Bcl-2、P16及ki-67在宫颈原位腺癌(AIS)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AIS(A组)、宫颈腺癌(B组)及正常宫颈组织(C组)各30例患者的宫颈组织石蜡切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抗体P16、ki-67及Bcl-2在各组中表达情况,并根据统计结果了解三种抗体联合检测AIS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P16与Ki-67在A和B组的表达较C组均显著升高(p<0.05)。Bcl 2在C组中表达较A,B两组显著升高,比较有差异性(p<0.05)。单一抗体检测中P16、Ki 67和Bcl 2在AIS中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0.00%、50.00%和13.33%,特异度分别是62.07%、72.97%和52.63%。联合检测中当发现P16和Ki 67表达均为阳性时,在诊断AIS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6.67%,58.14%。当P16阳性、Ki 67阴性时诊断AIS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1.23%,37.92%,只有加用Bcl-2检测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增致63.33%,69.44%,高于P16和Ki-67表达均为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的临床诊断往往无特异性,病理诊断需做免疫组化;当免疫组化提示P16阳性、Ki 67阴性时,需增加Bcl-2检查可提高AIS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结节(pGGN)肺腺癌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分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常规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pGGN肺腺癌的患者102例,依据病灶浸润程度分为A组[原位腺癌(AIS)22例和微浸润性腺癌(MIA)28例]和B组[浸润性腺癌(IAC)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节的影像学定性分析指标包括病灶的位置、密度均匀度、形状、瘤肺界面、边缘、内部、周边征象。影像学定量分析指标包括病灶的最大径、平均CT值、体积、质量。绘制ROC曲线评估病灶的体积、质量鉴别诊断pGGN肺腺癌病理亚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B组病灶出现密度不均匀、瘤肺界面清晰、异常血管征的比例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病灶的体积、质量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通过病灶体积、质量诊断pGGN肺腺癌病理亚型的最佳阈值分别为843 mm~3和289 mg,对应灵敏度分别为75.00%和88.50%,特异度分别为84.00%和72.00%。结论 pGGN肺腺癌的病灶体积、质量、密度均匀度、瘤肺界面、异常血管征对其病理分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肺腺癌薄层CT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早期肺腺癌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早期肺腺癌患者82例,其中原位腺癌9例(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型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26例(MIA组),浸润型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cancer,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CT影像亚实性结节对浸润性肺腺癌型别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SSN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25例原位癌(AIS),29例微浸润性腺癌(MIA)和34例浸润性腺癌(IPA)。所有患者均经螺旋CT机扫描,比较四组患者的病变部位、密度、大小、各CT影像征象和CT定量特征。结果 四组患者的发病部位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MIA组与IPA组患者的密度大于AAH组和AIS组,IPA组患者的最大轴位长径大于MIA组、AAH组和AI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血管“集束”征和类圆形的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理级别的升高,支气管改变、分叶、瘤-肺界面(粗糙)、棘突、毛刺、“空泡”征、胸膜凹陷的出现率增加,实性成分增加,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理级别的升高,CT影像WNLW、SCT、SCLW、SCMW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浸润性肺腺癌良恶性价值大,对AAH、AIS、MIA、IPA的鉴别有重要意义,病变密度、大小、支气管改变、分叶、瘤-肺界面(粗糙)、棘突、毛刺、“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均可帮助鉴别浸润前病变、微浸润病变和浸润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混合磨玻璃结节腺癌患者的CT影像表现、病理结果及二者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148例经CT检查和病理诊断证实的肺混合性磨玻璃结节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T影像学报告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48例肺混合磨玻璃结节腺癌患者在CT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界清晰、血管聚集征、分叶、胸膜凹陷及晕厚度不均等特征;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将148例患者划分为AIS组(34例)、MIA组(68例)和IAC组(46例),三组患者在病灶CT影像特征的位置、大小、数量、形状和密度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平均结节大小、平均实性成分大小、实性占比和实性成分平均CT值联合诊断IA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其单独诊断时的AUC(P<0.05)。结论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腺癌在CT上的平均结节大小、平均实性成分大小、实性占比和实性成分平均CT值四项定量指标的联合评估可用于临床上浸润性腺癌(IA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及浸润性腺癌中肿瘤淋巴管密度的变化及其可能的调控因子。方法收集具有完整临 床病理资料的肺腺癌病例301例并分为原位腺癌(n=28,9.3%)、微浸润腺癌(n=86,28.6%)及浸润性腺癌(n=187,62.1%)3组。 应用D2-40免疫组化标记计数各组肺腺癌中淋巴管密度,同时检测MT1-MMP、VEGF-C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肺腺癌3种病理 类型病例中淋巴管密度的变化差异及其与MT1-MMP、VEGF-C蛋白表达、临床病理因子(特征)的关系。结果淋巴管密度在分 析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及浸润性腺癌组中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淋巴管密度与VEGF-C蛋白表达水平具 有相关性(r=0.917, P=0.009)。淋巴管密度与肿瘤大小(r=0.686, P=0.017)、淋巴结转移(r=0.739, P=0.000)及临床分期(r= 0.874, P=0.012)具有相关性。结论肿瘤淋巴管生成可能与肺腺癌进展过程和临床病理因子(特征)密切相关,VEGF-C可能是 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肺腺癌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的CT表现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个AAH和57个AIS病灶的CT表现特征,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平均CT值等。结果:AAH和AIS在血管穿行、大小及平均CT值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磨玻璃样结节类型、部位、形态、边界、分叶、空泡征及毛刺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AH的平均大小为(7.9±3.0)mm,AIS为(12.3±3.9)mm,对2组大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最佳截断值为8.5 mm(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71.4%);AAH平均CT值为(-644±71)HU,AIS为(-492±87)HU,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最佳截断值为-549 HU(敏感度为77.2%,特异度为96.4%)。结论:综合分析肺磨玻璃结节的类型、大小、密度及形态等有助于AAH和AIS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的HRCT征象及其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行CT扫描的78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的术前CT图像。所有病灶按病理结果分为:14例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从H)和原位腺癌(AIS))、24例微浸润腺癌(MIA)和40例浸润性腺癌(IAC)。对3组病灶的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及胸膜凹陷征进行对比分析诊断浸润性腺癌的界值。结果浸润前病变与IAC间比较: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A与IAC间比较:胸膜凹陷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前病变与MIA间比较: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组(IAC)结节一般较无或微浸润组(浸润前病变与MIA)边缘毛刺、分叶、内部空泡及胸膜凹陷多见(P0.05)。结论肺磨玻璃结节的HRCT征象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分析上述影像征象有助于对术前肺部磨玻璃结节进行鉴别诊断及分期。  相似文献   

15.
