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蒋加雁  李雨  卢岚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4):107-110,113
目的 1α, 25-二羟维生素D [1α,25(OH)2D3]是维生素D信号生物学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其血清水平不仅受其前体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调控,还受体内炎性状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血清1α,25(OH)2D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124例COPD患者和188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1α,25(OH)2D3及25(OH)D水平,同期收集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量(Hb)及白蛋白(Alb)等实验室资料。 结果 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中血清1α,25(OH)2D3和25(OH)D平均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28.33±5.87 vs 30.58±6.48pg/ml, t=3.108, P=0.002; 25.73±5.44 vs 27.14±5.89ng/ml, t=2.128, P=0.034。根据患者病程分层分析,与稳定期COPD相比,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血清1α,25(OH)2D3和25(OH)D平均水平亦显著降低,分别为:27.04±4.67 vs 29.17±5.01pg/ml, t=2.377, P=0.019; 24.31±4.22 vs 26.66±4.56ng/ml, t=2.888, P=0.0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检验COPD组中血清1α,25(OH)2D3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纳入的变量包括血清25(OH)D水平及CRP、WBC、Hb、Alb等血清学指标。结果显示COPD组中血清1α,25(OH)2D3水平与25(OH)D和CRP呈正相关(r=0.291, P=0.002; r=0.352, P=0.004),与Alb呈负相关(r=-0.346, P=0.001),而与WBC和Hb无关(P>0.05)。 结论 COPD患者中血清1α,25(OH)2D3水平与血清25(OH)D、CRP和Alb水平密切相关,并可能影响患者的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处于备孕期的青年女性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不同体质人群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差异,并探讨体质因素、25(OH)D3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处于备孕期的青年女性HT患者共160例,筛出气郁体质组和平和质组,检测其血清激离三碘甲腺原氨酶(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POAb、TGAb以及25(OH)D3水平。[结果]两组患者FT3、FT4、TS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气郁体质组患者的TPOAb、TGAb水平明显高于平和体质组,25(OH)D3水平低于平和体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患者存在25(OH)D3缺乏,气郁体质组患者更明显,气郁体质组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平和质组,显示体质因素和25(OH)D3水平与HT免疫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3.
刘茜  王炜  周婉  叶山东 《安徽医学》2020,41(5):510-514
目的 分析新诊断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新诊断男性T2DM患者84例作为T2DM组,选择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男性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25(OH) D3、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等指标,并于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或馒头餐试验后30、60和120 min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和胰岛素。结果 T2DM组血清25(OH) 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MI水平增高,25(OH) D3水平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下降趋势(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上升趋势(P<0.05)。T2DM组行馒头餐或OGTT试验后不同时间的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各数值均有上升趋势,组别和时间因素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变化有交互作用(P<0.05)。25(OH) D3与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HOMA-β呈负相关(P<0.05)。结论 低水平25(OH) D3可能与导致T2DM发病的IR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维生素D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100例UC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中心5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粪便钙卫蛋白(FC)、TLR4、NF-κB、25-羟维生素D3[25(OH)D3];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SR、CRP、FC、TLR4、NF-κB、25(OH)D3对UC的诊断价值。根据25(OH)D3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25(OH)D3≥ 20 ng/mL]20例、维生素D不足组[10 ng/mL≤ 25(OH)D3< 20 ng/mL]25例及维生素D缺乏组[25(OH)D3< 10 ng/mL]55例;比较3组的ESR、CRP、FC及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Person相关系数分析ESR、CRP、FC、TLR4、NF-κB与25(OH)D3的相关性。通过改良Mayo评分评估疾病活动度,分为临床缓解组(改良Mayo评分≤ 2分)20例、轻度组(改良Mayo评分3~5分)32例、中度组(改良Mayo评分6~10分)33例及重度组(改良Mayo评分≥ 11分)15例;比较4组的ESR、CRP、FC、25(OH)D3及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ESR、CRP、FC、TLR4、NF-κB、25(OH)D3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ESR、CRP、FC及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SR≥ 19.814 mm/h、CRP ≥ 10.758 mg/L、FC ≥ 103.354 μg/g、25(OH)D3 ≤ 18.035 ng/mL、TLR4 ≥ 1.515、NF-κB ≥ 1.426时,其诊断U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95% CI:0.769,0.910)、0.790(95% CI:0.712,0.869)、0.807(95% CI:0.729,0.885)、0.862(95% CI:0.800,0.935)、0.843(95% CI:0.776,0.910)、0.858(95% CI:0.790,0.926),敏感性分别为81.0%(95% CI:0.715,0.925)、78.0%(95% CI:0.725,0.830)、81.0%(95% CI:0.774,0.823)、85.0%(95% CI:0.704,0.937)、82.0%(95% CI:0.750,0.912)、88.0%(95% CI:0.764,0.965),特异性分别为84.0%(95% CI:0.628,0.972)、84.0%(95% CI:0.705,0.971)、82.0%(95% CI:0.659,0.864)、86.0%(95% CI:0.769,0.936)、84.0%(95% CI:0.726,0.936)、84.0%(95% CI:0.751,0.981)。