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C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法)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61例SLE患者血清中ANCA、ANA、抗ds-DNA及抗u1-RNP等自身抗体。结果:用IIF法检测时,ANCA在SLE中的阳性率是40.9%,均为核周型ANCA(P-AN-CA),ANA在SLE中的阳性率是91.8%。25例ANCA阳性患者的ANA均为阳性。在NACA阳性组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χ^2=5.6,P<0.05)。结论:ANA能干扰ANCA的结果判断,若采用单一粒细胞的底物片来判断SLE病人是否合并ANCA是不合适的。检测SLE患者的ANCA可能有助于判断该疾病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2.
ANCA及AECA在结节性红斑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结节性红斑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结节性红斑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ANCA和AECA,并分型。结果32例结节性红斑患者ANCA阳性率为12.5%,均为核周型ANCA(P—ANC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A阳性率为81.3%,其中IgG—ANCA阳性率为71.9%,IgM—AECA阳性率53.1%,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在发生结节性红斑及血沉增快方面AEC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而在伴有口腔溃疡和贫血等临床表现方面ANCA及AE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红斑患者血清AECA测定对该病血管损害及病情活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阳性检出率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检测。结果108例SLE患者中,ANCA阳性35例(32.5%),皆为核周型ANCA(P-ANCA),而且滴度越高临床病情越重。35例ANCA阳性组中,狼疮活动为28例(80%),73例ANCA阴性组中活动35例(47.9%),两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NCA阳性组伴肺间质病变、肾脏病变明显高于阴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20例均为阴性。结论ANCA在SLE患者中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且与疾病的活动及肾脏受损、肺间质病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阳性检出率及其与SLE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和ELISA方法检测,并结合肾穿刺活检明确肾脏病理。结果67例SLE患者中,ANCA阳性16例,阳性率23.9%。其中P-ANCA阳性者15例,阳性率22.4%;C-ANCA阳性1例,阳性率1.5%。ANCA阳性组中抗dsDNA抗体阳性、低补体血症及中度以上贫血者明显高于阴性组。肾穿刺活检病例中ANCA阳性组肾脏活动性病变指数高于ANCA阴性组。结论ANCA在SLE患者中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且与疾病的活动状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病变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3例L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61例无肾炎病变的SLE患者对照。结果LN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46.5%。与无肾炎病变的SIE患者作对照,其发病年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两组性别和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室指标对比显示。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LN组有较高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发病年龄小,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CL和ANCA阳性是SLE易并发肾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叶荻庆  向瑜  张莉萍 《重庆医学》2011,40(3):246-24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检测抗核抗体(ANA)、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ANCA。并回顾性分析70例SLE患者血清ANCA阳性率及荧光免疫模型。结果 ANCA阳性19例,全部是核周型(pANCA)。ANCA阳性组在dsDNA阳性,补体C3、C4降低,血沉增高,肾脏损害等方面与ANCA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ANCA阳性,与疾病的活动性及肾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管炎的诊断及与SLE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SLE患者血清ANCA阳性率及荧光免疫模型,ANCA与SLE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的关系,统计SLE患者中ANCA的阳性率。结果①SLE组ANCA阳性率52.83%;②SLE血管炎皮损和反映SLE病情活动性、严重性、预后及复发的有关指标,在ANCA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狼疮肾炎(LN)组较无LN的SLE组ANCA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SLE患者ANCA阳性,有助于SLE血管炎的诊断,并可作为临床上判断SLE活动性、严重性及预测复发的一个有用指标;ANCA对判断SLE合并肾脏损害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asmic antibodies,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栓塞患者与50例无肺栓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ANCA阳性率。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栓塞患者组ANC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肺栓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组。