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罗卡品(pilocarpine,PILO)诱导大鼠SE模型,用Nissl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用比色法检测海马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光甘肽(glutathione,GSH)的水平以及谷光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的活力.结果 SE后6 h,大鼠海马可见少量TUNEL标记细胞;SE后48 h,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至SE后72h达到高峰;SE后7 d,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大鼠海马MDA含量在SE后6 h迅速升高,并达到高峰;SE后48~72 h,海马MDA含量虽比SE后6 h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E后7 d,海马MDA含量基本恢复正常.GSH含量和GR活力在SE后6 h迅速降低;SE后48 h降至最低点;SE后72 h~7 d,海马GSH含量虽较SE后48 h有所升高,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海马GR活力于SE后72 h开始升高,至SE后7 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PILO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氧化应激机制参与了PILO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海马CA1区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表达与迟发性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和全脑I/R后4、24、48、72、96 h组(n=5).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全身低血压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运用Nissl和TUNEL染色观察海马CAI区神经元存活数和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蛋白在全脑I/R后的表达.结果 全脑I/R后24 h,海马CA1区STAT3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72 h达峰值,至96 h开始下降.TUNEL染色显示,在I/R后24 h即出现少量凋亡细胞,48~72 h显著增多;STAT3蛋白高表达与神经元凋亡两者的部位和时间段基本一致.结论 STAT3蛋白表达增强可能介导缺血性脑损伤的信号转导过程,其在脑缺血损伤神经元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海马CA l区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表达与迟发性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和全脑I/R后4、24、48、72、96 h组(n=5)。双侧颈总动脉阻断 全身低血压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运用N issl和TUNE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和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蛋白在全脑I/R后的表达。结果全脑I/R后24 h,海马CA l区STAT3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72 h达峰值,至96 h开始下降。TUNEL染色显示,在I/R后24 h即出现少量凋亡细胞,48~72 h显著增多;STAT3蛋白高表达与神经元凋亡两者的部位和时间段基本一致。结论STAT3蛋白表达增强可能介导缺血性脑损伤的信号转导过程,其在脑缺血损伤神经元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短暂性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各区NR1mRNA的表达及其与海马缺血性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短暂性前脑缺血(15min)再灌注 (0 .5h~ 7d)动物模型、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染色、TUNEL染色。结果 :①缺血后早期 ,海马CA1区NR1mRNA的表达上升 ,至缺血后 2 4h升至最高 (P <0 .0 5 )。然后表达下降 ,至缺血后 7d ,降至最低 (P <0 .0 5 ) ;在CA3区 ,NR1mRNA的表达变化规律与CA1区类似 ;而在齿状回 ,缺血后 0 .5h~ 72h ,NR1mRNA的表达至缺血后 7d降低。②短暂性前脑缺血后 12h ,TUNEL阳性细胞开始出现 (P <0 .0 1) ,主要位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后 ,至缺血后 72h表达达高峰 (P <0 .0 1) ;TUNEL阳性细胞有所减少 ,但至缺血后 7d ,凋亡细胞依然存在 (P <0 0 1)。结论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 ,大鼠海马各区NR1mRNA的表达变化和细胞凋亡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参与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海人酸(KA)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线粒体功能和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线粒体凋亡通路在KA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模型组:32只,采用一侧海马注射KA(2μg/Kg)制备;等渗盐水对照组,8只,一侧海马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模型组根据点燃时间又分为6h、1d、3d和7d,每组8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大鼠海马组织CA3区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的含量;流式细胞仪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神经元凋亡情况;JC-1荧光检测线粒体膜电位;Fluo-3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质内Ca2+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海马细胞内细胞色素C(cyctochrome C)和caspase-9表达. 结果:①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lu含量自KA注射后3d开始增加,第7d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②KA注射6 h始海马神经元内Ca2+浓度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凋亡细胞数增高,至第7d最为显著.