维生素D充足组、维生素D不足组的ESR、CRP、FC及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P <0.05);临床缓解组、轻度组、中度组ESR、CRP、FC及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重度组(P <0.05),25(OH)D3高于重度组(P <0.05);ESR、CRP、FC、TLR4、NF-κB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 <0.05);25(OH)D3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P <0.05)。结论 UC患者的ESR、CRP、FC、25(OH)D3及TLR4、NF-κB表达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不同25(OH)D3水平UC患者的ESR、CRP、FC及TLR4、NF-κB表达均有差异,不同疾病活动度UC患者的ESR、CRP、FC、25(OH)D3及TLR4、NF-κB表达也存在差异。25(OH)D3检测可用于UC患者的临床营养治疗及长期随访管理中,通过补充维生素D提升UC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7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303例,并以年龄1∶1匹配于本院体检的非糖尿病健康男性303例作为对照,比较2组间不同年龄段血清FT水平的差异。根据血清FT水平将T2DM组患者按四分位法分为Q1组、Q2组、Q3组和Q4组,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FT水平的相关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男性T2DM患者低血清FT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T2DM患者血清FT水平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健康男性对照,且随年龄增长而降低;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FT与年龄(r=-0.402,P<0.001)、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r=0.215,P=0.001)、糖尿病病程(r=-0.121,P=0.035)呈负相关,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r=0.115,P=0.049)、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l vitamin D3,25-(OH)D3](r=0.340,P<0.001)、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r=0.231,P=0.025)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城乡分布、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后,高BMI(OR=1.101,95%CI=1.023~1.183,P=0.009)、高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OR=1.175,95%CI=1.060~1.302,P=0.002)、低25-(OH)D3OR=0.937,95%CI=0.900~0.975,P=0.001)及低TSH(OR=0.838,95%CI=0.710~0.989,P=0.037)是低FT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成年男性T2DM患者血清FT水平低于同年龄组健康男性,低FT水平与高BMI、高HbA1c、低25-(OH)D3及低TS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肌少症与甲襞微循环、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IL-17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130例RA女性患者作为RA组,同期选取该院80例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者,测定甲襞微循环积分(NFCS),生物电阻抗测试法(BIA)测定骨骼肌质量,光化学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OH)D3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RA患者各项相关资料,计算疾病活动性。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RA组ESR、CRP、NFCS、IL-17高于对照组(P <0.05),25-(OH)D3、SMI低于对照组(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SMI与25-(OH)D3呈正相关(r =0.515,P <0.05),与IL-17和NFCS呈负相关(r =-0.468和-0.229,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25-(OH)D3是肌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0.392(95% CI:0.183,0.841)],IL-17[O^R=1.516(95% CI:1.001,2.297)]、NFCS[O^R=3.497(95% CI:1.562,7.892)]、CRP[O^R=1.469(95% CI:0.992,2.175)]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RA伴肌少症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NFCS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25-(OH)D3水平降低、IL-17水平升高与肌少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29例,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25-(OH)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空腹血糖、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的关联。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25-(OH)D水平与空腹血糖存在显著负相关(β=-0.007,P=0.018)。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25-(OH)D水平仍与空腹血糖呈显著负相关(β=-0.008,P=0.006)。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25-(OH)D水平与空腹血糖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患者合并骨密度(BMD)低下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CKD伴骨密度低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入选CKD3~5期门诊非透析的患者126例,记录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并行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法测定腰椎及股骨BMD。根据BMD值将入选患者分为BMD低下组和BMD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是否糖尿病、估计肾小球率过滤(eGFR)、血清钙(Ca)、磷(P)、钙磷乘积(Ca×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碱性磷酸酶(AKP)及25羟维生素D3[25-(OH)-VitD3]的差异,对可能影响骨密度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CKD 3~5期患者合并骨密度低下的发生率高达50%,股骨骨密度随肾功能损害进展下降明显;骨密度低下的发生与性别(OR=2.668,P=0.015)、eGFR(OR=0.860,P=0. 043)、iPTH(OR=1.015,P=0.020)、25-(OH)-VitD3(OR=0.824,P=0.001)显著相关,与年龄、BMI、是否糖尿病、Ca、P、Ca×P、AKP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KD3-5期非透析患者合并骨密度低下的发生率高,绝经后老年女性、肾功能损伤越重、血清高iPTH和低25-(OH)-VitD3水平的患者是其中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
孙茜  周敏  赵红记 《安徽医学》2020,41(7):835-838