结论血清ANCA抗体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栓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诊断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的标志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管损害的机理至今未明,许多研究表明ANCA与SLE血管炎病变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应用微循环显微仪测定SLE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并同时测定ANCA,以探讨ANCA对SLE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ANCA对SLE血管炎病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检出为阳性的探讨与其对病情的相关性以及其诊断的价值。方法:实验组包括随机选取的100例SLE患者,其包括41例非活动组SLE患者和59例活动组SLE患者,对照组为健康者20例。实验中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的检测方法。结果:检测出27例ANCA阳性在100例患有SLE的患者中,阳性率27%。其中有21例阳性在活动组的59例SLE患者中,阳性率为35.6%;有6例阳性在非活动组的41例SLE患者中,阳性率14.6%,非活动组明显低于活动组(PO.05)。20例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对SLE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的阳性检出率,病情的活动程度会影响其阳性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谢乐静 《医学综述》2014,(8):1479-1481
目的研究外周血清纤维胶凝蛋白3(Ficolin-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深圳罗湖医院收治的SLE患者30例(SLE组)、风湿关节炎(RA)患者30例(RA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采集受试者的外周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Ficolin-3水平及相关实验指标。结果 RA组和健康对照组Ficolin-3水平均低于SLE组(P<0.005);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血清内Ficolin-3水平高于血小板计数正常者(t=2.179,P<0.05),抗Sm抗体阳性、抗SSA抗体阳性Ficolin-3水平均低于抗Sm抗体阴性和抗SSA阴性患者(t=3.118,2.209,P<0.05)。抗Sm抗体和抗ds-DNA分别与Ficolin-3联合检测对SLE进行性诊断时,阳性率上升为90.0%(27/30)和86.7%(26/30)。结论胶凝纤维蛋白可能参与了SLE患者的发病,胶凝纤维蛋白3联合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对诊断SLE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免分析(RIA)法测定抗ds—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RI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活动期、缓解期患者及对照者血清中抗ds-DNA、ANA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在SLE活动期RIA法测定的抗ds—DNA水平较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其阳性率为94%,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ds-DNA、ANA阳性率分别为62%、98%;在SLE缓解期三者阳性率分别为35.6%、30%、94%。结论放免法测定抗ds—DNA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尿β2 B—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尿β2 B-MG.mALB,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LE、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血、尿β2 B-MG.尿mALB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结论血、尿β2 B-MG,尿mALB联合检测能对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进行评价,是发现SLE、糖尿病、高血压病早期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 C1q 抗体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为儿童 SLE 的早期诊断提供经验。方法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初诊住院 SLE 患儿40例,同期健康儿童20例。记录患儿和健康儿童抗 C1q 抗体、抗 dsDNA 抗体、抗 SM 抗体、抗 U1RNP 抗体、抗 SSA 抗体、抗 SSB 抗体、补体 C3、C4等相关免疫检验指标并分析其与抗 C1q 抗体的相关性。结果1)SLE 患儿与健康儿童平均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 SLE 儿童抗 C1q 抗体阳性率为37.5%,而健康儿童组抗 C1q 抗体均为阴性,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P〈0.01),抗 C1q 抗体对儿童 SLE 的诊断敏感度为37.5%,特异度为100%;抗 dsDNA 抗体对儿童 SLE 诊断的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95%;抗 SM 抗体对儿童 SLE 诊断的敏感度为22.5%,特异度为90%。3)抗 C1q 抗体阳性组的抗 SM 抗体、抗 RNP 抗体、抗 SSA 抗体、抗 SSB 抗体、补体 C3、C4与抗 C1q 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 dsDNA 抗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P=0.02);4)抗 dsDNA 抗体与抗 C1q 抗体正相关(r=0.51,P〈0.01)。结论抗 C1q 抗体对儿童 SLE 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抗 dsDNA 抗体阴性的儿童 SLE 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蛋白尿患者血清ANCA测定在SLE诊断价值.方法 对SLE慢性蛋白尿患者40例(分为ANCA阳性组和ANCA阴性组)和非结缔组织病30例慢性蛋白尿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和ELISA检测其血清ANCA及尿常规检测.所获数据采用x 2检验.结果 原发性小血管炎组ANCA阳性率55.56%.SLE患者ANCA阳性检率57.50%.