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体断层解剖与临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扼要综述断层解剖与临床影像解剖主要的发展轨迹及目前进展, 阐述二者的互促关系及强调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方法:搜集二者重要的发展史料,综合二者最新进展资料。结果:说明了二者发展进程的概况,最新进展与历史轨迹之间的沿革及新尖承续。结论:临床需要促进断层解剖的发展,断层解剖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影像解剖的进步。断层解剖与影像解剖相结合,是解剖学教学科研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李娜  张岩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143-1146
正常颅脑的解剖结构及相关功能是神经外科临床基础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也是其难点。在传统颅脑解剖结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尸体解剖和图谱相结合的方法,而在介绍颅脑相关解剖部位的功能时则是一种纯粹的"灌输式"和"告知式"教学方法。现代影像技术,如核磁共振、功能核磁共振及弥散张量成像等,不仅能够清楚地显示颅脑各解剖结构,而且在研究相关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各解剖结构间的相互关系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利用现代影像学技术,建立了一个临床影像多媒体和颅脑断层解剖相结合的临床教学模式,是目前探索医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仿真胸部体模组织等效性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验对中国人仿真胸部体模从CT断层解剖和组织X线衰减等效性两方面与正常成人作对比研究,评价其临床和科研价值.方法:以相同的技术参数分别对CDP-IC型中国人仿真胸部体模和正常成人行常规胸部CT扫描,根据CT横断面图像所反映的解剖结构判断两者的相似程度;根据对各组织器官CT值测量后分析体模组织的X线衰减等效程度.结果:在CT断层解剖方面,中国人仿真胸部体模与正常成人基本相似;在组织X线衰减等效性方面,体模与人体肺、心脏、脊柱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模肝脏与人体肝脏偏差程度最大,为4.49%.体模的组织器官CT值与人体组织器官偏差程度均小于5%,符合实验型体模标准.结论:中国人仿真胸部体模作为客观的评价工具,可以应用于CT低剂量技术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肺的CT解剖     
CT具有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高、横轴断层成像无结构重叠的优势,在肺部疾病的发现、定位乃至定性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常规X线诊断的有效补充手段.掌握肺部结构的正常解剖和CT表现特征,是理解肺部异常CT表现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对肺裂、支气管、血管和肺段的CT解剖进行概要描述.  相似文献   

5.
实验猕猴肺部CT影像断层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CT技术对成年实验猕猴胸部肺窗进行断层扫描观察,探讨CT技术对猕猴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建立正常猴肺部CT断层扫描图谱,为CT技术在猕猴解剖学的研究、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影像学的基础资料。方法经过触诊、叩诊、听诊、体温、呼吸率、心率、呼吸运动、血液常规等检查,选择健康猴10只,雌雄各半,年龄分别为5~10岁,进行肺部CT断层扫描检测。试验猴全身麻醉后,置于CT诊断床上,取头前尾后仰卧位进行肺部扫描,获取肺窗扫描图像。对具有解剖意义的扫描图像的每个层面的主要结构(肺叶、气管、动脉血管、静脉血管等)进行标注。结果 (1)获得具有解剖意义的肺窗扫描图像13张。(2)在断层扫描的图像中,肺、气管、较大血管等组织器官界面清晰。肺为左右两侧,左肺分为上叶、中叶、下叶,右肺分为上叶、中叶、下叶、奇叶四部分。不同的断层面分别可见肺部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支气管、血管等组织。(3)肺部较小或细小的血管、神经组织界面不清晰。结论 (1)应用CT获得的正常猕猴胸部肺窗断层扫描图像表明,正常健康猴双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肺野透光度良好,双肺无异常实质病变影像。(2)获得了健康猕猴肺部的CT影像学资料,为猕猴肺部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又准确的新依据,建立了成年健康猕猴肺部CT断层解剖研究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6.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包括断层解剖学和影像解剖学两大部分。前者以尸体断层标本为研究对象 ,而后者则已发展为包括 DSA、US、CT、MRI、SPECT、PET等多种手段的活体成像及介入放射学等诸多方面。断层解剖是影像解剖的基础 ,影像解剖是断层解剖的应用和发展。因此 ,作为基础的基础 ,优质的人体断层标本的制作是提高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本文作者在我区首次开展断层影像解剖科研教学工作 ,本文就断层标本的制作技术及标本制作过程中的体会介绍如下。1 标本制作1 .1 选材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 ,可以选择不同…  相似文献   

7.
