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运用分类变量资料判别分析。为中医的计量诊断提供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最大似然法及贝叶斯(Bayes)公式判别法,对已确诊的脾虚证病人60例及非脾虚病人50例按症状,体征及检验资料共13例个指标进行判别。结论:用判别分析方法对原来确诊的两组病人作回代。效果尚好,诊断符合率较高,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较低。结论:判别分析在中医诊断上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方法:应用文献整理、临床调查、专家研讨等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草案,将诊断规范的辨证结果与专家经验辨证进行对照验证,根据临床验证结果对诊断规范进行反复修订,逐步完善。结果:初步建立了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包括定性与定位证候诊断两个部分。定性诊断包括精亏、气虚、阴虚、阳虚、血瘀,共5种定性证候;定位证候诊断其病在骨,其脏在肾,涉及肝、肺、脾(胃)、心。确立了各证候诊断的特异性症状与非特异性症状,并设定了满足诊断的条件。临床验证结果显示:用该诊断规范辨证的结果与专家辨证结果对照,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0.56%,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5.56%。结论:骨质疏松症中医常见证候诊断规范基本符合中医临床实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规范化及心血瘀阻证量化诊断方法。方法:该研究搜集了冠心病心绞痛相关二十年的论文,3090例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运用频率、排序、Logistic逐步回归法最大似然法模型等统计方法,初步确定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证型:心气亏虚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心气阴两虚证、心阳亏虚证、寒滞心脉证、心阴亏虚证,而心阴亏虚证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证型中较少见。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选定相关因素,应用条件概率换算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应用最大似然判别法确定量化诊断阈值,并对建立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量化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分别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中医证候量化诊断相关因素为心胸刺痛、固定不移、心悸、情绪诱发、两胁不适、舌紫黯、脉细,赋分为7~17分;心血瘀阻证的诊断阈值为24分;经进行回顾性检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73%、88.76%、86.41%、68.18%、93.17%。结论:以症状出现频次为基础,建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量化标准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辨证量表。方法制定抑郁症中医症状条目池调查表,收集434例抑郁症患者的四诊资料,保留出现率≥10%的症状,基于复杂系统嫡聚堆方法提取证候要素。利用向前步进(条件)回归法进行条目筛选,形成条目池;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各症状权重系数,再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证候要素的诊断阈值。结果经条目筛选最后保留有效条目共39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辨证量表。量表中共有气滞、火热、痰湿、气虚、血虚、阴虚、血瘀和阳虚8个证候要素,10分为诊断阈值。结论抑郁症证候要素辨证量表的研制是对抑郁症证候标准化规范化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确定其证候诊断标准。方法:通过收集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四诊信息。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筛选、归纳出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证候群,从而确定脑动脉硬化症的证候诊断标准。结果: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证型分布主要为4型: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肝肾亏虚、阴虚阳亢。证候分布研究结果提示,在重度脑动脉硬化(弥漫性脑动脉硬化)患者中以肝肾亏虚证型为主,而在轻度脑动脉硬化中以气虚血瘀型为主。结论:对所筛选证型标准与临床专家所作出的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Kappa值大于0.75,说明本标准与专家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医中风病的证候诊断,是根据医生对患者望、闻、问、切的四诊信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1994年)所规定的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量化评分表(以下简称证候量表)给以评分,给出包括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6个主要证候的分值进行判断的。而对每个患者的施治原则则根据医生的经验对患者整体的症状进行判断后给出[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针刺干预缺血性中风病证候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依据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决策树”所建立的中风证类判别函数式的辨证效果。 