对照组均未检出.SLE患者ANCA检测阳性与阴性组尿常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SLE患者ANCA阳性与阴性组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血沉与补体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NCA阳性程度与SLE的进展和复杂程度呈正相关,慢性蛋白尿患者测定血清ANCA对诊断和鉴别系统性血管炎有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损害时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54例SLE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分为肾损害组29例,非肾损害组25例;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凝血酶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t—PA)、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1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凝血酶时间(1Tr)的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SLE组D—D、VWF-Ag、TM和t-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损害组上述四项指标明显高于非肾损害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PT、Am明显缩短(P〈0.01);TT和FIB两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VWF:Ag、TM、FDP和t—PA的水平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损害明显关联,指标水平随着肾损害的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载脂蛋白A-1(ApoA-1)抗体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5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诊治的47例SLE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中抗ApoA-1抗体、dsDNA抗体及其他生化指标,根据不同临床指标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抗ApoA-1抗体水平升高(35.8±5.2)U/mLVS(14.7±3.1)U/ml,P〈0.05,其中活动期患者抗ApoA-1抗体升高更为显著(40.1±6.7)U/ml;抗dsDNA抗体阳性SLE患者血清中抗ApoA—l抗体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39.0±5.8)U/mlVS(30.84-6.1)U/ml,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抗ApoA-1抗体与SLEDAI呈正相关(r=0.627,P〈0.05),与HDL水平呈负相关(r=-0.453,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异常表达的抗ApoA-1抗体可能与SLE疾病活动有关,可作为反映病情活动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杨梅  许翠萍  李倩 《当代医学》2014,(11):11-12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分析其与病变程度及范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36例UC、20例CD、25例疾病对照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ASCA-IgA、ASCA-IgG和ANCA水平。结果36例UC组血清ANCA水平和阳性率显著高于CD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ANCA水平:(24.43±34.24)×10-3 U/L比(4.53±2.46)、(2.84±1.17)、(2.82±0.71)×10-3 U/L(均P<0.01);阳性率:52.8%(19/36)比5.0%(1/20)、8.0%(2/25)和0%(0/30),χ2值分别为12.783、13.104、22.234,均P<0.01]。20例CD患者ASCA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UC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均P<0.01)。ANCA和ANCA+/ASCA-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2.8%、96.0%和50.0%、97.3%,ASCA+和ASCA+/ANCA-诊断CD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5.0%、94.6%和50.0%、95.6%。ANCA的阳性率高低与UC的严重程度、病变范围无关, ASCA的阳性率高低与CD严重程度无关。结论 ANCA阳性有助于UC的诊断,ASCA阳性有助于CD的诊断,ASCA/ANCA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UC和CD。ANCA与UC患者病变程度及范围均无相关性,ASCA与CD患者临床严重程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DNA酶B抗体滴度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量滴定法分别测定了SLE患者77例和正常人43例血清中的抗DNA酶B抗体滴度,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LE组抗DNA酶B抗体的阳性率为76.6%;对照组55.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0,P=0.018)。血清抗DNA酶B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发热、关节炎、肾损害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X^2依次为4.084,5.502,8.606,P分别为0.043,0.019,0.003);血清CRP增高,补体C3降低以及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者亦显著增多(X^2依次为4.247,9.899,4.987,6.512,P分别为0.039,0.002,0.026,0.011)。SLE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抗DNA酶B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7.8%和16.7%,活动期患者显著为高(X^2=14.62,P=0.000)。结论SLE患者中A组溶血性链球菌(GAS)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人,SLE合并肾损害时需要排除GAS感染。GAS感染与SLE病情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多种生化指标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入选的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高血压患者(n=50),B组为高血压合并有微量蛋白尿患者(n=48),同时选择5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四项指标.结果 三组Scr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ys C、β2-MG、NA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组Cys C、β2-MG、NAG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由Cys C、β2-MG、NAG组成的生化标志组合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阳性诊断率达69.3%(68/98),明显高于Cys C 36.7%(36/98)、β2-MG 28.5%(28/98)和NAG 33.6%(33/98)各单项检测(P〈0.01).结论 多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较早地反映高血压肾功能受损程度,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