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不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青年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2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青年卒中组,随机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年龄≥45岁缺血性卒中患者122例作为中老年卒中组,比较2组传统危险因素及血清Lp(a)水平,并根据CISS分型、发病机制及NIHSS评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血清Lp(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与中老年卒中组比较,青年卒中组血清Lp(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7, P < 0.001);不同CISS分型中,动脉粥样硬化型(LAA)、穿支动脉疾病型(PAD)、心源性卒中型(CS)、其他病因型(OE)、病因不确定型(UE)组血清Lp(a)水平分别为(381.38±62.46) mg/L、(297.94±43.97) mg/L、(283.00±39.33) mg/L、(279.25±38.22) mg/L、(292.92±34.93) 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72,P < 0.001)。LAA组血清Lp(a)水平显著高于PAD组、CS组、OE组及U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其余4个亚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LAA组不同发病机制患者血清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4, P=0.851);不同NIHSS评分患者血清L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79, P < 0.001);高脂血症、吸烟及Lp(a) > 300 mg/L是青年缺血性卒中LAA亚型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血清Lp(a)升高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应注意监测与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的进展与入院时的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关系。方法观察缺血性卒中入选住院病人427例。依据本研究制定的进展型卒中标准,确定进展型病例136例为进展组,非进展型病例291例为对照组。检测血脂TC、TG、LDL、HDL入院时水平,统计分析以上各项与缺血性进展型卒中的关系。结果入院时HDL水平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TC水平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而TG、LDL水平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缺血性卒中的进展与入院时TC、HDL水平密切相关,而与TG、LDL的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的进展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的关系。方法观察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计427例。依据本研究确定的缺血性进展型卒中标准,确定脑卒中患者进展型136例为进展组,非进展型脑卒中患者291例为对照组。统计记录入院时患者FIB、PLT、PT水平,观察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缺血性卒中两组间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PT水平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的进展与FIB无明显关系,与PLT、门水平关系密切。患者发病时的PLT、胛水平是缺血性卒中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改良TOAST分型标准对纳入的9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进行病因学分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69例,心源性栓塞10例,小动脉卒中11例,其他3例;同时从体检人群中随机选取101例无感染史、卒中病史及其他血管病史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p特异性抗体IgG。采用Logistic回归对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判定Hp感染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相关性。结果病例组Hp—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9%vs.66-3%,OR=1.178,95%CI:0.643—2.158,P=0.645);校正Hp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及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后,两者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OR=1.010,95%CI:0.499~2.043,P=0.979)。在亚型研究中得出相似结果(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OR=1.243,95%CI:0.640~2.415,P=0.615;心源性栓塞:OR=0.761,95%CI:0.201~2.880,P=0.733;小动脉卒中:OR=1.353,95%CI:0.337~5.431,P=0.988),校正相关因素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D感染与缺血性卒中无明确相关性,有待于研究Hp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人的临床特点,指导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方法选取2014-2017年神经内科住院的75例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人作为青年卒中组,选取同期住院的80例中老年缺血性卒中病人作为中老年卒中组,进行危险因素、中国缺血性卒中(CISS)分型、脑动脉狭窄分布和预后评价的分析。结果2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卒中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率高于青年组,而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率低于青年组(P<0.05~P<0.01);青年卒中组在CISS分型上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为主(53.33%),2组CISS亚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卒中组前循环狭窄率高于中老年组,而后循环狭窄低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卒中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中老年卒中组,2组预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经成为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在CISS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常见分型;狭窄部位以前循环狭窄为主;同时短期预后优于中老年卒中病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之间的关系。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回顾性研究37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h内确诊。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溶栓治疗的患者被排除本研究。收集与CRP和END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例患者出现END。年龄、性别、发病到抵达医院的时间、血清CRP水平、血细胞比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颈内动脉闭塞与END之间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水平、颈内动脉闭塞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独立的变量。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人院时CRP水平与END显著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内动脉闭塞也与END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病因分型及危险因素的特点。方法:选择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的80例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按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进行病因分型,并进行人口学和临床资料的比较和分析。结果:(1)青年缺血性卒中组男性更多见,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ISS分型青年组LAA型35.5%,CS型18.4%,PAD型23.7%,OE型9.2%,UE型13.2%,除UE型外,其它各型分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青年缺血性卒中组各危险因素暴露率依次为吸烟56.6%,高血压43.4%,高脂血症40.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4.2%,饮酒31.6%,卒中家族史21.1%,糖尿病18.4%,青年组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饮酒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组糖尿病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性别分布、病因分型和危险因素的特点与中老年患者不同,早期发现危险因素,对青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卒中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65例患者于发病的第1、7、14天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同时选取来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相关。结论:hs—CRP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且与病情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的进展与糖尿病史及人院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观察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共427例。根据本课题制定的缺血性进展型卒中标准,确定进展型卒中136例为进展组,非进展型卒中291例为对照组。检测统计入院血糖水平及有无糖尿病史。结果缺血性卒中两组间人院血糖水平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糖尿病史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发生以后,应激性的血糖水平增高,是卒中进展的确切预测因子。而糖尿病虽然通过影响血管的器质及功能改变可以导致卒中,但不会导致卒中的进展,所以不是卒中进展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轻型30例、中型20例、重型10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轻度梗死26例、中度梗死24例、重度梗死10例。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患者50例为对照组。