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总结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5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5例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 ,2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 ( Bentall手术 ) ,1例患者因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半年突发 De Bakey 型夹层动脉瘤 ,行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术 ;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 De Bakey 型夹层动脉瘤和升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大动脉炎 ) ,患者主动脉根部基本正常 ,单纯行升主动脉替换和主动脉瓣替换。患者术前心功能 级 3例 , 级 1例 , 级 1例。动脉瘤直径 3.8~ 8.2 cm,平均 ( 6.0± 2 .2 ) cm。结果 :术后无早期死亡病例 ,经 3~ 38个月 (平均 1 8个月 )的随访观察 ,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其中 4例术后心功能恢复至 级 ,1例恢复至 级 ;5例患者术后首次复查超声心动图示 :人工瓣膜功能良好 ,人工血管通畅 ,人工瓣膜和人工血管未发现瓣周漏、血栓等异常情况 ;1例大动脉炎患者术后 5个月再次来院复查 ,出现瓣周漏 ,采取保守治疗。结论 :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entall手术治疗各种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13例Bentall术治疗升主动脉病变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中体外循环115~220 min,平均157.5 min,主动脉阻断77~160 min,平均108.2 min;2例停循环时间分别为27、55 min,心脏复跳均顺利.二次开胸止血1例.死亡1例,其他病人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7个月至4年,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 由于材料及手术方法的改进,Bentall手术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明显降低,是治疗升主动脉病变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白塞氏病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白塞氏病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疗效,探讨相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4月~2004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白塞氏病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例8例,其中外院术后再次入院2例,我院首次收治6例.外院2例首次均在外院行主动脉瓣替换术(AVR),转入我院后1例行AVR,1例行同种主动脉Bentall手术.我院首次收治6例中,3例行AVR,3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ARR),ARR中Bentall手术2例,Cabrol手术1例.结果住院期间1例患者因左心衰竭死亡.随访3~36个月(平均26个月间),无1例患者死亡.首次AVR术后5例,因机械瓣松动二次手术2例;三次手术2例,包括1例二次行同种主动脉Bentall手术后再次行AVR;余1例瓣膜松动尚未手术.首次即行根部替换术的3例,术后无瓣膜松动和瓣周漏发生.结论白塞氏病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首选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8~357 min,平均(266.4±6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86 min,平均(200.6±47.9)min。1例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4例,并发纵隔炎1例。术后随访2~38个月,平均(22.3±12.6)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而再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以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8~357 min,平均(266.4±6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86 min,平均(200.6±47.9)min。1例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4例,并发纵隔炎1例。术后随访2~38个月,平均(22.3±12.6)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而再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以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孙玉桂  肖锋  黄保堂 《广西医学》2012,34(3):315-316
目的 总结升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主动脉根部病变患者18例,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例,Mafan′s综合征12例,主动脉瓣狭窄伴升主动脉扩张2例,白塞病1例.手术方法:Bentall手术13例,Cabrol手术2例,Bentall及右半弓置换1例,Bentall手术加硬象鼻手术2例.同期行冠脉搭桥1例,二尖瓣成形术和置换各2例.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1例,植物人1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术后随访平均46个月,无并发症,心功能(NYHA)Ⅰ~Ⅱ级16例,Ⅲ级1例.结论 主动脉人工带瓣血管移植 (Bentall和Cabro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的有效手术方法,提高缝合技术,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和加强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一种"背心式"升主动脉和根部成形术对于防止主动脉瓣病变同时合并轻、中度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术后中、远期发生旷置的升主动脉进行性扩张或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效果及应用该术式的体会.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6年6月间采用主动脉置换或成形、升主动脉缩小成形、升主和根部背心式人工血管包裹术("背心式"手术)治疗的30例主动脉瓣病变和升主动脉扩张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10.5)个月.