目的 分析哮喘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小气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哮喘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肺功能仪检测小气道功能[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25%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25)、50%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50)、75%用力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量(FEF75)];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25-(OH)D、小气道功能及不同25-(OH)D水平的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哮喘患儿外周血25-(OH)D水平与小气道功能的关系。结果 ①哮喘组维生素缺乏[外周血25-(OH)D<20 ng/mL]57例,维生素不足[外周血25-(OH)D<30 ng/mL但 ≥ 20 ng/mL]25例,充足8例;且哮喘组外周血25-(OH)D及小气道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25-(OH)D缺乏、不足、充足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度哮喘患儿外周血25-(OH)D及小气道功能指标水平<中度患儿<轻度患儿;25-(OH)D缺乏的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指标水平<25-(OH)D不足患儿<25-(OH)D充足患儿,多组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支气管哮喘患儿25-(OH)D水平与MMEF、FEF25、FEF50、FEF75均呈正相关(r=0.419、0.386、0.506、0.336,P<0.05)。结论 哮喘患儿外周血25-(OH)D水平相对较低,并与小气道功能指标显著相关,积极纠正维生素缺乏或不足可能更利于小气道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与25(OH) 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初诊Graves病(GD)42例,缓解期GD 38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T)24例,健康对照组38例。检查血清25(OH) D、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对25(OH) D水平、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初诊GD组、缓解GD组及HT组的血清25(OH) D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组(初诊期、缓解期)血清25(OH) D与FT3、FT4、TT3、TT4 TSH TR-Ab水平无相关性。HT组25(OH) D与TPO-Ab、FT3、FT4、TT3、TT4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AITD患者血中25(OH) D水平的不足,显示其可能在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48-50
目的研究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及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卒中组,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入院后、3个月及6个月后血清Hcy、维生素B_(12)及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以及3个时间点的NIHSS评分、mRS评分及BI指数。分析血清指标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相关性。患者没有接受影响血清指标变化的治疗。结果卒中组入院NIHSS评分与同型半胱氨酸(r=0.312,P0.05)、维生素B_(12)(r=0.415,P0.01)、25-羟基维生素D_3(r=0.375,P0.01)水平密切相关。3个月和6个月时的BI及6个月的mRS与维生素B_(1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cy、维生素B_(12)及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与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但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提示更好的预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综合(试验组274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治疗,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生存质量、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治疗21d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21、60、90d的症状和体征(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有确切疗效,作用靶点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和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盐酸小檗碱片口服,治疗周期为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后检测患者的血清MDA、GSH-Px水平,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7 d、14 d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14 d后,两组患者的血清MD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GSH-Px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檗碱能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卒中后疲劳(PSF)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维生素D3(VD3)干预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其中,50例伴PSF为研究组,50例无PSF为病例对照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PSF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组进一步随机分为PSF-A组与PSF-B组,A组采取VD3干预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的血清25(OH)D水平,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 的NIHSS评分、FSS评分高于病例对照组(P?<0.05),FMA评分和血清25(OH)D水平低于病例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病例对照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lR=1.369(95% CI:1.024,2.561)]、NIHSS评分[OlR=3.319(95% CI:1.031,3.456)]、FSS评分[OlR=2.661(95% CI:1.053,2.915)]是影响PSF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MA评分[OlR=2.982(95% CI:1.147,3.668)]、血清25(OH)D水平[OlR=2.114(95% CI:1.121,3.865)]是保护因素(P?<0.05)。随着PSF严重程度的增加,FSS评分和NIHSS评分逐步升高(P?<0.05),而FMA评分和血清25(OH)D水平降低(P?<0.05)。血清25(OH)D与FSS评分、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25和-3.179,均P?<0.05),与FMA评分呈正相关(r?=0.619,P?<0.05)。随访3和6个月,PSF-A组的F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PSF-B组(P?<0.05),FMA评分和血清25(OH)D水平高于PSF-B组(P?<0.05)。结论 血清25(OH)D降低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后PSF的发生及程度有关,VD3干预可能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量表(NIHSS)严重程度相关的优势影响因子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神经内科就诊、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12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IH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选择同一时期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所有入组者的血清进行检测,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结果(1)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越重,各指标水平越高,呈正相关。