③对照组大鼠海马细胞色素C和caspase-9均有一定量表达,模型组KA注射后6h,海马细胞色素C和caspase-9表达即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1.78和2.14倍,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至第7d达到高峰,分别为对照组的4.37和3.20倍,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结论:线粒体凋亡通路参与KA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脑损伤后FADD和caspase-3表达及其时序性变化,探讨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及脑损伤时间推断.方法 采用Marmarou法制造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创伤模型,运用HE染色法观察脑损伤后大鼠海马CA1区损伤情况,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脑损伤后的不同时相点((3、6、12、24、48、72、168、336 h)海马CA1区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和FADD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脑创伤组于伤后6 h,镜下可见大鼠海马CA1区出现散在变性坏死神经元,于伤后72 h加重,并观察到广泛水肿及神经元变性坏死改变;正常及手术对照组大鼠,脑组织CA1区内有低水平的FADD和caspase-3表达;脑创伤后3 h大鼠海马CA1区出现FADD和caspase-3阳性凋亡细胞,伤后6 h、12 h及24 h数量逐渐增多,并于伤后48 h达到高峰.结论 脑创伤后可诱导FADD和caspase-3蛋白在脑内表达,并呈现出时序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人脑局灶性缺血后海马神经元损伤形式及其与死亡相关因素胱冬酶-3(Caspase-3),微管相关蛋白-2(MAP-2),微管蛋白(Tubulin)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48例因脑梗死而死亡的尸检脑标本,应用HE染色、caspase-3 mRNA原位杂交、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MAP-2和Tubul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局灶性脑缺血时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变化。结果 海马CA1区,Caspase-3 mRNA原位杂交阳性表达始于8h,24h达高峰;二者均在72~96h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缺血24h,可检测到TUNEL阳性细胞。早在8h即可检测到明显的MAP-2、Tubulin免疫活性下降,之后持续下降,至72h几乎无阳性表达细胞。8~16h,受损神经元形态基本正常;24~72h细胞凋亡特征明显;96h后,几乎所有神经元形态均呈现严重病理变化。结论 人脑局灶性缺血后海马神经元发生一系列形态学变化,72h前损伤神经元呈现凋亡特征,其演变规律与凋亡促进因子Caspase-3有显著相关性;96h后,受损神经元呈现胀亡特征,与Caspase-3无明显相关性。无论神经元发生何种形式死亡,其MAP-2和Tubulin表达水平均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8.
吴志国  毕方方  黄志凌  李国良  肖波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4):338-340,344
目的动态观察颞叶癫痫大鼠神经元磷酸化Akt(phospho-Akt)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雄性成年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后3h、6h、12h、24h、3d组。用氯化锂LiCl和匹罗卡品(PILO)制备癫痫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致痫后各时间点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可见少量磷酸化Akt阳性细胞,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可见CA1、CA3区Akt阳性细胞增加(P<0.01),6h达到高峰,3d回到对照组水平。结论上调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有利于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是保护神经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预处理对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po预处理后SE大鼠海马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rhEpo处理组大鼠CA1/CA3区、齿状回(DG)的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分别比癫痫组减少18%和2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注射Epo可减少SE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表明Epo对SE大鼠海马可经抗凋亡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后即刻早期基因c-jun的表达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方法:49只7d龄SD大鼠经弹性管穿线阻断右颈总动脉3 h,予低氧1 h,制备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并于再灌注3 h、6h、12 h、24 h、48 h、96 h、7 d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海马CA1、CA3区c-Jun蛋白的表达.采用TUNEL染色法计数海马CA1、CA3区凋亡神经元.8只7 d龄SD大鼠仅手术不行HIBD及再灌注(对照组).结果:海马CA1、CA3区c-Jun的表达和凋亡细胞数于HIBD再灌注3 h、6 h、12 h、24 h、48 h、96 h均高于对照组(P<0.05),c-Jun的表达于再灌注6 h达高峰,锥体神经元凋亡于再灌注24 h达高峰.再灌注7 d组c-Jun蛋白的表达及凋亡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Jun可能参与轻度HIBD后神经元的凋亡与修复.  相似文献   

