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检测在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磷癌治疗前后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5例宫颈磷癌患者(观察组)和同期6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样本,用新产业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SCCA水平值。结果:观察组血清SC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Ⅳ期SCCA浓度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癌Ⅰ期~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治疗后SCCA浓度值明显低于治疗前SCC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CCA是诊断宫颈癌特异性较强的标志物,根据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水平差异及治疗后的变化,为临床辅助诊断宫颈癌及预后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病理确诊的265例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CA水平。结果血清SCCA对于宫颈鳞癌的敏感性为65.28%。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水平与临床分期(P<0.001)、组织分化(P<0.005)、肿瘤大小(P<0.001)及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例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后血清SCCA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61例无复发患者与57例复发的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78.95%复发患者血清SCCA水平在复发前3个月升高。结论 SCCA是宫颈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辅助诊断、临床分期、疗后随访、监测复发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在常见皮肤病中表达情况,比较其在常见皮肤病与恶性肿瘤中表达是否有差别,探讨SCCA在常见皮肤病临床意义及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330例皮肤科患者及153例肿瘤科患者进行了血清SCCA值的检测,对常见皮肤病患者疾病类型及阳性率进行描述分析,对两组SCCA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对20例皮肤病患者治疗前后SCC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0例常见皮肤病中SCCA有129例升高,其中红皮病、银屑病、泛发性皮炎、湿疹、多形红斑SCCA升高的阳性率均大于63%,红皮病甚至高达100%(见表1)。与恶性肿瘤患者相比,常见皮肤病组SCCA升高阳性率为39.1%,总体分布位置(中位数)为18.87ng/ml,均与恶性肿瘤组有统计学差异。皮肤病SCCA阳性患者经治疗皮损好转后,复查SCC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CCA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红皮病、银屑病等几种常见皮肤病患者血清SCCA值也有不同程度升高,经治疗其值降低。SCCA可作为几种常见皮肤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术前血清SCCA水平与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 )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18例ⅠB~ⅡA期的宫颈鳞癌患者行术前血清SCCA水平检测,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血清SCCA水平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18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检测的术前血清SCCA阳性为75例(63.6%),宫颈鳞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未发现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术前血清SCCA水平为其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手段,从而拟定出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在食管癌患者血清和组织表达意义。方法:选取行食管癌手术的鳞状细胞癌患者42例,对切除标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鳞状细胞癌抗原2(SCCA2)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SCCA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部位、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同时在术前、术后3天和术后一周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观察血清SCCAg与肿瘤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SCCA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低分化癌SCCA2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高分化、中分化、高中分化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一0.026);而SCCA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食管癌患者术前SCCAgPEl性率明显高于术后3d和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SCCAg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癌组织中SCCA2表达与血清中SCCAg的表达呈正相关,因此外周血SC—cAg检测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与tl各床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行宫颈病变筛查的178例可疑宫颈癌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均完成液基细胞学筛查及HPV E6/E7 mRNA检测,并采血测定SCCA、CEA水平.所有对象按阴道细胞学的分类及报告细则(TBS)分为正常/炎症组(n=25)、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组(n=22)、CINⅡ级组(n=26)、CINⅢ级组(n=35)、宫颈癌组(n=70);宫颈癌患者均按TNM分期分为I~Ⅱ期组(n=38)、Ⅲ~Ⅳ期组(n=32),按组织学分级分为低分化组(n=8)、中分化组(n=27)与高分化组(n=35).比较各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血清SCCA、CEA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宫颈癌HPV E6/E7 mRNA与SCCA、CEA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HPV E6/E7 mRNA copies高于正常/炎症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CINⅢ级组的患者(P<0.05);CINⅢ级组患者HPV E6/E7 mRNA copies高于正常/炎症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患者(P<0.05),CINⅡ级HPV E6/E7 mRNA copies高于正常/炎症组、CINⅠ级组,CINⅠ级HPV E6/E7 mRNA copies又高于正常/炎症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CEA水平均高于正常/炎症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CINⅢ级组患者(P<0.05),CINⅢ级组血清SCCA水平高于正常/炎症组、CINⅠ级组患者(P<0.05);Ⅲ、Ⅳ期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CEA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低分化组患者SCCA、CEA水平高于高分化组、中分化组患者,中分化组SCCA、CEA水平高于高分化组患者(P<0.05).HPV E6/E7 mRNA阳性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CEA高于阴性患者(P<0.05).HPV E6/E7 mRNA与血清SCCA、CEA水平呈正相关性(r=0.525、0.655,P均<0.05).