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索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中医核心躯体症状,并分析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50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中医核心躯体症状、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关系、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中医核心躯体症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中医核心精神症状是善恐易惊、善思、早醒和易激动;中医核心躯体症状是腰痛、胸闷、神疲乏力和口苦;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研究提示善恐易惊与神疲乏力、善思与心悸、易激动与自汗、早醒与腰痛关联性较强。中医核心精神症状与中医核心躯体症状整合网络分析提示易激动和善思在整个网络中对其他症状影响较大,更多地参与症状间互动,且具有预测其他症状的作用。结论 广泛性焦虑障碍与肾、心、肝关系密切,临床治疗应以精神症状为主进行辩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人格特质特征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联性。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住院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162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成人版、生活方式自评量表于出院前1日分别测量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症状,外向性、神经质或情绪、精神病性、人格稳定性,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使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有37.0%存在抑郁症状,40.2%存在焦虑症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向性得分与抑郁(β=-0.492,P<0.001)、焦虑症状(β=-0.336,P<0.001)得分呈负向关联,神经质/情绪得分与抑郁(β=0.166,P=0.016)、焦虑症状(β=0.345,P<0.001)得分呈正向关联。 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阳性率较高。患者越外向,其抑郁、焦虑症状越轻;越神经质,其抑郁、焦虑症状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焦虑、抑郁症状现状。方法 以四川省绵阳市15~24周岁男男性行为者为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招募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症状测评。结果 SAS、SDS分别测定356人、355人,SAS量表标准分总分平均(42.96±10.81)分,焦虑症状检出23.60%(84/356);SDS量表严重指数总分平均(0.46±0.12)分,抑郁症状检出40.00% (142/355),焦虑、抑郁共病率19.20%(67/349)。不同抑郁症状检出程度HIV、梅毒感染率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焦虑、抑郁程度上升HIV感染率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有趋势检验χ2=6.614、7.701,P均<0.0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户籍焦虑症状检出,不同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性取向抑郁症状检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MSM焦虑、抑郁普遍存在,心理健康状况差,增加了HIV感染风险,应强化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常见症状及证素特点,为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择10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采用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分析围绝经期失眠症肝郁患者的症状分布情况及不同肝郁分级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特点。结果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症状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为易激动、潮热汗出、眩晕、骨关节肌肉痛、感觉异常等;主要病位证素为肾、脾、胞宫和心神;主要实证病性证素为痰、湿、血瘀和热;虚证病性证素为阴虚、气虚、血虚与阳虚。结论围绝经期失眠肝郁患者多兼肾、脾、胞宫和心神等脏腑的病理改变,虚实夹杂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诊断、手术指征选择、神经内镜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10例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以间断性发作的颅高压症状和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囊肿最大宽度12~35mm,行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侧脑室造瘘术。结果 随访3~17个月,8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侧脑室造瘘术是治疗有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副损伤。  相似文献   

6.
上热下寒证是机体阴平阳秘常态被打破的状态。搜集古今文献,阐释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并提出从"系统辨证脉学"入手对上热下寒证作出明确诊断。用该脉学体系中的"寒""热"两个要素来分析机体的阴阳失衡状态,即以脉象"尺寒寸热"对应机体"上热下寒"的阴阳紊乱。同时提出需以脉象中其他要素为背景脉象,以达到辅助诊断、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病情发展进程等目的。以脉断证,以实现对临床相应证候的诊断,同时清晰认识整个疾病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震荡(concussion)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法,分析54例脑震荡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分析中医治疗脑震荡的用药规律。结果 54例脑震荡患者男女比例1.5:1,平均年龄(39.69±16.34)岁,20~50岁的青壮年人群占70%;车祸伤居外伤原因首位;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烦躁易怒、情绪低落、纳差、恶心等;痰瘀阻窍是脑震荡的核心病机,主要的中医证型包括气虚痰瘀(38%),心肾不交、瘀血内阻(13%),肝郁痰瘀(11%)和肾虚痰瘀(9%),气虚痰瘀为主要证候类型;桃仁、石菖蒲、茯苓、川芎、清半夏是治疗脑震荡的基本用药。结论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脑震荡的关键,痰瘀阻窍是脑震荡的核心病机,中医辨证以气虚痰瘀为主,基础用药是桃仁、石菖蒲、茯苓、川芎、清半夏,不同证候类型随证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8.
