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口腔健康宣教实践课程开设的可行性。方法利用"预防口腔医学"实验课,对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3级、2004级和2005级114名本科生进行社区口腔健康宣教实践课程的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约7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自己口腔健康宣教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等能力的培养;94.7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社区口腔健康教育课。结论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以学生为枢纽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李炯  阳宏林 《安徽医学》2013,34(6):843-84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PBL)在口腔预防医学实验课的运用。方法根据PBL教学要求,在口腔预防医学实验课过程中予以实施。结果 PBL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新一代口腔专业人员的培养;同时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素质。结论 PBL教学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适合于口腔预防实验课的教学,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革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方法对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生化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开设以病例为指导的综合性实验。结果改革实践取得满意的成果,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结论该课程的改革符合教学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环境卫生学》实验课教学为例,评估模块渐进法在预防医学本科生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读和毕业预防医学本科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电子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实验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现场实践活动认知、学生学习状态自我评价等,利用SPSS 23.0比较在校和毕业本科生在模块化《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口腔修复学实习的临床带教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不同意实习医师为其诊治,给本科生的临床实习带来一些困难.基于对现状的分析,我们从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实验内容等方面对口腔修复实验课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表明,改革加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较好地完成每轮实习.  相似文献   

6.
为了激发中医本科生对医学统计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习效果,在预防医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随机选取了两个本科班级,其中一个班级按照"理论课+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另一个班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生自评方式两个方面比较两组的学习效果.结果显示:教改后,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对统计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上升(P<0.05),这为今后进一步深化预防医学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口腔预防医学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口腔疾病预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疾病预防意识,指导他们以预防医学的观点了解和分析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并对人群进行口腔保健干预措施的指导[1]。临床实习是口腔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社区口腔保健工作的能力。以往我院本科生口腔预防实习一直采用传统模式,即在一段时间内集  相似文献   

8.
预防医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改革,首先要为学生树立公共卫生服务意识,突出专业素质和特色培养,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第二,结合实习基地开展综合性实验实践,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三,加强人文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本科生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医类专业本科生预防医学教学现况与教学效果。方法:设计问卷,对中医类专业本科生预防医学教学现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和其所学专业有关,但32.8%的学生兴趣不强或没有;73.7%的学生对教学过程总体评价满意;50%以上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中统计学部分较难且教学方法需要改进;49.2%的学生建议增加实践教学。结论:中医类专业本科生预防医学教学方法等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应探索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进,缩小实验操作和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提高口腔颌面外科实验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2019级82名本科生作为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课授课对象,将动物头颅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相关实验课中缝合、拔牙及唇裂等实验操作;课后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动物头颅的组织结构接近人体,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实验课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课的兴趣,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结论 动物头颅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实验课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值得在口腔颌面外科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密集,口腔疾病病变位置较特殊,观察范围狭小,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不足,从口腔医学自身规律及临床医学的培养目标出发,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联合翻转课堂的新教学,对传统的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颠覆性改革。改革后的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达到“以本为本”的临床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更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推进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本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自填问卷的调查方式,对一所综合大学预防专业本科学生的身心素质、学习素质和情感发展素质进行现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综合素质总体情况均在标准范围内,但大部分学生的外向度和自信心存在不足有待加强.提高预防医学本科学生素质,应结合预防医学特点,改革教育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教育.  相似文献   

13.
赵睿  刘峰  朱坤  丁楠楠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8):1382-1385
  目的  对本科教育阶段《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建设进行需求研究,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全科医学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5所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全科相关专业带头人以及承担《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师进行关键事件访谈;同时选取已经完成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临床专业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被访谈的26名专家认为本科教育阶段《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队伍不健全,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评估方式较传统;对3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83人(61.00%)认为有必要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这门课程,173人(57.67%)对《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感兴趣,仅116人(38.67%)对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方式满意,有148人(49.33%)更倾向于讲授+案例分析授课方式,234人(78.00%)认为该课程的社区实践内容安排合理,有157人(52.33%)对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满意,仅有161人(53.67%)认为通过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增加认知和转变观念。  结论  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融合的教学设计,构建多元动态的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将全科医学理念融入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建设中,为全科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模式的改变,素质教育必然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为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结合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系21年的办学经验,从师资队伍建设、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过程中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探索性的思路,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素质和能力培养体系的综合性框架。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开放性实验在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学生对开放性实验的认识.方法 先在某医科大学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195名学生中完成该课题基线调查,试行一次开放性实验教学(食物中毒)后,再对该年级学生进行终期调查,综合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对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认识.结果 综合2次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预防医学实验教学,65%以上的同学认为开放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提高;60%以上的同学赞成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结论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定局限性,经过2次调查发现,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内和国际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方面的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促使预防医学人才培养适应社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的培养模式偏重理论课程,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现状,探索以社区为中心,以“服务学习”模式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促进政府、疾控、社区、学校及学生互惠共赢.为医学高等院校的实践教育发展提供依据,为预防医学专业服务学习模式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预防医学专业校外导师制的实施与效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预防医学专业中实行本科生校外导师制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方法在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最后两年实行校外导师制。聘请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专业人员作为预防医学本科生的校外导师,每名本科生拥有特定的、负责任的导师,对学生给予思想引导和生活帮助,指导其学习方法和培养专业素质,同时给学生的职业选择提出一些建议。导师每个月至少与学生交流或指导学生社会实践1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结果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很有必要实施校外导师制,校外导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专业和职业选择等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帮助。结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校外导师制能够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可促进本科生素质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江西省某中医院校与某西医院校在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为中医院校《预防医学》课程内容、学时的设置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自制问卷从江西省某中医院校与某西医院校已开设预防医学课程的毕业班级中整群抽取350名在校大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中医院校三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78.38±11.27)分,该中医院校二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79.99±10.53)分,西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86.15±9.36)分,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8,P<0.01).其中中医院校二本与三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06,p>0.05),中医院校二本、三本均与西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平均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7.79,P1<0.01; q2=9.03,P2<0.01).该中医院校三本、二本及西医院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正确率分别为65.32%、66.66%和71.79%.结论:中医院校在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低于西医院校,中医院校学生对《预防医学》现有内容设置满意度较低,说明中医院校《预防医学》内容设置不甚合理,导致中医院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掌握较差,需要构建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