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万慧颖  周敏  刘杨英   《四川医学》2017,38(10):1198-1201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血清IL-17A、IL-17F和TGF-β1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它们治疗斑秃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例斑秃患者,其中轻型斑秃26例,重型斑秃14例,给予口服白芍总苷及复方甘草酸苷,每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服药前后抽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7A、IL-17F和TGF-β1的水平。同时选取4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斑秃患者血清IL-17A和IL-17F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秃患者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斑秃患者血清IL-17A和IL-17F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秃患者血清TGF-β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可能通过调节血清IL-17A、IL-17F和TGF-β1的表达水平而对斑秃起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NB-UVB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骨桥蛋白(OPN)及IL-6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口服白芍总苷胶囊,同时给予NB-UVB照射;对照组只给予NB-UVB照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6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OPN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OPN及IL-6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与患者PASI评分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NF-α、OPN及IL-6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NB-UVB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以通过抑制Th1型细胞群的功能,使Th1/Th2细胞趋向于正常状态,较单一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及对患者皮损程度、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卡泊三醇和卤米松软膏治疗,试验组采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皮损面积(BSA)]、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2(IL-22)]的变化情况,观察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效果,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SAI、BSA、DLQI评分、血清IL-17、IL-2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期间,试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4.
白芍总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FN-γ、IL-4和IL-17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白芍总苷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FN-γ、IL-4和IL-17的研究,探讨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经白芍总苷治疗前、后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4和IL-17的浓度。结果:白芍总苷治疗前,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浓度(41.65±6.87pg/mL)和IL-17浓度(18.05±2.62pg/mL)较健康对照显著增高(P<0.001),而IFN-γ浓度(34.62±7.28pg/mL)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53.26±9.04pg/mL)(P<0.001)。治疗后,IL-4(24.24±4.32pg/mL)和IL一17(14.32±1.59pg/mL)的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而IFN-γ浓度(48.32±8.63pg/m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但在治疗后IFN-γ(48.32±8.63pg/mL)、IL-4(24.24±4.32pg/mL)、IL-17(14.32±1.59pg/mL)与健康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IL-4和IL-17;经白芍总苷治疗后血清中IL-4和IL-17明显降低;白芍总苷可能通过影响Th2、Thl7细胞相关因子来发挥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银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和银饮口服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治疗,30 d为1个观察疗程,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并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IL-6含量,同时检测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IL-6含量。【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77.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PASI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前2组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血清IL-6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血清IL-6含量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银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和雷公藤多甙片相近的疗效,可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ASI积分。和银饮同雷公藤多甙片均可通过调节IL-6这一细胞因子途径发挥作用,和银饮降低血清IL-6含量能力强于雷公藤多甙片,提示和银饮更侧重或依赖这一途径发挥其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IL-18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及阿维A对其的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经阿维A治疗前后外周血IL-18的水平变化。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经阿维A治疗前的血清中IL—18的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正常人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IL—1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IL—18在寻常性银屑病致病中起重要作用;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8的分泌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对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膝O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白芍总苷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A组)、单纯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B组).测量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血清的NO、IL-1β水平.结果 用药4周后,两组NO和IL-1β的水平都有所下降,但白芍总苷治疗组NO和IL-1β下降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芍总苷能有效辅助改善膝OA患者的临床表现,降低NO和IL-1β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前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和白介素-10(IL-10)的含量,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 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6年12月—2017年6月就诊的4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每日3次,每次20 mg,疗程8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对照组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7、IL-23和IL-10水平变化。 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2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雷公藤多苷治疗后IL-17和IL-23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IL-10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雷公藤多苷治疗后PAS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雷公藤多苷治疗前后PASI评分与IL-17和IL-23水平呈正相关性,而与IL-10呈负相关性(均P<0.01)。 结论 雷公藤多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白芍总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按治疗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观察组给予白芍总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均治疗30 d,对比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PASI评分,TNF-α、IL-2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4、IL-10指数,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蔡颖 《当代医学》2021,27(9):130-132