结论 随宫颈病变的进展,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SCCA、CEA表达水平增高;且宫颈癌患者HPV E6/E7 mRNA与血清SCCA、CEA水平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与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391例行根治性手术的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术前SCCAg水平,并将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SCCAg水平在FIGO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子宫颈旁有无受侵及淋巴结有无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脉管有无浸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肿瘤直径(P=0.001 5)和淋巴结转移(P=0.000 1)是影响SCCAg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淋巴结转移比肿瘤直径对SCCAg水平影响更大.在Ⅰb1期,当选择截断值为2.5 ng/ml时,有较好的灵敏度(0.54)和特异度(0.83),Youden指数(0.37)最高,预测效果最佳;而在Ⅰb2和Ⅱa期,当选择截断值为4.5 ng/ml时,有较好的灵敏度(0.55)和特异度(0.79),Youden指数(0.34)最高,预测效果最佳.结论:术前SCCAg水平对评估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价值.在Ⅰb1期和Ⅰb2+Ⅱa期,分别选择截断值为2.5 ng/ml和4.5 ng/ml时,有最佳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体外实验中初步观察VEGF对血清撤离诱导的人颊鳞癌BCaCD885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CaCD885细胞培养于完全RMP11640(10%胎牛血清)、无血清RMPI1640、含VEGF(50ng/ml)的无血清RMPI1640,48h后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癌细胞形态变化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发生比率。结果 无血清RMPI1640培养组BCaCD885细胞凋亡增加,而含VEGF(50ng/ml)的无血清RMPI1640培养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两之间差异有显性(P<0.01)。结论 外源加入的VEGF可抑制血清撤离诱导的颊癌细胞的凋亡,提示VEGF在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多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MRT)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TP)化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登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放疗与TP化疗联合治疗,观察组接受IMRT与TP化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治疗中(全盆外照射30 Gy)、治疗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直肠反应、皮肤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中观察组患者血清SCC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MRT联合TP化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可促进血清SCCA水平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3月就诊于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和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的64例子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52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组)及5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抽取外周血分离血清,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IL-6、CA125、SCCA水平,并应用Spearman法分析IL-6、CA125、SCCA水平与宫颈癌患者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子宫肌瘤组以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6、CA125、SCCA水平比较,宫颈癌组>子宫肌瘤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2. 091、158. 267、247.339,P均=0.000)。宫颈癌患者中不同病理分级血清中IL-6、CA125、SCCA水平比较,低分化患者>中分化患者>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313、85.864、27.441,P均=0.000)。宫颈癌患者中不同临床分期血清中IL-6、CA125、SCCA水平比较,Ⅳ期患者>Ⅲ期患者>Ⅱ期患者>Ⅰ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0.762、76.411、42.268,P均=0.000)。宫颈癌患者血清IL-6、CA125、SCCA水平与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r=0. 596、0. 697、0.482;r=0. 553、0.629、0.499,P均<0.01)。结论 IL-6、CA125、SCCA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其水平的检测可能会有助判断宫颈癌患者肿瘤分级、病理分期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口腔鳞癌及健康人血清表达差异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口腔鳞癌发生机制和建立口腔癌标记物体系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清17例,健康人外周血清17例,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口腔鳞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有7个蛋白点差异表达明显,其中2个蛋白质点分别为触珠蛋白、触珠蛋白同型前原蛋白,它们在口腔鳞癌患者的血清中均高表达。结论触珠蛋白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和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从中筛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4例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和6例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标本进行差异表达基因检测,并用Real-time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通过基因库检索、PUBMED文献检索和基因本体分析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结果: 从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及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中筛选出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329个,通过Real-time 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可靠。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44个。结论: 通过基因芯片筛查,初步建立了宫颈鳞癌转移相关差异基因表达谱,说明宫颈鳞癌的转移过程受多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可用来指示宫颈癌从癌前病变到癌变的血浆蛋白标志物,并分析其潜在机制与功能。方法收集健康人 (Control 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CC)和治疗后患者血浆样本富集低丰度蛋 白。LC-MS/MS检测样本的全多肽类型与序列,检测结果用Proteome Discoverer 2.2进行数据库检索,筛选差异蛋白类型与种 类(要求Coverage≥20%,且Unique Peptides≥2蛋白质),LSIL、HSIL、CC组分别与Control组进行T检验比较,P≤0.05视为表达 有显著差异的蛋白。通过观察差异蛋白在各组中的色谱图筛选出能提示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潜在标志物及预后效能评估标记 物,并通过靶向蛋白组学技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样本量对潜在蛋白标记物在各组的含量进行验证实验。