二组分别测定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型、重型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和重度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梗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脑梗死有着密切关系,其升高水平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脑梗死病变程度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透射比浊法测定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IL-6、CRP水平变化,并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判断是否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另选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27例(33.75%)于7d内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其发病后第1、3、7、14天外周血IL-6、CRP水平明显高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P〈0.05),第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当天IL-6、CRP水平与入院时体温、血白细胞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7、0.66、0.51,P均〈0.01),IL-6、CRP是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CRP增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监测血清IL-6、CRP水平对于监测疾病活动情况及严重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中各亚型之间的关系,探讨hs-CRP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OCSP分型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测定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进行各亚型hs-CRP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CSP分型中,TACI型患者NIHSS评分较其他亚型增高显著,此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亦显著高于其他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可能与急性脑梗死部位及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抵抗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醇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抵抗素含量,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将三组阑尾炎患者(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2例)和阑尾无炎症患者(30例)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急性阑尾炎患者与阑尾无炎症患者比较,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比较,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急性阑尾炎患者抵抗素浓度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59,P〈0.01)。结论在临床症状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的基础上,结合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的测定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C 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3年间在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157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按临床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同时选取7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 PCT、CRP 水平测定和全血 WBC 计数。结果:细菌感染组的 PCT、CRP 和 WB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细菌感染组的 WBC、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PC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 P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RP、WB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 可以快速客观地判别儿童感染的类型以及感染严重程度,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血清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方面的作用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118例,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组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2例,对照组40例。测定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Hcy和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AMI组、UAP组和SAP组Hcy和hs-CRP水平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cy和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cy和hs-CRP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数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体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对我院门诊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及护理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初步诊断的冠心病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常规静息12导联的ECG检查及CAG检查,分析ECG的临床诊断结果、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结果以及冠脉狭窄支数的诊断结果,并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ECG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为77.14%(135/175)。135例CAG阳性患者的冠脉狭窄情况中,中度组的阳性符合率与轻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阳性符合率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中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支数为二支的阳性符合率与一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支数为三支的阳性符合率与一支组及二支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在护理后疼痛症状及焦虑情绪均明显缓解,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对于护理工作作出的评分中,﹥90分者占84.78%,显著高于﹤60分、60-80分以及80-90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CG诊断冠心病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误诊情况,临床上可与其他方案联合检测。同时,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较为重要,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李改丽  汪丙昂  王晓湘  王建  胡健  陶金  张汝 《四川医学》2011,32(11):1807-1809
目的探讨脂蛋白(a)是否为中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成都军区体检的6211例中老年人按照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头部CT或MRI证实,共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1例,按CT分型标准将501例患者分为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组。对照组为同期体检的非脑血管病患者。梗死组和对照组均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Lp(a)及其他各项血脂指标,分析Lp(a)与卒中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80岁亚组TC、TG比其它组明显减低(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中、老年女性TC、TG异常总检出率高于男性;缺血性脑卒中组Lp(a)浓度及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梗死组Lp(a)水平最高。结论高浓度Lp(a)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基因多态性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共146例,观察组73例,均为2011年9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73例,均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舒张压、收缩压、血糖(GLU)、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L)、三酰甘油(TC)和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血浆hs-CRP浓度指数及升高比例,分析CRP基因与hs-CRP浓度指数、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百分比、LDL-C水平、HDL-C水平、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指数、hs-CRP升高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指数升高明显正相关于CRP基因rs3091244、rs3093059和rs876537(P〈0.05),缺血性脑卒中明显负相关于CRP基因rs3091244和rs3093059(P〈0.05).结论 CRP基因变异、血浆hs-CRP水平和缺血性脑卒中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hs-CRP指数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发生过程中可能会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炎及其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将158例COPD患者根据入院病情分为非感染组77例、普通肺炎组58例、重症肺炎组23例,于入院后24h内进行CRP、PCT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非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及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普通肺炎组及重症肺炎组患者PCT与CRP曲线下面积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对评判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炎及肺炎严重程度有临床指导意义,其中PCT的指导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