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抑郁症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假说认为,BDNF减少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恢复可能与抗抑郁治疗有关。该理论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新证据证明。BDNF能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神经细胞的发生、生存、生长、分化和凋亡,并直接参与了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和重构,这可能是BDNF参与抑郁症发病和治疗的重要机制。该文就近来的BDNF与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166-168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抑郁症有多种生物学假说,其中神经营养假说认为,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生长、存活和可塑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哺乳动物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种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的降低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度洛西汀是临床上常用的SNRI 类抗抑郁剂,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度洛西汀发挥抗抑郁作用可能与BDNF 通路有着紧密的联系。BDNF 的表达可能与抗抑郁疗效、认知功能的改善相关。本文对基于BDNF 假说的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以其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近年来成为精神疾病的第一号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子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对人类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有关抑郁症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层出不穷."神经营养假说"的提出为抑郁症的病因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使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成为现阶段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结果也证实抑郁症外周血的BDNF水平低于正常人[1],而经过抗抑郁治疗后BDNF水平会随着症状的缓解而升高[2].推测BDNF在抑郁症发病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两方面就BDNF与抑郁症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罗春琼  王晓斌 《医学综述》2014,(8):1358-1360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的抗抑郁药主要是通过增加突触间隙单胺类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来发挥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抑郁症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致大脑该区域结构和神经化学性改变有关。抗抑郁药以及抗抑郁治疗方法,可能与恢复BDNF水平有关。所以,BDNF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病及治疗过程。该文就BDNF在抑郁症和抑郁药作用方式中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重经颅磁刺激是(TMS)近年来一项新开展的抑郁症治疗技术,相关机制可能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有关。本文就此对抑郁症的BDNF假说、rTMS对BDNF的影响及rTMS治疗抑郁症的BDNF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血清和脑内表达水平下调是抑郁症的重要生物指标之一,而抗抑郁治疗能引起其表达上调。本文就BDNF在抑郁症发病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水平的变化,为老年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冶疗前后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BDNF和tPA的水平,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DRS)评分反映抑郁严重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958.83±150.20)pg/ml]比较,治疗前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浆BDNF水平[(864.23±198.41)pg/ml]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血浆BDNF水平[(929.99±150.90)pg/ml]有升高趋势;患者组治疗前[(13.33±5.35)ng/ml]、治疗后[(11.83±5.02)ng/ml]及正常对照组[(12.53±5.35)ng/ml]间tP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血浆BDNF和tPA之间相关无显著性.结论 BDNF可以作为老年抑郁症的一个生物学标记,tPA与BDNF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中间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也是与应激密切相关的一类精神疾病.目前抑郁症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近来一些研究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抑郁症发病及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神经营养因子,其对突触可塑性及神经网络功能的调节有重要作用;抑郁症与神经元网络可塑性的降低也有密切关联。本文就BDNF与抑郁症的关联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重度抑郁症(MDD)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其临床缓解率始终不理想,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抑郁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寻找其他非药物性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无创物理治疗技术,被批准用于难治性抑郁症临床治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当前研究抑郁症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之一。rTMS是治疗MDD的有效非药物性方法,对认知功能无明显损害,但在特定人群中的疗效是治疗作用还是安慰剂效应仍有争议。中枢BDNF水平是反映rTMS抗抑郁治疗有效性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但鉴于脑BDNF水平检测难度大,rTMS与外周BDNF水平相关性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类以心境抑郁、兴趣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疾病。其病因机制不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自杀率特点。当下主流的单胺类假说不能充分阐明其病理学特征,部分抑郁症患者对现有抗抑郁药治疗应答不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拮抗剂和γ-氨基丁酸A(γ-aminobutyric acid A,GABA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具有潜在快速抗抑郁效果,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新机制和临床治疗的突破口。NMDAR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适当激活可促进树突发育、神经元生长和长时程增强,但过度刺激会引起毒性反应,导致突触萎缩和神经元死亡。此外,炎症反应可诱导NMDAR功能改变从而产生抑郁症状。目前临床上新型抗抑郁药物NMDAR拮抗剂氯胺酮可能通过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释放增加、激活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突触可塑性,从而起到快速抗抑郁和延缓抑郁复发的作用,但由于MDD患者NMDAR基因变异性较大,其潜在功能多态性影响临床症状表现和药物敏感性。