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95例,分析其临床分型、胸腺瘤组织学特点、术后复发情况、肌无力危象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Osserman分型以IIB型最多为38.9%(37/95),胸腺瘤病理分型以B2型多见,为35.8%(34/95)。术后症状好转或症状消失70例,其中70.0%(49/70)在术后20 d~11年肌无力症状加重或复发,49例患者复查胸部CT,32.6%(16/49)的患者胸腺瘤复发或转移;46.3%(44/95)的患者病程中曾发生过肌无力危象;胸腺瘤B3型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为72.7%,远高于其他类型。42.9%(12/28)的患者在术后放疗过程中肌无力症状加重。随访10个月~8.6年,死亡3例(3.2%),均死于肌无力危象。结论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病情复杂,肌无力症状易反复,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高,肿瘤复发或转移率高,但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2.
黄涛  刘伟良    勇等 《吉林医学》2014,(11):2375-2376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对65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完全切除54例(83.1%),无手术死亡。术后5年生存率为75.4%,非浸润性胸腺瘤组为82.2%,浸润组为40.0%。Masaoka分期:Ⅰ期87.5%,Ⅱ期80.9%,Ⅲ期62.5%,Ⅳ期25%。结论: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的预后与Masaoka分期,组织学分型及手术切除的彻底性明显相关,围手术期的处理与Osserman分型也影响手术治疗与预后。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CT及血清相关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腺瘤相关抗体与CT检查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胸腺CT检查异常并行手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titin和兰尼定碱受体(RyR)抗体进行检测,并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32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21例为胸腺瘤、11例为胸腺增生;CT检查敏感性为90·5%;CT结合胸腺瘤相关抗体检查对胸腺瘤诊断的特异性为100%。结论血清胸腺瘤相关抗体检查有助于胸腺瘤及胸腺增生的鉴别诊断,如与CT相结合,能提高其诊断胸腺瘤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单纯胸腺瘤与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差异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8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临床和术后病理资料,对比分析单纯胸腺瘤患者与合并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围术期疗效及远期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共35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单纯胸腺瘤组301例,男139例,女162例,平均年龄(54.11±12.57)岁,平均肿瘤直径(6.42±2.94)cm,Masaoka-Koga分期:Ⅰ期147例 (48.8%)、Ⅱ期68例(22.6%)、Ⅲ期15例(5.0%)、Ⅳ期71例(23.6%),腔镜手术比例55.5%,R0切除比例96.3%,后续治疗患者比例21.9%。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组共53例,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74±10.21)岁,平均肿瘤直径(5.12±2.11)cm, Masaoka-Koga 分期:Ⅰ期24例(45.3%)、Ⅱ期16例(30.1%)、Ⅲ期4例(7.6%)、Ⅳ期9例(17.0%),腔镜手术比例56.6%,R0切除比例98.1%,后续治疗患者比例13.2%。两组术后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55岁、肿瘤直径 ≥6 cm、术后病理分型为 B 型、Masaoka-Koga 分期Ⅲ~Ⅳ期及需要后续治疗是影响胸腺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相比单纯胸腺瘤,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更年轻,肿瘤直径更小。完整切除是改善胸腺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准确的病理分型及分期可以更好地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氨溴索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第二炮兵总医院采取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患者48例,其中Osserman分型Ⅱa型及以上共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8例。观察组在围术期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90 mg/d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先兆危象"、危象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胸腔镜下胸腺及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手术及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胸腺瘤5例(13.9%),胸腺增生18例(50.0%),胸腺囊肿2例(5.6%),胸腺萎缩11例(30.5%)。术后发生"先兆危象"7例(19.4%),经积极治疗后,5例缓解,2例发生肌无力危象(5.6%)。肺部并发症4例(11.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围术期应用氨溴索,对于防治术后危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2003年3月~2007年8月收治的22例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分型、手术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22例患者胸腺增生者13例(59.1%),胸腺瘤者7例(31.8%).胸腺萎缩者2例(9.1%),正常胸腺者0例.按Monden标准评价疗效:缓解7例(31.8%),改善11例(50%),无变化4例(18.2%),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1.8%.结论 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病变关系密切,有手术适应证患者手术治疗疗效肯定,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并发胸腺瘤/胸腺增生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992年3月至2004年6月间共112例MG并发胸腺瘤/胸腺增生患者,行胸腺及胸腺瘤切除术,随访6个月至10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χ2检验从年龄、病程、病情分类、病理类型等多个因素分析对患者预后手术治疗有效率的影响.结果:术后患者肌无力症状缓解40例,改善35例,无变化14例,恶化5例,死亡18例,全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67.0%,病死率16.1%;年龄40岁以下组的有效率高于40岁以上组(P<0.01);术前病程半年以内有效率高于病程半年以上组(P<0.01);MGⅠ、Ⅱa型有效率高于Ⅱb、Ⅲ、Ⅳ型(P<0.01);胸腺增生有效率高于胸腺瘤(P<0.01).病例中死亡主要的原因为MG危象、胸腺瘤复发和肺部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患者手术后的疗效与发病年龄、病程的长短、MG的分型以及胸腺的病理等因素呈明显的相关(P<0.05),而与性别和手术方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胸腺切除治疗MG的效果满意,发病年龄小于40岁,术前病程短,重症肌无力分型为Ⅰ、Ⅱa型以及胸腺的病理为胸腺增生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后早期预防重症肌无力危象和或肺部感染对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Long-term prognostic analysis of thymectomized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影响远期生存的因素。 方法 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17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其中124例术后获得超过40个月的远期随访,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远期预后生存的有关因素,包括胸腺的各病理类型、性别、年龄、病程、术前临床Osserman分型和治疗。 结果 本项研究表明,胸腺的不同病理类型是影响胸腺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的唯一重要因素,术后远期生存率有明显差异,表现为胸腺增生>良性胸腺瘤>胸腺萎缩>恶性胸腺瘤(P<0.05)。 结论 胸腺的不同病理类型是影响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远期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手术合并症及预后。结果术后患者治愈15例,占27.27%(15/55);术后好转30例,占54.54%(30/55);术后恶化6例,占10.90%(6/55);1例死亡,3例失访。本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率达81.81%。结论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疗效明显,是目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13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项咏梅  王树军  张道忠  王义 《安徽医学》2010,31(12):1454-1456