目的分析清热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症)疗效及对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8)与观察组(n=34)。常规组患者给予当归苦参丸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清热凉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DLQI、VAS评分和IL-6、IL-17、TNF-α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DLQI以及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7以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清热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能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并降低患者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L-17、IL-18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IL-17和IL-18水平,并和PSAI评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15例健康对照者比较,其外周血中IL-17、IL-18的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3例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7例静止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比较,其外周血中IL-17、IL-18的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和IL-8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_(17)=0.739 8,P<0.001)(r_(18)=0.328 8,P<0.001)。结论:IL-17和IL-18可能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有关,且与该疾病的活动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差异及理血解毒类方对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的调节作用,探讨银屑病的病机基础及中医药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5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患者口服凉血解毒汤、养血解毒汤和活血解毒汤前后血清VEGF水平。结果银屑病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热型银屑病组患者血清VEGF显著高于血燥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瘀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燥型银屑病组患者与血瘀型组患者相比血清VEGF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血热型和血燥型银屑病组经中药治疗后血清VEGF均明显降低(P<0.05),血瘀型银屑病组患者经中药治疗后血清VEGF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的变化与银屑病之间具有疾病特异性,而证候及发展阶段的特异性不明显。抑制血管新生可能是凉血解毒方、养血解毒方治疗血热型和血燥型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吴盘红  刘爱民  王丽  赵巍 《中医学报》2021,36(5):1111-1115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局部皮损联合背腧穴刺络拔罐干预稳定期轻度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稳定期轻度银屑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火针联合刺络拔罐,2周1次;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外涂卡泊三醇乳膏,每日2次。60例患者共治疗8周,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稳定期轻度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skin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indicators,DLQI)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步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IL-23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VAS评分、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且治疗组患者各项评分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0);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L-17A、IL-2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L-17A、IL-23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火针联合刺络拔罐干预稳定期轻度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疗效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7A、IL-2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走罐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走罐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异维A酸软胶囊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降低TNF-α和VEGF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8.33%,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走罐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NF-α和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及IL-17刺激后HaCa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变化,阐明其临床意义及紫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以25名正常对照者、2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不同组别HaCaT细胞(空白对照组、IL-17刺激24h组、IL-17刺激36h组、IL-17刺激48h组、紫草素+IL-17组、环孢素A+IL-17组和IL-17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水平和HaCaT细胞各组上清液中IL-6、IL-23水平;实时荧光免疫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各组HaCaT细胞中IL-6和IL-23p19 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盒-8(CCK-8)法检测各组HaCaT细胞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银屑病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以重度皮损银屑病组升高最为明显(P < 0.05);IL-17刺激24、36和48h组HaCaT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中IL-6和IL-23水平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紫草素+IL-17组和环孢素A+IL-17组HaCaT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中IL-6和IL-23水平及其mRAN表达水平均低于IL-17组(P <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表达水平升高,尤其是重度皮损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表达水平升高明显,IL-17可促进HaCaT细胞分泌IL-6和IL-23,呈时间依赖性,紫草素可抑制IL-17的促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进行期16例,静止期14例)血清中的IL-18和IP-10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和IP-10水平分别为(158.38±13.64)ng/L和(148.73±11.44)ng/L;银屑病患者静止期组血清IL-18和IP-10水平分别为(350.07±19.74)ng/L和(345.62±8.75)ng/L,而进行期组血清IL-18和IP-10水平分别为(444.69±14.74)ng/L和(355.47±6.95)ng/L。进行期组及静止期组的IL-18和IP-10血清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为P<0.05)。结论:IL-18和IP-10可能与银屑病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凉血活血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5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口服中药凉血活血汤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中药治疗前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中药治疗2周后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治疗4周后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进一步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凉血活血汤能够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VEGF质量浓度,抑制血管新生可能是中药凉血活血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