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表皮因子受体(EGFR)和ras原癌基因产物-P2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张化S-P法。结果:P21^ras蛋白有生浅表性胃炎、异型增生、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10%(2/10),20%(4/20),52.5%(21/40),差异有显著性(P〈0.05)。EGFR在正常胃粘膜中均为阴性,EGFR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雌激素受体(ER)在胃癌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 ER在慢浅表性胃炎、异型增生中表达均为阴性,在胃癌阳性率为40%,三组 比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R在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0.05)。胃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R的表达在分化不良型胃癌高于分化型胃癌,但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p53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和p21ras、p21蛋白)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浅表性胃炎,2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30例早期胃癌标本进行p53和p2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浅表性胃炎中两种蛋白均为阴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两种蛋白阳性率非常接近,其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浅表性胃炎,差异性显著(P<005)。p53和p21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在重度不典型增生(760%)和早期胃癌(700%)中,均高于两组中p53蛋白单项阳性率(400%和367%)和两组中p53和p21蛋白同时阳性率(240%和267%)其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重度不典型增生在p53和ras基因表达水平上接近早期胃癌,二种基因表达产物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和rasP21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和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 过氧化物酶法检测35 例胃癌和5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表皮生长因子和rasP21 的表达及其协同表达规率.[ 结果] 表皮生长因子和rasP21 均在胃癌癌旁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表达率最高,其次为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粘膜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二者协同阳性表达率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在2 例伴中度不典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标本中二者表达协同阳性.[ 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和rasP21 的过表达发生在胃癌发展过程的早期阶段,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ras基因突变及其蛋白P21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及PCR-SSCP两种方法检测66例胃癌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肠化和异型增生)。结果:P21在癌组织阳性率为51.5%,癌旁组织69.7%,P21阳性与肿瘤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但与癌细胞分化,癌细胞浸润组织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胃癌组织ras12/13基因突变2例,同时伴P21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了解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5例不同程度胃粘膜病变活检组织中HP感染,p21、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慢性萎缩性伴肠上皮化生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2)HP阳性组p21阳性率(49.1%)明显高于HP阴性组(14.6%)(P<0.01),且p21蛋白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3)检测p53突变体,HP阳性组慢性萎缩性伴肠上皮化生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亦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且HP阳性组p53蛋白表达率(42.6%)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HP感染在癌前病变及胃癌病变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检测27例胃癌组织及癌旁异型增殖和癌外正常粘膜3组中p21ras表达、细胞核形态参数和DNA倍体分布类型。结果发现,异型增殖组织中p21ras阳性率最高。6种细胞核形态计量参数在3组之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回代正确率高达91.38%,这可能对胃癌和异型增殖的诊断具有意义。在27例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p21ras表达水平随着DNA倍体成倍增加而逐渐下降。而且胃癌细胞p21ras表达水平又明显低于异型增殖细胞。提示p21ras过度表达主要出现在细胞表型发生明显转化之间。  相似文献   

8.
检测27例胃癌细胞及癌旁异型增殖和癌外正常粘膜3组中p21^ras表达、细胞枋 态参数和DNA倍体分布类型。结果发现,异型增殖细胞中p21^ras阳性率最高。6种细胞核形态计量参数在3组之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回代正确率高达91.38%,这可能对胃癌和异型增殖的诊断具有意义。在27例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p21^ras表达水平随着DNA倍体成倍增加而逐渐下降。而且胃癌细胞p21^r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胃粘膜异型增生大鼠胃粘膜组织PCNA、EGFR、rasP21、P16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PCNA、EGFR、rasP21的过度表达以及P16的低水平表达参与了大鼠胃粘膜异型曾生的病变过程;应用中药胃尔康进行预防性的治疗,则能抑制大鼠胃粘膜异型增生的PCNA、EGFR的过度表达,并降低rasP21的表达,对P16的表达有增加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影响,提示胃尔康调控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子原位杂交和SP法免疫组化技术对柳州地区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20例食管粘膜慢性炎的材料进行地高辛标记的HPV6B/11、16、18DNA及HPV16、18早期蛋白E6、P21ras和P53癌基因产物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癌中HPV16、18DNA及E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25%(10/40)和65%(26/4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E6、和P53蛋白呈双阳性者为52.50%(21/40),其中90.48%(19/21)阳性表达出现在同一区域同一癌细胞核内,似表达E6、可与P53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导致野生型P53的降解或突变。本组鳞癌组织中P21ras与P53、P53与E6的阳性表达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提示高危HPV16、18感染与多癌基因协同在本地区食管癌病因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和ras原癌基因产物—P2 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结果 :P2 1ras蛋白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异型增生、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10 % (2 /10 ) ,2 0 % (4 /2 0 ) ,52 .5% (2 1/4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EGFR在正常胃粘膜中均为阴性 ,EGFR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的阳性率分别为 3 3 .3 % (3 /9) ,66.7% (4 /6) ,60 % (3 /5)。EGFR在早期和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2 0 % (2 /10 )和 60 % (18/3 0 ) ,进展期胃癌EGF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 (P <0 .0 5)。结论 :P2 1ras蛋白、EGFR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两者阳性的肿瘤可能具有更强的浸润与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甘肃武威地区上胃肠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p21ras表达的关系,分析Zip可能的致炎致癌机制。方法Warthin—Starry银染色和革兰染色判断标本中Hp的感染状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p21ras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患者中Hp的感染率为83.96%(89/106),胃癌组、胃癌前病变组和浅表性胃炎组的感染率分别为83.33%、92.11%和73.08%,胃癌前病变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胃癌前病变组和浅表性胃炎组p21ras阳性率分别为87.8%、86.84%和65.38%。胃癌组和癌前病变组p21ras阳性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P〈0.05)。