结果:30例"背心式"手术并同期其他部位手术病例的总体外循环平均时间(103.4±21.7)min(80~151 min),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73.0±21.6)min(48~120 min),其中19例单纯行"背心式"手术的患者体外循环平均时间仅为(91.3±8.9)min(80~118 min),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61.6±11.3)min(48~82 min),无住院死亡.平均随访18个月,无复发性主动脉扩张和夹层形成,升主动脉平均直径由术前的(46.7±3.1)mm(40~53mm)降为(33.7±2.5)mm(30~43mm).在本组30例患者中16例为先天性主动脉二瓣化畸形,23例主动脉瘤壁病理结果显示主动脉壁弹力纤维断裂(6例)、稀少(1例)和中、重度黏液性变(16例).结论:由于主动脉壁本身存在病理改变和血液动力学冲击,为防止远期升主动脉进一步瘤变或夹层形成,对以主动脉瓣病变为主的轻、中度主动脉根部扩张采用Robicsek术更为合理.相比Bentall和David术,此术式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小手术风险,而且能够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变,主要累及骨骼肌、眼和心血管系统。其心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近端弥漫性扩张、常合并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多因心力衰竭或动脉瘤破裂而死亡。采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Bentall手术(即带瓣管道替换升主动脉、主动脉瓣及左、右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已成为马凡氏综合征心血管病变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曲艺  王尔松  徐志云  邹良建  陆方林  韩林 《重庆医学》2012,41(20):2021-2022,2024
目的探讨因瓣周漏而再次行心脏直视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瓣周漏而再次进行瓣膜手术的27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6.11±9.88)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10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瓣周漏2例;主动脉瓣瓣周漏2例;Wheat术后主动脉瓣瓣周漏1例;右瓦窦瘤修补并主动脉瓣替换术后瓣周漏1例;3例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3例为白塞病患者。结果患者术后左心房及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早期2例发生了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早期病死率3.7%;另外1例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恢复;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例;少量瓣周漏1例。随访5个月至7年,2例再次发生瓣周漏(为白塞病患者)均接受第3次手术,其中死亡1例。其余患者无瓣周漏再发生,心功能分级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瓣膜瓣周漏再次手术如恰当掌握手术时机、术中加强心肌保护、保证准确的手术操作、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近、中期效果满意。但累及主动脉瓣的白塞病患者再次手术时单纯瓣膜置换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近年我院完成的24例胸主动脉病变的治疗经验,通过对临床手术资料的分析,明确胸主动脉瘤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积累胸主动脉病变手术的成功经验。方法:胸骨正中切口,常规中低温体外循环,经股动脉或主动脉近弓部插管,上下腔静脉插管,直接经冠状动脉开口晶体液灌注停跳。作升主动脉斜形切口、"S"形切口或"I"字切口。行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环加宽、主动脉瓣置换及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并升主动脉成形术7例;单纯Bentall手术6例;二尖瓣+Bentall手术1例;Wheat手术1例,Wheat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Bentall手术+全降主动脉、双髂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术中止血困难行主动脉根部→右房分流4例。结果:本组24例病人,术后早期低心排5例,二次开胸1例,手术死亡1例(死于术后出血及低心排),余病人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6年,心功能Ⅲ级1例,晚期死亡1例。复查彩超无瓣周漏及心内膜炎,机械瓣活动良好,且升主动脉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人工血管除外)。结论:胸主动脉病变一经发现,应积极手术,有利于改善心功能,防止动脉瘤破裂,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法均衡保留瓣叶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VSRR手术)与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Bentall手术)手术治疗的混杂因素,评价2种术式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15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九病房行主动脉根部手术患者186例,其中VSRR手术48例(VSRR组),Bentall手术138例(Bentall组),进行Logistic回归计算倾向性评分,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的方法,找出与VSRR手术最匹配的48例进行对比研究。根据2组手术的术中、术后数据,评价VSRR手术相对于Bentall手术的安全性和适用性。结果 VSRR组手术时间长于Bentall组[(6.8±1.9)h vs.(5.7±2.1)h,t=2.691,P=0.00],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Bentall组[(154.4±42.0)min vs.(131.6±46.1)min,t=2.533,P=0.013],驻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短于Bentall组[(34.5±38.6)h vs.(37.5±21.1)h,t=0.472,P=0.63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SRR组主动脉瓣跨瓣平均压差低于Bentall组[(9.56±6.51)mmHg vs.(13.07±7.53)mmHg,t=2.443,P=0.016],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低于Bentall组[(18.0±2.11)mmHg vs.