刘道新  臧云彩 《中医学报》2019,34(12):2530-2533
上热下寒证以上焦现热证、下焦现寒证为特点,属寒热错杂证之一。《伤寒论》中涉及上热下寒证的证候及治则有:热扰胸膈、中焦脾寒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栀子干姜汤;胸热腹寒、胃失和降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黄连汤;少阳不和、胆热脾寒证,治宜清泻少阳、温补脾胃,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火热上炎、肾阳不足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附子泻心汤;寒热格拒、阴阳不交证,治宜苦寒泻降、辛温通阳,方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肺热脾寒、外寒郁闭证,治宜清上温下、发越郁阳,方选麻黄升麻汤;脾肾阳虚、肝胃郁热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乌梅丸;阳热内郁、外寒束表证,治宜清里热、散外寒,方选白虎加桂枝汤;阴虚火旺、阳不下达证,治宜滋阴降火,方选黄连阿胶汤;少阳郁滞、气机不畅证,治宜疏通三焦、调和营卫,方选柴胡桂枝汤;脾胃失和、升降不利证,治宜温补脾胃、升清降浊,方可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下焦虚寒、格阳于上证,治宜破阴回阳、交通阴阳,方选白通汤。由于上热下寒证病机复杂多样,治疗时当详辨细审,针对不同病机选方用药,则上热下寒证自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中医症状及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方法由确诊的20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填写四诊信息采集表,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症状、证候要素等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证候要素与HAMA分值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前十位症状依次为急躁易怒、心情郁闷、胸闷喜太息、乏力疲倦、心慌多梦、短气、头身困重、神疲懒言、口干咽燥、口苦,证候要素依次为气滞、气虚、火热、血虚、阴虚、痰证、血瘀。根据聚类结果,可以得到血虚、火热、痰证、气虚、气滞、阴虚聚为一类,血瘀为一类。中医证候要素"气滞""气虚"与HAMA分值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焦虑患者,证候以气虚、气滞为主,可以认为焦虑越严重,这些证候要素的得分也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焦虑或抑郁的影响,分析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焦虑或抑郁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缓慢性心律失常门诊患者212例,根据纳排标准最终入组患者198例,根据疾病综合评估及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n=96例)和起搏器治疗组(n=102例),采集患者基本信息、既往史、血生化指标,行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完成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3个月复诊完成上述检查及问卷。收集资料,对两组资料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对比,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显著减轻缓慢性心律失常伴发的焦虑和抑郁症状(P<0.001)。焦虑与女性、年龄、夜间惊醒症状、晕厥症状、最长R-R间期、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抑郁与女性、年龄、夜间惊醒症状、晕厥症状、糖尿病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 结论 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显著减轻缓慢性心律失常伴发的焦虑或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认识4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中医临床特征。方法 采集患者的病史、中医证候及诊疗过程资料,分析不同分型患者证候演变及转归。结果 46例患者中疫毒袭肺证(普通型)27例,湿毒郁肺证(普通型)13例,疫毒闭肺证(重型)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药治疗,中成药26例,中药汤剂20例。早期(0~3 d)症状相对较少,但已表现出特征性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或白腻的特点,进展期(4~14 d)半数以上患者出现发热(89.13%)、咳嗽咳痰(71.40%)、口干口渴(68.60%)、乏力(60%)、咽干或咽痛(57.10%)、纳呆(54.30%),重症患者舌腻而干或少苔。恢复期(>15 d)多数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咳嗽咳痰(72.20%)、口干口渴(66.70%)、汗出(50%)仍较突出,舌苔由厚转薄,苔腻的程度有所改善、苔色由黄逐渐转白,舌象改变较为缓慢。普通型与重型的中位病程分别为16.5 d(14~26 d)和25 d(21~27 d),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3.24±4.36)d、(19.73±2.33)d。病毒核酸中位转阴时间分别为11.41 d(4~22 d)、14.5 d(9~24 d),肺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病灶开始吸收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0 d(5~19 d)、15.5 d(8~21 d)。结论 本病湿热证候突出,病程长,对中医不同证型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指导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的42例患者(2020年1月21日至2月5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采集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中医证候信息、血液检查数据及胸部CT平扫报告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平均年龄(43.02±16.80)岁,男性居多,95%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或湖北地区旅居史,40%为家庭聚集性病例。临床分型以普通型居多(93%)。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多数患者出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增高,93%患者见有病毒性肺炎胸部影像学特征改变。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肌肉酸痛、咯痰、汗出、口渴、疲劳乏力等;舌象以红舌为主,薄、白、腻苔多见。中医证型主要为初期的湿困肺卫证(69%)和热毒郁肺证(31%)。