黄方  吴波  钱小明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8):823-826,898
目的:研究表明,一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肺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同时检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Ki-67,以研究它们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老年NSCLC患者中的EGFR、VEGF及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EGFR、VEGF及Ki-67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9.4%、57.8%和92.2%,正常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0,9.52%和4.7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EGFR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67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采用免疫组化法同时检测肺癌中的多种生物指标简易可行,为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分期和预后提供重要信息,也为老年NSCLC患者分子靶向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肿瘤增殖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表达量的分析,探讨上述诸因素与肿瘤复发间的关系。方法 56例脑膜瘤标本分为复发组(n=30)、初发组(n=26),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PR、VEGF表达情况,同时检测PCNA、Ki-67的表达量,统计学分析它们与肿瘤复发间的关系。结果 复发组PCNA LI(75±7)%,明显高于初发组(26±7)%;复发组Ki-67 LI(4.0±4.6)%,高于初发组(1.1±1.7)%;PR表达阳性:复发组7例(23.33%),初发组21例(80.77%);VEGF表达阳性:复发组13例(43.33%),初发组9例(34.62%)。结论 PCNA LI、Ki-67及PR表达与脑膜瘤复发有一定的关系,而VEGF表达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Aneuploidy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marker for stratification of many neoplasms but its potential usefulness in adenocarcinoma (ADC) with bronchioloalveolar (BAC) pattern has not been well defined. We examined paraffin-embedded tissue sections from 28 cases of ADC with BAC pattern as well as 7 benign lung lesions and 9 normal lung tissue samples for chromosomal aneuploidy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using digoxigenin-labelled probes for chromosomes 1 and X. Of the 28 ADC with BAC pattern, 17 (61%) were diploid and 11 (39%) were aneuploid. Of the 17 diploid cases, 7 (41%) were male and 10 (59%) were female and of the 11 aneuploid cases, 2 (18%) were male, 9 (82%) were female. Regarding the cell type, 24 (86%) were adenocarcinomas in situ (AIS) so called BAC and minimally invasive ADC (MIA), and 4 cases (14%) were invasive ADC. Of the 12 cases each of AIS and MIA, 9 (75%) and 8 (67%) had diploid pattern respectively. Of the 4 invasive ADC cases, all had aneuploid pattern. Seventeen cases (71%) with T1 tumor size (> 0 mm ≤30 mm), had diploid and 4 cases (100%) with T2 tumor size (> 30 mm ≤70 mm) had aneuploid pattern. Statistical analyses showed that nuclear diploidy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IS and MIA tumor types while aneuploidy correlated with invasive ADC type (P=0.025). Also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loidy and tumor size (P=0.033). In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NA ploidy analysis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cellular kinetics and reflect histopathological subtypes in ADC with BAC pattern that are destined to behave aggressively.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评价EGFR突变检测对NSCLC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39例经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正常肺组织及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19、20和21基因突变情况,并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GFR在正常肺组织中都未检出基因突变;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0.8%(12/39),以杂合性突变为主(91.7%,11/12),纯合性突变少见(8.3%,仅1例),外显子19、20和21分别占突变总数的41.7%(5/12),25.0%(3/12)和33.3%(4/12);外周血中检出的EGFR的突变率为33.3%(4/12),全部为肿瘤组织中存在突变者;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腺癌及腺鳞癌、"不吸烟"患者,与年龄、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吸烟高度相关(P<0.01)。结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EGFR基因突变检测对NSCLC患者个性化治疗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脉管内癌栓与EGFR、c-Met和Ki-67表达的关系及其对疾病预后影响.方法:检测EGFR、c-Met和Ki-67在88例胃癌组织,其中包括脉管内癌栓阳性者39例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脉管内癌栓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脉管内癌栓阳性组中EG-FR、c-Met和Ki-67的强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脉管内癌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管内癌栓阴性患者1年、3年生存率高于同期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c-Met和Ki-67的表达与脉管内癌栓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脉管内癌栓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