Hp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p21ras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gp感染在武威地区上胃肠道疾病发生和发展中扮有重要角色,胃黏膜病变组织中p21ras的表达与Hp的感染之间无相关性;p21ras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胃癌发生过程中Fas.C-erbB-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和增殖相关蛋白 Fas,c- erb B- 2的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 41例慢性中、重度浅表性胃炎 ,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 ,2 2例不典型增生和 37例胃癌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Fas,c-erb B- 2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 ,Fas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组 Fas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 (P<0 .0 5 )和胃癌组 (P<0 .0 1)。c- erb B- 2的阳性表达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分别显著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组 (P<0 .0 5 )、不典型增生组 (P<0 .0 1)和胃癌组 (P<0 .0 5 )。在胃癌组中 ,高中分化胃癌 Fas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癌 (P<0 .0 5 ) ;c- erb B- 2在早期胃癌和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进展期和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 (P<0 .0 5 )。结论 胃粘膜癌变过程 Fas,c- erb B- 2的异常表达及与其有关的胃粘膜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异常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并可能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H.pylori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20例胃癌组织、18例重度异型增生、12例肠上皮化生、24例萎缩性胃炎、16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Bcl-2、PCNA蛋白表达情况,快速尿素酶法和HE染色检测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胃癌组H.pylori感染12例,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PCNA指数呈递增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组中H.pylori阳性组与H.pyloir阴性组的PCNA LI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H.pylori阳性和H.pylori阴性病例间的PCNA LI差异无显著性.Bcl-2蛋白在异型增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慢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H.pylori阳性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ylort阴性组,它们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ylori感染可促使PCNA、Bcl-2蛋白表达增加,H.pylori可能作为促癌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胃粘膜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红杰  赵志泉  王颖 《河北医学》2001,7(10):865-866
目的:探讨bcl-2、bax表达在胃癌多基因、多阶段发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79例临床标本(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萎缩性胃炎14例、胃炎伴异型增生20例、胃癌15)进行了bcl-2、bax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中无bcl-2表达,异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5%,胃癌组为20%,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加趋势;bax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为83.3%,萎缩性胃炎组为64.3%,异型增生组为60%,胃癌组为46.7%,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减少趋势。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胃癌的多阶段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逐渐受抑及抑凋亡基因的表达逐渐增加,即存在凋亡受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抑癌基因 p16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 Bcl- 2蛋白的表达 ,进一步探讨胃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90例病人的 PCNA、Bcl- 2、P16蛋白表达情况 ,其中 2 0例胃癌组织 ,18例异型增生 ,12例肠上皮化生 ,2 4例萎缩性胃炎 ,16例浅表性胃炎。结果 :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 PCNA指数呈递增趋势 ,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Bcl- 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癌组织中 Bcl- 2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 (P<0 .0 5 )。p16在慢性胃炎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P<0 .0 5 )。结论 :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存在较明显的 p16基因表达低下 ,PCNA、Bcl- 2蛋白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后胃粘膜癌前病变中Fas抗原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了解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 83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Fas抗原的表达情况 ,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 ,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 2 0 .0 0 %、36 .36 %、73.33%、4 3.75 % ,Fas抗原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 (P <0 .0 1及P <0 .0 5 )。Hp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为 6 0 .71% ,显著高于未感染者的 2 2 .2 2 % (P <0 .0 1)。在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 ,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 6 5 .96 %及 2 8.5 7% (P <0 .0 1)。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 ,Fas抗原表达阳性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Fas抗原阴性组 (P <0 .0 5及P <0 .0 1)。结论 Hp感染对Fas抗原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Fas基因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 ,Hp感染可促进Fas抗原表达增加 ,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p53表达在胃癌发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81例临床标本(慢性浅表性胃炎29例、萎缩性胃炎13例、胃炎伴异型增生21例、胃癌18例)的bcl-2、bax、p53蛋白表达。结果: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中无bcl-2表达,异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5%,胃癌组为20%,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加趋势;bax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为83.3%,萎缩性胃炎组为64.3%,异型增生组为60%,胃癌组为46.7%,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减少趋势;p53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无表达,在异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20.6%,胃癌组为42.4%,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凋亡抑制,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逐渐受抑而抑凋亡基因的表达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nm23、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60例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的经手术切除、临床资料完整的石蜡包埋组织,另外选择同期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40例作对照,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m23、PCNA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nm2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表达,也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阳性表达率,还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CNA的阳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明显高于其他胃部疾病的表达率(P〈0.01)。nm23、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但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1)。结论nm23、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