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最新研究,综述NMDAR功能异常与抑郁症发病、抗抑郁治疗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现状,以期为抑郁症患者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Val66Met功能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按照美国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入组340例抑郁症患者,其中280例完成12周抗抑郁剂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评定抑郁严重程度和治疗疗效,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及生活事件量表(LES)分别评定早期负性生活事件及发病前应激事件刺激量,采用Illumina GoldenGate定制芯片分析患者BDNFVal66Met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抑郁症未痊愈组患者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痊愈组(P=0.008).痊愈组BDNF Val66Met基因型分布(AA:AG:GG=28:79:40),等位基因分布(A:G=135:159)与未痊愈组中基因型分布(AA:AG:GG=29:81:23)和等位基因分布(A:G=139:127),经性别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首发患者和复发患者,均未发现BDNF Val66Me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儿童期创伤问卷及生活事件量表分值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和LES社交问题分值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抑郁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HDRS基线分值及精神疾病家族史进入回归方程,是抗抑郁剂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BDNF Val66Met基因型及各量表赋值交互作用对抗抑郁剂疗效影响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伴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状严重、年龄较大的男性抑郁症患者近期疗效差,但BDNF Val66Met功能基因多态性、早期负性生活事件及其相互作用不是抗抑郁剂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快感缺失等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认知行为障碍。目前,临床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治疗有效率较低。(2R,6R)-去甲基氯胺酮(HNK)作为快速抗抑郁药物氯胺酮的关键代谢产物,既可以发挥快速持久地抗抑郁效应,又没有氯胺酮致幻、成瘾等毒副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发现,(2R,6R)-HNK的抗抑郁效应与谷氨酸受体的调节机制以及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此外,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改变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上调,真核延长因子2(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eEF2)的去磷酸化,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靶蛋白信号通路的激活均在该药物抗抑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深入了解这些分子靶点在(2R,6R)-HNK抗抑郁效果中的作用机制,对开发新型、快速、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 以100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研究组)与10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结果 研究组Me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χ2=5.293),Val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χ2=5.293...  相似文献   

15.
抑郁障碍与乳腺癌的关系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新热点,由于心理因素有着不可控的局限性,动物抑郁模型的建立在疾病的研究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总结了近年来肿瘤相关抑郁模型的制备及评价方法,探讨5-羟色胺在抑郁障碍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寻找抑郁障碍型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有效,但其机制不明,也难以客观预测疗效。目前抗抑郁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局部自发脑活动的变化多集中在背外侧前额叶、腹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楔前叶区域;脑功能交互涉及情绪环路、默认网络、中央执行网络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未来研究应优化试验设计、增加样本量、减少样本异质性,比较不同类别抗抑郁药物的影响。文章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角度系统综述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以期促进对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促进可预测抑郁症药物治疗反应客观标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发病率高,社会危害大。目前单胺重摄取抑制剂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但是普遍存在起效延迟,副作用多,并且治愈率低的问题。以阿片受体为靶点的抗抑郁药物研发显示出非常有希望的前景,临床研究发现,κ阿片受体拮抗剂丁丙诺啡在难治型抑郁症中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文将对κ阿片受体在抑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总结强啡肽 /κ阿片受体在不同脑区中的作用。并介绍强啡肽 /κ阿片受体系统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factor,CRF)系统是如何发挥相互作用调控行为,就参与介导抑郁样行为的κ阿片受体上游和下游分子的研究现状予以介绍,以期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BDNF 270C/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易感性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DSM-Ⅳ和CCMD-3诊断标准的汉族275例抑郁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文拉法辛治疗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02例作为对照。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抑郁症患者在基线、治疗后1、2、4及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分和减分率来衡量疗效;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抽取静脉血(对照组在体检时),采用PCR- RFLP分析技术测定BDNF 270C/T基因多态性。结果文拉法辛治疗组与帕罗西汀治疗组6周末治疗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文拉法辛治疗组6周末痊愈者和非痊愈者BDNF 270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痊愈组BDNF 270C/C频率较健康对照组低,C/T的频率高,等位基因C的频率低,T的频率高;帕罗西汀治疗组6周末痊愈者和非痊愈者BDNF 270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痊愈组BDNF 270C/C的频率较健康对照组高,C/T的频率低,等位基因C的频率高,T的频率低。文拉法辛治疗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疗效差异和BDNF 270C/T基因多态性均无关联。结论 BDNF 270C/T并非抑郁症的易感基因,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的6周疗效和BDNF 270C/T、多态性均无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