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郭伟鹏 《医学综述》2013,(16):3035-3037
目的研究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由江苏徐州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0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0例,行单纯传统肺癌根治术;试验组180例,行肺癌根治术联合系统淋巴结清扫。随访跟踪1~10年,统计两组患者1、3、5、9年的生存率、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1年、3年、5年、9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3.9%、47.2%、30.6%、13.9%,试验组分别为74.4%、55%、37.8%、22.8%;除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少于试验组,纵隔转移率和累计复发率均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试验组为1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能有效提高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治的3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其中采用传统肺癌根治术治疗的为16例,采用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进行肺癌根治的为22例,比较两组术后1年与3年生存率。结果:传统肺癌根除术3年后生存率为43.8%,但是系统淋巴结清扫术3年后的生存率为51.3%。结论:淋巴结转移作为影响肺癌预后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因素,系统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后,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8年3月-2002年3月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并对病例的临床TNM分期、术后TNM分期、区域淋巴结切除总数目、淋巴结转移比、淋巴结大小等5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34例病人中,术后分期改变16例,占47%(16/34);共清扫纵隔淋巴结311枚,平均每例9.15枚;10例N2患者中清扫104枚纵隔淋巴结,32枚淋巴结有转移,其中7例为单区域转移(L1),3例为2个区域转移(L2);淋巴结转移比30.8%(32/104);淋巴结的大小与是否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应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手术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胸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观察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清扫组数、输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0%,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运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能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在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7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杜冷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肺癌根治术中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术后的效果.方法收集Ⅰ~Ⅲa的NSCLC144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肺切除时行系统纵隔淋巴清扫术,对照组肺切除时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术,纵隔淋巴结肉眼怀疑转移者则行该淋巴结摘除术.分析淋巴结清除总数口淋巴结转移数口淋巴结转移率口手术并发症,术后进行随访.结果研究组共清除淋巴结657枚,转移淋巴结402枚,转移率为61.2%(402/657);对照组共清除淋巴结275枚,转移淋巴结215枚,转移率为78.1%(215/275).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研究组仅1例转移,对照组中2例复发,4例转移.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能够减少术后的复发率和转移率,提高病人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不同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3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数据。结果:入组患者200例患者行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363例患者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相比,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组清扫纵隔淋巴结个数较少(9.84±8.55 vs 13.09±9.31,P<0.01);发生多站N2淋巴结转移较少(15.8%vs 55.7%,P<0.01);局部复发率(12.0%vs 6.6%,P<0.05)和远处转移率(28%Vs 18.2%,P<0.01)较高;但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清扫方式并不是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2组比较所有入组患者生存率和不同肿瘤大小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具有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相一致的肿瘤治疗效果,可以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范围内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01年1月-2007年12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术后病理诊断为T1N0M0,且符合完全性切除的11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为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obe-specific systematic node dissection,LND)组(肺叶组)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ystematic mediasttinal lymphadencectomy,SML)组(系统组)。分析两组围手术期资料及生存数据,探讨两组预后的差异。结果系统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肺叶组(P〈0.01)。两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可以取得与系统淋巴结清扫相同的治疗效果,且创伤更小,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在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68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其中36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VAMT组),并与32例常规开胸手术下完成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开胸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杜冷丁用量VAMT组少于开胸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结论:在肺癌根治术中,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疗效确切、安全,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对于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胸外科接受传统开胸的肺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61例,开胸组)和同期接受全腔镜肺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患者(61例,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带管时间、疼痛评分、胸腔引流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1年内复发率、2年复发率差异和2年生存期等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开胸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疼痛评分均高于胸腔镜组(P<0.05).两组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2年总生存率为68.85%,开胸组为63.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N2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手术在淋巴结清扫、近期预后方面可达到与开胸手术同等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浩贤  吴一龙  凌莉  韩璐 《循证医学》2002,2(3):132-140
目的 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高质量的有关比较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采样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纵隔淋巴结处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采样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所有随访严密的临床研究,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计算纵隔淋巴结清扫组相对采样组死亡危险的优势比(odds ratio,OR)评价纵隔淋巴清扫术和采样术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4篇文献,总样本量977例。其中纵隔淋巴结清扫组48l例,死亡194例;纵隔淋巴结采样组496例,死亡247例;合并OR=0.67,95%可信区间是(0.52-0.87)。结论 与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采样术相比,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0.33的死亡危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总结高州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235例Ⅰ/Ⅱ期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手术类型、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生存率。结果电视胸腔镜手术成功222例,13例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85例,Ⅱ期50例,术后3年生存率为85.7%。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根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安全的,更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孙兴华 《医学综述》2013,(22):4190-419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8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术前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手术治疗。计算试验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及病期下调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以及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病期下调率分别为63.4%和38.7%;试验组手术切除率为92.3%,对照组为84.5%;试验组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8.9%、55.6%、35.2%及(45.4±13.3)个月,对照组则为68.5%、38.0%、19.0%及(30.3±12.1)个月,试验组手术切除率,1、3、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癌根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的术后影响。方法选择5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ⅠB~ⅢA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病例均进行肺癌根治术以及术后4个周期的化疗,其中观察组术中在纵隔淋巴引流部位植入125I粒子,观察术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以及肿瘤局部控制率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病例肿瘤标志物水平比术前明显下降。组内术后不同时间段、各组间术前、术后各时间段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肿瘤局部控制率观察组(89.47%)高于对照组(5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对存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可以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延长无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结果5年总体生存率为36.8%,年龄、性别及术后是否化疗与预后无关,不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不同手术方式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王斌  唐超  王萍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577-580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高质量的有关术前辅助化疗对NSCLC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确定该辅助化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为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是否采用术前化疗处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术前化疗加手术治疗和仅进行手术治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所有临床研究,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计算术前化疗组相对于术前未化疗组死亡危险的OR,评价术前辅助化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5篇文献,总样本量1238例。其中术前化疗组631例,术后3年死亡279例,术后5年死亡421例;术前未化疗组607例,术后3年死亡336例,术后5年死亡450例;术后3年合并OR=0.62,95%可信区间是(0.49,0.78),术后5年合并OR=0.69,95%可信区间是(0.53,0.88)。结论与仅进行外科手术相比,术前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毛建林  郑喆  毛卫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27):152-153,155
目的分析电视辅助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治疗各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为该术式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7例按病理分期分为两组,Ⅰ期组56例,Ⅱ期组61例,比较两组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3年随访率等情况。结果Ⅰ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Ⅱ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98.2%,Ⅱ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8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不完全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化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对48例手术切除不完全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IIIA34例,IIIB14例),分成术后单纯放疗组25例、术后放化疗组23例,比较两组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7%、29%、17%,其中术后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7%、37%、22%,术后单纯放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7%、21%、13%,术后放化疗组生存率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不完全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联合化疗,与术后单纯放疗相比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胸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近20年来胸腔镜手术已成为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术式。研究表明对于<3 cm的周围型肺癌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结果手术成功率、病死率、复发和生存,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术后合并症、1年生存等均未见明显差异。胸腔镜和传统手术方式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个数均无明显差异,对病灶直径 < 2 cm 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了胸腔镜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观察5年生存率(79.9% vs 81.0%)和无病存活率(59.4% vs 64.2%)无明显差异。近期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进行肺叶切除是肺癌微创治疗的另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