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情况,分析研究与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统计2005~2006 年期间30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通过PTSS-10精神障碍诊断量表对患者进行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的诊断,回顾分析其中出现精神障碍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中是否存在与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有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全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上来看,性别、年龄、入院心功、脑梗史、心梗史、手术所用时间、体外循环及患者在ICU中时间可能为术后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其中又以年龄、在ICU中时间、手术时间、性别与术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结论 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是包括生理机能、环境、心理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龄、ICU中滞留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女性可能更易患术后精神障碍,应对这些患者早期给予关注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沈叶菊  王银龙  牟志芳  刘克喜  康秀文 《浙江医学》2020,42(21):2317-2319,2326
目的分析ICU成人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成人手术后患者250例,术后转入ICU第2天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患者谵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110例)和非谵妄组(140例);分析术后谵妄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术前合并基础病、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身体约束、ICU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RS)、术后使用镇静、镇痛药;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总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及病死率。结果共110例患者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44.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手术时间≥3h、术后VRS评分≥4分、ASA分级2级以上、APACHEII评分、身体约束、受教育程度、ICU机械通气时间、使用镇静镇痛药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谵妄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总住院时间较非谵妄组明显延长,治疗总费用、病死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ICU成人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众多,而术后谵妄患者的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弓替换术后重症监护室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主动脉弓替换术后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深低温停循环并顺行选择性脑灌注下主动脉弓替换术(除外一期次全或全主动脉弓替换术)的患者173例.ICU时间延长定义为术后ICU时间≥5 d.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变量与术后ICU时间延长的关系.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45.4±10.6)岁,男性患者占76.3%.38例(22.0%)患者术后ICU时间延长.术后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定义为术后需要透析治疗)的发生率分别为6.4%和4.6%,住院死亡率为2.9%.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体重指数、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急诊手术、是否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是否发生术后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与ICU时间延长相关.多因素Logisd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急诊手术、体外循环时间>180 min、术后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是ICU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主动脉弓替换术后ICU时间延长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可根据危险因素预测主动脉弓替换术后ICU时间延长.加强围手术期脑保护和肾功能保护可能有助于缩短术后ICU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微创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后出现急性精神障碍患者年龄、围手术期合并症、个性等因素分析。结果:术后精神障碍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无精神障碍者(P<0.01)。脑梗死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P<0.05),有神经质倾向者更易发生精神障碍(P<0.01)。结论:高龄、合并脑梗死、内向及情绪不稳定是术后精神障碍的易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前普遍认为心脏外科术后发生精神障碍,常由低灌注及栓塞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1],而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尚不明确.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近5年间非心脏手术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患者17例,并对其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人骨科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199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529例分析,统计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症及手术部位、时间、术后电解质紊乱、镇痛及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等情况。结果: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患者58例,其中49例痊愈,5例手术失败,2例出现老年性痴呆,2例死亡,总发生率为10.96%;其中脊柱组术后急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率为12.34%,骨盆组为12.86%;四肢长管骨组为8.16%,脊柱及骨盆组较四肢长管骨组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发生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年龄、手术暴露时间、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术后电解质紊乱及镇痛泵使用情况与术后障碍密切相关。结论:对于骨科大手术的高龄患者,术前应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围手术期控制血压、血糖、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防止或及时纠正各种并发症,从而减少骨科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60岁以上术后发生精神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本组患者200例,年龄60~90岁,其中80例为全凭静脉手术,40例为静吸复合全麻,80例为连硬或联阻麻醉。观察麻醉后发生精神障碍的例数,分析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几大因素。结果 25例患者发生了术后精神障碍。调查发现,精神障碍与患者发病类型、手术类型、麻醉方式等有关。结论恶性肿瘤、普外手术、静脉复合全麻是发生术后认知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吴小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05-106
目的对ICU患者精神障碍高风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进行分析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治疗的综合性ICU患者152例,评估方法为MMSE及CAM。选取精神障碍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护理措施,比较评估护理干预前及干预三周后的MMSE和CAM评分。结果对ICU患者精神障碍形成的影响因素有住院时间、镇静药物的使用及是否发生脑卒中。两组患者的MMSE和CAM评分在护理干预3周后和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MMSE和CAM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精神障碍高风险因素应提高重视并及早实施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在ICU出现谵妄的相关因素及对该病的诊治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0月—2013年9月48例术后ICU发生谵妄患者的临床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均痊愈。