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鉴别诊断困难,可疑肺肿瘤的4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做CT灌注检查,按入选标准共有20例纳入研究。先行常规CT扫描,确定肺肿瘤中心部位,对选定肿瘤层面行灌注成像,包括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参数,以此来评价并定量地反映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灌注状态。结果 孤立性肺结节的恶性与良性病变BV、MTT、BF、PS经分别进行两样本独立t检验,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病变BV、BF、PS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而MTT明显低于良性病变。比较传统CT常规扫描方法和CT灌注检查对孤立性肺结节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和95%,经χ2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CT灌注检查诊断符合率更高。结论 CT灌注能反映出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特点,其结合肺结节常规CT扫描的形态学特征能为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评价在甲状腺病变中应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甲状腺CT平扫定位检查以及灌注成像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结节患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灌注达峰时间(TTP)等各项灌注参数平均值以及时间-密度曲线(TDC)波形差异。结果良性结节患者BF及BV灌注参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良性结节患者PS水平明显低于恶性结节患者,但TTP水平明显高于恶性结节患者,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结节及癌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0例肝硬化单个或多个可数结节患者的共计500个结节灶行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计算CT灌注参数,对其中动脉血供增加者,共61例行穿刺活检,其结果不典型增生结节24例,肝细胞癌25例,随后均行手术治疗.[结果]癌结节组,不典型增生结节组及肝硬化结节组间肝动脉灌流量,组织血流量及血容量呈递增趋势,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呈下降趋势.其中肝动脉灌流量(HAP)在三组中均有显著差异,而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只在肝细胞癌小结节与肝硬化结节中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硬化结节癌变时,局部血流供应增加,CT灌注成像BF,BV,HAP的测量有助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癌变结节,其中以HAP的鉴别诊断效能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李光  张金凤  苏果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248-2250
目的分析CT与MR功能成像在肝脏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72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均行CT灌注、MR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性、肝脏恶性肿瘤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CT灌注成像检查敏感性为76.39%,MR灌注成像检查敏感性为75.0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灌注成像检查漏诊率为23.61%,MR灌注成像检查漏诊率为25.0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肝脏恶性肿瘤ADC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ADC值较胆管细胞癌、转移癌低(t_1=5.456,P_1<0.001;t_2=2.461,P_2=0.016),胆管细胞癌较转移癌高(t=2.939,P=0.005)。结论 CT与MR功能成像检测肝脏恶性肿瘤,效果确切,但也存在漏诊的情况,建议临床实际应用中将两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比较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50例未经治疗的直径≤3.0cm的肺孤立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分别进行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通透性值(Permeability,PMB)。同时绘制同层面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判断结节良恶性,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各灌注参数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发现恶性结节34例,良性结节16例。两组结节的各灌注参数差异显著,P〈0.01;同层面结节的TAC曲线良恶性差异显著,有助于提示结节性质,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通透性值(PMB)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24%,87.50%;90%,94.12%,81.25%;94.00%,91.12%,100.00%;86.00%,94.12%,68.75%。结论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效能进行研究。方法对64例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检查,对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良、恶性结节各项灌注参数进行比较,对良、恶性结节特征参数值进行分析。结果良性肺结节患者的BV、PS值均低于恶性肺结节患者(P<0.05),良恶性肺结节患者的BF、MTT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分别为11.13±5.02、0.04±0.02,恶性结节强化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分别为30.18±17.13、0.19±0.02,恶性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SPN的诊断有着一定的优越性,更能有效地区分良、恶性结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容积灌注联合容积倍增时间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2例孤立性肺结节病理诊断为恶性的患者设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50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的患者为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容积倍增时间以及表面通透性(PS)、血容积(BV)、血流量(BF),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CT容积灌注联合容积倍增时间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发病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容积倍增时间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患者BF、BV、PS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ROC分析显示,CT容积灌注联合容积倍增时间联合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特异度、AUC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CT容积灌注联合容积倍增时间用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利于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灌注扫描,测定病灶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和时间-密度曲线(TDC),并测量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结节-动脉强化值比。