不同证型的发病人群性别、平均年龄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不同证型的发病人群发热等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步分析以湿困肺卫证为主,病理因素与湿、热、毒、虚相关,湿毒是其病理核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因子分析探索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集193例PPPD病例症状、舌象、脉象,将每一症状、舌象、脉象作为一个统计变量,“有”则赋值为“1”、“无”则赋值为“0”,计算四诊信息的频数和频率,运用因子分析对高频症状、舌象及脉象进行非线性降维并提取公因子,得出病性、病位证素及中医证型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频率排名前3位症状的依次为头晕(90.67%)、心烦(54.40%)、倦怠乏力(51.30%),舌象中舌质频率最高者为舌质暗红(22.28%),舌苔频率最高者为白苔(31.09%),脉象频率最高者为滑脉(41.97%)。利用因子分析共提取1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798%。整合相同的证素,共得到5个病性证素,依次是气滞(71.50%)、阴虚(24.35%)、血虚(22.28%)、气虚(17.10%)、痰湿(15.03%);5个病位证素,依次是肝(93.26%)、肾(24.35%)、脾(16.58%)、心(0.52%);6个中医证型,依次是肝郁气滞证(56.48%)、肝肾阴虚证(21.76%)、肝郁脾虚证(15.03%)、肾阴虚证(2.59%)、脾肾阴虚证(1.55%)、气血两虚证(0.52%)。结论 PPPD的病性证素以气滞为主,病位证素以肝为主,中医证型以肝郁气滞证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广泛性焦虑症的中医证候学规律。方法:2009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在北京地区10家分中心进行为期1年、针对705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观察,通过专家组指导,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贝叶斯网络技术和聚类分析建立中医证候模型,分析广泛性焦虑症的中医证候学规律。结果:调查共纳入广泛性焦虑症的症状61项,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建立61项症状的关系模型,提取了9个证候要素和5个证候靶位;运用聚类分析提取了8个证候类型。将两种方法重合的结果进行筛选,并结合专家经验和中医理论,确定广泛性焦虑症的6个证候类型,分别为肝郁化火、肾虚肝旺、痰热扰心、心脾两虚、肝郁脾虚、心肾不交,并制订了《广泛性焦虑症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草案)》。结论: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贝叶斯网络和聚类分析在中医证候建模、挖掘证候规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适合应用于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多元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收集了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病人,进行了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指标内部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和揭示中风急性期的证候特点及其与相关症状,舌象,脉象的关系。从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本组病例症状,舌象和脉象等指标可归属于火证,痰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四类证候,上述结果结果有助于完善中风急性期证侯诊断规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揭示广泛性焦虑症中医临床辨治规律.方法 本研究对78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和78例非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同步广泛的调研,并对调研资料进行线性和非线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与广泛性焦虑症有显著性正相关的中医症状有性情急躁易怒、喜太息、咽中如有物阻、口苦、头昏、心悸(P<0.05);中医病理因素为气滞、火盛和血虚(P<0.01);中医病位为肝、心(P<0.01);中医证型为气郁化火(P<0.01).结论 临床主要以疏肝泄火、养血安神法加减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清肺排毒汤以及麻黄经典类方一直是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主打方药.辛温发汗药麻黄针对外感疫毒、饮邪阻肺病机,发挥了"散邪-宣肺-化饮"的重要作用,也是传统中医"汗法"宣通郁闭、散邪解毒的应用范例.清肺排毒汤及麻黄的成功应用,对于指导现代临床正确处方用药,特别是纠正在中医抗病毒及治温疫中泛用、滥用、误用清热解毒、苦寒泻火现象,具有重要意义.《神农本草经》及《药性论》等认为麻黄有祛邪热、治温疫的功效,其在温热病中的应用包括:治太阳伤寒之发热证、表邪束肺之痰饮病、表邪入里之郁热证以及寒毒疟瘴之温热病.现代研究显示,在本次抗疫方药中,麻黄应用频次排位前三;实验研究也证实,麻黄有确切的抗流感病毒等药效,并发现有16个与新型冠状病毒靶点重合的活性成分.麻黄应用也多有禁忌,因此"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方为要义.  相似文献   

18.
小儿病毒性肺炎480例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在4个中心同时进行临床调查,填写观察表,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和若干证候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病毒性肺炎证型分布以痰热闭肺证最多,其次为风热犯肺证。发热、咯痰痰鸣、气促鼻煽等主症,恶寒、鼻煽、出汗、咽红肿、舌象、指纹脉象、面红、小便、口渴、鼻塞流涕等次症对于证候辨别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试验组32例口服玉屏风颗粒,同时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的缓解情况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稳定期COPD肺气虚证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81.25%(P〈0.05)。治疗后试验组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自汗、气短及易感冒等症状及体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咳嗽、咯痰、喘息及气短症状与体征较治疗前亦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自汗、气短及易感冒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散能较好的改善稳定期COPD肺气虚证患者的自汗、气短及易感冒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建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讨建立中风病证侯诊断标准的方法,观察了10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瘀证患者,对其证侯指标:舌、脉、症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提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辩病和辩证两上方面。辩病可见半身不逐、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CT检查符合缺血性中风改变;辩证必须有肢体瘫软、倦怠嗜卧、口唇紫暗,脉沉细等主症,并可兼见头痛而痛处不移、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