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目的调查东莞地区妇女宫颈HPV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技术(RDB)检测我院妇科门诊2628例不同年龄患者宫颈中HPV感染情况与分型情况,并对HPV亚型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628例标本中HPV感染阳性率为17.6%,其中单-型感染率为14.O%,主要以HPV16、52和51型感染为主,双重及多重感染率为3.6%,主要以HPV16、58、11、53、51型感染为主;20。40年龄组、41~50年龄组与50岁以上年龄组HPV感染率分别为17.8%、14.1%、2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地区妇女宫颈HPV感染主要以16、52和53型感染为主,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可对HPV进行分型,为宫颈癌的防治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治疗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状况。方法:收集我院宫颈癌患者治疗后复诊的宫颈分泌物,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上皮内HPV感染基因型。结果:1335例检测对象中,684例HPV阳性,感染率为51.26%;其中单一感染420例,占31.46%,多重感染264例,占19.78%。单一亚型感染主要为HPV16,其次为HPV18,HPV58,HPV52,HPV33等亚型。结论:宫颈癌患者治疗后HPV感染率仍高,为医生判断治疗效果、预后奠定了分子学指标基础,对预测残留或复发有重要价值,提醒患者定期随访复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技术在HPV分型检测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柳光  蒋利君  李卓园 《广西医学》2005,27(8):1163-116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的新途径及基因芯片技术在HPV分型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运用HPV基因芯片对55例尖锐湿疣患者疣体标本和35例女性体检分泌物标本进行3种低危型(HPV6,11和42)和15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检测,用以评估该方法的阳性率;其次从55例瘤体标本中随机抽取阳性、阴性标本各2例作基因测序,用以评估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在55例尖锐湿疣标本中,HPV阳性53例,阳性率96.36%(HPV单一型感染37例,两种及两种以上亚型合并感染16例,有2例为五种混合型感染属广西首次报告);在35例体检分泌物标本中HPV阳性3例,阳性率8.57%。结论采用基因芯片检测HPV,具有自动化、通量大、准确率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在临床HPV病毒感染及女性宫颈癌预防体检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的实用价值和外阴尖锐湿疣(CA)患者宫颈HPV亚型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77例CA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PV感染亚型(包括5种低危型和18种高危型),并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进行阳性检出率的比较。结果基因芯片检出HPV阳性64例(阳性率84.4%)显著高于免疫组化检出的43例(阳性率55.8%)。基因芯片共检测出12种HPV基因型,其中低危型(HPV6、11、43、44)感染21例(占32.8%);高危型(HPV16、18、31、33、45、56、58、73)感染30例(占46.9%);高低危同时感染13例(占20.3%)。结论基因芯片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好,适合临床HPV分型检测的方法。对外阴CA患者在治疗疣体同时进行HPV亚型检测,利于进行相应治疗,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导流杂交技术(凯普导流杂交) HPV检测法( HybriMax)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效果及作为首选筛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R-HPV亚型的女性共7056例,分为5个年龄段:≤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研究HR-HPV各亚型感染情况,不同年龄的HPV感染状况。计算导流杂交检测结果对筛查CIN2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价其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初筛方法的可能性。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定义为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果 HR-HPV感染率总体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趋势,各年龄段HR-HPV感染率总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3.61,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宫颈高级别病变(≥CIN2)最密切的亚型是HPV16、58和33型,占所有≥CIN2病变的70.86%(124/175);导流杂交技术HPV检测对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953.0%,特异度为40.64%,阳性预测值为39.01%,阴性预测值为95.59%。结论中老年女性HR-HPV感染比例高,不能忽视该人群HPV筛查及感染情况;导流杂交技术有较好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在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有指导意义;作为宫颈筛查方法仍需联合TCT等细胞学筛查进一步分流或按目前指南进行联合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阴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和外阴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患者宫颈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出情况,尝试为此类患者群的宫颈病变筛查或宫颈癌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妇科门诊首次就诊的44例外阴CA和7例外阴BP患者,采集宫颈细胞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凯普HPV分型)行21种HPV—DNA亚型检测;同期检测5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对照。