(3)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IHSS分值与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均呈相关,其中NSE、HIF-1α、IL-1β最为密切。(4)ROC分析显示,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的AUC分别为0.779、0.699、0.801、0.869、0.888、0.731;NSE、HIF-1α、IL-1β诊断价值最大。结论CRP、TNF-α、IL-1β、HIF-1α、NSE、SAA对基于NIHSS评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尤其是NSE、HIF-1α、IL-1β三者诊断价值高,为优势检测指标。有助于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塞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CH)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NIHSS评分,用酶标免疫方法进行急性期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测定,将TSH升高值分为轻度及中度两组,并比较TSH不同程度升高时NIHSS评分变化。结果 TSH中度升高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轻度升高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受TSH水平变化的影响,TSH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对越轻,TSH水平对判断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AT)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早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14~2015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 T性脑卒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卒中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者Lp‐PLA2水平的差异;并采用Pullicino公式计算脑梗死体积,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判断患者短期预后,比较不同脑卒中体积和不同脑神经损伤程度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变化,以及Lp‐PLA2水平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卒中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血清LDLC水平呈正相关(r=0.859,P<0.05);卒中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随脑梗死体积的增大而升高,随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均呈正相关(r=0.531、0.623,P<0.05),Lp‐PLA2水平高的患者短期预后较差(P<0.05)。结论 AT 脑卒中患者Lp‐PLA2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sICAM-1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丁苯酞胶囊的治疗作用.方法 经中南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入选119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8例,另设健康组40例.在给予相同基础治疗的原则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20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每日3次,连服20天.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第20天的患者血清sICAM-1含量变化、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sI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20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sICAM-1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1.97%,血清sICAM-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sI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背景 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但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 探究中老年人PTH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04-01至2018-10-01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脑梗死者和体检者共65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入院第1天PTH、维生素D(VD)、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病例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测量并计算病例组脑梗死面积,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病例组发病1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OR=0.904,95%CI(0.866,0.942)〕、PTH〔OR=0.878,95%CI(0.793,0.972)〕、IL-6〔OR=0.566,95%CI(0.381,0.842)〕是中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和IL-6水平(r=-0.300,P=0.794)无直线相关关系,与VD呈负相关(r=-0.266,P=0.018)。不同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与脑梗死面积(rs=-0.261,P=0.020)、神经功能恢复情况(rs=-0.291,P=0.009)呈负相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无相关关系(rs=-0.025,P=0.830)。结论 舒张压、PTH、IL-6是中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且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贵阳市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与老年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9年6月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过维生素D检查的老年患者资料,共5913例,检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检测结果分为维生素D缺乏、不足、正常情况,按临床诊断分组,分为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5组,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贵阳市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与老年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25-羟维生素D_3平均水平为20.797 ng/mL,其中25-羟维生素D_3缺乏(20 ng/mL)3137例,占53.03%;维生素D_3不足(20 ng/mLD_330 ng/mL)1722例,占29.13%;维生素D_3正常(30 ng/mL)1054例,占17.84%。健康正常对照组维生素D_3水平显著高于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和糖尿病组(P0.05),而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在血清25(OH)D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不同严重程度间的血清25(OH)D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情严重程度越高,血清25(OH)D水平越低,血清25(OH)D水平与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贵阳市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性疾病明显相关,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