喉中间腔区域的薄层横断面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中国可视化人体有关喉中间腔区域横断面的形态学资料,并为临床上对喉的影像识别与诊断和喉的外科治疗提供薄层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从首例中国可视人数据集中提取喉的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断层图像,并观察该区域的解剖结构。结果与结论 断层图像上能清晰显示出软骨、肌、韧带、间隙等解剖结构形态及其相互的毗邻关系;软骨的不对称性骨化、环杓关节的不对称性运动等现象常在正常人群中出现,不一定是某种疾病引起的;并提出了喉中间腔区域内的结构在横断层上的最佳显示层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咽旁间隙占位性病变的CT等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40例成人尸体颈部横断标本,在咽隐窝层面观察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学关系,用游标卡尺及关联方测格纸测量其宽度和面积。结果:咽旁间隙呈三角形,断面面积为(448.0±2.18)mm2(左)和(446.4±2.10)mm2(右)。两侧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呈对称性,断面面积和宽度无显著性差异。椎前间隙和冀肌筋膜间脂肪存在率分别为75.0%、60.0%。结论:咽旁间隙的断层解剖对早期咽旁间隙占位性病变的CT等影像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辅助三维定标法在冠、矢状位MRI脑结构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冠状及矢状位断层影像解剖研究探讨新的方法。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采用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定标法,对大脑冠状位、矢状位MRI上中央进行了识别、定位,并与连续追踪法结果比较。结果:计算机辅助三维定标法精确、方便地实现了中央沟在冠状面、矢状面等各断层MRI的识别和准确定位,识别结果与连续追踪法互相印证。结论:计算机辅助的三维定标技术可用于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火棉胶包埋法在海绵窦断层解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套以火棉胶包埋技术制备大体断层切片的方法并制作出海绵窦断层切片,为海绵窦的影像诊断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将标本制成连续切片,观察海绵窦在各个数面上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结果:火棉胶包埋法制备大体断层切片具有切片薄、无锯耗、无结构变形移位、切片标本易于观察和保存等优点。不同层面海绵窦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毗邻关系明显不同,但同一层面海绵窦内部结构的位置关系基本恒定。冠状位切片观察海绵窦的结构优于横轴位。结论:火棉胶包埋技术是一种较好的大体断层标本制作技术。海绵窦断层解剖研究有助于影像诊断学对海绵窦病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冠状面CT扫描在鞍区断层影像解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鞍区冠状面CT断层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利用全身CT设备,对167例正常成人进行了鞍区冠状面薄层CT增强扫描,层厚15~2mm。结果正常垂体高度为26~84mm,平均46±2.1mm,宽度为8~21mm,平均13.8±4.1mm,50岁以后垂体高度稍有降低;垂体上缘形态以凹陷型居多(43%)、平坦型次之(36%),隆起型较少(21%);26%正常垂体柄有轻度倾斜;海绵窦大小、形态变化较大,增强后其密度高于垂体;鞍底有51%呈凹陷型,45%呈平坦型,4%呈隆起型,有50例(30%)正常鞍底骨质变薄、密度减低。结论冠状面薄层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鞍区的解剖结构,正常鞍区解剖变异较大,须综合观察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视神经管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解剖特点,为临床提供相关数据。方法对30例健康成人行视神经管区薄层螺旋CT横轴位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视神经管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横轴位、矢状位和垂直于视神经管的斜矢状位对于观察和测量视神经管的管壁长度及管径各有优势。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的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能很好地显示活体视神经管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分析25例临床以咯血为主要症状而常规胸片为阴性的CT检查结果,全部病例CT均有异常发现。包括:支气管扩张9例,局灶性肺炎或间质性肺炎12例,支气管结石3例,肺结核1例。作者对胸片隐匿性病灶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作了讨论。CT因其高密度分辨率和横断成像无重迭等优点,对有咯血症状而胸片为阴性的肺部隐匿性病变的检查有其特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99mTc—Oct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43例肺部肿瘤病人,静脉注射^99mTc-Octreotide 15min、1h、3h后行前后位平面显像,2~3h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勾画感兴趣区,分别测定肿瘤和对侧正常肺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并将影像最终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9mTc-Octreotide显像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4%、85.7%和93.0%。小细胞肺癌(SCLC)的T/N值高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差异有显著性(t=6.469,P〈0.01)。结论。