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老年糖尿病的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以期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303例住院死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301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肾病、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防治慢性并发症是降低糖尿病患者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MODS患者的年龄、器官累计率、病死率、基础病、脏器受损及衰竭情况。结果 MODS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治愈95例,治愈率46.80%;死亡108例,病死率53.20%。老年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者病死率较高,病死率随受累器官数目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MODS病死率高,既往健康状况、功能衰竭器官数目是主要死亡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为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与血液透析以及肾移植共同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提供生存机会。由于多种原因,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率较高。心血管疾病、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肿瘤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亦包括腹膜透析患者本身存在的导致病死率增加的因素。控制和改善这些危险因素,可有助于减少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式,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相对于血液透析有着独特的优势。腹膜透析技术日益成熟,但腹膜炎仍是PD的主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退出PD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PD患者死亡的重要促成因素,因此了解PD相关性腹膜炎的细菌谱、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腹膜炎保护腹膜功能从而提高生存率及技术存活率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以上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进入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患者基线的相关检测指标和临床资料,探究可能影响PD患者最终退出的危险因素,为患者透析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PD中心99例ESKD行PD管植入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信息,根据患者在随后3年内是否退出PD将其分为退出组(包括死亡组和转血液透析组)和维持PD组,对术前相关检测指标和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可能影响PD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排除肾移植(10例)及失访(6例)后,共有83例纳入分析.维持PD组50例,退出组33例,其中死亡19例,转血液透析14例.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提示,患者术前患有糖尿病(P=0.003,HR:3.61,95% CI:1.57~8.30)、高磷血症(P<0.001,HR:1.65,95% CI:1.26~2.13)、高血清总胆红素(P=0.006,HR:1.11,95%CI:1.03~1.19)是影响患者退出PD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上述指标外,年龄(P=0.035,HR:1.05,95% CI:1.00~1.07)、低血红蛋白(P=0.016,HR:0.96,95%CI:0.94~0.99)是影响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高磷血症、高血清总胆红素是影响PD患者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杨洪英  ;郑红伟 《医学综述》2014,(11):2066-2068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改进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3年3月在隆昌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和隆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在册的15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可能是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截止2013年3月,15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中已死亡83例,病死率52.2%。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情严重程度(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否坚持抗病毒治疗以及是否并发机会性感染等是其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应尽早采取防控措施,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危险因素控制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收集脑血管病患者89例,其中农村留守老年32例、其他对照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多项危险因素控制率及病死率、致残率。结果农村留守老年危险因素的控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留守老年脑血管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率低,且病死率、致残率较高,因此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同时,应该给予生活照料及人文关怀,这才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PACHEⅣ评分系统在脑卒中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4例,入院24 h后对患者进行APACHEⅣ评分。记录患者各项评分得分,并分析死亡与存活患者各项得分情况;分析患者APACHEⅣ得分与预测死亡危险系数与实际病死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ROC曲线下面积衡量APACHEⅣ评分预测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效果。结果患者的总体评分分值在8~42分之间,患者得分的差异项主要有血肌酐水平、年龄、心率以及血压等,其中存活组的平均得分(13.52±6.68)分,明显高于死亡组的(26.42±6.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APACHEⅣ得分>30分时,其预测死亡的准确率最高,且随着得分和预测死亡危险系数增加,患者实际病死率也在升高,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呈正相关(r=0.93,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9,说明其预测脑卒中患者病死率效果良好。结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血肌酐水平、年龄、心率以及血压等,APACHEⅣ评分系统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患者预后因素与病死率的关系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总结182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死亡,病死率为21.98%。影响AMI预后,与病死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性别、高血压(P<0.05)、年龄、梗塞部位、心率快、心律失常(P<0.01)等。死亡原因有:泵衰竭、心脏骤停、心脏破裂、心外原因等四个。结论前壁梗死、高龄、女性、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心率快、伴发复杂型室性期前收缩的AMI患者病死率高。泵衰竭是AMI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应提高AMI影响预后危险因素和死亡原因的认识,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从而降低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24-1326
目的:探讨影响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后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行TOF矫治术251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死亡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50的变量纳入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术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影响TOF矫治术后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术终右心室与左心室压力比值(PRV/LV)≥0.7;主动脉阻闭时间≥80min;McGoon指数<1.2。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TOF症矫治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指导术前评估,针对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依从性与治疗结局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潍坊市二级医院符合要求的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CAPD)137例,依据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量表(ESA)评分中位数分值区分为高依从性组(68例)和低依从性组(68例).应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定生活质量,采集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率、病死率、透析感染率、再住院率等治疗结局指标,分析比较高低依从性组间的差异;采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有关危险因素与治疗结局的关系.结果 137例CAPD患者退出透析61例,退出率44.52%.因死亡退出透析23例,占37.70%.高低依从性组间比较,非死亡腹膜透析退出率(11.8%,44.12%)、病死率(7.4%,26.5%)、透析感染率(8.8%,3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8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患者治疗结局危险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果显示依从性是影响治疗结局、导致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HR 1.68,P<0.05).