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Wilms肿瘤基因(WT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2-ΔΔCt法定量分析W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WT1蛋白的表达。结果:WT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组织和正常内膜组织(均P<0.01);WT1 mRNA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年龄、绝经情况、临床分期、淋巴结浸润情况、雌激素受体(ER)和体质量指数(BMI)无显著相关性,与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情况和孕激素受体(PR)相关(P<0.05);WT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情况、临床分期、肌层浸润、ER、PR和BMI无显著相关性,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中存在W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金纬纬  蔡平生  林一禾  郑飞云 《浙江医学》2020,42(19):2062-2066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样蛋白2(ANGPTL2)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增殖与成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子宫内膜腺癌、行子宫全切除术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60例,另择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的子宫内膜正常组织标本6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blot法检测组织中ANGPTL2mRNA、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ANGPTL2mRNA、蛋白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ANGPTL2敲除慢病毒感染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分为ANGPTL2敲除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细胞ANGPTL2mRNA、蛋白表达水平及增殖能力。将ANGPTL2敲除组和对照组细胞分别植入Nude小鼠皮下,观察并比较两组细胞成瘤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织ANGPTL2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子宫内膜正常组织(均P<0.05)。ANGPTL2mRNA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有关(均P<0.05),与患者绝经情况、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BMI均无关(均P>0.05)。ANGPTL2蛋白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绝经情况、临床分期、ER、PR、BMI均无关(均P<0.05)。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敲除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ANGPTL2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敲除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受抑制。敲除组细胞成瘤体积、重量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ANGPTL2在子宫内膜腺癌细胞中呈高表达,敲除ANGPTL2可抑制癌细胞增殖及体内成瘤能力,或可作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腺癌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7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FHIT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FHIT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χ^2=10.45,P〈0.01);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与其病理分级、手术-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83-13.12,P〈0.01、0.05)。结论FHIT蛋白表达下降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Survivi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4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P,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TP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P〈0.05).TP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Survivin在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与TP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TP和Survivin共同参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杰 《当代医学》2016,(27):24-2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正常子宫内膜(C组)、8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B组)及80例子宫内膜癌(A组)的ER、PR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及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的相关性。结果 ER、PR在C组、B组、A组中的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且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在子宫内膜癌不同临床分期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期别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组织学分级来看,低分化的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癌组织(P<0.05);肌层浸润深度>1/2的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肌层浸润深度≤1/2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5)。ER、PR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R、PR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热休克蛋白(HSP)27及ER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例正常子宫内膜、8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8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45例子宫内膜腺癌中HSP27和ER的分布及表达。结果:HSP27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前三种状态的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也低于前三种状态的子宫内膜,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27在子宫内膜腺癌的不同病理学分级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年龄组、手术一病理分期、肌层浸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中HSP27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rsE0.956.P〈0.01)。结论:HSP2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李蓉  周琦  叶学正  朱晓玲 《重庆医学》2007,36(19):1963-1964,1983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p53蛋白的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R、PR、p53蛋白及PCNA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为21例,阳性率为43.75%,ER的阳性表达为32例,PR的阳性表达为33例,阳性率分别为66.67%和68.75%,进一步分析发现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而ER、PR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5).在p53蛋白表达阳性的病例,PCNA计数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R、p53及PCNA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53阳性表达、ER、PR缺失表达及p53阳性表达组织中PCNA的高表达均提示肿瘤组织的分化差,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综合分析上述指标,有助于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封琳  靳丹  刘卫梅  付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126-126,142,F000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正常子宫内膜、29例不典型增主内膜和67例内膜样癌组织中P53、ER、PR的表达,并与其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53、ER、PR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8%、56.7%、61.2%。P53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ER、PR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表达与内膜样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R、PR的表达与内膜样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P53、ER、P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其测定对估计患者预后,指导临床选择激素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INCH 蛋白(particulary interesting new cysteine-histidine rich protein)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 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 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正常子宫内膜和52例子宫内膜腺癌中PINCH、ER及P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INCH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51.9%,呈现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及PR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上皮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8.8%和100%、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CH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ER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腺癌的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PR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PINCH与ER、PR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PINCH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ER及PR的缺失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分析子宫内膜腺癌预后及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erbB-2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对5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进行c-erbB-2的检测,分析其表达率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率分别是40.4%、59.6%和63.5%.随着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c-erbB-2的表达率逐渐升高,而ER、PR的表达率则逐渐下降.c-erbB-2、PR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c-erbB-2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erbB-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是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EMC)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survivin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细胞增殖活性、临床病理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2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52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PTTG、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PTTG、Survivin和PCN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腺癌中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中,不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间的PTTG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无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均无相关性(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中PTTG与survivin、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TTG表达增高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且与细胞增殖活性相关,可用来鉴别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2.