结论:手术应激、疼痛刺激、睡眠剥夺、低氧血症、环境因素、低蛋白血症、药物及感染等因素患者术后发生ICU谵妄的危险因素,故良好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是预防和治疗术后ICU谵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方法:对11例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例中10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发生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对发生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在护理上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降低精神障碍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髓磷脂和淋巴细胞蛋白(MAL)在肺动脉高压(PAH)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收集PAH患者(PAH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HC组)各50例,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浆中MAL蛋白的表达水平;根据超声心动图将PAH患者分为中重度组(n=18)和轻度组(n=32),分析MAL蛋白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疾病程度的关系;采用缺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MSCs)异常增殖的PAH体外模型,体外敲除和过表达mal基因,观察MAL对PAMSCs生长状态、细胞增殖能力、抗饥饿诱导的凋亡能力等的影响;另采用NK-κB信号通路抑制剂,探讨MAL调控PAMSCs增殖和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结果 PAH患者血浆中MAL的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5),且中重度组患者显著高于轻度组患者(P<0.001);体外研究中,缺氧组PASMCs中MAL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抑制MAL可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PAMSCs增殖能力,促进饥饿诱导的PAMSCs凋亡(P<0.05);机制研究证实,下调mal可抑制NK-κB通路激活参与调控PAMSCs增殖(P<0.05)。结论 PAH患者血浆中高水平MAL与疾病程度正相关,抑制MAL通过靶向NF-κB通路抑制PAMSCs异常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参与改善PAH血管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用PTK及机械方法去除角膜上皮对PRK进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使用光性治疗性角膜切除术(PTK)和机械方法去除角膜上皮,观察光性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症状、角膜上皮愈合及haze发生情况。方法:2001-02~2003-03期间对122人214眼屈光度在-1.50D~-5.00D之间的近视病人分别使用PTK和机械方法去除角膜上皮行PRK手术。结果:PTK去除角膜上皮较机械方法去除角膜上皮,病人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前者角膜上皮较后者愈合快,且无一例haze发生,而后者发生5例。结论:PTK去除角膜上皮行PRK手术,术后症状轻、角膜上皮愈合快及haze发生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柯友洋  黄凯  何忠杰 《九江医学》2006,21(3):46-47,58
目的:探讨在患者因特定治疗或病情等不能平卧时,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方法。方法:对1999年5月~2004年5月间进行非常规锁骨下静脉穿刺操作的7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按其穿刺入路分为上入路组和下入路组,结合病例特点进行分析;按目的不同分为“透析组”和“非透析组”,结合操作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按照入路分组:行上入路锁骨下穿刺术的病例54例,行下入路锁骨穿刺术的病例24例。按照目的分组:透析组46例,非透析组32例。结论:在非常规体位和条件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首先要严格掌握穿刺适应征,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其次,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穿刺目的选择穿刺方法:对于透析病人,由于其透析的特殊需要,全应行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对于非透析病人,应根据病人体位、不同入路穿刺的特点、术野的暴露情况以及穿刺时的环境等灵活选择,以增加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规则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不规则肝段切除术治疗的8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4例患者中,完全治愈71例,治愈率为84.52%。随访0.5年,术后B超检查未发现结石者71例,仍有结石残留者13例。结论:不规则肝段切除术必须根据临床适应证合理选择病例,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胆道疾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2例老年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2例老年胆道疾病患者中有并存病82例(53.9%)。并存病中以心血管疾病较常见,其次为糖尿病。152例老年胆道疾病患者中术后并发症为21.7%,病死率为2.6%。结论:本组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文献报道的结果,但仍较非老年的胆道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9.7%)和病死率(2.3%)高,提示加强对老年胆道疾病围手术期处理问题的探讨尚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心肌酶的水平,探讨心肌酶判断RA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价值.方法:RA患者42例,其中活动型20例,非活动型22例,20例健康者设为正常对照组.同时对受检者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活动性RA患者AST、CK、CK-MB、LDH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活动型RA患者AST、CK、CK-MB、LDH显著高于非活动型RA患者(p〈0.01).结论:几种心肌酶对RA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临床可以检测RA患者心肌酶的水平,预防心脏危险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VEGF-C在人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EGF-C在直肠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用31例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直肠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切片确诊为直肠腺癌的癌组织石蜡标本,其中高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31例直肠腺癌组织的癌细胞胞浆中有17例VEGF-C表达阳性,其中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8例,总阳性表达率为54.8%。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本研究探讨VEGF-C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即胰岛素泵组和每天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组,观察两组的空腹和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结果:CSⅡ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都显著低于MSⅡ组(p<0.05)。结论:CSⅡ不仅能快速平稳地控制血糖,而且需要的胰岛素用量相对较少,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Visfatin在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病人纤维血管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PDR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6例行玻璃体手术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术中取出的纤维血管膜(Fibrovascular membranes,FVMs),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Visfatin和GFAP的蛋白表达及定位,TR-PCR检测Visfatin在纤维血管膜中mRNA表达。结果:Visfatin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所有16例血管膜中均有强阳性表达且与GFAP共表达,RT-PCR显示在检测的8例中7例强表达。结论:Visfatin在PDR病人FVMs的表达可能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纤维血管膜的形成相关,Visfatin可能成为治疗PDR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急诊结直肠手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本文评价急诊结直肠手术后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82年~2002年284例急诊结直肠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将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漏的病人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选择13个可能影响手术顸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可能影响顸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84例病例中切口腹腔感染39例(13.7%),吻合漏24例(8.4%),腹腔感染27例(9.5%),7例死亡,死亡率2.46%。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OR=1.42)、手术部位(OR=2.08)。影响吻合口愈合的危险因素为低蛋白血症(OR=6.2)、腹腔严重污染(OR=2.5),影响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腹腔严重污染(OR=1.97)、糖尿病(OR=1.36)。结论:手术部位、糖尿病是影响急诊结直肠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低蛋白血症、腹腔严重污染是影响吻合口愈合的危险因素;腹腔严重污染、糖尿病是影响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