^99mTc-Octreotide 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对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mTc—Oct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43例肺部肿瘤病人,静脉注射^99mTc-Octreotide 15min、1h、3h后行前后位平面显像,2~3h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勾画感兴趣区,分别测定肿瘤和对侧正常肺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并将影像最终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9mTc-Octreotide显像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4%、85.7%和93.0%。小细胞肺癌(SCLC)的T/N值高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差异有显著性(t=6.469,P〈0.01)。结论。^99mTc-Octreotide 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对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确定ATS/AJCC胸内淋巴结CT、MRI分区中一些重要界线。方法: 在5具尸体上观察胸内淋巴结分布,用胸部横断层标本(4套)与CT (50例)、MRI (20例)图像对照观察。确定了2条辅助线和2个影像解剖标志来区分4、5、6及10区淋巴结。结果: 在主动脉弓上缘至肺动脉干区段,经升主动脉断面圆心的冠状线分开5区与6区,升、降主动脉断面圆心间连线分开5区与4L (ATS、AJCC)或10L区(ATS)。左肺动脉分开5区与4L或(AJCC)10L区(ATS)。奇静脉弓分开4R区与10R区(ATS)或4R上、下组(AJCC)。结论: 文中设计的组间界线使ATS和AJCC分区系统易于使用,有利于肺癌准确的影像学分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肺CT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认识。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以发病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为限,分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与慢性心源性肺水肿。以心脏超声射血分数EF值≥45%为限,分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与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衰。对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肺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多见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衰患者。肺CT影像学表现为腺泡结节、斑片状及大片融合影,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像,病变边缘模糊。病变进展时双肺出现广泛的密度均匀实变阴影,典型者出现"蝶翼征"。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多见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肺部CT影像学表现以肺纹理增多,增重,胸膜下线、克氏线出现以及肺实质磨玻璃样变等间质性肺水肿改变为主。结论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临床起病时间急缓,EF指数的高低与肺部CT表现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临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癌的胆碱显像与肺癌组织细胞中胆碱代谢的变化.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肺癌患者.术前均进行~(11)C-胆碱PET/CT显像,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分析显像结果,术后将取得的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用RT-PCR和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和胆碱激酶(Chok)基因的表达,分析肺癌的胆碱显像与肺癌组织细胞中胆碱代谢的变化.结果 18例肺癌的PET/CT图像均显示胆碱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18例肺癌组织细胞中,14例Chok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比正常肺组织升高,9例肺癌组织细胞ChAT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其中8例Chok及ChAT表达均升高.鳞癌与腺癌对胆碱的平均标准摄取值(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的胆碱显像有异常增高,其增高因为与肺癌细胞中胆碱代谢的磷酸化途径及乙酰化途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探讨原发性肺癌支气管动脉(BA)的CT影像特征,为肺癌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63例及正常对照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延迟时间25~ 30 s,扫描时间8~12 s;并将上述轴位图像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选取最佳观察角度,充分显示BA的CT影像特征.结果 原发性肺癌组BA显示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肺癌组较正常组BA明显增粗(P<0.05)、肺癌组患侧较健侧BA明显增粗(P<0.05).原发型肺癌病灶内支气管动脉主要表现为断断续续、迂曲增粗、交织成网状;相关肺动脉可被包绕,表现为残根状,截断及受侵变窄.结论 64层CTA能安全、直观评价肺癌供血动脉的CT影像特征,为肺癌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提供真实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先行型”原发肺癌的特殊CT征象。方法:26例病例首先做CT、MRI平扫或增强检查诊为脑转移瘤,肺部CT检查诊为肺癌,经病理证实。结果:26例病例中腺癌,未分化占88%,病变多为孤立肿块,径经较小,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少见,一般无胸腔积液。结论“脑先行型”肺癌,脑转移早,神经系统症状早于肺内症状,原发灶易漏 ,颅脑影像检查发现肿瘤,肺部CT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