(23.37±11.80)mmHg,t=3.104,P=0.003];术后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率,VSRR组(10.5%)与Bentall组(2.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3.422,P=0.331);VSRR组病死率(4.2%)低于Bentall组(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1.000),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二次开胸止血、手术后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837),VSRR组与Bentall组在围手术期生存率与不良事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法均衡后,保留瓣叶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与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手术在围手术期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超声心动图检查等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Huang XM  Huang CJ  Sha Y  Wang Q  Zeng X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3):2357-2359
目的 总结以心脏瓣膜病变为突出表现的白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6月至2009年6月以心脏瓣膜病变为突出表现并诊断为白塞病的病例共10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 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共10例,占同期住院白塞病病例的6%.患者平均年龄36.5岁.心脏症状隐匿出现,平均病程为6年.10例患者中5例符合1990年ISG白塞病诊断标准,其中3例在发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前已经被确诊为白塞病;2例虽临床表现符合白塞病诊断标准,但未被医生认识而延误诊断.另5例患者主动脉瓣膜病变突出而白塞的其他临床表现并不全面,经专家会诊、手术病理及排除其他疾病后临床诊断为白塞病.超声心动图主要发现为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或升主动脉瘤,主动脉根部无回声区、主动脉瓣冗长或脱垂、赘生物及穿孔或撕裂等.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共7例次,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术后均发生机械瓣瓣周漏,2例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情况下进行Bentall手术和心脏移植手术,情况良好.结论 白塞病合并心脏瓣膜病变是临床少见处理困难的严重疾病,目前的诊断标准可能不利于此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对于不明原因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要考虑到白塞病的可能,并注意与感染性心内膜炎鉴别.治疗上改良手术方式,加强免疫抑制治疗,尝试新的治疗手段可能能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3例主动脉根部病变患者(年龄22~55岁,平均31.8岁),其中Mafan’s综合征1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8例,主动脉瓣狭窄伴升主动脉扩张3例。手术类型:Bentall手术18例,Wheat手术3例,David手术1例,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1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随访12例平均41个月,无并发症。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的主要术式,主动脉瓣叶正常,瓣膜轻度关闭不全,瓣环无明显扩张,David手术可以减少换瓣后服用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血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行Bentall(升主动脉带瓣人造血管置换)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1例。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84~226min.平均(160.4±30.3)min,心肌阻断时间58~172 min,平均(117.6±24.6)min,1例脑部低流量灌注时间24 min。手术顺利,术后4h内全部清醒,无手术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变部位常影响体外循环的正常进行,需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采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辟绿色通道救治动脉瘤患者的体外循环(CPB)应对策略,以及术中重要脏器的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开辟绿色通道救治的37例动脉瘤患者;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29例,升主动脉瘤3例,马凡综合征5例;行升主动脉替换9例(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例),升主动脉+主动脉半弓替换3例,升主动脉替换+术中支架植入11例,Bentall术10例,Bentall术+术中支架植入术4例。CPB采用右侧股动脉插管6例,右侧腋动脉插管22例,右侧股动脉及右侧腋动脉插管的单泵双管灌注9例;采用中度低温19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及上腔静脉逆行灌注(RCP)4例,DHCA及选择性脑顺行灌注(SACP)14例;常规使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ICS)。结果本组病例CPB时间164~343(222.1±30.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7~215(119.7±29.1)min;DHCA时间3~49(24.5±11.3)min;术中或术毕进行超滤31例,滤出液体250~4 300(2396.3±829.1)ml;ICS洗涤红细胞176~1 645(647.4±209.1)ml。术后清醒时间8~76(32.7±14.3)h,术后死亡4例,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心跳骤停1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与CPB相关并发症。结论根据手术部位和方法,选择相应的插管位置及CPB方法是绿色通道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的基础,加强术中CPB管理及重要脏器保护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主动脉瓣心内膜炎合并瓣周脓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991年6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21例主动脉瓣心内膜炎合并瓣周脓肿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9.2岁(14~60岁);自体主动脉瓣心内膜炎15例,人造心脏瓣膜心内膜炎6例.