结论 临床依从性是影响腹膜透析治疗结局的重要因素,作为可干预因素,临床依从性应列为腹膜透析疗效监控指标和提高疗效的干预靶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础腹膜溶质高转运特性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新置透析导管接受腹膜透析治疗,且基础腹膜溶质转运特性为高转运的患者290例,随访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截止随访时间患者的生存状态将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至随访截止日期,生存组患者249例,死亡组患者41例,病死率14.1%。死亡组患者年龄、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指数)、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模式治疗比例、随访期营养不良率均高于生存组(均P<0.05),随访期超滤量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R=3.368)、CCI指数高(HR=2.478)、CAPD模式治疗(HR=4.336)、随访期营养不良(HR=5.255)、随访期超滤量不足(HR=6.750)均是影响腹膜透析溶质高转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临床表现不同的腹膜透析溶质高转运患者预后存在差异,关注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或可降低其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脉压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以腹透超过6个月且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以腹透开始6个月内的血压平均值计算脉压作为基线值,所有患者随访至死亡、退出腹透、转其他中心、失访或研究终止日期(2010年12月31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腹透患者脉压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脉压及其影响因素与患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共入选腹透患者498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2.34,P<0.001)、血清白蛋白(β=-0.235,P=0.004)、糖尿病(β=4.93,P<0.001)是腹透患者脉压的独立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压与患者的全因死亡(HR=1.017,95% CI 1.007 ~1.027,P<0.001)和心血管死亡(HR=1.016,95%CI 1.003~ 1.030,P=0.019)密切相关;进一步的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老龄(HR=1.065,95% CI1.047~1.082,P<0.001)、低血清白蛋白(HR =0.945,95%CI 0.909 ~ 0.983,P=0.005)和低血红蛋白(HR =0.981,95% CI0.971 ~0.991,P<0.001)是腹透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老龄(HR=1.041,95%CI 1.016~1.066,P=0.001)、低血红蛋白( HR =0.983,95%CI 0.969 ~0.996,P=0.014)是腹透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校正后的分析并未显示脉压是腹透患者全因死亡(HR=1.019,95%CI 0.996 ~ 1.043,P=0.104)和心血管死亡(HR=0.988,95%CI 0.860~1.136,P=0.870)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血清白蛋白、糖尿病是腹膜透析患者脉压的独立影响因素;脉压与腹透患者病死率的关系尚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状况,探讨影响腹膜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1日-2014年5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植入腹透管并开始腹透的3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利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值,了解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截止2015年12月31日,继续腹透235例(69.5%),转肾移植18例(5.3%),转血透32例(9.5%),死亡42例(12.4%),失访11例(3.3%)。腹膜透析患者半年生存率为92.9%,1年生存率86.3%,2年生存率76.5%,3年生存率73.6%,5年生存率70.4%。血清白蛋白、残余肾功能、腹膜感染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患者早期生存率与国内报道水平相近,5年生存率较高。血清白蛋白、残余肾功能、腹膜感染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透析患者存在维生素C缺乏,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摄入不足、透析丢失。心血管疾病是透析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微炎症是主要危险因素。低血浆水平维生素C伴随炎症状态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增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中均存在。现就透析患者补充维生素C的作用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41-44+48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1年内患者肺动脉高压(PH)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3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院符合要求腹膜透析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实验室及超声心动图检验检查结果,将肺动脉压35 mmHg诊断为PH,统计分析PH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111例腹膜透析患者中PH发生率为20.72%,PH组患者存在显著的高收缩压、高iPTH,左房、右室及右室内径增加,且合并心衰比例也增高,而血红蛋白、清蛋白水平则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收缩压及增加的右室内径是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PH在早期腹膜透析患者中有较高发病率,收缩压控制不良和右室内径增加是影响PH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孙强  夏菁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348-4349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肺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临床特征,分析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观察肺部感染组的病原学特点。结果感染组年龄、心功能分级、患有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组60例中痰培养阳性28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50%),革兰阳性菌11株(39.29%),真菌3株(10.71%)。结论高龄、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心功能分级高、患有糖尿病、脑血管事件是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合并感染性腹膜炎的高危因素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45例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从而针对各危险因素加强无菌技术操作、护理宣教、饮食及生活指导等。结果45例患者中有15例感染腹膜炎与30例未感染腹膜炎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膜透析患者合并感染性腹膜炎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操作不当、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结论要做好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预防工作,要求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干预及个性化因人施教的健康教育,改变错误的操作行为和不良的认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包婷  陈虹  吴永贵 《安徽医学》2018,39(1):17-19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患者与普通人群肾结石的发病情况,并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肾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随访的107例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腹透组),分析腹透组患者肾结石的患病情况,并与普通人群肾结石患病率进行比较.再将腹透组患者分为结石组和非结石组,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钙、磷等生化指标,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透析时间及尿量.结果规律腹膜透析患者肾结石的患病率为21.5%,高于本地区普通人群肾结石患病率(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的尿酸及胆固醇水平高于非结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透析患者肾结石危险因素包括男性、高尿酸血症及高脂血症.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肾结石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男性、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是其肾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曹莉  沈健 《中国现代医生》2012,(27):40-41,44
目的探讨营养因素对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82例进行饮食干预,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饮食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营养状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因素对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握力、皮下脂肪厚度、上臂中点围和上臂肌围与对照组相比数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糖控制良好,FPG、2h PG和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碳水化合物、脂肪及酒精为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后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碳水化合物、脂肪及酒精为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危险因素,应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