结果:外阴CA组和BP组的宫颈高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56.82%和85.7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0.37%),P〈0.01;外阴HPV感染组较对照组更易发生高危型HPV的多重感染(P〈0.05),其中以二重和三重感染为主;外阴CA患者的宫颈HPV感染以低危型11、6亚型为主,高危型HPV感染中以58、16、52亚型位居前三位,其中检出CINⅡ级1例;外阴BP组中宫颈HPV感染以16亚型为主,检出CINⅠ级、Ⅱ级共2例。结论:外阴CA和BP患者,临床体征明显,易于诊断,但可能会伴发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从而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甚至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宫颈病灶中单纯疱疹病毒-2(HSV-2)感染状况,探讨宫颈HSV-2感染与宫颈癌的关联性。方法101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癌患者46例(癌变组),宫颈良性疾病55例(对照组),分别对其宫颈病灶组织和宫颈分泌物进行HSV-2DNA(实时荧光PCR法)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快速导流杂交法)检测。结果宫颈病灶HSV-2DNA阳性率为10.89%;其中癌变组HSV-2的阳性率为17.39%,对照组为5.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灶HPV总阳性率为67.33%,共检测出13种HPV亚型,以16型最多见(45.45%);癌变组(97.83%)与对照组(41.82%)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87,P〈0.001)。HSV-2与HPV合并阳性率为9.90%,HSV-2感染的癌变组中HPV阳性率达100%,混合感染的亚型主要为HPV16占75%。结论HSV-2多与HPV16亚型合并感染宫颈癌患者,其在宫颈癌演变过程中的潜在影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8.
新疆维、汉族宫颈腺癌与HPV各类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各亚型在新疆维、汉两个民族妇女宫颈腺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差异,为新疆宫颈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即凯普导流杂交HPVDNA检测法,对100例新疆宫颈腺癌患者(汉族70例,维族30例)宫颈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PV21种亚型的检测。结果:(1)100例宫颈腺癌组织中HPV(包括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总阳性率为61.0%,其中70例汉族患者HPV阳性率为60.0%,30例维族患者HPV阳性率为63.3%,两个民族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所有标本HPV21种亚型中5种被检测到,16种未检测到,HPV各亚型在两个民族HPV阳性宫颈腺癌中分布分别为:汉族HPV16检出率为90.4%、其次为HPV18(23.8%)、HPV68(4.7%);维族HPV16检出率为89.5%,其次为HPV18(21.0%)、HPV68(10.5%),两个民族HPV1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PV阳性率在临床Ⅰ、Ⅱ期和Ⅲ、Ⅳ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HPV感染率与肿瘤大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腺癌HPV感染率在维汉两个民族中无差异。维汉两个民族宫颈腺癌均与HPV感染有关,尤其是与HPV16感染有关,除了HPV16和HPV18以外,HPV68是新疆宫颈腺癌中较常见的类型,这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同。此外,HPV感染与本组肿瘤大小相关,但与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桂林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为预防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2262例妇女进行HPV-DNA基因结果分析。结果2262例妇女中检测出HPV阳性率26.22%,其中高危型感染率较高(19.20%),低危型感染率较低(7.02%);普通女性中的感染率为18.89%,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感染率为84.3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57.01,P=0.00<0.05);不同年龄段HPV阳性检出率不同,呈双峰U形曲线,第l峰位于年轻妇女(20~30岁),阳性率为24.61%,第2峰位于中老年妇女(51~65岁),阳性率最高51.74%;高危型主要以HPV52、16、58为主。低危型以HPV6、11最为常见。结论桂林地区2262例女性宫颈HPV感染常见高危型亚型是HPV52、16、58。低危型亚型是HPV6、11。感染年龄趋于年轻化和老年化。桂林地区的HPV感染基因分型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侓,但有其地区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进行准确快速基因诊断和分型的方法.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和实时荧光PCR对75例疑似HPV感染的标本进行基因诊断和分型.结果 基因芯片阳性28例,其中单一感染21例,多重感染7例;实时荧光PCR阳性25例.