结果:肺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强化值和结节动脉强化值比均高于肺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炎性结节的强化值及结节-动脉强化值比(S/A)与恶性结节无显著性差异。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结节动态对比增强CT可用于无创性的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以及灌注成像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45例,良性组25例,恶性组20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CT常规平扫+灌注扫描+增强扫描,另外CT灌注测量各兴趣区的血流量(Blood flow,BF)、Patlak血容量(Patlak blood volume,P-BV)、通透性(Permeability,Per)值及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并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恶性结节性病变的形态、边界、内部囊变发生率、包膜的完整性及肿大淋巴结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良恶性结节的数目、钙化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组结节性病变的Per值及T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结节两组间BF、P-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CT平扫、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灌注成像能客观反映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特征,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手术方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320排容积CT对1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病例溶栓治疗前后进行全脑灌注扫描,利用动态容积原始数据重建容积图像,利用软件生成相应的全脑灌注三维图像;测量脑血容量(rCBV)、脑血流量(rCBF)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值,进行前后定量比较。结果治疗前全部患者存在脑灌注异常区域,患侧与健侧比较,rCBV、rCBF减低,MTT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异常灌注区域rCBV、rCBF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能够快速、准确反映缺血部位及范围,为指导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以及疗效的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层CT灌注技术对肝肿瘤病变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40例肝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理学检查证实良性病变22例,恶性病变1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接受320排CT灌注扫描,比较各组肝脏组织CT灌注成像参数。结果肝囊肿各灌注参数均为0。肝血管瘤、肝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BF、MTT、HPI、HAP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血管瘤BF、BV、PVP明显高于肝癌(P0.05)。肝癌HAP上明显不均匀高灌注,部分坏死区低灌注,边缘明显比中心坏死区灌注高;PVP上明显不均匀低灌注,大部分病灶和周边肝实质间分界不明显。肝血管瘤HAP上边缘结节性强化区明显高灌注,早期无强化区低灌注;PVP上灌注区部分低灌注,早期无强化区低灌注。结论 320排CT灌注成像各参数对肝脏肿瘤血流状态反映,对肿瘤良恶性判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CT灌注技术在乳腺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及各种病理活动都与体内血流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获取活体组织微循环血流的灌注信息一直是医学影像学关注的热点。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时,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往往早于形态学改变,普通CT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变化,而动态CT灌注成像为研究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技术方法。它反映生理功能的改变,所用对比剂作为一种生理示踪剂,可准确反映局部微血管的功能状况,从组织水平和微循环中获得组织功能方面的信息,因此是一种功能影像(functional imaging)。CT灌注能提供受检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定量分析,是从原来的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学改变向着既反映宏观形态、又揭示微观代谢和功能演变的发展,因此得到影像学越来越高的重视和越来越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CTP联合头颈CT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拟诊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患者完成CTA、CTP检查后及时行相关临床治疗。30天后复查头颅CT或MRI平扫。尝试以"CBV-TTP不匹配,且delay TTP>6s"方法来判断半暗带,以CBV不变或轻度升高,TTP明显延迟及CTA判断侧支循环。结果 TP-CBV诊断半暗带敏感度95%,特异性69%;CTP诊断侧支循环与C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76%,特异性81%。结论 CBV-TTP不匹配,且delay TTP>6s"方法诊断半暗带准确性较高,CTP诊断侧支循环准确性较高。脑CTP联合头颈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安冬会  赵荣  史斌 《河北医学》2013,19(2):166-16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CT灌注扫描,于重建的CT灌注图像上测量各ROI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并测量病理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CBF均值、CBV均值及Ps均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级别胶质瘤组与低级别胶质瘤组MTT均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胶质瘤CT灌注rCBV值与MVD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571,P〈0.05)。