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34例,A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40 mg阿托伐他汀,B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在治疗结束后对其血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TG、TC以及LDL-C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A组HDL-C升高水平明显高于B组,且TG、TC以及LDL-C下降水平明显低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中,A组患者与B组患者表现ALT>3个正常上限(ULN)各1例,停药复查后恢复正常,发生率均为2.94%,两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6例患者在治疗1~2个月出现心绞痛症状,发生率为17.65%(6/34),B组有5例患者在治疗1~3个月出现心绞痛症状,发生率为14.71%(5/34),两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中疗效优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且两种方式安全性无差异,故在临床治疗中建议采用大剂量给药。  相似文献   
2.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就是按时针和针灸的具体方法,是依据经脉气血流注受自然界影响而有盛衰变化规律的学说而制定的,它有推算治疗时间和取穴的周密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推算什么病应当在什么时辰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笔者近年来根据这个理论在临床上选用患者肢体远端的穴位,结合气功外气治疗,患者普遍感觉感强烈,效果显著。下面介绍  相似文献   
3.
4.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不少人发生了高血压,初期没感觉,等到小动脉硬化,脑、心、肾等重要器官发生了器质性病变,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症状较严重时,才就医检查,发现有高血压。根据1959年全国心血管疾病学术报告会综合13个省市共739,204人血压普查资料的分析,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例一:曹××,男,25岁。一九八三年七月某日上午患者突觉胃部痉挛,绞痛;面色发青,午饭不能进食。即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急性胃炎。服药后,不见好转。次日上午,患者向笔者诉说病情,并请求作气功治疗。笔者根据患者的主诉,取患者的梅花穴点穴发功三分钟,患者渐觉胃部疼痛减轻。随后取患者的食关穴发动一分钟,患者感觉胃部痛感消失。回家后午餐恢复正常。以后多次随访,未再复发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接诊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回顾性分析同期在该院接诊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左房内径大小、心室率、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而实验组患者则采取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心肌梗死,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TIMI分级标准判断梗死动脉的再通成功率,并统计所有患者不良事件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来看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的实验组相关梗死动脉再通成功率为87.5%,而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对照组相关梗死动脉再通成功率则为72.5%,且实验组安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 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从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梗死动脉再通率成功高,临床意义突出,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频繁加重的危险因素,为 ICU 住院 COPD 患者频繁加重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于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 ICU 住院的 COPD 患者 115 例,根据患者出院后 1 年内急性加重再入院情况,分为 A 组(频繁加重,n = 55)和 B 组(非频繁加重, n = 60)。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临床资料,分析 ICU 住院 COPD 患者频繁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ICU 住院 COPD 患者频繁加重的相关因素有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每周下厨次数、住院时间、吸烟、过去 1 年因 COPD 急性加重入院次数、肺功能水平以及哮喘、糖尿病、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合并症;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ICU 住院 COPD 患者频繁加重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吸烟、过去 1 年因 COPD 急性加重入院次数以及哮喘、糖尿病、 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合并症,保护因素为肺功能 1 秒率(FEV1%)。结论:年龄、住院时间、吸烟、过去 1 年因 COPD 急性加重入院次数以及合并哮喘、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肺动脉高压等合并症均是 ICU 住院 COPD 患者频繁加重 的危险因素,而肺功能 FEV1% 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硫代硫酸钠(STS)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心功能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MHD治疗的患者共10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MHD治疗,观察组给予MHD+STS治疗,对比两组血管钙化[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微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CAC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SD、LVED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服用STS可有效预防血管钙化,保护心功能,减轻微炎症反应,利于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0.
<正> 患者男,66岁,农民。患咳喘病20余年,初起时每外感必发作,经当地医疗站给予抗过敏、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治疗后就可解除。近年来咳喘频发,虽然也积极治疗,但病程一次比一次长,而且在当地治疗不能缓解,每次都必入城求治之。最后发展到咳喘日夜如恒,但无寒热,胸透提示“肺气肿”。经给西药氨苄青霉素、激素、氨茶碱等,再结合中药定喘、化痰、固肾之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金匮肾气丸方等化裁治疗1周仍是呼吸点头抬肩,气急喘吼,自汗出,时有咳嗽,肤不热,双肺布满干罗音,鼻根、眉间及唇周发青,舌暗红,苔腻而黄,按指甲色迟滞。结合活血化瘀论治,给予炙麻黄8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黄芩9克,地龙9克,葶苈子10克,鱼腥草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