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建立过程中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cal storm,VES)的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方法:小型猪32只,分为4组:A组(未干预组)7只?B组(胺碘酮干预组)8只?C组(美托洛尔干预组)8只?D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干预组)9只?各组均在氯胺酮及戊巴比妥钠全麻下采用球囊封堵法封堵前降支中远段,缺血预适应3~4次?持续封堵60 min?再灌注30 min建立AMI模型?结果:4组中3只意外死亡,缺血预适应期?持续封堵期?再灌注期4组动物均出现室性心律失常,B?C?D 3组与A组相比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4组动物VES比较,B?C 2组与A组相比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D组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 = 0.005);4组死亡情况比较,各组与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缺血预适应期与再灌注期易于发生心律失常?VES及死亡,但不同时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差异并不显著(P > 0.05)?结论:AMI模型建立过程易于发生VES导致实验动物死亡;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可有效抑制猪AMI模型建立中电风暴的发生,提高建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7.5%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QRS波时限及PR间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镁极化液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效果,提高AMI的治疗成功率。方法将123例心肌梗死患者在采取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胺碘酮联合镁极化液(观察组)与单用胺碘酮(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100%,无心律失常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2%、心律失常发生率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镁极化液能够有效预防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从而提高心肌梗死的内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治疗组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12.5 mg,2次/d,加胺碘酮0.2 g,1次/d,均需饭后服用;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0.2 g,3次/d,饭后服用,5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需检查血常规、血压、肝和肾功能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 两者均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73.1%和94.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助于症状缓解,联合用药组比单用胺碘酮组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75%,对照组有效率为63.2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中运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8例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接受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55.5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临床意义(P0.05)。结论运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副作用小,效果显著,可以广泛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接诊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回顾性分析同期在该院接诊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左房内径大小、心室率、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胺碘酮针与利多卡因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选取13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观察对象分成二组,其中65例给予利多卡因针,73例给予胺碘酮针。观察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短期预后。结果二种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及1个月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4个月内胺碘酮针组病死率有一定降低。结论心肌梗死急性期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选用胺碘酮针可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韦迎娜  周祥群  王芳 《海南医学》2014,(18):2728-2729
目的 观察胺碘酮防治急性心肌梗死PCI(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PCI术后发生频发室性早搏2例,占5.26%;室性心动过速1例,占2.63%;死亡1例,占2.63%;对照组患者PCI术后发生频发室性早搏13例,占34.21%;室性心动过速6例,占15.79%;死亡6例,占15.79%。治疗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89%,死亡率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和1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防性应用胺碘酮可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各42例。比较组采取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采取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QRS波时限以及PR间期。结果研究组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QRS波时限均低于比较组,但PR间期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其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80例AMI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首剂3~5mg/kg胺碘酮,10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0~1.5mg/min维持,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地控制室性早搏。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40例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利多卡因(利多卡因组)治疗(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对30例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胺碘酮组)治疗(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回顾比较两种药物对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结果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室颤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AMI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颤发生率及病死率,推荐作为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梗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  乔平  王圣  廖旺  林劲  郝一彬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133-1133,1161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梗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58人,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在常规治疗AMI的基础上应用可达龙治疗)和利多卡因组28例(在常规治疗AMI的基础上应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胺碘酮组25例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率83.3%(25/30例),总有效率为93.3%(28/30例),病死率6.7%(2/30例)。利多卡因组15例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率53.6%(15/28例),总有效率为85.7%(24/28),病死率14.3%(4/28例)。两组相比,胺碘酮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两种药物治疗的病死率比较,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利多卡因组较胺碘酮组为高(P〈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相对于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时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对照组(54例)用利多卡因50-100 mg静脉注射,后1-4 mg/min静脉维持;治疗组(56例)采用胺碘酮150-300 mg静脉注射,然后0.5-1.5 mg/min静脉维持;治疗24 h后观察2组24 h内的疗效、室性心律失常次数、PR间期、QRS波时限、校正的QT间期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QRS波时限较对照组短,PR间期比对照组长,校正的QT间期较对照组轻度延长(P〈0.01);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肯定,未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胺碘酮与利多卡因药物的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来说,主要进行利多卡因药物临床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主要接受胺碘酮药物临床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党松  王晞  胡娟  王鑫 《疑难病杂志》2012,11(5):323-326
目的运用Meta分析比较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找自建库以来至2011年12月公开发表的比较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1381例患者。(1)胺碘酮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RR=1.27,95%CI 1.12~1.44,P=0.0002);(2)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9,95%CI 0.42~1.48,P:0.46);(3)胺碘酮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利多卡因组(RR=0.48,95%CI 0.27~0.85,P=0.01)。结论与利多卡因相比,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更有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7例AMI伴房颤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继续以1 mg/min维持静脉滴注。24 h用量不超过2200 mg,观察房颤的转复及心室率的控制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27例患者用药后30 min、2 h1、2 h、24 h心室率分别为(130.2±16.8)次/min;(111.54±12.1)次/min;(98.2±10.5)次/min:(80.14±16.7)次/min,较用药前心率(148.8±18.2)次/min明显下降。房颤转复率:24 h内为72.3%(19/27),48 h内为86.2%(23/27),72 h内为92.3%(24/27)。其中3例出现心动过缓,2例出现长间歇,经停药及减量后恢复。结论: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的房颤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可做为首选药。  相似文献   

18.
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一种急性心肌梗死病理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自制的微电流刺激仪刺激犬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外膜导致冠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并予生化和病理检测.结果成功制备10条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经心肌酶学和病理检测证实.结论本文所建立的实验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75例住院患者,男性5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8.8岁,阿斯综合征发作3例,频发室早、室性心动过速45例、阵发性房颤房朴22例,频发房早、房速5例,观察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阿斯综合征3例中2例抢救成功,室性心律失常45例中43例发作均减少75%以上,房颤、房朴22例均恢复窦性心律,肝功能损害1例,突发室性逸搏心律2例,1例猝死,静脉炎17例,低血压反应6例。结论:胺碘酮对室早、室速、房早、房速及房颤均有明显控制作用,静脉胺碘酮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伴发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对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应用胺碘酮应检查窦房结及房室传导功能,加强病因的治疗。深静脉置管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