CDK2、P5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K2、P57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DK2、P57在14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45例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K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36.84%、71.11%,各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CDK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分级、淋巴有无转移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肌层浸润、不同手术一病理分期、年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57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3%、52.63%和44.44%,各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P57阳性表达缺失与组织学分级、淋巴有无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不同手术-病理分期、年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P57蛋白表达与CDK2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中存在CDK2蛋白的异常表达及P57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促进了细胞的生长和肿瘤的发展,是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2(TFF2)和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1)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为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提供新的生物学指标。方法收集珠海市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组织157例,另选择同期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30例及其他病因手术切除的正常子宫内膜20例,分别检测其TFF2和NDRG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FF2和NDRG1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比较,TFF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但NDRG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1)。TFF2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期(P<0.05);高、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FF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织及其他类型(P<0.01)。与深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比较,浅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FF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与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比较,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FF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1)。而高、中度分化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DRG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及其他类型(P<0.05)。浅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DRG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深肌层浸润(P<0.01),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DRG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在子宫内膜组织中,TFF2表达的缺失及NDRG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有望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判断是否存在侵袭转移等临床评估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孟迪云  冯一中  赖世平  邓再兴 《浙江医学》2011,33(10):1480-1482
目的探讨分化/DNA结合抑制因子-1(Id-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Id-1和VEGF的表达。结果(1)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内膜样腺癌中I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55%和60%,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0%和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Id-1的表达与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明显相关(均P〈0.05)。VEGF与内膜样腺癌肌层浸润深度明显相关(尸〈005);(3)Id-1的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P〈001)。结论Id-1、VEGF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子宫内膜样腺癌中,Id-1可能通过上调VEGF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子宫腺肌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以及36例正常对照组ER、PR的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ER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低于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PR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低于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PR的表达强度在在位内膜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中度的正相关(rs=0.622,P<0.01)。结论:ER、PR的下调是采用性激素治疗腺肌病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16、p53和ras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多因素、多阶段的异常改变。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EIN)及45例子宫内膜癌中p16、p53、rasp21蛋白、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正常子宫内膜中p53和ras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内膜癌(P〈0.05,P〈0.01)和EIN(P〈0.05),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组织分级有关(P〈0.05)。子宫内膜癌中,rasp21蛋白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75,r=-0.4240)。结论p16、p53和rasp21基因均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rasp21蛋白的异常改变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并与ER和PR有协同作用,为子宫内膜癌恶性进展和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TEN、CDK6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内膜增生、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TEN和CDK6蛋白。结果非典型性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PTEN和CDK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46.7%和40.0%、66.7%,两组中PTEN阳性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内膜和子宫内膜增生组(P〈0.001),而CDK6则显著增高(P〈0.003),二者在非典型性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r=-0.3845,P〈0.04;r=-0.4725,P〈0.002)。癌组中PTEN阳性表达缺失与组织学分级(P〈0.04)、肌层浸润深度或伴有转移(P〈0.02)及临床分期有关(P〈0.03)。CDK6的阳性表达与肌层浸润(Ρ〈0.05)和临床分期有关(Ρ〈0.03)。肿瘤的复发与PTEN的低表达和CDK6的高表达有关(P〈0.05,P〈0.02)。结论PTEN表达缺失和CDK6的过表达可能涉及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预测肿瘤复发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G、HIF-1α在58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相比,上皮性卵巢癌组织HLA-G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都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G和HIF-1α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69,P<0.05),HLA-G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结论:HLA-G和HIF-1α在卵巢癌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可作为判断卵巢组织恶性程度及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