方法:针刺干预264例发病30d内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制定统一的证候调查表,患者发病的0~3d、4~10d和11~30d各时间段任一天调查1次,共调查3次,研究中风病基本证型的动态多时点评价结果及相关因素。建立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决策树”4个证型的贝叶斯判别函数式,并采用自身检验法和交叉核实法分别计算4个证型判别函数式的误判概率,检验其判别效果。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病6个基本证型30d内的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风证80.7%、痰证68.9%、火热证52.7%、气虚证50.8%、血瘀证29.2%和阴虚阳亢证25.0%。3个时点内各证型得分均值和发生概率均表现出逐渐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其中血瘀证发生概率的下降速度最快。急性缺血性中风病证型表现以二证、三证、四证的组合形式为主,其中三证组合最多。发病3d内没有单证形式的病例。两两复合证主要表现为风痰证54.5%、风火证42.8%、气虚中风证40.9%、气虚痰阻证39.4%和痰热证35.6%,血瘀合并阴虚阳亢证的发生率最低,仅为3.8%。缺血性中风病发病30d内,高年龄组痰证和气虚证得分均值高于低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气虚证得分均值和发生概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痰证得分均值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决策树”的21项中风病证候要素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判别法建立面红、便难、苔黄、短气、面色白光白或晦暗、耳鸣、手足心热、苔少等8个条目的判别函数式,精简后的判别函数式判别效能基本与精简前相同,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缺血性中风病发病30d内以风证、痰证贯穿始终,证的组合形式复杂,以三证组合为多。随着针刺治疗时间的积累,风、痰、火热、气虚、血瘀、阴虚阳亢等基本证候要素均逐渐减少,证的组合形式由复杂趋向简单。面红、便难、苔黄、短气、面色自光白或晦暗、耳鸣、手足心热、苔少等8个证候要素条目,在辨证过程中对于区分阴证或阳证、实证或虚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方法。方法对近年来的中国中医期刊有关中医证候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汇总。结果目前用于中医证候研究的量化及统计学方法主要有:专家问卷、多因素回归分析、最大似然判别法、Logistic回归、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结论现阶段证候研究过程中比较理想的方法是根据研究目的,首先从临床入手,在临床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后,选择几种统计方法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ing,CMB)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脑微出血亚临床状态与中风病血瘀证的相关性,探索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方法。方法:共收集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83例,记录患者症状及舌脉象,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证候评分,对入组患者行头颅MRI的GRE-T2*WI扫描,分成合并及不合并CMB组,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对比分析。结果 :183例急性中风患者中医证候以实证为主,最多见的证型为痰证、火热证及血瘀证(35.5%、31.1%及30.1%)。合并CMB的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候主要表现为一证独见或二证相兼(54.0%及41%)。中风合并CMB与无CMB组相比,血瘀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3),其它证候两组之间无差异。合并CMB组出现痰证及血瘀证的频率最高(40.4%及39.4%),而无CMB组出现痰证及风证频率最高(29.8%及28.6%)。合并CMB的中风患者与性别的关系,男性血瘀证的比例高,女性气虚证的比例较高。结论:合并CMB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以单一证候或二证相兼多见,以实证为主,痰证与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合并CMB的缺血性中风患者,CMB与血瘀证存在相关性。CMB患者中,男性血瘀证的比例高,女性气虚证的比例高,建议对于合并CMB的缺血中风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的二级预防治疗,减少中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复杂算法的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将中医诊断方法与复杂算法结合,以期通过复杂算法研究证候诊断的新思路。方法通过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包括5种病的696例病例,采用信息熵的关联度和多元对应分析对中医证候中的血瘀证及亚型进行研究。结果基于信息熵的关联度提取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阴虚血瘀、痰浊血瘀4种血瘀亚型的症状体征,得出4种亚型的共同症状体征共12项作为总体血瘀证的症状体征。说明血瘀兼证=血瘀证 兼证;同时得出气虚血瘀患者的总体血瘀证贡献度远大于其他3类亚型。利用对应分析得出5种疾病与血瘀兼证的相关距离表。结果显示气虚证位于5种不同部位血瘀证的中央。类风湿关节炎与阴虚血瘀证的关系最密切;肝硬化与气滞的关系最密切;月经不调与气虚、气滞的关系最密切;脑梗死与气滞痰浊的关系密切;心绞痛与痰浊的关系最密切。