进一步通过蛋白功 能、功能富集及共表达分析明确差异蛋白的功能探讨其作为标志物的意义与病理机制。结果基于LC-MS/MS和蛋白组学分析 发现LSIL、HSIL组相较于Control组分别存在9个异常表达蛋白,CC组相较于Control组存在5个差异蛋白。其中ORM2、HPR 在LSIL组相对于Control组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指示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潜在标志物;F9在LSIL、HSIL、CC组中相对于 Control组,随着疾病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是一种潜在的指示宫颈病变程度的蛋白标记物;CFI、AFM蛋白在预后组和CC组差异 明显,是一类潜在的评价疗效和预后的蛋白指标。各组中的差异蛋白在功能富集分析中发现与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通路有 关。结论F9、CFI、AFM、HPR、ORM2五种新型蛋白可能是指示宫颈病变程度、疗效和预后的潜在标志物,联合分子标志物来 评估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可以增强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汉族、维吾尔族官颈癌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子宫颈癌发病机理。方法:应用含有2048条人类全长基因cDNA表达谱芯片,对临床手术切除的3例汉族及3例维吾尔族(维族)宫颈鳞癌组织及自身部分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站杲:3例汉族宫颈癌组织中有2条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均为表达减少(下调)的基因。3例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有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64条。6例宫颈癌组织中无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但在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3条,4例宫颈癌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基因49条。结论;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肿瘤相关基因有关。汉、维族宫颈癌组织中有基因表达的差异,推测汉、维族宫颈癌的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宫颈鳞癌患者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值,探讨其在宫颈鳞癌临床病理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9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272例宫颈鳞癌患者及同期就诊的12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清SCC-Ag数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宫颈鳞癌组患者中血清SCC-Ag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CC-Ag值与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直径明显相关(P<0.01),与脉管浸润及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宫颈鳞癌患者的血清SCC-Ag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SCC-Ag是宫颈鳞癌较为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在其诊治、疗效及预后评估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凋亡相关因子在不同宫颈病变患者血清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镜检确诊为不同宫颈病变的患者140例,其中子宫颈鳞癌70例、宫颈原位癌(CINⅢ)50例和宫颈炎20例,均空腹抽取静脉血同时留取镜检组织。采用酶联免疫法、实时荧光定量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及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肿瘤抑制基因(p53)、细胞凋亡信号受体(F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周期素E (cyclin E)蛋白和mRNA表达,并分析其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与宫颈炎患者比较,宫颈鳞癌和宫颈原位癌患者血清及宫颈组织中p53、Fas、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cyclin E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宫颈鳞癌患者与宫颈原位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Fas、TNF-α和cyclin E阳性表达率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联(P<0.01)。结论: 宫颈鳞癌和宫颈原位癌患者血清和宫颈病变组织中p53、Fas和TNF-α表达水平下调和cyclin E表达水平上调可能与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联,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标记物,并可为宫颈癌的术后用药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及宫颈病变组织中原癌基因c-fos 蛋白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表达及其 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病房经病理确诊为宫颈鳞癌和宫 颈病变组织患者共148 例。依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慢性宫颈炎症组(31 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组(35 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33 例)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49 例)。分别采用PCR- 反 向点杂交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PV 二步法检测各组织中HPV-DNA 和c-fos 蛋白表达。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 中HPV 感染和c-fos 蛋白表达高于慢性宫颈炎症组、LSIL 组及HSIL 组(P <0.05);宫颈鳞癌组c-fos 蛋白 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 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0.05);HPV 阳性宫颈鳞癌患者c-fos 蛋 白表达率高于HPV 阴性患者(P <0.05)。结论 c-fos 蛋白在宫颈鳞癌及宫颈病变组织均有一定程度表达,随 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c-fos 蛋白表达逐渐升高,宫颈鳞癌组织中c-fos 表达与HPV 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测定MMP-9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在宫颈鳞癌组织(SCC)和重度鳞状上皮细胞内损害(HSIL)中MMP-9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轻度鳞状上皮细胞内损害(LSIL) (P<0.01,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MMP-9的阳性率(78.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3.3%),P<0.01;MMP-9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MP-9与宫颈鳞癌的早期浸润及转移有关,MMP-9表达量的增高有助于临床医师正确评估病人的预后并制定适当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umor intrinsic chemoradiotherapy resistance is the primary factor in 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 failure in advanced uterine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a set of genes and molecular pathways related to this cond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