11.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s a serious injury com-monly seen in surgical patients, for which there is no established treatment available at present. After spinal injury, neurocytes and tissues undergo necrosis and apoptosis. Apoptosis is a complex pathophysilogical process, mainly involving protease cascade mediated by the members of caspase family, among which caspase-3 plays a key role. Caspase-3 (CPP32) belongs to the cystine-aspartic proteinase family and plays the central role in the ex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老年大鼠海马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老年Wistar大鼠160只按Pnsinelli方法建立四动脉阻断法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脑缺血1 min组、脑缺血3 min组、脑缺血5 rain组和假手术组,每组40只.每组又按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12 h、1 d.2 d.3 d和7 d 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应用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神经元微观结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QP4的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 缺血1 rain及3 min组各再灌注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缺血5 min组各再灌注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及缺血1 min组有少量神经元凋亡,缺血3 min及缺血5 min后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神经元凋亡在缺血后再灌注12 h即有表达,在1 d达高峰,持续至第3天开始下降.结论 老年脑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增加,短暂的脑缺血即可造成老年大鼠脑组织的水肿和AQP4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增加,神经元的凋亡较脑水肿或AQP4表达对缺血更为敏感;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高峰出现得早,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未抗凝血注入大鼠基底节区制备脑出血模型;分别在造模后6、24、48、72h和1周将大鼠断头取脑制作标本,采用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荧光定量RT-PCR检测IGF-1 mRNA表达,免疫组化分析IGF-1表达。结果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IGF-1及TUNEL染色阳性细胞表达升高,其中IGF-1在24h达高峰,48h开始下降,而细胞凋亡于72h达高峰,1周开始下降,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IGF-1表达与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出血后IGF-1表达上调,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对脑出血继发神经损伤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5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未抗凝血注入大鼠基底节区制备脑出血模型;分别在造模后6、24、48、72h、1周断头取脑制作标本,采用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凋亡、荧光定量RT-PCR检测IGF-1 mRNA表达、免疫组化分析IGF-1的表达。结果 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IGF-1及TUNEL染色阳性细胞表达升高,其中IGF-1在24h达高峰,48h开始下降,而细胞调亡72h达高峰,1周开始下降,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完全性脑缺血后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和脑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方法①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两组(n=15):假手术组(SO组)和缺血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建立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SO组仅解剖暴露双侧颈总动脉而不予夹闭。分别于缺血后2,3,4,5,7 d应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认知功能检测。②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各36只),每组又根据缺血后时间的不同分为6组,每组6只,两组大鼠分别于缺血后24 h、48 h、72 h、4 d、5d和7 d处死大鼠,断头取脑,分离提取海马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显示,与SO组相比,缺血组大鼠在训练的第1天逃避潜伏期延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天缺血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相比SO组明显延长(P<0.05)。空间搜索实验显示:缺血组大鼠经过虚拟平台次数和虚拟平台停留时间均少于SO组大鼠(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SO组大鼠随时间的延长,凋亡率没有明显变化;缺血组大鼠缺血后24 h凋亡率开始升高,至72 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与SO组相比,缺血组各时间点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以缺血后72 h差异最为明显(P<0.01)。结论不完全性脑缺血后大鼠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可能与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诱发的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被随意分为4组:对照组、癫痫组、电针组、电针对照组,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给予电针预处理3周后,按经典方法建立锂-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模型,用TUNEL法及免疫荧光法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和电针对照组海马CA1/CA3区TUNEL及Caspase-3阳性的神经元明显增多(P〈0.01,n=5);(2)与癫痫组和电针对照组相比,电针预处理减少了海马CA1/CA3区TUNEL及Caspase-3阳性神经元的数量(P〈0.05,n=5)。