术中采用补片修补主动脉壁及瓣周缺损者9例,其中包括升主动脉左侧壁脓肿清除后形成瘘道,致主动脉与主肺动脉相通者3例;1例因主动脉壁及瓣周组织破坏严重难以用补片修补者,行Bentall手术,3例以自体心包或牛心包片重建主动脉瓣环,8例未作补片修补.全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Bentall术1例,所用21只人造心脏瓣膜均为机械瓣.结果 2例(9.5%)人造瓣膜心内膜炎患者,术后早期死于多器官衰竭.长期存活19例,术后随访3月~15年(平均5.7年),无晚期死亡,未见心内膜炎复发及瓣周漏.结论 主动脉瓣心内膜炎合并瓣周脓肿手术治疗的原则为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妥善处理主动脉瓣病变,改善心脏等器官功能,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抗感染与预防再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3例主动脉瘤患者实施手术,实施Bentall术4例、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 支架"象鼻"手术3例、胸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假性动脉瘤切除 人工血管补片修补1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AVR CABG1例、主动脉根部塑型手术1例、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 支架植入术1例.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27.5±120.2min,其中6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完成手术,平均停循环时间32.3±15.8min.结果: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2例死亡,11例痊愈出院.1例因Ⅲ型主动脉夹层瘤破裂致左侧大量血胸而急诊手术,术后出血死亡,1例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第9天,因误吸致呼吸衰竭死亡.术后随访,除1例患者术后3月死于左心功能不全外,余均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瘤手术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但根据主动脉瘤病变性质及范围,选用恰当的手术及体外循环方式,加强围术期处理,手术治疗主动脉瘤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患者34例,年龄23-78(51.0±12.4)岁,其中男性28例(82.3%),女性6例(17.6%).单纯主动脉瓣狭窄10例(29.4%),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9例(55.8%),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14.7%).合并主动脉根部扩张30例(88.2%),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17.6%).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32例,行Bentall 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 升主动脉置换术1例.其中21例植入机械瓣,13例植入生物瓣.结果 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超声心动图示升主动脉内径((45.4±5.9)mm vs(40.9±6.5)mm,P<0.05)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56.9±15.5)mm vs 年44.3±9.0)mm,P<0.05)较术前明显减小.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合并主动脉根部扩张要根据病情行不同方式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4例升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马凡综合征9例,其中7例并发夹层分离,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急性夹层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单纯升主动脉瘤1例。行钮扣式Bentall手术11例(1例合并MVR),其中升主动脉瘤破裂及术前心衰不能控制急症手术各2例,Wheat手术2例,其中1例因急性夹层动脉瘤急症手术;单纯升主动脉替换1例。结果:早期死亡3例,11例平均随访32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晚期因颅内出血死亡1例,再发生动脉弓,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结论:钮扣式Bentall手术是升主动脉瘤标准术式,急症手术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升主动脉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分析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27例患者中,男22例,女5例,平均年龄51.6岁。马凡氏综合征行Bentall术18例;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升主动脉明显扩张3例中2例行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和升主动脉成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6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4例,2例仅行升主动脉置换,另2例分别行半弓和全弓置换。结果:全组27例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体外循环时间平均(94.8±27.1)min,6例主动脉夹层瘤手术患者中4例停循环时间平均(28.0±8.5)min。围手术期内,1例Bentall手术后因出血2次开胸止血;术后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7例;术后3例患者因低氧血症呼吸机辅助3 ̄7天后,顺利脱机;手术后发生心房纤颤2例;1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后72h清醒;胸部切口感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后1周死于心律失常),余均康复出院。1例Bentall手术后3个月猝死;1例Bentall手术后2个月脑梗死,住院治疗1个月后康复出院,1例主动脉瓣 升主动脉置换术后16个月心内膜炎伴脑出血死亡;其余患者良好存活,生活质量同正常同龄人。结论:尽管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技术要求较高,只要方法得当,仍能取得满意的近、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