结论: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CT灌注成像参数存在明显差异,且rCBV值与MVD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纤维化中的价值,探讨相应参数的特征及临床意义,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79例经肝穿证实为肝纤维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18例非肝脏疾病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肝脏CT灌注扫描,获得主要灌注参数,即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流指数(HPI)、肝血流量(HBF)及血容量(BV)。结果:观察组患者分期,S1期17例,S2期20例,S3期20例,S4期22例。观察组中PVP、TLP、HBF和B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P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VP、TLP、HBF及BV在S3和S4期中的值明显低于S1和S2期,而HPI在S3和S4期中的值明显高于S1和S2期。结论:CT灌注成像能很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血管分布情况,对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分析灌注成像与CT增强扫描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判断准确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并治疗的76例脑胶质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进行灌注扫描与CT增强扫描,以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资料为基础,灌注成像参考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和脑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相对脑血容量(r CBV)值进行术前分级,CT增强扫描以影像学图片为判断依据,对比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两组术前分级准确率。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灌注成像中,两级别组病灶区域的CBF、PS、CBV、r CBV值均大于对侧正常区域的对应值(P0.05),高级别组各灌注参数显著大于低级别组对应值(P0.05)。灌注成像在低级别组、高级别组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0.24%、91.43%,均显著高于CT增强扫描的准确率73.17%、71.43%(P0.05)。结论灌注成像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准确性均高于CT增强扫描,是一种有效的胶质瘤术前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与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成像中诊断价值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与CT灌注成像检查,其中多层螺旋CT扫描包括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对比平扫、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对比分析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检测值。结果在多层螺旋CT扫描中,胰腺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最高,胰腺期、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大于平扫、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P0.05);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胰腺期的CT差值显著大于动脉期、门脉期(P0.05);多层螺旋CT平扫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CT灌注成像中,胰腺癌组织的BF、BV及PS的检测值小于正常胰腺组织,MTT的检测值大于正常胰腺组织;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灌注参数BF、BV、MTT及PS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64排螺旋CT对动物和人的肝脏进行CT灌注扫描,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和灌注参数,寻求最佳检查方案.方法 分别以动物和人作为检查对象并采用不同的CT灌注模式,动物组采用同层动态扫描灌注模式,人群组采用JOG灌注模式,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和生理盐水,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出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总灌注量(TL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等灌注彩图,在图像上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结果 主动脉TDC呈骤升骤降型;门静脉TDC呈速升速降型,出现较主动脉晚,幅度明显小于主动脉;正常肝实质TDC动脉期上升缓慢,门静脉期上升较快并达峰值;正常脾呈速升缓降型,强化峰值时间位于主动脉与门静脉之间,达峰值后缓慢下降.在图像上测得的HAP、HPP、HAPI分别为:兔(53.6±16.4)ml/min/100mg、(159±21.4)ml/min/100mg 、(37.8±12.6)%;正常人(33.5±14.6)ml/min/100mg,(115.4±22.6)ml/min/100mg、(26.6±15.2)%.结论 应用64排螺旋CT和专用肝脏灌注软件进行CT灌注成像能直观地反映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过程和血流灌注特征,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病人CT灌注参数特征,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评价肝炎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东芝320排容积CT对35例伴有不同程度肝炎后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病人进行CT灌注扫描。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4例,B级11例,C级10例。分析两名医生所测三项灌注值(HAP、PVP、HAPI)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取两位医生所测数值平均值,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灌注值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并将全部灌注值与Child-Pugh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两位影像科医生所测两组灌注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A、B、C三级病人之HAP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三级病人PVP、HAPI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随C-P分级增加PVP逐级降低,HAPI逐级升高,A级与B级、A级与C级灌注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HAP变化与Childpugh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PVP与C-P分级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773(P0.001),与HAPI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r=0.676,P0.001。结论灌注PVP及HAPI是反应肝脏储备功能的良好指标,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