目的探讨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远期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9年7月13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的病例资料以及术后的远期疗效。结果在平均为5年(0.5~10年)的随访期内,1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2例,完全缓解率为61.5%,有效率为84.6%。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病程短和Ossermann分型为I型I、Ia型的患者有效率更高。术后病理中胸腺囊肿或增生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胸腺瘤者。结论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术前病程、Osserman分型以及胸腺病理为胸腺瘤者可能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沈钢   《浙江医学》2005,27(6):415-416,421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又称Apo-1抗原,CD95)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经手术治疗的5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组织(31例胸腺增生、25例胸腺瘤)中Bcl-2、Fas的表达水平,并以25例正常胸腺组织(取自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因显露视野需要而切除的胸腺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Bcl-2在胸腺瘤、胸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胸腺瘤和胸腺增生两组之间的Bcl-2表达水平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Fas在胸腺瘤中的表达上升,明显高于胸腺增生组和对照组(均P<0.01),胸腺增生组与对照组Fas表达水平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Bcl-2的高水平表达导致胸腺免疫异常,在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Fas在胸腺瘤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克 《吉林医学》2010,(30):5271-5272
目的: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对50例胸腺切除术患者应用胸腺切除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经过顺利,手术时间60~160min,平均1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120ml,平均80ml,住院时间7~15d,平均8.5d。本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无肌无力危象发生,无气管切开,手术无上腔静脉、无名静脉损伤,无纵隔、胸骨感染。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治愈27例,改善17例,无效6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8.0%。结论:重症肌无力发病与胸腺异常有密切关系,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最本质、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胸腺增生的和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一旦明确且有手术适应证,主张尽早手术治疗,提高术后缓解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6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片、传统胸部体层片和胸部CT扫描与胸腺切除后的病理所见进行对照研究,并对放射学检查方法和诊断价值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正侧位平片的胸腺瘤定位诊断符合率为62%,体层片阳性率为60%。CT扫描的诊断符合率为94%。胸腺瘤在年长者比年轻者易于诊断,因胸腺瘤与正常胸腺或胸腺增生的鉴别较困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52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或者单纯胸腺增生的患者在胸腔镜下完成胸腺瘤、胸腺扩大切除术。结果手术均在VATS下完成,无中转开胸者,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胸腺增生45例,胸腺瘤7例。随访6~12个月,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42例,无效4例。结论 MG患者行VATS胸腺瘤、胸腺扩大切除术安全、可行,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侵袭性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的双侧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其手术操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双侧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1例侵袭性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患者,双侧入路完整切除胸腺瘤及前纵隔脂肪组织,观察其疗效。结果:双侧胸腔镜手术切除侵袭性胸腺瘤达到了根治效果,术后患者肌无力症状明显缓解,同时避免了开放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以及单侧胸腔镜下不能清扫对侧脂肪及遗留迷走胸腺的弊端。结论:双侧胸腔镜下微创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侵袭性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同样能达到根治的效果,证实了手术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组织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表达水平及其与MG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手术切除的21例MG患者胸腺组织和1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正常胸腺中TSLP的表达水平。结果:胸腺瘤和胸腺增生MG患者胸腺髓质Hassall's小体的数量和TSLP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胸腺组织,皮质仅有极少量TSLP表达。结论:MG患者胸腺组织TSLP表达水平异常可能与MG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胸腺切除及前纵隔淋巴清扫治疗重症肌无力35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34例随访2个月至5年,缓解14例,改善16例,无变化2例,死亡3例。结论;胸腺切除及前纵隔淋巴脂肪清扫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满意。延迟拔管或早期气管切开术,是防止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措施。胸腺肿瘤已侵及包膜或有局限性恶变的术后放疗可以减少复发,延长了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降低胸腺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方法。方法 将本院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术前联合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对照组术前用溴吡斯的明治疗2个月左右。两组患者均在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或明显改善后,再行胸腺切除+纵隔脂肪清除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9例(45%),死亡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两者有显著意义(P=0.0035〈0.05)。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前联合用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