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对肝功能衰竭的猪行异位部分肝移植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猪急性缺血性肝功能衰竭时行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 方法在缩窄门静脉8 5%以上的同时,对结扎及不结扎肝动脉的家猪体内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监测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肝脏血流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 结果 在缩窄门静脉85%以上并结扎肝动脉的受体肝脏体积缩小,病理提示大片肝细胞坏死,在缩窄门静脉85%以上而未结扎肝动脉的受体肝脏色泽正常,病理肝细胞无明显异常;植入肝体积增大,病理提示肝细胞存活良好并有分裂增生。 结论 受体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可以造成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能纠正肝功能衰竭;保留受体肝脏动脉血供、减少门静脉血供对受体肝脏功能无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易永祥  殷国平  张建  张宁  郑以山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726-2727,2730
[目的]探讨外科措施在救治重症甲性H1N1流感孕妇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例重症甲性H1N1流感孕妇的病情进展的个案资料、救治方法和所采取的外科处理措施,讨论外科干预在抢救重症甲性H1N1流感孕妇中的作用。[结果]2例重症甲性H1N1流感孕妇,1例好转出院,1例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积极的手术治疗,有效的气胸处理、无菌全面的手术创口护理和适宜的补充液体等外科干预均能增加重症甲性H1N1流感孕妇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缺血性肝衰的效果。方法 用家猪配对行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缺血性肝衰。随机分为两组:I组,受体肝脏保持原状,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仅建立门静脉血供,不建立动脉血供;Ⅱ组,供肝动脉和门静脉均建立血供,其它手术内容与I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肝脏血流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 Ⅱ组受体成活率显著高于I组。I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术前,Ⅱ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著变化,I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Ⅱ组。I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肝细胞大片坏死;Ⅱ组供肝胆汁分泌和血供良好,肝细胞存活良好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I,Ⅱ组自体肝脏均大片坏死。结论 受体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能造成急性缺血性肝衰。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可以治疗肝衰,效果良好。供肝必需建立良好的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肝移植后肝脏功能和血药浓度的共同检测对指导个体化抗排异减量的意义。方法动态随访检测15例肝移植病人肝功能与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根据检测结果进行FK506剂量的个体化调整。结果15例病人在联合检测行FK506个体化的减量过程中均获得成功。结论肝移植病人术后,通过肝脏功能和FK506血药浓度的共同检测,可以指导抗排异药物达到合理、有效、个体化的调整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制备、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 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分三组,A组:受体肝脏和肝动脉保持原状,其门静脉缩窄;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仅建立门静脉血供,不建立动脉血供.B组:受体肝动脉结扎,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C组:受体肝动脉结扎,供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均建立,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和肝脏血流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 结果: A组、C组受体3 d以上成活率显著高于B组.A组、C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著改变,B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术前,术后第二天B组胆红素显著高于A组、C组.C组供肝胆汁分泌和血供良好,肝细胞存活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A组、B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肝细胞大片坏死. 结论: 受体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足以造成急性肝衰模型;保留受体肝脏动脉血供、减少门静脉血供对受体肝脏功能无严重影响;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足以纠正急性肝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合并中重度门静脉高压症(PHT)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47例符合相关标准的HCC-PHT患者分为单纯肝癌切除组(不伴门静脉高压或伴中、轻度门静脉高压)和肝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组,进行实验室指标和术后肝性脑病、腹水、胃溃疡、再出血等风险因素对比分析。结果:联合手术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肝性脑病、腹水、胃溃疡、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单纯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升高,远期出血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同期联合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有重度门脉高压症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并不增加手术的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慢性丙型肝炎的规范化治疗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为3%,估计有1.7亿人感染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人。我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各地区感染率有一定差异。急性HCV感染者约80%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CHC),在20年间约20%发展为肝硬化,每年有1%~4%肝硬化患者发展为肝癌。CHC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疾病,及早发现和治疗CHC患者已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的术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手术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对可能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术前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tudent 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结果 患者性别、年龄、急诊手术、出血入院、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Child-Pugh分级、术前脾静脉直径、术前肝功能(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移酶)、术前肾功能(肌酐)、术前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抗凝血酶Ⅲ)等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病史、术前门静脉直径、AST、尿素氮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门静脉直径和出血病史是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门静脉直经:比值比为1.681,95.0%可信区间(CI)为1.300 ~ 2.173,P< 0.01;出血病史:比值比为2.446,95.0% CI为1.019 ~ 5.870,P<0.05].有出血病史患者术前门静脉直径>13.15 mm(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3,95.0%CI为0.701 ~ 0.926),及无出血病史患者术前门静脉直径>13.57 mm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6,95.0% CI为0.600 ~ 0.853),术后容易形成门静脉血栓.结论 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手术的患者,术前门静脉直径及出血病史是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