结论综合以上2种算法,说明复杂算法适合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同时得出气虚证是伴随血瘀证的主要证候,不同兼证的血瘀证除有共同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各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公共症状,它们各自在不同部位所占的权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建立中晚期原发性肺癌痰证判别要点并对其进行量化.方法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以方永奇的广义痰证诊断标准对308例观察病例进行辨证分组,填写病例观察表,用统计比较方法筛选相关因素.根据相关因素在痰证组和非痰证组中出现症状体征的差异对其进行赋分,以此为基础建立量化判别要点,然后对量化判别要点进行检验.结果 经统计分析后,确定中晚期肺癌痰证的量化诊断阈值为37分,拟定中晚期肺癌痰证证候的判别要点如下.主症:咳嗽(17分);咯痰(12分);胸闷(12分).次症:痰多(10分);苔腻(6分);体表无痛无痒肿块(5分).证候判别要点:具备主症3项,或具备主症2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经回顾性检验,该判别要点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90.24%、77.97%、83.00%和1.98.结论 以病证结合模式,采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的中晚期原发性肺癌痰证量化判别要点符合临床实际,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健康成年男性痰瘀证及其社会行为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健康成年男性血瘀证与痰证的临床特点及社会行为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178例青中年男性。调查社会行为因素、血瘀证相关临床诊断指标、痰证相关临床诊断指标。结果:健康成年男性血瘀证的检出率为25.9%。痰证检出率为22.4%。吸烟者血瘀证危险是不吸烟者的5倍。吸烟者痰证危险是不吸烟者的6倍。饮酒导致痰证危险性增加2倍,并与饮酒量或频繁程度正相关。增龄可成为血瘀证危险性增高的因素之一。油腻饮食较蕾通饮食的血瘀证、痰证危险性高;体育锻炼可降低吸烟者的血瘀证及痰证危险性。提示吸烟、饮(酗)酒、油腻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可作为血瘀与痰的危险因素或候选病因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银屑病中医基本证候在人群中的分布,探讨银屑病中医基本证候与疾病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纳入2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基本证候与疾病分期及各项病情严重程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基本证候分布依次为:血瘀证(70.3%)>血燥证(17.3%)>风热证(12.4%);疾病分期依次为:稳定期(57.5%)>进行期(26.9%)>消退期(15.7%)。(2)中医基本证候与疾病分期的关系:风热证在进行期中所占比例较大,血瘀证和血燥证在静止期中所占比例较大。风热证与进行期相关,血瘀证与稳定期相关,消退期与血燥证相关。(3)中医基本证候与各项病情评判指标的关系:不同中医证型间银屑病的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P<0.01),PASI评分风热证>血瘀证>血燥证;瘙痒评分风热证>血燥证>血瘀证。回归分析发现:躯干部的PASI评分和瘙痒评分对3种证型的影响程度不同,与血燥证和风热证正相关,与血瘀证负相关;年龄分段与血燥证负相关。【结论】血瘀证与稳定期的病人在本次研究中所占比例最高。不同中医证型间银屑病的疾病严重程度存在差异,证型与银屑病分期可能有对应关系:风热证与进行期相关,血瘀证与稳定期相关,消退期与血燥证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初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证候分布及证候要素组合特点.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283例中晚期NSCLC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70项中医四诊信息,对每一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并作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83例中晚期NSCLC中共有25种辨证分型,出现比例较大的有:气阴两虚型、气虚型、气虚血瘀型、痰湿瘀阻型;气虚、血瘀是主要证候要素,分别占65.7%、48.4%,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阴虚、痰湿、饮停胸胁、痰热、气滞、阳虚;常见两两证素组合依次为:气虚与血瘀、气虚与阴虚、痰湿与血瘀、气虚与痰湿、阴虚与血瘀.结论 初诊中晚期NSCLC证候分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以辨证素为切入点,证素间相互组合成证的辨证思路比较符合中晚期NSCLC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5.
运用循证医学对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文献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对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文献的评价。[方法]参照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中有关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拟定文献评价观察表。评价内容:包括研究文献的设计方案、样本的筛检、样本含量的估算、对照组的设立、随机化方法、盲法、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等。[结果]所有研究文献均没有设立标准诊断方法作为对照,对结果的判断均没有采用盲法,所提供的诊断性指标(敏感度、特异度、似然比等)不全面,对偏倚的控制没有描述等,采用同一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文献,其所得结论不完全相同,各研究文献所得结论与其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完全吻合,也没有阐述血瘀证诊断标准指标数增减的理由。