结论:电针百会及大椎穴预处理,可以减低SE诱发的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再发性低血糖致幼鼠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再发性低血糖幼鼠脑Caspase-3表达及神经元变性的动态变化。方法将48只15日龄C57BL/6野生型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8)及低血糖组(n=40),再分为低血糖后12h,24h.48h,72h组,每组10只)。低血糖组给予短效胰岛素腹腔注射3次,每次剂量为5U/kg。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脑内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FJB染色观察小鼠脑内神经元变性的时程及分布情况。结果再发性低血糖后12h幼鼠脑内caspase-3表达即增多,24h达高峰,至72h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开始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以后逐渐向细胞核转移,caspase-3表达最强的部位是海马齿状回,皮质次之,海马CA1区仅见少量caspase-3阳性细胞。再发性低血糖后12h,脑内即可见FJB阳性细胞,24h及48hFJB阳性细胞逐渐增多,至72h阳性细胞最多,染色最强;从分布上看,纹状体内FJB阳性细胞数最多(尤以枕部皮质与纹状体交界处为著),皮质次之,海马回仅见少量FJB阳性细胞。结论再发性低血糖可致幼鼠脑损伤,神经元凋亡与坏死并存,易损部位为海马齿状回、枕部皮质与纹状体交界处,以选择性神经元死亡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NS、REM2、REM6和REM20组,每组16只.NS、REM2、REM6和REM20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前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及瑞芬太尼2、6、20μg·kg~(-1)·min~(-1).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低血压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于全脑缺血前30 min由靶控微量注射泵经股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并于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前及开放后10 min进行动脉血血气分析.再灌注后24 h,每组各取8只大鼠,取其新鲜海马组织,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再灌注后72 h,取剩余大鼠,灌注取脑,制作脑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退变的神经元数和凋亡细胞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H-E染色结果:sham组偶可见退变的锥体细胞,缺血再灌注72 h后,NS组及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海马退变的神经元数较sham组显著增加(P值均<0.05),REM6及REM20组海马退变的神经元数较NS组显著减少(P值均<0.05).②TUNEL法检测结果:sham组未见TUNEL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72 h后,NS组及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海马CAI区的凋亡锥体细胞数较sham组显著增加(P值均<0.05),REM6和REM20组海马CAI区的凋亡锥体细胞数较NS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sham组可见少量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72 h后,NS组及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海马区Caspase-3蛋白的免疫阳性细胞数较sham组显著增多(P值均<0.05),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Caspase-3蛋白的免疫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NS组(P值均<0.05),REM6和REM20组Caspase-3蛋白的免疫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REM2组(P值均<0.05).④实时RT-PCR结果:sham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aspase-3 mRNA呈低水平表达,缺血再灌注24 h后,NS组及各瑞芬太尼处理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P值均<0.05),REM6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较NS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瑞芬太尼预处理(以6 μg·kg~(-1)·min~(-1)为佳)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凋亡及下调Caspase-3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加味圣愈汤对脑外伤大鼠海马结构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Feeney法建立脑外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组、加味圣愈汤治疗组。72h处死后行尼氏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侧海马细胞形态并计数,分别用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加味圣愈汤治疗组与脑外伤组比较,损伤侧海马神经细胞损害减轻,细胞数明显增加,神经细胞凋亡减少,caspase-3表达减少(P<0.01)。结论:加味圣愈汤治疗可减轻脑外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的表达,减少TBI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FCIR)大鼠大脑皮质Caspase-3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IR)组,IR组又分为缺血2h再灌注2h、6h、12h、24h、48h、72h组,每组6只。IR组采用线栓法建立FCIR模型,假手术组仅插线1cm;于脑视交叉平面向后7~11mm处取脑组织。HE染色观察各个时间点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不同时间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6hCaspase-3表达升高,再灌注24h达到高峰,再灌注72h开始下降。凋亡细胞数的变化与Caspase-3表达变化一致。结论:Caspase-3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的死亡过程,该作用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