二者在阳性结果中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适合临床筛查HPV感染及对HPV进行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膜杂交多重检测技术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诊断,结合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探讨泸州地区女性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膜杂交多重检测技术对泸州地区1142例门诊就医和体检女性进行HPV感染定性检测和型别诊断,结果为阳性者建议做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结果:在1142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标本301例,阳性率为26.36%,共检出18种基因型,高危型以HPV16、58感染为主,低危型以HPV6、11感染为主。接受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225例HPV阳性女性中,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癌共112例(CINⅠ28例,CINⅡ25例,CINⅢ46例,浸润癌13例)。结论:HPV分型检测联合组织学检查能及时有效地筛查宫颈疾病,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深圳市女性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以深圳地区2017年1—9月参与子宫颈癌HPV筛查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结果阳性并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女性HPV感染亚型分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7年1—9月,深圳地区参与子宫颈癌筛查的妇女HPV感染率为10.3%(10 328/100 222),其中5 258例HPV感染者纳入型别分布分析,中位年龄为36岁(P25~P75:31~44),汉族占99.6%(5 238例),已婚者占96.8%(5 090例),单一型别感染者占78.7%(4 13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占94.3%(4 960例)。在4 960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中,HPV52、HPV16、HPV58、HPV51和HPV18为感染最多前5种亚型,分别占26.1%、17.4%、14.7%、8.9%和8.4%。在298例低危型HPV感染者中,HPV6、HPV43、HPV11、HPV42和HPV44为感染最多前5种亚型,分别占30.5%、20.8%、20.1%、20.1%和11.7%。高危型HPV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筛查形式和医保类型的HPV阳性者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地区女性子宫颈HPV感染以单一型为主,HPV52是最常见的高危感染亚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分布。方法:采用PCR方法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231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HPV检测并鉴定基因分型。结果:231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共检出HPV感染192例(83.1%),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IN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CINⅡ-Ⅲ)和宫颈癌中HPV检出率分别为62.3%、86.8%和98.2%,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PV的主要基因型分别为HPV16(47.4%)、HPV18(12.5%)、HPV58(9.9%)和HPV52(6.3%)。结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HPV感染以16、18、58和52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伍军平  罗新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3):242-245,250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 380例,采用改良导流杂交法行宫颈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状况、多重感染和基因型别.结果:(1)HPV感染率为32.17%(444/1 380),高危型HPV(HR-HPV...  相似文献   

15.
张磊  毕庆庆  陈文  牟晓峰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7):2042-2046
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女性肿瘤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恶性病变的直接原因。了解特定地区女性群体中HPV基因型分布情况,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和疫苗预防策略的制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HPV基因型流行率和归因率。方法 收集2012—2015年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和青岛市肿瘤医院就诊确诊为CIN和宫颈癌的患者共1 664例,其中CIN1级376例,CIN2级408例,CIN3级336例,宫颈鳞癌440例,宫颈腺癌10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23种HPV基因型检测后,分析HPV基因型在不同分级CIN和宫颈癌患者中的流行率、归因率。结果 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阳性率、单一基因型感染、2种基因型感染、3种基因型感染、4种及以上基因型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1级患者中,HPV52(19.1%)是流行率最高的基因型,随后依次是HPV16(17.4%)、HPV58(8.7%);在CIN2级和CIN3级患者中,流行率排在前5位的HPV基因型依次为HPV16、HPV52、HPV31、HPV33、HPV58;在宫颈鳞癌患者中,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是HPV16(43.1%),随后依次是HPV52(16.3%)、HPV31(8.9%)、HPV58(7.3%);在宫颈腺癌患者中,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是HPV18(57.1%),随后依次是HPV16(28.6%)、HPV52(14.3%)。30.7%的CIN2级和43.3%的CIN3级归因于HPV16;49.1%的宫颈鳞癌和65.1%的宫颈腺癌归因于HPV16和HPV18。