[结论]提示目前所使用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可能存在某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同时,各研究文献所得结论的差异,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初诊患者的证候特点,探讨肝癌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通过回顾性临床流调,分析294例原发性肝癌初发患者证候情况。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多见于中年阶段,男性居多。初发症状以肝胆系统及消化道表现居多。2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无证可辨69例(23.5%);湿证117例(39.8%);血瘀证81例(27.6%),气滞证69例(23.5%);气虚证69例(23.5%);血虚证34例(11.6%);热证12例(4.1%);阳虚证2例(0.7%);阴虚证1例(013%)。不同年龄阶段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基本证候的分布比例基本相同。证候组合形式,无证可辨69例(23.5%),单一证候111例(37.8%),2个证型组合76例(25.9%),3个证型组合31例(10.5%),4个证型组合6例(2%)。5个证型组合1例(0.3%)。结论:原发性肝癌初发以实证居多,且不受年龄因素的影响;正虚邪积是肝癌发生后的病理变化和病理属性.并不是肝癌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学变化.方法 对18例健康人、18例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6例气滞血瘀证、6例心血瘀阻证、6例气虚血瘀证)的血浆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 NMR)检测.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研究各组之间的血浆代谢产物谱差异.结果 各组血浆1H NMR谱的PLS-DA结果显示,与健康人相比,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浆柠檬酸、琥珀酸、葡萄糖、乙酰糖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3-羟基丁酸、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含量较高,高密度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苏氨酸、组氨酸含量较低.气虚血瘀证组与其他两个血瘀证组差别较大,而气滞血瘀证与心血瘀阻证差别不明显.与其他血瘀证相比,气虚血瘀证组血浆柠檬酸、3-羟基丁酸、丙酮、氧化三甲胺含量较高,葡萄糖、N-乙酰糖蛋白、酪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含量较低.结论 血浆1H NMR代谢谱差异能明显区分健康人与心绞痛血瘀证患者:不能区分心绞痛气滞血瘀证与心血瘀阻证: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气虚血瘀证与其他血瘀证.代谢组学方法对于研究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WZX舌色分析系统在胃病患者舌像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不同证型、不同病种胃病患者的舌像特征 ,应用自主开发的WZX舌色分析系统 ,对 3 43例胃病患者的舌像进行信息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肝胃不和证及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舌质H值向红色偏移 ,胃络瘀血证患者的舌质H值向蓝色 (紫色 )偏移 ;胃络瘀血证与脾胃虚寒证 ,胃络瘀血证与肝胃不和证 ,胃络瘀血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舌质H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肝胃不和证与脾胃湿热证 ,肝胃不和证与胃阴虚证 ,肝胃不和证与脾胃虚寒证患者白苔H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肾虚髓亏、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关节镜下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客观量化指标;观察和评价膝关节镜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病的有效性。【方法】将收集到的59例(65膝)患者给予膝关节镜技术治疗,观察其关节镜下病理表现并记录,主要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计数关节镜镜下表现在不同证型中的向量值,与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膝关节综合评分及手术前后临床表现好转情况量化表,评价膝关节镜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病的有效性。【结果】肾虚髓亏、瘀血阻滞型KOA在关节镜下表现差异明显;膝关节镜技术对早、中期KOA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其关节镜下表现有内在密切的联系;膝关节镜技术对膝关节软骨的评价及治疗上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脓毒症血瘀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前瞻性临床诊断试验研究方法和诊断性试验的评价原则,将174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BNP水平。 结果:脓毒症患者BNP水平与血瘀证显著相关(P〈0.01),BNP以150 ng/L为截断点时,灵敏度为85.3%,特异度为81%,Youden指数0.663为最高值。BNP值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886±0.025),大于0.5。 结论:脓毒症患者BNP,水平可作为血瘀证诊断的客观生物学指标,BNP以150ng/L,为界值是较理想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