在CIN和宫颈癌患者中,除HPV16外,HPV52的归因率最高。结论 青岛地区的HPV疫苗接种计划和宫颈癌预防策略,在关注HPV16和HPV18的同时,也应当关注HPV52、31、58、33。探究HPV基因型流行率和归因率有助于临床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1 256例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亚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1 256例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福州地区1 256例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HPV检查,分析HPV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结果 1 256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者396例,感染率为31.53%,其中高危亚型313例,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快速导流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快速导流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4月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及体检中心送检的1022例样本全部进行快速导流杂交法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将其中563例与细胞学诊断结果做对比。结果1022例样本中,HPV感染率为37.57%(384/1022),广州地区最常见的HPV基因型依次为:16、52、58、68、CP8304、18、33、53、31、11、39、66。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高危型HPV感染率逐渐增高,CINⅠ为32.40%(35/108),CINⅡ为56,67%(34/60),CINⅢ为78,05%(32/41),宫颈癌为95.23%(40/42),与正常体检组(10,53%,16/152)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快速导流杂交法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5.23%(40/42),特异性为66.99%(349/521),阳性预测值为18.86%(40/212),阴性预测值为99.43%(349/351)。结论快速导流杂交法可准确进行HPV基因分型,诊断宫颈癌快速敏感,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是理想的宫颈癌粗筛方法,HPV基因分型也为本地区HPV的流行状况及基因疫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芜湖市宫颈疾患妇女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及HPV基因型别的主要分布状况。方法:对1 107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进行21种HPV基因型检测。结果:1 107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230例,总感染率为20.78%(230/1 10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者173例,占75.22%(173/230);低危型HPV感染者40例,占17.39%(40/230);高低危混合HPV感染者17例,占7.39%(17/230)。除未检出HPV高危型35型、51型和低危型43型,其余各型均有检出。HPV各型别的感染率中HPV16最高为28.26%(65/230);其他型别感染率在前五位的从高到低依次为HPV58(23.04%,53/230)、HPV33(12.61%,29/230)、HPV52(11.74%,27/230)、HPV6和53,后两型别的感染率相同均为9.57%(22/230)。在各年龄组受试者中,>60岁妇女HPV感染率最高,为42.86%,其次为≤20岁(27.78%),各年龄组受试者之间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芜湖市宫颈病变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以高危型为主,HPV16、58、33、52、6和53型可能是该市妇女宫颈病变患者较易感染的主要型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本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高危患者1080例,采用PCR技术对所有被检人群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和采用TCT技术对HPV阳性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测,分析HPV感染的主要型别分布特点,并对TCT检查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80例标本中HPV阳性315例,总感染率为29.17%。共检测出20种基因亚型,高危基因组HPV基因亚型感染显著高于低危基因组,高危基因组以HPV16和HPV58感染为主要基因型别,少见的HPV33在本地区感染偏高。HPV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44岁以下,共253例(80.3%),其中以35-44岁162例(51.4%)最为显著。HPV基因型别单项阳性237例(21.94%),两项阳性57例(5.28%),三项阳性20例(1.85%),四项以上阳性1例(0.09%)。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93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35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8例,鳞状细胞癌(SCC)2例,不典型腺细胞(AGC-US)8例。所有细胞学阳性病例行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5例,癌变5例;所有CIN和癌变患者组织学标本全部HPV感染,并且以HPV16(26例)和HPV58(12例)基因型别为主。结论本地区HPV感染以单项基因为主,感染的基因亚型主要是HPV16和HPV58。发生CIN和癌变者与HPV16、HPV58感染密切相关。HPV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44岁以下,以35~44岁最为显著。HPV联合TCT筛查,并结合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是早期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